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毛泽东美育思想的内容分析

浅谈毛泽东美育思想的内容分析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毛泽东美育思想张江伟[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人们认识美、鉴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非常重视美育。毛泽东美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的美育思想始终坚持审美与道德修养的统一。毛泽东提出“求真求美”的思想,就是

浅谈毛泽东美育思想

张江[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人们认识美、鉴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非常重视美育。他在一些谈话、读书批注和书信中多次涉及美育的具体问题,虽然未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思想及创作实践中总结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毛泽东美育思想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而产生,具体来讲,毛泽东美育思想萌发于20世纪五四运动至大革命时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并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得到继续发展。毛泽东美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毛泽东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以理想之美育人

毛泽东在读书时代就追求自己的审美理想,但确立理想要以真理为指导。1919年秋,他终于找到了真理,即:“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最正确解释。”从此,他把共产主义当做自己的最高审美理想,并为之奉献一生。他终身坚持以共产主义理想育人,除了普遍地对全国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外,他还亲自树立了各方面的共产主义者的形象。他所树立的人物形象从精神世界来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都具有“毫不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如:“生的伟大,死得光荣”,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战士形象——刘胡兰;“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干部形象——焦裕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工人形象——王进喜;此外还有雷锋、张思德等。他所塑造和树立的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所信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中,都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些人物形象深深打动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共产主义的理想也潜移默化地社会化,使民众的个人理想不断得到净化、美化和升华。

毛泽东的美育思想始终坚持审美与道德修养的统一。他不仅把崇高的理想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还多次强调清廉之美和公仆之美,因为他要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通过他们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毛泽东的美育总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他要求人民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他的伟大人格的感召下,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主义者,他们依靠人民廉洁奉公,使中国无产阶级政权沿着“革命—胜利—谦虚—清廉—发展”的新路发展。他以他的理想美育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美。

(二)以情感之美育人

作为20世纪历史巨人的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是卓越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作为自己情感的艺术表现,淋漓尽致地传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的诗词既写个人的爱情、友情、乡情,又抒发阶级、集团、政党的情思;既处处流露出对亲人、战友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也充分表达了对封建腐朽势力,国内外反动势力以及一切敌对势力的无比憎恨。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他具有伟人的情操,更具凡人的情怀。《贺新郎》生动地描写了毛泽东与杨开慧平凡而又高尚的爱情。“凄然相向”、“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往”的惜别之情、离愁之态以及夫妻间的柔情蜜意都是普通人常有的,尤为真实感人。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爱情与中国革命事业密不可分,当革命需要离别时,他们毅然割断愁丝忍住热泪,离别亲人,投入革命。

人类在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而毛泽东以其雄浑、豪放、遒劲有力的诗词和丰富的哲理内涵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对人的意志培养有独特的功效。无论是表现中国人民革命的艰苦斗争,还是描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图画,或者是抒发反对霸权主义的战斗情怀,毛泽东的诗词无不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读后使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以《沁园春·雪》为例,虽语言浅易,但境界宏远,气魄雄伟。不但写出了北国风光的奇丽,更写出了革命者博大豪壮的胸怀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通篇都有着千钧分量,句句都充满革命情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指出了当今时代,拯救民族危亡,建设强大国家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人类社会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肩上,启发了无数革命军民的希望和理想,鼓舞了他们的斗志。读罢令人襟怀开朗,意气轩昂。毛泽东的诗词洋溢着对自然美、生活美和价值美的追求,极大地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达到了美育的效果。

(三)以文艺之美育人

马克思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毛泽东则认为文艺的美育作用不仅如此,“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2]”,“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3]”。他指出,文艺作品既不是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态的粗糙的东西,又不是宣讲哲学的讲义,而是把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生活的信念寓于形象当中,通过形象来激发受教育者的联想、想象,进入美的境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专门开设了一门“革命画”课程,运用革命画这一思想武器去宣传、教育群众,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发动群众起来斗争。他指出:一个政治口号、一条革命标语、一张传单,配上简单明确的图画,农民就能看懂,一目了然,革命的宣传就形象化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全面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文艺方针,人性与阶级性、普及与提高、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批判与继承等问题,为革命文艺及美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实早在1917至1918年上半年,毛泽东同志学习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就对书中论述艺术美学的段落表示赞同,明显体现出对于康德的唯心主义美学观及其天才的文艺创作论的信服。所以,青年毛泽东的美学见解也打下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印记。康德认为,审美具有超脱性、普遍性的特征,个体通过审美教育就可以超脱现象世界,进入本体世界。毛泽东提出“求真求美”的思想,就是要构筑一座由令人痛苦的现象世界到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为促进文艺繁荣和科学发展,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双百”方针。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4]”针对国内外、党内外种种疑虑,1957年上半年,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对“双百”方针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强调是一个长期性的基本方针,指出真理与谬误、香花与毒草、美与丑的对立斗争任何时候都存在,社会主义社会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假恶丑、真善美。遗憾的是毛泽东后期的美育思想,坚持文艺服从于政治,把文艺直接当成阶级斗争的传声筒,政治宣传代替了艺术,政治教育代替了美育,艺术的个性被扼杀,美育的真正意义也就被取消了。

二、毛泽东美育思想的特点

毛泽东美育思想是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是社会意义与审美意义的高度统一,具有实践性、革命性、民族性和普及性等特点。

(一)毛泽东美育思想的实践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论述,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他在这些篇章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人类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观点;人的认识来源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个大革命实践的观点;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及产生质的飞跃的过程互相联系,统一于实践以及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观点等等,这是对哲学上实践概念的丰富和深化,也是对美学的最大贡献。

毛泽东主张美育的实施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革命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毛泽东从不孤立地谈美、谈艺术,他的美育思想是与其德育、智育、体育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毛泽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认为,美育与德育是美和善的关系,美育与智育是美和真的关系,美育与体育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他早年就赞同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认为游戏、手工、图画、音乐这些美感教育是学校不可缺少的。后来他亲自任教于农民运动讲习所和红军学校,除了开设社会、自然科学课程外,还教革命歌曲、革命绘画。在抗日时期的民众学校,既传授文化知识,又开展“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新中国成立后,经他批准发布的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都提出了“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注意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教育,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能的教育”;“美育方面,使儿童具有爱美的观念和欣赏艺术的初步能力”。

我国自古关于知与行的探讨,就充分的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重点就在于强调实践教育。一个人审美能力的养成,是各种审美场所和环境共同作用于审美主体的结果,这就要求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施教,参与实践活动是一条重要的渠道。

毛泽东认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通过劳动逐渐革除了千百年来“读书高尚,劳动卑下”的思想,使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差距不再遥远,这个方针使新中国的几代人的审美观念较前一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便是劳动审美理想的建立。这一理想使知识与勤劳集于一身,真正做到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由此看来,毛泽东关于美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长远方向。

(二)毛泽东美育思想的革命性

毛泽东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之刚阳一派,他的美育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勇于斗争,善于革命。他崇尚“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5]”他亲自树立的大庆人、大寨人以及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形象,正是作为楷模而塑造了一代人的灵魂。他把这些感性认识与马克思哲学观点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矛盾学说。他认为事物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相互斗争则是绝对的。这种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正是他勇于斗争精神的哲学基础。由矛盾统一转化为矛盾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自然界是如此,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在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经过艰苦的斗争才会出现。毛泽东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6]

毛泽东认为美育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它的形象性、情感性以及个人创造性,就决定了它有超越直接物质性和现实功利性的特征。根据两种价值判断尺度,毛泽东进一步提出“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7]”的原则。“统一”具有不可分性和不可替代性。

热衷于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努力创造反映这种矛盾斗争的作品,都是为着一个目标——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从审美心理来说,崇高美的体验,通常是通过主体的精神力量超越因客体的强大带来的痛感,肯定主体的本质力量而产生审美愉悦。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就越大,这是一切事物内部力量的运动规律。要表现人的崇高伟大,就应当把人放到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把人置于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矛盾冲突当中,使人在与强大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较量中,战胜、超越这些强大的力量,以此来表现人格力量的崇高。“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极其典型地表现了毛泽东对崇高美的体验。

(三)毛泽东美育思想的民族性

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之处在于,并没有直接将马克思思想的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他倡导,马克思原理必须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才能指导中国走上解放的道路。而民族化的实质就是大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不仅美育的内容为大众所熟悉、接受,而且形式也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只有如此,才能使文艺作品以及其他审美教育的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发展民族化的美育必须立足于民族生活的土壤。所以他提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8]

要创造大众化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则要写群众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在表现形式上要通俗化。通俗化的形式是指那些为老百姓所熟悉的民间形式,如地方戏曲、民间说唱等,语言通俗化,才能写出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的作品,群众才会喜闻乐见。毛泽东自身就十分注意教育的大众化和通俗化,他的文章极少抽象说教,语言上多用俗语、俚语。

如何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育,毛泽东同志提出“艺术要有独创性,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中国的艺术既不能越搞越古,也不能越搞越洋化,而应当越搞越带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在这方面要不惜标新立异。我们学习古代,借鉴外国,不能被古代和外国同化,而是要同化古代和外国。标新立异。[9]”即要从中国古代的美育中提取精华,又要学习外国的美育文化去其糟粕。单方面的摒弃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道理的,只有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才能在建立现时代美育的同时做到不丧失其民族特质。而对于外国的文化也不能一概吸取,抓住美好的,摒弃当下中国并不能接受的部分,真正做到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育。

(四)毛泽东美育思想的普及性

美育的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协调发展,使人的生活更富有诗意,更富有情趣、更富有创造性。美育教育有利于解决人们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爱国主义情怀,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美育是针对人的感性来进行的教育,它通过疏导和升华人的感性来完善人性,塑造健康人格,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此前所有贵族化、西方化、个人化的文学传统与书写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它以其鲜明的指向和姿态,建构了一种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文学观念和美学原则。

对于美育的对象,毛泽东同志定义为人民大众,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毛泽东认为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10]”毛泽东反用“对牛弹琴”的成语,来讥讽那位自作高深的“弹琴者”,笑他讲道理、进行教育不看对象。所谓美育中的“美”,是“育”的条件,“育”是根本。所以在美育中没有孤立的绝对意义上的美,只有美与对象发生联系的时候,美育才会产生。因此一定要重视大众的口味。这种接受主体的定位,强调的是美育效果的“最大化”,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众的审美价值。

毛泽东美育思想博大精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正如他所称道的:“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美育的普及和运用必然会促进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把美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修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这些教育,使每个个体都自觉地做到心灵美,行为美,从而以完整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社会,实现身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注释】

[1]张江伟,男,2005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山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教师。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

[4]《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8-279。

[5]毛泽东:《奋斗自勉》[N],1917。

[6]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N],《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

[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9。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4。

[9]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N],《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