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钟丽丽[1]正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者也做出了新的判断。晚年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重大飞跃,认为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毛泽东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归结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钟丽丽[1]

正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事实上,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及其后来的革命领袖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本质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在青年时代和晚年时期是有所区别的,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十月革命前、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晚年时期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所区别。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形成与发展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从不同的角度作过许多科学的论述,斯大林、毛泽东也作过艰辛的探索,邓小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和当代时代特征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者也做出了新的判断。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描述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献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常是作为同义语加以使用的,但是为了把自己的理论与当时的各种空想和改良的社会主义相区别,他们在大多数著作中更多地用共产主义来表达自己的理论和主张,他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可以概括为:

(1)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把自己称作共产主义者,就是因为他们的主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2]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3]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公有制形式是单一的社会所有制,即全部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体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主人,从而消除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状态。

(2)商品和货币将会消失,社会生产按照统一的计划进行调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中,商品和货币将不复存在。“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4]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生产者将按共同的计划从事社会分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再通过价值规律市场机制调节,而是“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解,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社会总体和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

(3)实行按劳分配,到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马克思指出,“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证,他认为,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个人消费品分配只能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生产方面的消耗和需要后所剩的消费品中,以劳动尺度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之后,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的时候;当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时候;当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随着增长起来,而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本主义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

(4)生产力高度发展,全社会共同富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贯穿于他们的全部理论之中。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基础上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二)社会主义革命领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经由战时共产主义实行强制性计划管理是经济遭受挫折从而导致人民不满后,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经过艰辛的实践和探索,列宁认为,为了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地对立起来,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斯大林在1924—1933年间,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界定为:所有剥削阶级都消灭了,只剩下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它们之间仍然存在阶级差别;社会主义阶段仍然需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存在着国家的即全民的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的所有制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快速、高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晚年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重大飞跃,认为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毛泽东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归结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共同富裕。虽然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没有超越国家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基本框架,但它毕竟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探索,并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成为邓小平理论及其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渊源。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者

以及主要后继者的著作文献中,邓小平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6]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1992年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三)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

市场社会主义是指那些试图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理论认为,公有制的建立可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因而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大优势。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应当是社会所有制。锡克既反对私有制,也反对国有制,提出了资本中立化理论。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国有制只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而自治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迅速发展,其核心观点是:公有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义。威斯考普弗认为社会主义有四个目标:分配更加平等、民主程度更高、社会更加和谐、更大的社会理性。[7]罗默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在于机会平等,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在“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和社会地位”三个方面获得平等的机会。[8]英国工党的理论家认为,“社会主义有一套界定完整、阐释精辟的目的,例如,其中有防止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实现收入、福利、地位和权利等方面的较大平等,以及满足基本需求。”[9]布鲁斯和拉斯基将社会主义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完整的经济制度修正为以追求平等和社会福利为目标的价值观和经济政策。霍瓦特认为国家社会主义模式并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质在于可以使个人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公民在社会地位上获得更大的平等。[10]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也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关于公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焦点,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关注。这场争论的核心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特别是如何看待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平等,而市场经济意味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平等加市场效率。

二、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检验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历史的,都是在特殊历史阶段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寻得自己存在的根据。“马克思总是反对未来理想社会主义的幻想的蓝图,轻蔑的认为这些努力使乌托邦,并且坚持问题必须根据变化的情况而不断改变。”[11]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之上的,而现实中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建立在极度落后的带有强烈的封建经济基础之上因而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社会主义实践者不断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变化了的条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政策的制定进行调整,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抛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单一按劳分配这些过去作为社会主义标志的制度和政策。

(一)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抑制了经济活力

苏联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此后,南斯拉夫和东欧各国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相继建立了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计划经济在其建立的初期曾经取得了巨大成就,集中资源建立起了国家的工业化基础。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计划经济是一种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它严重抑制了个人的自由选择和体制内创新的动力;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但却是以严重的经济结构扭曲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因此,从长期来看,计划经济既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也不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因为如此,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就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并最终陷入停滞状态。1952年中国与日本的GDP大体相同,但到20世纪70年代末却只有日本的1/4。1952年中国人均GDP59元,折合美元52元,1978年为210元,不仅未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而且一直未突破联合国规定的265美元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界限。[12]从20世纪30年代的“兰格模式”开始,各社会主义国家就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行探讨,1990年10月苏联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事实上,剧变之前的东欧各国都声称要向市场经济过渡,并且加速非国有化进程、放开物价和变革财政金融体制。我国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基本上建成了计划经济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渐进式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二)单一的按劳分配否认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实际上制造了不平等

劳动成果的分配是社会利益分配的重要体现,是一个社会体制运行的必然结果,同时对这个社会体制具有极其强烈的能动作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列宁和斯大林相继探索了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形成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苏联模式。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按劳分配已经制度化和程式化。以苏联的工资制度为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实行职务工资制,职务越高,享有的工资和待遇越高,形成了庞大的官僚集团。工业部门普遍实行8级工资制,计时奖励制。这种工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作用越来越弱化。斯大林以后的前苏联,一直没有改变集中划一的按劳分配制度。集中划一的按劳分配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进入了计划经济的时期,国际国内的形势,客观和主观的结合,使中国逐步建立起来了以苏联为榜样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制度是单纯以劳动时间来决定劳动成果分配的多少,必然会产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这不仅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反而会既无效率又无平等,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单纯的按劳分配认为其他生产要素的收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否认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价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劳动、创业的积极性。

(三)公有制虽然有利于收入平等分配,但它是一种低效率的制度安排

由于产权不清晰、价格机制的扭曲、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政企不分等现象的存在,也由于公有制企业里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背离,并且公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制度未能提供很好的激励机制,还由于国家与企业、企业各层级之间高昂的委托--代理成本、监督费用以及大量的搭便车行为,公有制企业效率低下就成为必然的结论。作为传统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的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不仅自身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分配资源时偏向国有企业,从而限制了更有活力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公有制效率低下,《诗经》记载,“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意思是说,种田不要种公田,公田里只有莠草长得骄。《吕氏春秋》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度强调公有制不利于经济增长。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没有关于公有制的表述,这绝不是一时的疏忽,而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和总结的结果。这并不表明邓小平抛弃了公有制,相反,他曾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公有制。但是,公有制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三、社会主义本质的进一步分析

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和公有制确实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一是高度理论抽象的,二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因而现实中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必然要对这些特征进行修正,如计划只能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公有制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并于其他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与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那么,为了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必要对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进一步抽象。实际上,计划经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由收入分配平等所派生的,收入分配平等是更深层次的抽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收入分配平等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基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资本主义使少数人致富而大多数人一贫如洗。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已经产生了大众贫困,在工业化之前的现代化早期阶段,整个欧洲陷入了但丁笔下的地狱一般的贫困境地,其深度和广度均史无前例。正是基于这种历史,马克思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研究,并由自由主义者转向了共产主义者。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资本与劳动处于分离与对立状态,劳动者总是与资本、劳动、劳动成果、自我、他人相分离。造成异化有三个条件:一是分工,二是货币和市场制度,三是私有制。三个条件中,最关键的显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它决定了市场制度、货币、分工等因素,也因此是消除异化的关键。因此,社会要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就必须首先废除私有制。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赢得千千万万人的信仰和追求,直至今日它仍是许许多多不同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令人振奋的旗号,就是因为它承诺将带给人们一个摆脱物质束缚和政治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新社会。从以公有制来实现人的自由这一角度出发,才能理解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我们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私有企业的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却始终坚持公有制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并视为不可动摇的原则和思维定式。在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中,公有制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和其他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反复强调未来社会应该实行公有制,原因在于,公有制具有哲学的意义,是实现人类平等和全面自由的工具。人类平等和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而公有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二)社会主义应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

一种社会制度战胜和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必须建立在先进的技术和高度的生产力水平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曾经说过:“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等方面的水平和增长速度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源利用和社会保障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合理,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才有充分的理由代替资本主义。如果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就没有充分的理由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上仍然有巨大的吸引力,资本主义思想和生活方式仍然有广阔的传播市场,就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活力,增长速度相当快。但是,现实中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远远落后于中等发达国家。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单纯地与资本主义相悖的社会,而首先必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比资本主义更高更美好的社会,一个不仅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不再有人剥削人的社会。社会主义必须是一个人们生活的不仅更加富裕,而且更加平等的社会。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较之于资本主义处在更高一级的发展阶段和更为优越的社会,不能是一种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但收入差距更大、社会不平等现象却更严重的社会,或者相反,也不能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相比收入分配更平等但经济增长速度低、人们生活贫困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保持收入分配平等,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与邓小平概括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是一致的。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快,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在收入分配方面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平等。“保持收入分配平等,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是:首先,收入分配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开创了以平等为根基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可以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单一公有制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唯有不变的是收入分配平等的根基。其次,社会主义必须有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才能坚如磐石,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再次,收入分配平等是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动力。收入分配平等不仅给每个成员提供了满意的制度环境,而且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社会生产力将得到极大提高。

【注释】

[1]钟丽丽,200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山东协和学院教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3]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马列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1。

[6]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罗莎·卢森堡在1918年《斯巴达克同盟想要什么》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他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大多数劳动群众不再是被统治的群众,而是自己的全部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人,并且在有意识地、自由的自决中领导着这全部生活。”

[7]Pranb K.Bardhan and John E.Reomer.Market Socialism:The Current Debat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120—145.

[8]John E.Reomer.A Future for Socialism[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11—17。

[9]索尔·埃斯特林等:《市场社会主义》[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2。

[10]张宇:《市场社会主义反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08。

[11]Anders Stephanson.Feasible Socialism:A Conversation with Alec Nove[J],Social Text,No.11.(Winter, 1984-1985),96。

[12]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58—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