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课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课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专题九 课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例研究一般是以现场课堂教学作为案例的教学研究方式,它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一系列研讨。这是课例研究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因为只有把握了好课的标准,才能为课例研究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因此,好课标准的研究理应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

专题九 课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课例研究一般是以现场课堂教学作为案例的教学研究方式,它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一系列研讨。即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引发多方对话和自我反思,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予以修正和改进。进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把研讨课上成常态的优质课甚至精品课。

一、好课标准的研究

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一堂课上成好课、优质课,使研究者从中获得体验与启示。什么是“好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不同学科中“好课”特点如何体现?这是课例研究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因为只有把握了好课的标准,才能为课例研究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

1.好课的标准

根据教学论对教学的定义:教学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因此,好课标准的研究理应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具体来说,从教师教的角度看:

①看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落实是否到位;②看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组织是否合理;③看教学原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④看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的调控是否和谐;⑤看教师素质、教学技能的水平是否过硬。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

①看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激发;②看学生学习思维是否开启;③看学生学习参与是否主动;④看学生基本训练是否落实;⑤看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良好。

研究好课的标准,不仅为备课、上课指明了目标方向,同时也为评课提供了标准依据。如果将这十条标准归纳为评课“十看”(看课),再配置好权重、分数,就能形成评课指标体系或课堂教学评分表。

2.好课的基本特征

有学者从定性评价的角度提出,好课的标准要体现三个特征:即出新、出彩、出实效。所谓出新,就是设计要有创意,有新思路、有新方法;所谓出彩,就是课要上得精彩,要有“看头”,要有亮点;所谓出实效,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扎扎实实,有收获,有提高。

更有学者从新课改的高度和视野提出,好课的标准要彰显“四性”:

①关注社会生活,显现“开放性”;②善待学生,张扬“自主性”;③教会学生学习,注重“发展性”;④鼓励大胆创新,强调“探究性”。

二、课例研究的内容

要想把一堂课上成好课、优质课,开展课例研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校本教研中方兴未艾的热门课题之一。课例研究涉及课堂教学全程中的诸多问题。

1.课前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通常要经历三个重要环节,即前期的准备、开发与设计、评价与修改。前期准备为的是弄清楚教与学的初始状态,主要涉及教学背景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接下来便是如何把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也就是由前期准备进入到开发与设计环节。主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细节的设计展开研究。这是教学设计中最具实质性的环节。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还是检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是全面、准确、具体。所谓全面即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所谓准确,即课时目标要符合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的要求,既不能超标,也不能不到位;所谓具体,即表述要恰当、清楚,不含糊、不笼统,便于操作和检测。

课例1:《小小的船》教学目标设计

①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②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能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培养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③感受蓝天、明星、新月的美感,晴朗夜空的美丽,启发学生想象,体会坐着小船飞上蓝天的愉快心情。

《小小的船》是一年级的一篇传统课文,上述教学目标设计基本符合全面、准确、具体的要求,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维度,紧扣了识字、学词、朗读、背诵等低年级教学重点,表述时较具体,有分寸。如“理解、运用、学会、感受、体会”等用语都比较适切。在提到朗读能力培养时,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只提“正确、流利”基础性训练层次的要求。

(2)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在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时,不少老师常常提到,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但是往往缺少提出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途径以及阐释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和依据。从研讨课的意义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是很有必要的。

课例2:《圆的面积》教学难点设计

①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67、68页的内容。

②教学难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突破难点的方法途径

①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激活学生经验中的“转化”意识,为难点的突破做好思想和方法的准备。

②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学生得到求圆的面积的思路,即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再求出面积。

③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直观动态的演示,弥补学生操作与想象的不足,并根据展现的圆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的理由与依据

①“圆”作为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熟悉的由直线段围成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差别较大,怎样求圆的面积,学生会感到茫然。而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转化”经验,让学生在迷茫时有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②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本课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会得到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即通过折一折和剪拼的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样的设计,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③学生的动手操作无疑为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而要让学生继续操作下去却有相当的难度,此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不断将圆细分:16等份、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当变换后的图形对比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充分相信自己的想象,那就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折出的图形更像三角形”“剪拼后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样,由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就顺理成章。由于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技术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抽象为形象具体,让想象成为现实,这一设计既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又完美地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成为课中的一处亮点。

(3)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目标确立以后,紧接着就是如何“导向目标”。因此,教学思路、教学细节的设计就至关重要。教学思路是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它或明或暗地被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步骤,以便在课堂上有序地向前推进。由此看来,教学思路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以及对教学步骤的有序安排。为了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的步骤明朗起来,生动起来,艺术起来,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①从“思路清晰”的角度进行创新;②从“重点突出”的角度进行创新;③从“线条简洁”的角度进行创新;④从“情境生动”的角度进行创新。

课例3:《秋天的雨》教学思路设计

①特点分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通过“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秋天的信息”三个方面来侧面描写秋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者按文章思路进行设计,突出一个“情”字,从四个层面组织教学:朗读背诵体会秋天的美;词句理解感悟秋天的美;实物、图片展现秋天的美;体验运用升华秋天的美。

②思路设计。

img12

很显然,教者的设计意图旨在把教师的“教路”与文章的“文路”、学生的“学路”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设计,思路更清晰,又便于操作。

(4)教学细节的设计。

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中的感知、朗读、提问、讨论、板书、导入、结课等。可以说,研究一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在研究如何艺术地设计教学细节。

课例4:《只有一个地球》导入新课设计比较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艺术。精心设计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下面是《只有一个地球》的两种导入设计,有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的教师则导言激趣,由题入手。虽然方式方法不一,但只要适切,就能产生异曲同工之妙,实现殊途同归的目的。

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设计提要。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准备好了的多媒体课件(地球资料片),让学生亲眼目睹地球的容颜,用心灵去感受她的和蔼可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地球母亲无穷魅力的欲望。

②设计点评。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触景生情,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之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设计二:导言激趣,由题入手

①设计提要。

课前教师采用1分钟问答的形式,请同学用一句话介绍一位世界名人,必须说出他是哪国人,姓名及主要成就。同学们一连串说出20多位世界名人,虽然我们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有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且生活的年代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且我们这样的家“只有一个”。(板书课题)

按要求读课文的题目:

a.强调题目中表示事物的词语。怎么读?

b.强调表示事物数量的词语。怎么读?

②设计点评。

课前1分钟问答的形式,抓住了儿童求知欲和竞争意识强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课堂。教师的导言顺势点题,十分亲切自然。多角度读题更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

2.课中教学过程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应重在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交往的教学过程观,研究教学过程就是要协调处理好对话与互动、预设与生成、主导与主动等问题。

(1)对话与互动。

对话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双向(多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对话产生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进而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方式主要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学生与教者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如图所示:

img13

图3-1 对话过程图

对话的凭借是文本,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对话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互动,对话双方必须“敞开”和“接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既能理解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也能够理解自己。

“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教学意义上的“互动”,指的是教学双方都是学习者,因为知识的流动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面前,始终保持一种学习者的心态。教师和学生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或译为“学习社区”,其意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组成的团体,它直接与建构主义中“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这一命题相对应。因为人类的学习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他人思想和自我见解之间的对话,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

互动从内容上分,有信息互动、思维互动、心理互动;从形式上分,有个体与个体互动、个体与群体互动、群体与群体互动;从层次上分,有水平互动和垂直互动。

对话互动是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它是教学过程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更是推动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交往论认为,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强调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总之,通过多元对话互动,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共识、共享、共进,是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2)预设与生成。

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要以生成的眼光来预设,在预设中接纳生成。教学时既要适度考虑教学方案,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需求,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动态生成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和生生之间通过对话互动生成的新的教学内容、问题和情境。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现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要以睿智的眼光发现和接纳生成的新资源。生成资源方式有:

①课前收集资料,生成资源。《蝙蝠与雷达》(“小语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讨课),在自学汇报时,学生收集到的“蝙蝠与雷达”的有关资料,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

②课中对话,生成资源。《坐井观天》(实验区新课改开放课),教师组织学生编写小鸟和青蛙的“第三次”对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既拓展了课文内容,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③课堂提问,生成资源。《草坪青青》(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员试教课),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联系平时观察和生活体验,童真童趣地表达他们对“小草为什么会有生命”的认识。

④偶发事件,生成资源。《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⑤小组讨论,生成资源。《麻雀》主题质疑:母爱——父爱——亲子之爱。

⑥课后练习,生成资源。苏教版语文第一册《大海睡了》,一位教师设计了“句式迁移”的拓展训练:

多么宁静的大海啊!你能想象一下早晨睡醒后的大海是怎样的吗?我们一起来仿照《大海睡了》写一首《大海醒了》。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风儿闹了/浪儿笑了/清晨/大海醒来了/她迎着朝阳/那汹涌的涛声啊/是她欢乐的歌声。

人是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传统的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无法在课堂中焕发其生命活力。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强调实施过程中开放地吸纳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意料之外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

(3)主导与主动。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表现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作用表现为主动。教学关系的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原则与方法。

a.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包括“我要学”和“我会学”。“我要学”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会学”包括:学习活动前能自我计划,学习活动中能自我调节,学习活动后能自我评价。

b.学生自主学习原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c.学会第三次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课听讲”可以称为“第一次学习”;“家庭作业”是“第二次学习”;此后的知识深化过程是“第三次学习”。所谓“第三次学习”,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深入学习过程。首先,要对基本概念、定理加深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然后,要对以往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前两次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点“穿成线,连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利用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达到“明理”的境界——第三次学习的最高境界。

②专家谈教师的“导”。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足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

教师的“导”还体现在:课堂教学要丰富学习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外要拓宽教育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学习与应用;在方法上不应是“授之以鱼”,而应是“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教师科学地“导”要求教师具备启发式教学思想。启发的本质就是点拨。点,使之进而有方向;拨,使之正而有方法。实施启发点拨要找准切入点。要在教材的矛盾处切入,要在教材的空白处切入,要在学生学习的疑点和难点处切入,要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切入,要在学生容易出错之处切入……

总之,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从教学理论的角度看,是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二者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从教学实践的意义看,通过启发诱导,有助于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喜欢学习,而且善于学习,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

③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两个方面。

教师要肩负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责任,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种角色”的作用:活动组织者、关系协调者、资源提供者、情境创设者、兴趣激发者、思维启迪者、方法引导者、行为示范者、练习辅导者、质量监控者。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把教师称为“促进者”。“促进者”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不是指导而是帮助,他们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人,与学生建立一种真诚的、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具体表现为:第一,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第二,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第三,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第四,维持有益于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3.课后教学反思研究

课后反思研究即善于将备课、教学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都能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写出自我反思和改进方案。因为反思具有研究性,所谓反思,即实践主体用理性与批判的态度及方法对自己的观念、知识、行为、经验等进行自我剖析评价,进而建构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1)课后反思的问题。

①反思整堂课的设计与实施,寻找框架构思上的亮点与缺失;

②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经验和行为与先进理念的差距;

③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不成功的症结及其原因;

④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寻找争议的焦点,以利求同存异;

⑤反思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成功的闪光点及其所以然。

(2)课后反思的形式。

课后反思的形式主要有自我反思与群体反思。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每一次反思都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超越。教师群体反思则是课例研究中实现经验分享、集思广益、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课例研究的途径

校本教研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课例研究必须实施三位一体的策略,把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有机结合起来。

1.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是知行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反思”重在实践,贵在反思。

(1)实践(可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选课、计划。

实施阶段:学课、备课、上课、说课、议课。

总结阶段:全面总结、专题总结。

(2)反思(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反思:通过预测和分析,使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研究性实践活动。

课中反思:通过监控和反馈,及时处理和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总结和评价,批判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改善教学行为。

反思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拥有一颗明敏的心灵,善于捕捉细微的亮点和失误;二是要经历教育事件的全过程;三是要有多重教育视角,即个性化视角、整体性视角、理性化视角。

2.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的含义是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同伴互助的形式。

①交谈。浅层次的交谈主要是信息交换和经验共享;深层次的交谈主要是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

②帮助。同伴的参与支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帮助指导。

(2)同伴互助的环节。

①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综合教案。

②专人主讲。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

③听课会诊。肯定成功之处和不足之点。(找问题、想原因、思策略)

④研讨提高。共同进行课例分析,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3.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其实质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是对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

(1)专业引领的层次:①专家引领;②行家引领;③骨干引领。

(2)专业引领的方式:专题报告、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阶段跟进式指导等。

总之,实施课例研究需要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实践反思”是主体,“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两翼,三位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