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策略

浅谈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策略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策略余忠庚从2007年开始,江西省实行统一的思想品德中考模式,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年头。2010年,我们又即将迎来新课改后的第四次中考,为了适应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中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科目上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并提高综合能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中考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方面的复习策略。

浅谈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策略

余忠庚

从2007年开始,江西省实行统一的思想品德中考模式,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年头。三年来,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考试改革,都越来越趋于成熟和稳定,更加突出对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参与实践能力的考查,切实落实思想品德课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维目标。2010年,我们又即将迎来新课改后的第四次中考,为了适应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中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科目上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并提高综合能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中考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方面的复习策略。

一、科学安排,从容不迫

凡事不打无准备之仗。由于九年级上学期还有一本书的新课要讲,,所以全面复习基本上是安排在九年级的下学期。针对课时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时间不够而导致手忙脚乱。

根据我们可把握的时间,我把全面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月中旬到4月中旬。

主要任务是全面梳理教材,熟悉课本。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连成线串成面,形成专题或板块。比如在第一阶段复习时,我并没有完全按年级课本的顺序进行复习,而是将五本课本划分为四个专题来进行复习:

专题一:增强意志品质,涉及七年级上、下(1~6课)、八年级上;

专题二:依法治国,涉及七年级下(7~8课)、八年级下(1~8课)、九年级(第6课);

专题三:维护公平正义,承担社会责任,涉及八年级下(9~10课)、九年级(1~2课);

专题四:了解国情,爱我中华,涉及九年级(第3、4、5、7、8、9、10课)。

第二阶段:从4月中旬到5月中旬。

主要任务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以热点带知识点、突出学科内容、跨单元跨板块来提高知识运用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从5月中旬到6月中旬(即到中考)。

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综合模拟训练以及周考和月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答题技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查缺补漏。通过历届考生和现时学生在解答综合题的效果方面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不会审题的,甚至不审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结果导致得分很低,甚至丢分。还有些同学语言表达很不规范,专业术语用的少,拉家常的话用的多。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给予纠正,尤其是在第三阶段的复习中要特别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帮助其规范答题,有效答题,准确答题。

二、研究中考,有的放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首先要研究《考试大纲》,把握考试动向。《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近年来,我省中考思想品德一直实行开卷考试,内容涉及三个年级五本书,试卷结构由四个板块共17小题组成,每个版块都有选择题和综合题。

其次是要研究试题,把握命题方向。纵观我省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虽然材料不断翻新,设问变化多端,但都脱离不了“题在课外,理在书中的”基本命题原则,基础性、能力性、开放性仍是中考的总体方向。据了解,2010年我省的思想品德命题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融入生活、主题贯穿、和谐创新、孕育情感、加强整合、突出特色”的原则,突出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努力使试题有利于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再次就是要研究时政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每年中考都少不了时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选择题一般是以单独考查时事的形式出现,综合题则一般是以时事作为背景材料的形式出现。中考试题的时政化、生活化、乡土化是一种趋势,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信息的沟通、收集和处理,要经常关注时政热点、重点,收集与时政有关的典型材料、典型事例。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民生;破解“三农”难题;扩大就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南干旱;教育公平;食品安全;“7.5”打砸抢烧事件;中美关系等。复习时要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选准恰当的切入点,时政热点分析要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做到知识迁移。如怎样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我们就可以大胆地从国家、社会和公民多个角度进行回答。当然,这又涉及到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最后还要研究学生,把握症结所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参与中考的主体。只有研究学生,并不断找出学生在应考方面的症结所在,才能使得考前复习更有实际意义。我认为,首先要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15—16岁的中学生身心正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认知力,但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并且还带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色彩,这样就容易导致对问题的认识出现偏差,回答问题时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其次要研究学生的基本功。这里的“基本功”是指对课本知识的把握程度,至少是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比如讲到消费时,我们学生就应该马上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八年级下册的第8课第2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九年级的第7课第3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但现实是,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中考思想品德是开卷考试,再加上分值不高,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练习,更谈不上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了;再次就是要研究学生的答题方式。中考题特别是综合题在问题设计上越来越呈现出灵活多变的趋势。通过平时练习和测试,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审题不清,盲目下笔;二是三言两语,简单了事;三是不知所措,无话可说;四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五是表述不清,不知何意。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答题习惯和解题思维有着直接关系,特别需要在第二、三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进行强化训练,并给予纠正。

三、讲练结合,提升能力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实际上,我们复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体现在学生的解题能力上。本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及时练习。一般一节课后要有针对性的练习,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并及时做好讲评和反馈。

2.要进行综合练习。如往年真题,中考模拟题,兄弟学校或县(区)学校的模拟题等都可以拿来练。通过对综合性试题的训练来达到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了解中考试题的难易程度。

3.要有重点的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既要切忌猜题、抓题,也要切忌“题海战术”。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其考查范围虽有侧重,但是每个知识点都有被考查的可能,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涉及的面要广。又由于复习时间少而宝贵,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题量要适中。

4.要多练题型。一般来说,中考题型有选择、填空、图表、漫画、材料分析等题型。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对学生相对较弱的题型(如漫画、材料分析题)集中进行专项训练,如果时间不够用,那么就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模拟考试,总之每一种题型都能不放过。以时政热点为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命题方向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举一反三。总之,就是要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多练解题方法。在中考当中,总有一定分值的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容易得分是因为它不需要死记硬背,不容易得分是因为设问灵活,有时不知如何下手,这是我们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所以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指导。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是先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其次是要明确要求,找准结合点,再就是要理清思路,正确作答。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1)按设问要求回答问题;

(2)语言表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3)要点尽量全面,不要有遗漏;

(4)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最好标明序号;

(5)语言要规范,尽量使用政治专业术语,避免答题的随意性和口语化。

6.通过练积累经验,掌握技巧。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尽管试题在形式上灵活多变,但其中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但并不是提倡投机取巧,走所谓的“捷径”。

其实,好方法不如好习惯,有了好习惯才会有好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更应注重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如教学生怎样整理好资料、怎样规范答题、怎样展开想象等。另外,针对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

总之,在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中,夯实基础是根本,方法指导是关键,综合训练是核心,提高能力是目的。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呆板乏味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时事热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多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力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