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

美国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笔者看来,美国本科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建立在两个核心价值上的。这两个核心价值根植于教师和学生心中,并影响着美国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师资选择等方方面面。美国大学对本科教育极其重视,哈佛大学一直公开宣称,本科教育在哈佛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大学也是如此。在美国教育者们看来,大学的核心并不是教书,而是“育人”,为社会输送有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建设者。

柳茜

(哈佛大学)

【摘要】美国本科教育奉行“博雅教育”,一直以其广博的知识覆盖和培养学生深入独立的思考方式著称,在近一百年中引领着全球本科教育。在多份全球大学本科教育排行榜中,美国高校在排名前50的学校中都占了半壁江山。扎实的本科教育不仅使得美国高校在各个科研领域遥遥领先,同时为美国社会输送了大量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美国持续繁荣的强大后盾和坚实保障。

在笔者看来,美国本科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建立在两个核心价值上的。其一,将本科教育放在大学所有工作的首位,将教授、职员、科研经费等资源向本科生倾斜,用最优质的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将“培养学习能力”而不是“传授具体知识”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质疑精神的培养,并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两个核心价值根植于教师和学生心中,并影响着美国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师资选择等方方面面。

从理念到产生实际效果,需要的是对理念的坚决贯彻和执行。在这点上,除了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共识外,大学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教授、学生的行为,对传递这些核心价值功不可没。笔者在美国和中国都接受过本科教育,并在美国接受研究生教育期间走访了美国前30名的所有高校,采访了近百名教授和学生。本文将从笔者自身的经历出发,结合求学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和采访所得,以大学教育的两个主体:教授和学生为对象,分析美国教育者们奉行的最核心的两条价值是如何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并如何通过制度和行为规范作用于这两个主体的。

【关键词】美国本科教育 教师考核制度 成绩考核体系 学习能力培养 博雅教育

众所周知,研究生才是科研的主力军,也是最容易做出成果的群体。一个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除了取决于教授之外,研究生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中国高校中,研究经费、教师资源、交换名额等这些教育资源都是向研究生倾斜的。可是,在美国的校园,经常能听到研究生这样的自嘲:“本科生是大学亲生的,我们是抱养的。”这句话是美国高校教育资源分配的一个真实写照。美国大学对本科教育极其重视,哈佛大学一直公开宣称,本科教育在哈佛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大学也是如此。

在美国教育者们看来,大学的核心并不是教书,而是“育人”,为社会输送有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建设者。因此,虽然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并不出研究成果,但本科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接触的一切将对他们产生终生影响。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深入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将这种价值观和习惯带到今后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无论之后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会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从这个层面来说,对本科生的培养远比多发几篇论文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本科生在校园中享有近乎一切的优质资源。

以哈佛大学为例,无论老师本身多么出名,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只要健康允许,都要给本科生上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微观经济学的鼻祖,九十多岁的曼昆教授,还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给本科生讲授微观经济学。本科生的课程多是小班教学,教师学生比很高,一般控制在20~30个人一个班。语言课程的班级规模更小,每班只有十几个人。个别特别火爆的课程,人数可能多到100人,教授会把课程分为lecture和discussion section,每个discussion section保持在25人左右。教授在lecture中讲新的知识,助教在discussion section中进行复习、习题讲解和答疑。这样的discussion section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新学的知识,也可以弥补大课人数多的不足。每门课甚至还会为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提供免费的辅导。每位本科生一进学校就会被分配专门的学业导师,从学业上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这些导师通常都由教授担任,并有规定的见面时间。

每个在哈佛教书的教授都是自己领域的佼佼者,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在社会上担任一些职务,加上本身的研究任务,工作量可想而知。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位教授对自己所教课程都非常重视。举例来说,美国前财政部长、前哈佛大学校长Larry Summers开设了“Globalization”这门课,每周两次,他每次必到。所以,他坐早班飞机从外地赶回来给同学们上课,上完课再飞走的情况常常出现。再举例来说,美国大学每门课每周都有固定的office hour。office hour是老师专门留出给这门课学生答疑的时间,用来和学生探讨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必须专时专用,也不可随意取消。

在教授科研和社会工作如此繁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授将教学任务放在首位,而不是“教学给科研和社会活动让路”呢?教授考核体系是关键。在学校对每位教授的考核中,教学质量、很大的比重。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对教授的评级。同时,学校对教授的教学出勤率有着严格的规定,任何科研和社会活动都不能影响教学活动。任何对教学时间的调整都须得到学院批准。学校同时要求,学生关于课程的邮件教授必须在一天内回复。

将教学质量、出勤率这些纳入教授的考核体系,客观上促进了教授对于本科教育和授课的重视,使他们不得不将教学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不仅使教授在时间和精力上保障教学,更使他们注重提高授课水平。很多教授的讲义每年都要修改,课程难度会根据当年选课同学的背景进行调整。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使得科研不再成为衡量教授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教授讲课讲得好,关心学生,那么即使他在科研方面表现平平,仍能在评定中过关。这部分授课教授的存在,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们受益。

反观中国,我们同样有很多有责任心、关心学生的教授,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本科教学一直处在给科研让步的窘境?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对教授的考核主要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为依据,当如山的考核指标摆在面前时,他们无暇去照顾到学生。令人欣喜的是,即使在这样的体系中,我们仍有一批教授将教学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是,这些教授不但不会因此获益,反而可能由于教学占用科研时间,影响评定结果。这些老师在用自己的坚持和牺牲,去守卫一个教育者的阵地。可是,为什么有这样崇高教育理念并身体力行的老师却需要用“牺牲”这种方式来践行教育的本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几百年后大洋彼岸的美国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在教育者们看来,没有什么知识是终身受用的,学习是一件终身坚持不断的事情,只有学习方法是受用终身的。因此。大学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足够他们用一辈子的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养成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对知识的好奇心,并教会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方法和思考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本科学什么和毕业之后从事什么工作的关联性很低。大量之后从事商业,如投行、咨询等行业的学生,本科选择了哲学历史政治、宗教等作为专业。

这种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原则,是把教育本身作为目的,而非手段。“知其然重要,知其所以然更重要。”所以,他们的教学不注重讲了多少内容,涵盖了哪些方面,而是侧重推导和对原理的解读。在具体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问题本源的求索。

在美国的课堂中,无论是理工科还是人文学科,很多课程都是从对名词的解释和定义开始的。这个概念用在哪里,涵盖的是什么?要求学生用严肃而求是的视角去看待问题,避免由于个人立场不同而产生偏见。笔者在肯尼迪学院上“比较政治学”这门课时,课程花了几乎半个学期的时间来定义和分析“民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场合,它的定义都是什么?在不同的定义下它对受众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我们对问题的讨论又划定在哪个范围?这样对问题本源的探索和解构,以及对范围的划定,避免了片面化的一概而论,同时也更集中于对问题的讨论,而不是基于立场的争辩。

(2)对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的培养。

在美国的课堂,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真理和权威。一个答案并不重要,思考过程才重要,言之有理即可。同时,教授常强调的就是“don't take things for granted”,鼓励同学们对现有的习以为常的概念进行重新解读和反思,思考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和价值观。比如,笔者在上“性别社会学”这门课时,教授曾就我们习以为常的婚姻形式与同学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婚姻应该是一夫一妻么?婚姻必须是异性之间的么?婚姻制度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并用来保证社会稳定的方式么?如果是这样,我们是否在不久的将来将不需要婚姻制度?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其实都受其背后强大的文化和经济关系的束缚,也使学生对权威少了许多迷恋。这种讨论最终也反映在了社会思潮的解放中。最近,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化,就是这种讨论在社会中的扩散。

(3)对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美国学生每学期只修4~5门课,看似不多,但实际的工作量却非常大。不像国内,除理工科外很少布置作业,美国的所有课程都有大量的课前阅读任务,每门课一节课的阅读量少则50页,多则200页。上课前学生需要从阅读中了解课程背景,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最可能的假设和解释。课上教授一般不对阅读涉及的概念进行介绍,而是直接对阅读进行解读,并和学生们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找出答案。哈佛大学著名的案例教学,就是这种授课方法的集中体现。在哈佛的课堂中,老师鲜少如灌水般授课,而是将知识点融入案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课前学生需要阅读当天要讲解的案例和案例涉及的背景知识与概念,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质疑,上课老师不再复述案例,直接提问。在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只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因为教育者们认为,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提问和探索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不劳而获,从老师那里被动接受。如果学生能在大学养成自学习惯,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价值,之后就会把学习和探索带到工作和生活中。这也是美国在科技,尤其是互联网这样的高精端领域的原创性成果这么多的原因。

教育者们对过程的重视也体现在他们对专业课和非专业课同等重视的课程设计体系中。在中国,我们的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被分配到不同的专业,学校急切地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某方面的专家,或者把他们武装得更好以经得起就业市场的考验。其实,这种过早专业化的问题,还是结果导向这个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在发挥作用。我们急切地想定位学生,早早帮他们达到那个我们认为的终点。但美国奉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学生进入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广泛的通识教育,大三才进入专业学院学习专业知识。他们认为,对于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知识和阅历相对不足的时期,对自己和世界都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细分专业是很盲目并缺乏匹配度的。与其过早地将学生划分到不同专业,不如花时间让他们去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况和思考模式,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而且,知识本身也并没有有用或者无用之分,多接触不同的专业领域,有利于发散思维,培养一个广博的思维体系。因此,说是通识教育,这些所谓的非专业课与专业课的难度要求是一样的,同样需要大量阅读、做作业、考试。

教育者们坚信:教育是目的,而非手段。那么,他们是如何将这种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帮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对知识探索的兴趣的呢?美国大学是用学生最关心的成绩考核体系来加以引导的。在国内的高校,成绩考核基本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的课上平时成绩甚至是用来给同学们提分的。大家的学习压力基本集中在考试周或者论文截止日之前。这种考核制度也助长了同学们的“结果导向”意识。大量的同学进入了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的状态,而只要最后的结果好,过程没有那么重要。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培养出自学能力和对学科的兴趣的。

在美国,成绩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课堂表现、出勤率、每次作业的成绩、每个月的随堂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些都是成绩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期末考试最多只占总成绩的35%,有的甚至更少。平时成绩可以占到50%左右。在这里,学习的压力被分配在每个测验、每次作业、每次发言中。每堂课助教都会挨个记录考勤,请病假必须有医生书面的假条,事假教授不一定会批准。同时,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会被记录在案,甚至有的助教会记录每位同学每堂课的发言次数,综合形成平时成绩。在这样的成绩导向中,学生会认真对待每次作业、每堂课,并在这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也容易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笔者看来,我们对教育的讨论,其实就是在“育人”与“科研”,“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这些思考传达给教授和学生这两个实践主体。美国本科教育者们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他们将“育人”和“培养能力”奉为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并通过对教授考核制度、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等制度的设计,不遗余力地实践着这些准则。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并不一定需要格外的资源投入,更关键的是观念的改变。很多时候,在某些制度上做一些调整,通过规范行为来催生观念转变,能产生巨大的效果。例如,上文提到的增加教学比重的教师考核体系和注重平时学习效果的成绩考核体系,收效就很好。同时,制度改变也可以弥补资源投入上的不足。美国的“小班教学”,即高教师学生比,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由于中国学生多的客观限制,无法满足高教师学生比这一要求。但是,如果借助lecture加discussion section的形式,将discussion section分成小班教学,让助教担任部分老师的角色,同样能弥补大课的不足,解决学生在大课上没有更多机会与老师进行交流这个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