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强化资源整合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东北师范大学:强化资源整合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年来,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转变工作方式,不同时期就业工作模式创新引领方向。学校从生存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并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为了牵引和带动师范生就业,东北师大主动承担起教育行业就业市场资源整合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年来,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转变工作方式,不同时期就业工作模式创新引领方向。

2002年建成全国首个区域性教育人才集散地;2006年和2008年率先推出“移动就业”和“视频就业”服务,建成轻松就业平台;2009年承建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教育人才专业市场”,率先面向全国教育行业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多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牵头举办的东北高师洽谈会,与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并称吉林省“四大盛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9年当天报道,被媒体誉为“东师现象”。

2004年、2012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全国蝉联国务院就业工作表彰的两所高校之一;2009年,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全国两个高校就业中心之一;2010年,被教育部首批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国家及主管部门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推广东北师大就业工作经验。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之所以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关键在于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扣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面临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路径不顺畅、信息不对称、资源分布不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四方面瓶颈问题,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搭建就业平台,优化培养质量,整合市场资源,搭建就业平台,优化培养质量,整合市场资源,突出工作研究,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搭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能否掌握有效信息,开展洽谈并作出决策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为此,学校不断变革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使用效率,经过10年持续建设,建成一流的学生就业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确保学生顺利就业、轻松就业。

学校先后开通了短信定制等系列定制服务,使就业信息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实现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零时差。在别人用海报传递信息的时候,率先实现“鼠标一点、实现双选”;在信息铺天盖地,需要学生甄别的时候,率先开设短信定制、邮箱定制等“一对一”信息服务,确保“学校给的就是学生想要的”。2009年,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就业网,使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不再受网络和电脑终端的束缚,实现“怀揣信息走天下”。2010年建成了全国一流的视频洽谈室,在全国首次实现视频就业服务的大规模运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与用人单位顺利洽谈和签约,使更多潜在的市场需求变成了现实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了毕业生求职的成功率。

推出了“网络就业学堂”,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实现学生与需求信息的有效对接。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分为13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编辑出版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十三讲》,成为全面落实国家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要求的第一本校本教材,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列为全国大学生就业教育重点推广教材系列;每年把实地走访获取的万余条第一手市场信息进行系统整理,编成求职指南,发给毕业生人手一册,使其足不出户就对全国就业市场了如指掌,为其准确定位、针对性地求职打好基础。

信息创造竞争力,高效的信息服务有力促进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全校毕业生80%以上从学校获取就业信息成功就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互动

就业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状况的“风向标”和“显示器”,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东北师大提出“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的工作指导思想,动态监测毕业生质量状况,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并将其反馈给招生和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循环。

学校从生存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并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文件精神,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保障。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全面落实国家“三定、四到位”要求,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正处级建制,四个科室,独立运行;严格按照国家规定1∶500的师生比,配备12名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每年按照学费收入的1.5%拨付就业工作经费,每年在200万元以上;校级就业工作场地面积3500余平方米。

学校建立纵横两个联动机制。横向上,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学评估挂钩,并且将这一机制贯穿于从学校到院系的各个层面。纵向上,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在学校由校长负总责,在学院由院长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纵向联动,将学院院长、各专业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形成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不断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学校每年都开展专业评估,把各个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作为核心评价指标。比如,“教育管理”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上世纪90年代受基础教育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影响,需求明显萎缩,并且从长远趋势看也很难有根本改善,于是学校果断采取了隔年招生或减少招生规模的措施。与之相反,学校看到社会上急需优秀的小学师资,于是组织专家编写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得到教育部的认可,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结果考生报名踊跃,用人单位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批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就被预定一空。近年来,先后已经完成30个专业的评估,对5个学院的9个专业进行了调整,调整比例占到全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认领社会责任,整合市场资源,拉动行业就业

东北师大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数量仅占区域内师范毕业生总数的20%,却拥有80%的市场信息。为了牵引和带动师范生就业,东北师大主动承担起教育行业就业市场资源整合的任务。

学校内合东北28所高师院校、外联全国2万余家用人单位,经过12年的持续建设,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教育人才集散地。“做大了蛋糕”“降低了成本”“优化了配置”“一堂求遍东北师”,极大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拉动东北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每年洽谈会,东北地区28所高师院校的4万名毕业生、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的1000多家单位2000多名代表云集东北师大,提出需求信息近10万条,场面持续火爆。在此基础上,东北师大获教育部批准承建“全国高校毕业生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实现了“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的跨越,成为首家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行业人才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全国高师毕业生与教育系统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在建设有形就业市场的同时,东北师大着力建设网上无形就业市场,实现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将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建成全国首家区域性就业信息协作网,形成全国最大的网上教育人才信息集散地。目前每年汇聚毕业生10万余名,常驻用人单位1万余家,年度发布就业岗位15万多个,举办视频洽谈200多场,日点击信息量10万余次并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成为教育部认可的教育行业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的首席品牌,已经连续3年受教育部委托承办“全国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

经过长期的市场开发与维护,“东师品牌”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市场的首席品牌,是全国基础教育用人单位招聘的首选对象。沈阳市教育局受编制冻结影响已经连续5年不外出招聘,但是东北师大从未间断和他们市场关系的维护,2011年沈阳市人事编制解冻,就把100多个需求全部投入到东北师大,一次签约98人;温州市与东北师大展开全面校府合作,明确提出要依托东北师大办教育,连续10年每年从东北师大招聘近百人,极大提高了温州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基础教育界誉为“温州现象”。

四、研究先行,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研究是找准问题、把握规律和明确方向的重要前提。近20年来,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每一项重大举措都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

研究先行,实现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的互动促进。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设立大学生就业研究专项课题经费,孵化和助推了一系列质量研究成果。5年来,发表CSSCI期刊论文46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就业创业教材及著作6部,实现了全国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广谱指导教材、全国思政专业教材和全国辅导员培训教材全部三个维度教材的独家承担;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7项,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研究建构起一套“数量、质量双维表征,高校、政府、社会、学生多方参与,毕业时与毕业后持续追踪,结果评价和形势监测双重功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并在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的第一本理论专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获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基本理论、接受机制、教育体系等7个维度展开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学奠定基础。

决策咨询,助推国家和地方就业创业政策制定与实施。完成《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0年和2011年两个年度报告的研究工作,即将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成为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信息权威发布中心奠定坚实基础。自主研发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五角分析法”,从签约率、期待率、开发率、需求率和回访率5个维度综合分析毕业生市场状况,连续多年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跟踪研究,定期发布就业白皮书,从就业率、区域流向、行业分布、供需关系和就业途径5个维度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战略与对策,先后两份研究报告被教育部学生司采纳。学校撰写的《大学生创业园区设计与运转机制研究报告》引起吉林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于2011年财政拨款8000万元启动了“吉林省全民创业发展扶持计划”,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也连续两年共获得吉林省财政厅540万元的经费支持。

“东师模式”引领高校就业工作模式改革方向。上世纪90年代就业体制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初期,率先提出“三个三分之一”就业工作新模式,将就业工作时间相对划分为“三个三分之一”,分别用于毕业生就业的行政性管理、就业指导和市场开发,引领高校就业工作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发展方向。20世纪初期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高峰来临,就业市场无序化竞争时期,创造性地实施了“内合外联”就业工作模式,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建设教育人才集散地,引领了高校毕业生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市场建设新方向。2006年以来高校就业工作进入内涵式发展时期,建成全国教育人才集散地,搭建全国教育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全国教育人才优化配置,引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新方向。

《中国大学生就业》记者 裴倩敏

【注释】

[1]《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第2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