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毕业生的择业程序的分析介绍

毕业生的择业程序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毕业生可以用一些测试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进行一定的分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今天双向选择的择业大背景中,认识自己有时比了解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更为重要。毕业生要在就业活动中最终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知彼知己”。

三、毕业生的择业程序

一个完整的择业过程,至少要包括了解就业政策、收集信息、自我分析、确定目标、准备材料、参加招聘会(投递材料)、参加笔试、参加面试、签订协议、走上岗位等环节。走好择业的每一步,对成功实现自己的择业理想十分重要。

1.了解有关就业政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关键一步。有人曾经形象地将求职择业中不熟悉就业政策的毕业生比喻成“不懂得比赛规则而上场比赛的运动员”。的确,面临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如果不去首先了解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就业政策而盲目地去选择职业,那么很可能处处碰壁。

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行动准则,它会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区、各部门也会根据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一些毕业生就业政策。

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这些政策来指导和规范毕业生求职择业活动。因此毕业生在面向社会求职择业时,首先需要主动向学校及有关部门了解当年国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具体政策规定,学校及有关部门也会在适当时机向毕业生公布国家及有关地区、部门的就业政策。

2.收集信息

完成任何一项工作,信息的收集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毕业生就业活动而言,信息的收集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需要收集的信息,大致包括五方面内容。

1)政策和法规信息,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

2)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各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状况信息。国家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形势。而在总体经济形势下,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单位各自的经营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从而造成对不同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另外,对某一具体的用人单位,它的经营状况、文化背景、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福利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等,也是毕业生应该收集的信息。

3)就业活动安排信息,比如什么时候召开企业说明会,什么时候举办招聘会等,这些信息十分重要。

4)成功择业的经验、教训信息。择业过来人的择业经验、教训,就业指导老师的切身体会等,都会为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助上一臂之力。

5)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该岗位对于毕业生的能力、技能要求,以及专业要求的信息对于毕业生就业至关重要。

毕业生收集信息的渠道,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②学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或就业指导中心。

③专业性报纸,如《人才市场报》、《就业指导报》等。

④广播、电视、报纸的“求职”、“就业”专栏或专版,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广告

⑤社会考察及毕业实习。

⑥亲朋好友及学校校友。

⑦有关老师及其关系网络。

⑧用人单位举行的说明会等。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收集信息,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收集的信息要对自己的就业活动有用。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收集信息时,注意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而且,信息收集活动要连续进行,不应该中断,毕业生在择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收集信息。

3.自我分析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毕业生要联系自身实际,理智地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我测评,如学习成绩在全专业中的名次,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自己有何出众的能力(包括潜能)等。

2)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的工作,也许更容易出成绩。毕业生可以用一些测试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进行一定的分析。

3)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该如何扬长避短。

4)问一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即自己想在哪一方面有所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即自己的满足感是什么,价值标准是什么。

理智地进行自我剖析,在择业中至关重要。如果不清楚自己有何优势,有何劣势,不分析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会导致择业过程中的盲目从众和患得患失,同时也会影响到今后的工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对于处于择业过程的毕业生,同样有用。有时毕业生确实很难清醒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时,不妨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谈谈心,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对自己的中肯评价和有益指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今天双向选择的择业大背景中,认识自己有时比了解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更为重要。毕业生要在就业活动中最终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知彼知己”。

4.确定目标

自我分析的结果,是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从大范围上说,毕业生首先需要确定的择业目标有以下两种。

(1)择业的地域范围

即是在沿海城市就业,还是在内地就业;是留在外地就业,还是回本省市就业。在确定择业地域时,要问自己这种决定是否符合政策条件,是否会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批准,同时还要考虑生活习惯、今后的发展机遇等因素。

(2)择业的行业范围

即是在本专业范围就业,还是跳出本专业去其他行业就业;是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还是教学、科研工作等。在确定行业范围时,要多问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如何,有什么兴趣和特长。

在确定了择业地域以及择业的范围与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后,可以向择业的目标进一步靠拢:对于愿意到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是选择国有企业,还是选择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中,有哪些单位前来招聘,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自己最希望到哪一家企业工作;对于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毕业生,是选择高等院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或者其他学校,等等。

择业过程中,当然会遇到不少不可预测的变化,但是,事先给自己的择业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可以使整个就业活动显得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不然,就会出现乱打乱撞的盲目、被动局面。

5.准备材料

在确定了择业的目标之后,毕业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准备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个人简历、自荐信以及有关的重要补充材料。有关自荐材料的准备,将在本书的第五章详细讲述。

6.参加招聘会(投寄材料)

在毕业生就业活动中,招聘会或就业市场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间架起了见面、沟通的桥梁。招聘会或就业市场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上的人才市场;二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所属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供需洽谈会、就业市场;三是学校组织的供需洽谈会、招聘会;四是各院系自身联系组织的小型招聘会。

在招聘会或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只是初步“结识”。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宣传单位的发展建设状况,同时收集众多毕业生的材料(有的用人单位可能向应聘毕业生发放登记表);毕业生则在了解用人单位的大致情况后,将材料或登记表交给单位。另外,用人单位往往会在网上发布需求信息,而毕业生也可以通过上网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用人单位。

7.参加考试

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采用笔试的方法考核应聘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毕业生如果获得笔试的机会,应该珍惜并认真对待。在笔试前,要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复习,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应试心理和应试状态,准备好各种考试中可能用到的工具。笔试检验的是毕业生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所培养技能去处理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因此,用不着过分紧张和担忧。

8.参加面试

面试是一些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用人单位可以了解毕业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处世能力,以及其他一些不能通过笔试反映出来的个人素质。对于面试,一些毕业生容易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抱有过高的期望值,以至于急于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说出一些夸大其词的言语;同时因为担忧自己不能引起用人单位负责人的注意或者出现回答不出问题的尴尬局面,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紧张、患得患失。二是进取心不足,自信心不强。看着同来面试的其他毕业生,面对主考官,有的毕业生甚至临阵怯场,萌生退意。

9.签订协议

用人单位通过供需见面、笔试、面试等招聘活动,选拔自己合意的毕业生后,便向被其录用的毕业生发出录用通知书。毕业生在接到录用通知书后,如果愿意到该单位工作,则双方进入签订就业协议阶段。就业协议书一般应包括以下条款:服务期、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劳动保障和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就业协议终止的条件、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等。另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在就业协议书上附加双方认为需要增加的条款。

10.走上岗位

与用人单位签订好协议,并得到学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通过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毕业设计,等待毕业派遣,做好毕业离校的各项准备工作。

跨出校门,毕业生将步入另一个天地。走上工作岗位,即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毕业生要服从安排,踏实肯干,遵守制度,刻苦钻研,尊重长辈,团结同事等。

机会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且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人,对于择业如此,对于今后的工作,更是如此。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天空展开腾飞的翅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