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学科的本质与教育价值

英语学科的本质与教育价值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说明英语学科的本质与教育价值。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三节 英语学科的本质与教育价值

中小学的语言学科包括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即母语和外语两大类。语文学科是学生的母语,而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英语学科与语文学科同属于语言学科,因此他们在学科的本质和教育价值上有着相同点,也有明显的不同。下面说明英语学科的本质与教育价值。

一、英语学科的本质

英语的工具性: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就是运用语言去做事情,去完成有实际目标的任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就工具性而言,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外语的交际性工具的本质。

英语的人文性: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人文教育是人性教育,旨在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力,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的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李筱菊教授认为“英语教育,作为总的教育下的一个部分,它的宗旨应该是:培养能思(有思想)、能感(有感情),还要能用英语进行自己思想感情和他人思想感情交际的人。可见,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二、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

英语学科还有着一些显著的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上。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提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兴趣动机、自信意识、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和学习策略(认识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利用资源策略)五个方面。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的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不可偏废。

英语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言教学本应是一切学科中最富有人性、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在我们的英语教育过程中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根据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价值,教师应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人来对待,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如果说工具性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理念),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经师”;那么人文性就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参与体验、感悟积淀、实践创新等能力与感恩、爱人等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与处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人师”。因为新版课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对英语教师的身份也进行了重新定位:不仅是用英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老师,更是用英语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老师,引领学生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下面这个案例中就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案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一年级起点)第十册中《Helen Keller》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could,couldn’t等过去式,听懂会说单词blind,deaf。2.学习如何描述某人过去的能力,并运用过去时表述已发生的事情。3.理解文章意思。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不易。2.通过带任务阅读来完成理解语篇的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Helen Keller身残志坚的精神。2.让学生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珍惜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人文性)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词汇:blind,deaf。学习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目标语句:She was blind. So she couldn’t see. She was deaf.So she couldn’t hear. But she could learn.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could,couldn’t描述自己或他人以前能做和不能做的事。

教学流程:

I Warm-up.

1.Sing a song and greeting.

2. Play a game:Stick the missing nose on a face.(通过贴鼻子的游戏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不易)

II New concepts

1.Show some pictures of Helen Keller and let students say something about her.

2.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When and where was Helen Keller born?

  How was her life?

  What couldn’t she do?Why?

  What could she do?

(通过回答问题,来理解文意。在这里让学生理解be born的含义,同时让学生学会“××年”的表达方法,进而询问他们的出生年月及其父母的出生年月。这里给出真实生活情境来运用语言知识,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一方面培养孝心。)

3. read and retell the story.(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练习发音,培养语感,而后根据黑板上出示的关键词来复述短文

III. Tell stories.

1.students use“I was...,so I couldn’t... But I could...”t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themselves.(从学生真实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描述自己的成长,达成目标语的操练。学生学习了语言后会做事情,体现语言学习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目标。)

2.出示名人照片——中国著名的舞蹈家邰丽华,著名作家张海迪,让学生用该句型介绍,同时播放“感恩的心”音乐。(通过这些事例激励学生要像Helen Keller、邰丽华、张海迪一样意志坚强,锲而不舍,关爱他人,同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学会感恩。)

IV.Summary.(总结本课学到了什么,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案例分析:这是一篇关于Helen Keller的阅读课,本课需要掌握的用could,couldn’t来谈论过去能够做的或者不能做的事。同时本课素材也对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的教育。教师在情感目标中体现出了人文性,之后的人文性教育贯穿整堂课。先是设计贴鼻子的游戏,让学生体会看不见,听不到完成一件事情的难度有多大,残疾人的不易之处,而后通过学习教学文本中海伦凯勒的事迹,学习了目标语言,并呈现了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在拓展应用环节,通过描述自己的成长和一些身残志坚的名人的事迹,达成了目标语言的操练,体现了在语言学习中运用的能力,是工具性的体现。同时,身残志坚的名人事例也激励学生要理解关爱他人,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恩。最后的总结环节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二)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英语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的工具。英语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学生扎实掌握最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初步达到运用英语为交际服务的目的。同时,语言是文化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要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分阶段扩展文化导入的范围,将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积极价值取向等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视野,汲取知识,发展个性,并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生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说在中西文化差异上,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在对待称赞上,反应互不相同。在西方,人们能大方的接受赞扬。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赞扬和表扬常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不然就有骄傲自大之嫌。对待西方友人的赞扬说“Thanks。”就可以了。再比如,见到熟人时,中西方的问候也不同,中国人除了说“你好”之外,一般都问“吃了吗?”“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等,可是在西方文化里,这些是实质问题,不是问候。西方人见面的客套语是“How are you?”或“Nice to meet you!”等。另外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在教学中的体现,就是人文性的体现,需要教师不断的挖掘,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么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会有所提高,在待人接物的人文素养上也会进一步完善。

(三)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英语是交际的工具。英语也是思维的工具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学习科学文化和进行国际交往的工具。同时,英语学习缺少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其不同于母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必须优化英语的实施过程。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始终伴随着情感因素。没有情感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要重视营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英语教学,通过听、说、读、写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人文教育;使学生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在小学英语中尤其重视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a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也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而且也实现了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执笔人:马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