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机制探索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机制探索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网络道德应该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最后,所有的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的落脚点在于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

一、网络道德的内涵

1.概念的界定

中国如今的传统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善”“恶”作为标准来评价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行为,从特定的价值出发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网络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因而必然产生对网络道德的要求,即虚拟的网络世界渴望道德的制约和调整。由于道德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与传承性的,那么网络道德虽不能完全以我们传统的既有道德来构建,但它所反映的依然是机器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不是一个脱离于现实社会道德的全新概念,而是根植于传统,但又具有其特殊性的事物。道德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需要灌输、教育和培养的。网络道德同样如此。

关于网络道德,笔者将其概括为:它是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与他人开展各种社交活动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由人们的现实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意识形式,其特殊地表现为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精神追求和对世界的认知与评判。网络道德应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结合网络交往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道德,且随着网络的不断进步而发展。

2.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区别

我们认为,网络道德与传统的现实社会道德是有区别的,表现在:①主体身份确认的差异。现实社会道德的主体往往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地位以及个人性格等特征紧密联系,身份确认相对比较直观。而网络社会道德的主体确认因为其虚拟性而显得比较困难,交往的主体通常带有“面具性”,连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都很模糊。②有关道德要素的差异。传统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意识较强,而在网络世界里却表现为道德意识淡漠,甚至有人认为,互联网就应该体现其全民性和平等性,所以不存在道德。另外,从道德关系方面来看,网络社会中人的交往相对现实社会少了功利性的特点,可以表现为纯粹的感情交流,没有许多现实利益的约束。③现实环境的差异。众所周知,现实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交往的对象大都是同事及亲朋好友,为了能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人们往往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可以谨言慎行。而在网络世界,没有清晰的国界和地域限制,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制度容易失去效力。因为我们无法对一个虚拟的信号或图像文字进行法律的制裁或是舆论的监督。所以,网络道德应该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找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前提。但网络道德问题异常复杂,其产生的原因也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网络参与主体的人性弱点

在网络空间,人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意识与在现实的物理空间有所不同,其约束力大为减弱,使得人性中的“阴暗面”被激活,制造虚假信息,随意公布他人隐私和黑客等不道德行为盛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行为主要是指由个人意识所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目的的行为。青年个体的行为特征是与青年其他特征,如生理、性格、气质、社会角色相联系相制约的。

2.网络本身不易掌控的特点

网络以“数字化生存”的方式冲击和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多种意识形态及道德标准的撞击和冲突。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文化选择和道德评判时容易迷失正确的方向,动摇传统道德信仰。同时,互联网交往的虚拟性等特点给法律的有效运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如网络犯罪的取证、量刑等问题都是目前法律执行时的难题。由于网络信息具有较大的诱惑性,而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的防范性缺乏,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导致其道德防御力减弱,从而使他们产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3.传统道德教育的弱化

在“美德袋”的灌输过程中,较多地关注高位阶的道德原则和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和人格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基本品德素质缺乏、知行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而这种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控制的道德行为容易产生人格的扭曲。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和大学生都越来越关注智商和技能的提高,也助长了“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大学生片面地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4.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经济迅猛发展带来就业难等问题也是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外部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现象较为普遍,加之独生子女生存、适应性弱,在面对买房难、生活压力大等社会问题时,大学生往往喜欢选择网络释放情绪,从而使得浮躁、忧虑、不满的网络言行充斥着各种论坛,同时,因为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现象而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失落感,进而在网络中流行着对社会不公的抱怨。这些网络问题正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和延伸。

三、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机制

网络道德教育应是现代德育的新内容。在教育思想上,要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教育内容上,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科技价值观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尤其应注意转变思路。

1.加强道德价值引导

传统道德教育培养出了遵纪守法的个体,但由于长期“重规范,轻品格”的模式,造成了麻木、叛逆甚至是虚伪的人格,所以道德人格应该是道德的主体化,我们应注重主体对规范的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加强价值引导,培养其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造就具有内在品行的道德主体。首先,要将社会倡导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认同及情感,通过对网络正确认知的引导,激发其对网络道德的真实情感,这种积极的网络道德情感可以使网络空间成为心灵交流和释缓压力的平台,有了对道德规范和行为的赞赏之情,对色情、黑客等的憎恶之情,网络道德自会内化为人们的心理需要。其次,网络间接地对人类道德意志产生了严峻的考验,要引导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对网络道德意志的锻炼,只有在经过了思想斗争后的选择才能形成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再次,信念教育本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道德信念才能使其自觉屏蔽网络中腐朽思想的影响。最后,所有的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的落脚点在于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在网络世界中,我们要让社会道德要求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而是一种自我的存在。

2.重视校园文化熏陶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说:“文化是一整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大众文化要引导人的精神生活,完善人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文化的道德价值引导功能。传统道德教育方式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说服,虽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方法较为单一,在“润物无声”方面,远不如网络传播带来的效果明显。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的优势加强教育引导工作。

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原有的校园人文景观和文体设施的建设。用广播、校刊、校报等传统媒体作为网络道德宣传的阵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宣传激人奋进、乐观向上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开展高品位和富有感染力的学术及文艺体育活动,使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增强集体观念,同时陶冶情操,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成长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高水平人才。通过这些活泼生动的文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建立网络道德文明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网络文化上的引导功能的发挥更是区别很大。因此,我们应积极鼓励各学校利用好网络资源,让教师与学生同时参与到校园网的建设中来。这样,校园网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教学与管理和学校公共信息的互动纽带。另外,我们很多高校建立的“红色网站”和论坛等中的一些特色栏目可以轻松地拉近师生的距离,这种互动式的交流平台可以充分地展示一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学术精神,能广泛地吸引学生,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当然,我们除了让大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将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及在科学文化建设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及时反馈到网络中,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传播到校园网上,同时要增强校园网的思想性和趣味性,引导健康向上的网上休闲娱乐,增强校园网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把主题网站建成大学生的精神课堂和心灵家园。

3.注重舆论渲染效应

大规模的道德舆论宣传,可以尽快地使新的道德价值观得到普及,从而形成系统的道德教育。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灵活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工作。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舆论渲染是整个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并牢固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的积极体现。但是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普遍情况是“研究的多、宣传的少”。

首先,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主导舆论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舆论渲染的重要途径。其次,各高校都有自己的BBS,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和发表意见的场所,这里是社会焦点问题的集散地,因此也应成为我们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舆论渲染的重要阵地。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管外,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正面性原则,即对BBS上的过激言论,要言辞恳切,有理有据地进行劝说,目的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通过言之有理的帮助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二是及时性原则,BBS上的讨论更新非常快,而且多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要反应快,及时做出回应,把不良的倾向“扼杀在摇篮中”,防微杜渐。三是柔和性原则,网络德育工作者既要理直气壮地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又要说理充分,让人心服口服,这样才能使准力气,事半功倍。

为加强舆论渲染工作,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设立主流网站奖励制度。对传播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并保证其信息真实可靠,公平公正全面的互联网或专题网站进行奖励或资助,加大对这些网页的宣传力度,占领网上舆论的制高点,把握舆论的主导权。

(2)建立“网络领路人”制度。在网络传播的新时期,我们应改过去的“严把关”为“巧指路”,把握好“堵”与“疏”的关系,应鼓励大学生自由言论的发表,而对于反对意见,不是采取简单粗暴地封杀,而是进行积极引导,教会大学生看问题的方法,由过去的让人们“看什么”变成教人们“怎么看”,在价值观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3)注意“意见领袖”的培养和管理。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不是政府部门或领导任命的,而是通过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及其在时事或问题的看法上有独到见地,凭借其广博的学识获得网民的认可,所以,他们在留言板上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建立一支优秀的“意见领袖”队伍,使其有代表性的言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优良道德传统的输入,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

4.发挥环境调节作用

我们当下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环境,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平等自由等原则都对传统的教师权威角色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适当调整,在这种新的环境中进行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目前,我国经济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偏效率、轻公平”的原则导致了贫富分化,也导致了人们道德生活的混乱。我们只有完善各项制度,如救济措施、福利保障、保险等,协调效率与公平,实现以公平为目的的效率,切实改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现状,才能恢复道德秩序。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不能单单要求道德主体自觉提高其道德修养,而健全的社会市场制度也是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道德文明的客观条件。所以,环境调节的作用不容忽视。

(1)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家庭环境都对大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网络应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大学生日常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除了重视学校教育之外,还要重视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更要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对高校的影响,特别是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网络社会,德育工作者应该更加关注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引导功能。

(2)领导高度重视,统一规划,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各项制度,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既要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理念,在网络社会中给予他们相应的自由度,但又必须让他们的行为在德育工作者的指导下展开。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形成全体教职工高度关注学生人格成长的温暖环境。

(3)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信息平台,把含有道德教育内容的信息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政治事件的报道和网络道德失范的案例教学等,通过各类专题网站、网页、特设栏目等形式链接到学生经常使用的校园网上,方便大学生浏览、阅读并获取正确的舆论。

(4)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能够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可以在学生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些身边的榜样对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教育效果。网络时代,我们不仅要坚持高标准地培养学生党员,更要强化学生党员在学生网络言行中的示范效果。同时,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坚强堡垒。 

(王渊 丁振国 理论月刊 2012.12)

参考文献

[1]江雪梅,李凤旺.对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4).

[2]洪守义.青年行为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张锋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0,(2).

[4]宋友,刘鹏超,吕经纬.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5]左同宇,王玉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1).

[6]王渊,丁振国.论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及其重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