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毕业生求职的网络途径的介绍

毕业生求职的网络途径的介绍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毕业生通过网络求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网络招聘存在不少局限,求职者并不能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了防止受骗,毕业生应参加由学校、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组织的正规网络招聘活动,进行网络求职。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求职双方互不见面的特点,以种种名义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毕业生求职的网络途径

在资讯和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时代,网络正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理念。不用查报纸,不用去招聘会,不用找求职介绍所,不用求亲告友,只需轻轻点一下鼠标,合适的工作就会“找上门”来。这种方便、快捷、花费少的择业新方式,就是网络求职。

实际上,网络求职与在人才市场举行的人才招聘会性质是相同的,不过供求双方的接触是通过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来实现的。网站一般为求职者准备了发布个人简历的地方,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发布招聘信息的网页,求职者可以多种方式查询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从众多求职者中挑选“精兵强将”。

1.网络求职形式

网络求职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网络发布求职信息,坐等用人单位与自己联系:打开人才网站,先注册登记,注明求职意向、要求以及个人情况和联系方式,完成登记即可。另一种方式就是根据网络发布的招聘信息发送求职意向,或直接登录单位站点,主动发电子邮件和对方联系。如果用人单位对资料感兴趣,就会主动与求职者联系。

2.网络求职须知

在网络如何求职呢?人事部门通常会收到上百份申请同一职位的求职信和简历,因此毕业生要做的,是从所有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给对方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是求职者中最好的一个,以此争取获得面谈的机会。毕业生通过网络求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招聘会。例如,有的网络招聘会针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应届毕业生即使投了简历,也会因为不符合条件,而被用人单位退回。

2)拓宽视野,可将求职信息张贴在“中华求职网”、“大学生求职网”等专业网站里,或将信息发布在一些点击率较高网站的招聘专栏上,或登录用人单位的网站,捕捉人才招聘网页上随时发布的招聘信息,直接与单位联系。

3)参加网络在线招聘时,向用人单位提问一定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要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网络应聘最忌一开口谈工资待遇。受网络时间、视频空间的限制,网络招聘给每个求职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聘者要问最想知道的内容、最关键的问题。获得用人单位首肯后,一定要留下明确的联系方式,为下一步的面试做好准备。

4)网络应聘,不要急于一时,人少时求职,效果反而更好。通常网络招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可不必赶在最初的几小时、一两天应聘。不要因为网络拥挤,而放弃求职机会,人少时应聘,更容易引起人事主管的注意。

5)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地向用人单位求职,不要简历“满天飞”,无目的地投简历等于没投。特别不要应聘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容易给人事主管留下随意、不专业、缺少诚意的不良印象。

6)求职的自荐材料内容应突出专业、学校、社会实践、自身性格、工作经验等重点内容。面面俱到、内容太多、太花哨的简历往往最容易被淘汰。

7)求职者发送简历的同时,应该发送一封求职信,这是求职者常常忽略的。为了方便人事主管阅读,避免多次翻页,求职信、简历都应该采用文本格式。求职者应注意求职信的措辞和语气,不要出现错别字,可使用一些符号突出求职重点。

8)发送求职简历不要用附件的形式。不要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计算机无法打开附件,而让大好的工作机会白白溜走。

9)发出求职资料后,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在网络招聘会结束后几天,要主动通过E-mail或打电话询问情况,向用人单位表示诚意,也让自己心中有数。

10)参加网络招聘活动,要提高警惕,小心受骗。网络招聘存在不少局限,求职者并不能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了防止受骗,毕业生应参加由学校、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组织的正规网络招聘活动,进行网络求职。

11)毕业生通过网络进行求职时,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互联网络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个人主页应该图文并茂,内容包括自己的求职信、简历、论文、实习报告、日记、个人论坛以及见报文章等。

12)网络求职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当前求职形势严峻,网络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而应聘者又多,毕业生要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必自卑胆怯和过分焦虑,要积极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3.网络求职陷阱

网络求职方便快捷、信息共享,避免了人群大范围集中和近距离接触,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也给不同地域的求职者们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求职设置网络陷阱,大肆进行犯罪活动,应引起广大大学毕业生们注意。网络求职陷阱的表现有如下几种。

(1)诈骗钱财

这是求职陷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犯罪活动。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求职双方互不见面的特点,以种种名义骗取求职者的钱财。他们的惯用伎俩通常有如下几种:一是先在网络发布一些薪酬诱人的虚假招聘信息,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要求求职者将招聘费、培训费、押金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汇到可以全国通存通兑的指定账号,钱一到账就立刻取走;二是利用应聘者留下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先哄骗学生关机,然后盗用老师、警察、医生等名义,与学生家长或亲友联系,编造不幸消息,通知家长孩子得了重病或遭遇车祸正在抢救等情况,诱骗家长汇款到指定账号。

(2)骗色陷阱

不法分子从应聘者中寻找那些经历简单、处事单纯的女大学生,冒充招聘人员,采用单独约见应聘者在宾馆、度假村等高档消费场所面试的方式,趁机进行犯罪活动。有的多次约见应聘人,甚至故意交给应聘人一些文字材料,让其整理等,以麻痹被害人。面对高薪诱惑,大学生们放松了警惕。有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成了不法分子的猎物。

(3)其他犯罪活动

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更具隐蔽性,手法也更加多样,利用网络求职进行的犯罪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招聘广告刊登的个人求职信息,将女大学生骗至偏僻处实施抢劫;有的将女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张贴在色情交友网站上,骗取网民的点击率和中介费;有的将网络求职的大学生骗至传销窝点,对他们的人身自由加以限制,强迫其参加传销活动。

对于网络招聘容易出现的陷阱,毕业生应加强警惕,注意自我保护。

1)观察用人单位有无具体地址,一般骗子公司都不敢留真实地址。

2)通过搜索引擎来浏览有关用人单位的一些信息,如果是骗子公司,有类似经历的网友极可能会在网络披露。

3)查询当地114。一般正规的用人单位都在114有登记,求职者能够轻松查得电话号码所在位置及类型,如果对方留的是小灵通之类号码,就应该提高警惕。

4)打12315或者在网络上咨询12315,即刻就能查到用人单位是否为合法注册公司。

4.网络求职喜忧参半

(1)节约成本

1)优势:网络求职打破了时空界限,使求职者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也使人才与用人单位不见面就可以进行交流。如果通过现场招聘会求职,求职者还要花不少钱制作精美的简历,而这些在网络求职中都可免去,各个证书只要一次扫描到计算机里,就可以发给多家网络招聘单位。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了求职成本,经济实惠。

2)劣势:求职者常会接到一些自己从来没投过简历的保险公司或传销公司的电话;求职者用来求职的照片被放在某些不法网站上。这是因为某些网站以招聘为名,获取求职者的详细资料信息,之后卖给一些非法机构从中牟利。还有一些上网求职者填写资料后会收到索要报名费或考试费之类的电子邮件,而一旦将钱汇出,通常是被骗。

(2)动态性

1)优势:一些网站已能做到每天增加1000多个新职位,还能不断更新。求职者与招聘者可以通过网络沟通,有的甚至在网络达成意向。求职者设置自己要求的条件,如行业、职位、地区、薪水等,招聘网站订制成功后网站就会定期向用户发送相关招聘信息,无须天天上网搜索,符合需要的工作就会在求职者的邮箱显示。

2)劣势:目前求职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招聘网站的搜索引擎,但是搜索出来的招聘信息仅仅局限于此招聘网站发布的职位,而每天职位更新众多,且每个职位的招聘都存在一定的招聘期限,当求职者只锁定一家网站的时候就很难保证对于其他网站的关注程度,很容易错过好机会。与其他广告载体相比较,网络招聘广告的真实性值得推敲。各类人才网站,特别是小型网站,其招聘信息都是从大网站上下载的,虽然招聘信息内容没错,但网站在完成下载、处理、制作等程序后,绝大部分已经过时无效。另外大型公司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往往一次招聘很多类型的人才,一些人才网站此时却充当“筛子”的作用,只发布其中一部分职位。还有一些人才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时,将招聘单位的地址、电话、E-mail都屏蔽掉,致使求职过程中多了一道关卡,不少求职信件不能寄到招聘单位,耽误了求职者的宝贵时间。

(3)信息全面

1)优势:信息量大是各个求职网站的招牌,这么大的求职队伍,招聘职位数量显然很吸引求职者的眼球,在国内大型的招聘网站里,可以随时查询数万条信息。关注招聘网站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招聘网络平台功能强大,能快速准确地查询到所需要的包括行业、职能、工作地点、工资等信息,当查询到合适的招聘职位后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把简历提交给招聘单位。

2)劣势:大多数网站的招聘服务都很薄弱,缺乏对于人才市场的分析、市场供求倾向、相关人事制度变化等方面信息,而提供的内容只是一个职位的供求,咨询服务内容也十分有限。同时,招聘信息冗杂,重复,内容丰富但是缺乏真实性。有些没有充足信息源的网站就采取了“盗用”知名招聘网站信息的做法,这样,用人单位明明已经招聘结束了,可过期的招聘信息和作废的E-mail信箱依然挂在网站上。并且招聘双方都反映,由于隔着网络不能很方便地确定彼此的真实身份,又没有非常有效的过滤手段,使得很难清楚地分辨真假,不亚于大海捞针。

5.网络招聘求职发展趋势

据部分高校统计,应届毕业生中有70%以上都在网络上投递过简历。通过网络,用人单位招聘的成功率平均在10%左右,个人求职的成功率在15%左右,比现场人才招聘会10%左右的成功率有所提高。40%左右的毕业生表示主要通过人才招聘会找工作,30%左右的毕业生表示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其余的毕业生表示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中介机构等方式找工作。而实际上很多通过招聘会求职的毕业生同时也在网络上发布过求职信息,进行多渠道求职准备,如果计算上这部分学生,几乎有八成以上的毕业生通过网络寻找过工作或投递过简历。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表示非常愿意接受网络招聘,特别在对高技术人才的招聘上。随着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传统招聘会的一些弱势逐渐显露出来。例如,招聘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人才,在现场招聘会中就难以招到令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范围太窄,现场招聘会一般是针对当地的人才进行招聘,没有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招聘的选择性大;第二,时间太仓促,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人才的技术水平,而如果通过网络,可以看到求职者的一些设计作品,就能很清楚地了解求职者的水平,方便地进行选择。

在网络求职带来便捷的同时,不少毕业生也开始抱怨网络求职“回复率低”、“真实性差”等问题。这些不足成为网络求职管理不得不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网站调查显示,52.5%的人表示网络求职回复率太低;43.7%的人表示网络虚假信息太多;42.4%的求职者提出难以对应聘岗位全面了解;13.6%的人认为网络招聘私密性较差,个人信息容易泄露;还有15.8%的人回答“没有上网条件”。

总体来说,网络招聘求职的发展趋势较好,主流地位不会改变,网络将借助其他渠道得到完善。

6.毕业生网络求职常见误区

(1)把简历贴在附件里发给招聘方

毕业生小红不喜欢进行网络求职,原因就是网络投递简历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回应,自己还每天提心吊胆怕漏接电话。小红认为投递的简历也许根本无人去看,没有现场招聘会的效果来得快。经过了解,小红是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简历,而用人单位一般不打开陌生邮件的附件,以避免恶意病毒,所以小红发的网络简历可以说都是无效的。

(2)把所有的“蛋”放进网络一个“篮子”里

虽然网络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求职的人数和企业需要的人数不成正比,求职成功率不是非常高。毕业生李乐说,在网络招聘的工作岗位较为单一,招聘的企业多以IT、销售、传媒为主,而他由于专业冷门,网络求职到现在还没有回音。另外,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这样更将专业冷门又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拒之千里之外了。

(3)同时在一个用人单位应征数个职位

有些用人单位在一个站点同时贴出数个职位的招聘广告,毕业生们也就经常同时应聘数个职位。对用人单位来说,重复阅读相同的简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很容易产生应聘者没有目标、没有诚意的感觉。

(4)短期内无规划大量发送简历

大四的李明同学最近在网络一连“网投”了二十几家单位,他认为有了面上的广度,肯定能提高获得面试的概率。可是他还是没有被一家单位相中。

7.毕业生如何通过网络进行有效求职

使用互联网求职有很多好处,可以边学习边找工作,信息更加全面,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等。

(1)好网站事半功倍

人才招聘类网站现在是越来越多,但相当多的招聘网站信息量少得可怜,“最新招聘”常常是一个月前的信息,这似乎是招聘网站的通病。所以,首先要知道哪些招聘网站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供浏览。普通求职者应该选择一些可靠的、最好有政府背景的人才网站,如国家人才网、地方人才网等这些正规网站,而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由学校求职指导中心开设的网站,上面的信息一般经过严格的审核、过滤,有针对性也有安全性,而一些小的个人网站往往存在安全漏洞,不仅信息可靠度不高,而且个人资料也较容易被泄漏。好的人才网站,功能与内容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能为求职者提供相对全面又有个性的求职服务。而专业人员招聘和地区招聘的划分能让求职者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求职区域。这样的网站不仅能帮求职者找到工作,而且还能显示相关行业的冷热状况。

(2)多网齐下

1)大型综合网站或行业网站。许多大型综合网站和行业网站也设有人才频道(也叫招聘频道、求职频道),求职者在浏览这些网站时不妨多留意里面的招聘信息。行业网站不乏知名企业的招聘信息,另外还会根据情况举办不同类型的网络行业招聘会。

2)校园BBS。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招聘网站外,校园BBS也可以成为收集招聘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目前大部分高校的BBS上都设有招聘专区。相对于其他网站上的信息,校园BBS上的信息相对更加真实,而且更新较快。

3)企业网站。一般来说,知名企业的网站建设得都比较好,栏目丰富,而且有独立的招聘专区。在招聘专区中,会常年公布一些岗位需求信息,对岗位职责以及任职要求都描述得比较详尽。因此,大学生如果对知名企业感兴趣,可以经常进入目标企业的网站进行查询。毕业生可利用搜索引擎,比如“Google”、“百度”,将目标企业的名称作为搜索关键词即可查询到想要的网址,进入企业网站后,找寻相应的人才招募区即可。

(3)关键词

有些公司撰写的职位描述和归类可能并非完全和工作“搜索引擎”的搜索条件契合,这时就要多用几个关键词,或者进行模糊搜索,扩大搜索面,以免遗漏。所申请的职位描述的关键词是否和自己简历中的关键词匹配要仔细核对。用人单位在查看简历时,最感兴趣的是工作经验。因此在填写简历时,可以工作经验和能力为关键词,进而详细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直观地用数字和实例介绍自己。如果所应聘的行业和专业不符,则务必要在简历或者求职信中澄清自己转行的优势和基础条件,以学历、工作经验、假期实践、所获证书等条件具体说明,不要泛泛而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格式,申请表中必须包括能反映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内容。大多数公司利用专门的招聘软件,通过搜索关键词,根据这些词出现的频率确定简历排名的前后。

(4)简历玄机

简历是招聘单位和应聘者之间的桥梁,是单位决定录用与否的重要评价工具,所以简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表明自己与应聘职位的契合,向招聘负责人传达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信息,证实自己与目标职位的需求相符合。毕业生在准备简历的时候应该着重于强调自己的经历与职位需求的关系,简历通篇应该表达和印证一个观点——求职者是最适合这个用人单位与这个职位的。毕业生要仔细研究空缺职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的确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背景之后再去应征。其次,每个单位的招聘流程不尽相同,有些单位给出的回应较快,有些则可能会在一两个月内甚至更长时间给出回应,特别是做项目、流动性大的岗位,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建立储备人才信息库;还有些单位在第一时间已经收到了很多应聘简历并且已经安排了面试,但经过面试仍未找到合适人选,因此给出的回应会更晚,所以还需要耐心等待。因此,毕业生有时对某家单位或某个职位特别感兴趣,可长期关注这家单位,并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再次发送简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