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的本质的分析介绍,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

新闻的本质的分析介绍,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新闻,一律是社会生活的直播式反映,并且,是当前社会生活即今日世界的迅速反映。新闻是当前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唯物主义规定得很明确。然而,唯心主义新闻理论却否认这一点,否定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不承认新闻最终只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如实反映。

第二节 新闻的本质

一、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

打开报纸,或是打开收音机、电视机,人们就可以看到或听到若干新闻。这些新闻讲的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其中绝大多数是当天或昨天、近几天发生的新事。以2005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为例,它刊发的新闻有:《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温家宝会见10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各界公众向地震和海啸受灾国捐款》,《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等观看北京新年音乐会》,《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步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来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初战告捷》;还有两幅图片:《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附图、《青松红梅迎新春》。以上这些新闻无一不是反映生活现实中的客观事实的。一版报纸如此,整张报纸的其他新闻版也是如此,其他传媒的新闻报道全都如此。凡新闻,一律是社会生活的直播式反映,并且,是当前社会生活即今日世界的迅速反映。

新闻是当前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是说,新闻本源即新闻的根本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马克思把一切社会现象分为两大类: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他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显而易见,新闻属于精神现象。同其他精神现象一样,它不过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就是说,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有客观事实存在,才有新闻;没有客观事实的发生或变动,没有现实的社会生活,就没有新闻。任何情形下都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说,新闻并非客观事实本身。客观事实本身是一种物质性的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客体,它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然而,客观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客观事实自身不会自动转化为新闻。客观事实只有经过“反映”即人的发现、传播,才能成为新闻。如果没有人去认识、传播,客观事实无论怎样实在,怎样重要,终究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会湮没无闻。所以,没有客观事实便没有新闻,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没有“反映”也没有新闻。那些湮没无闻的事实由于没有“反映”而没能成为新闻,无从知道。且看那些迟发的新闻吧。例如,我国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是世界地震史上的重大灾难;1979年11月发生的“渤2事件”,当时直接经济损失3700多万元,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史上少见的重大事故。两件事其时都没能成为新闻,而是分别在3年和8个月后才予以报道。第1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长江日报》1999年2月27日发《簰洲湾溃口“淹”出7000多人》报道说,98世纪洪水中成为新闻人物的6岁小女孩江珊的家乡人口大量超生,人口统计数字严重作假,实际人口多出百分之十二点多,直到被这次洪水“淹”出来。也不是一“淹”就出来了,而是在近半年后,记者从省人大会议上省委书记的严肃批评得到线索再经深入采访发掘出来的。并不是这些事实在当时不构成新闻,没有成为新闻的资格,而恰恰在于当时没有人去“反映”。当时,人们因种种原因不去反映或反映不出来,从而使之没有能够即时实现从客观事实向新闻的转化。总而言之,所有新闻都是人们对发生过或存在着的客观事实予以报道的结果,一切客观的新闻事实无一不是经过“反映”而后才转化为新闻的。

新闻是当前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唯物主义规定得很明确。然而,唯心主义新闻理论却否认这一点,否定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不承认新闻最终只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如实反映。日本的小野秀雄说:“事实的现实性并不是事实本身的属性,而是人们在关心事实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观上的感受。”[3]山本明说:“报纸并不是报道‘事件’,而是在选择社会上偶然发生的几件事情或采访捕捉到的事情,把它们报道成‘事件’。”[4]这是讲新闻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新闻是主观观念的产物。我国20世纪40年代,新闻界也有人把具有什么“性”,如趣味性、文艺性、政治性等当作新闻的本源,把新闻解释为某种“性”本身。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唯物主义才能科学地正确地揭示新闻的本源和本质。

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这一点,规定了新闻必具客观实在性,确立了新闻事实的客观性乃新闻的自然素质。亦即新闻事实必然也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和“实体”,同时应当真实地客观地去反映它。

二、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5]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亦称意识形态观点。它是人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或见解。如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6]新闻正好具备这些属性。新闻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一部新闻史说明,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近代社会的新闻产生于近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现代社会的新闻产生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是非常确定和分明的,两者不可能互换。而新闻作为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所谓“反映”,说到底,实际上是一种认识和评价,是人的能动的反映,而不是照相式的全被动的反映。新闻反映的社会生活肯定是经过人的头脑过滤了的社会生活。于是,面对大千世界,你可以报道这个事实,我可以报道那个事实;面对同一件事实,你这样报道,我那样报道。正是在这当中,新闻具备了意识形态的显著特点:有一定的倾向和立场。在中外新闻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当年关于“巴黎公社”的新闻,关于“十月革命”的新闻,无产阶级报纸与资产阶级报纸的报道截然不同。新近的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也是这样,新闻有“美国版”、“阿拉伯国家版”和其他种种版本。当然,这类新闻所反映的事实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然而,即便是自然灾害一类新闻,也往往带上特定的倾向和立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报道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灾害,总是专力捕捉,大肆渲染,有时还来点自己国家怎样衣丰食足繁荣发展的衬托,就能充分说明问题。总之,就总体而言,新闻是有倾向和立场的,即具有意识形态性。这种倾向和立场或者是阶级的,或者是政治的,或者是思想的,或者是情感的,或者是审美趣味的。

新闻能给予产生它的基础以影响和作用,是显明的事实。中国古语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话,借用来形容新闻作为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恰当的。就是说,新闻对社会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反正是有影响,要发生作用。我国传播党和政府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闻,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的新闻,就直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新闻报道所彰扬的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郑培民精神,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所起的良好作用,简直是无法估量的。并且,新闻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总是极为迅速的,有时可以说立竿见影。常见的情形是,一篇有影响的新闻一登出来,立即轰动舆论,即刻产生效应。在这一点上,新闻比其他意识形态都要强。哲学、宗教、艺术等对社会发生作用,往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显得迟缓,新闻则要快得多。

新闻属于意识形态,规定了新闻倾向性、新闻思想性、新闻政治性等,原本就和新闻与生俱来,只不过是有强弱显隐之分罢了。新闻是信息,但绝非仅仅是信息。西方新闻界有人鼓吹什么“纯客观新闻”,讲超阶级超党派,实是欺人之谈。新闻的客观原则和客观报道手法是成立的,但完全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新闻是从来没有的。正如西方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采用客观方式的决定其本身就是主观的表现。

三、新闻是公共资讯

先看一条新闻:

阿拉法特走了

新华社拉姆安拉/巴黎2004年11月11日电(记者刘顺杨骏 刘芳)巴勒斯坦国总统、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于巴黎时间11日凌晨3时30分(北京时间10时30分)在巴黎病逝,享年75岁。

巴民族权力机构秘书长阿卜杜勒?拉希姆11日凌晨在拉姆安拉阿拉法特官邸含泪宣布:“巴勒斯坦领导阿拉法特,……他今晨4点30分(当地时间)逝世了。”

巴黎时间凌晨5时10分,在位于巴黎克拉马的贝尔西军医院门口,医院发言人埃斯特里波对着麦克风只说了一句话:“巴勒斯坦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先生已于11日3时30分在克拉马贝尔西军医院逝世。”

新华社记者向他询问阿拉法特逝世前后的具体情况,埃斯特里波回答说,鉴于法国医院有关病人信息的保密规定和阿拉法特家人的意愿,他不便透露细节。

在这寒冷的凌晨时分,医院门口左侧墙边仍有一位彻夜守候的巴勒斯坦老人,在他胸前的黑白红绿四色巴勒斯坦国旗在昏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醒目。听到阿拉法特逝世的消息后,老人默默地将路边的鲜花摆放在身后墙上阿拉法特的画像前,并对着画像上微笑着的阿拉法特祈祷。当记者们围住他采访时,这位老人与一位熟识的记者紧紧相拥,失声痛哭。

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官邸已降半旗,许多人聚集在官邸,不少人失声痛哭。官邸内为阿拉法特修墓的工人们在默默地工作着。数万名巴勒斯坦人自发地涌向加沙街头,表达对阿拉法特逝世的悲痛之情。

阿拉法特的逝世引起国际社会巨大震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巴立法委员会主席劳希?法图,对阿拉法特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也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阿拉法特逝世的哀悼。

根据巴方的安排,阿拉法特的遗体将被运往开罗,并于12日在开罗机场举行葬礼。阿拉法特的遗体随后将被运回拉姆安拉安葬。

10月29日,在拉姆安拉官邸被“软禁”近3年后,病重的阿拉法特被送往巴黎就医。虽然起初有好转迹象,但上周阿拉法特病情恶化,陷入昏迷。

阿拉法特1929年8月出生于耶路撒冷。和平是他一生的追求。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来到这里,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请别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掉落。”

这条新闻尽管篇幅较长,但全篇句句都是公共资讯。多年来,巴勒斯坦问题一直是世界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享有崇高的民族威望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其一举一动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其生与死更为全世界所瞩目。现在,他去世了,世界各国政要纷纷致悼,成为世界当日的头号新闻,人人欲得而知之。这便是新闻。在本质上,新闻原本就是实实在在的公共资讯。其资讯性越强,公共性越大,就越名副其实。

这里使用“公共资讯”而不使用“信息”,一是以示区别,以避免与信息论之“信息”交混。可以说,新闻是信息家族的一员,但它确实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与其它信息不同。二是讲新闻,“公共资讯”比“信息”来得更为贴切,它更能准确传神地状传出新闻的样态和特点。在古代汉语里,“讯”的本义是“问”,后起的意思中,有音信、消息之义,又有告语、告诉之义。资讯即报知的有关事件、人物、事物的资料和讯息。公共资讯则强调了这样一些资料和讯息应该是公开告知、为人们所共同关注、充分共享的,它是当今信息社会里与人们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关系非常密切的必需品。这正是新闻:每日每时大量产生,与时俱生,生生不已,动态感极强,永无终结和停止,却又稍纵即逝。同时,它总能满足人们基本的或是附加的资讯需求。所有的新闻都是如此,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从骨子里看,全是这样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公共资讯实体。

新闻是一种公共资讯,决定了新闻可以具有商品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说过:“商品首先是一种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8]新闻正是这样一种“物”。对于接受者,它是一个外界的对象,能够满足人们的求知(知道)需求。新闻在传受过程中像其他商品流通一样,在一般情况下,它要通过买卖关系到达接受者手中,接受者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早期资产阶级报刊的事实即证明了这一点。那时的报刊就是把新闻信息作为社会需求的商品来出售的。现代新闻传播更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不乏靠办新闻事业而发财致富者。在社会主义国家,接受并获得新闻也是要付费的。当然,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精神产品,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不仅应当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社会效益。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播也讲两种效益,社会效益始终置于第一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