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高瞻远瞩地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省制定并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民族地区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无法落实西部大开发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很不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景志明 李道华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教育总体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全面展开,已基本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成人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多门类、多层次、多规格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体系。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民族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无法落实西部大开发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很不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央高瞻远瞩地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省制定并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高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民族地区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根本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一、四川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校点布局、校舍设施、办学形式、招生办法、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路子。目前,全省少数民族地区50个县已拥有各类学校6648所,在校中小学生达到85万多人,比两年前增加12%;适龄儿童入学率平均达到93%。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但基础比较薄弱;总体情况不错,但发展不平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一)四川民族地区教育

四川省民族地区主要指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简称“甘、阿、凉”三州)和乐山的马边、峨边两个自治县共50个县(市),面积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15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因其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原因,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很低,发展极不平衡,很不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盲、半文盲人口多,人口文化素质低,农村实用人才奇缺,教育教学质量难于提高。截至2000年,民族地区尚有12个县未普及小学教育,45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7个县未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小学入学率不到70%的还有7个县,个别县的初中入学率还不到10%,已普及小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地方,也是低层次的,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重。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办学形式、教学模式还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甘、阿、凉”三州是四川省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经济基础薄弱,文盲半文盲比例高。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的质量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部分群众对受教育还没有迫切要求,少数群众还存在不送女童入学等落后观念;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致使部分地方入学率下滑,辍学情况严重;在藏区,一些地方的寺庙对实施义务教育还存在消极影响。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振兴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的战略方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四川凉山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概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有10个彝族聚居县和1个藏族自治县。总人口402万,其中彝族175万多,占总人口的43%,藏族5.9万多,主要居住在大小凉山,区内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文化落后,其中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1个州级贫困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凉山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农奴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十分缓慢,聚居区的现代学校教育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凉山教育得到巨大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有4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很多专家指出,要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关键应从教育入手。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振兴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但是,凉山州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低,抗冲击能力弱,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差。到2000年底,“普九”地区人口仅占全州总人口的29.4%,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普初”“普九”扫盲难于巩固和推进,12个贫困县小学生年流失率达20%,初中达12%,高中教育总体规模小,普高生占总人口的0.37%,1998年人均受教育年限3.3年,全省为6.4年,少数民族万人初中毕业生数,万人高中毕业生数,初中在校生与少数民族总人口之比还低于甘、阿两州。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不能适应“普初”“普九”和扫盲工作的需要,个别贫困县代课教师接近50%,代课教师小学文化水平占70%以上,且月工资不足100元,文盲、半文盲人口多,人口文化素质低,农村实用人才奇缺,教育教学质量难于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无法落实西部大开发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很不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以凉山州美姑县和美姑县九口乡为例。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640米。新中国成立前没有一所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在1956年开办第一所小学,1966年开办第一所中学。目前,全县有小学198所,21个教育点,576个教学班,在校生15191人,入学率为69%,巩固93%,毕业率97%,普及率78%。截至2001年,经县政府验收全县已在占总人口83.3%的28个乡镇实现了“两基”。全县有36个乡镇,288个自然村,2451个村民小组,43838户,175808人。其中青壮年总数为86754人,占总人口的48.6%,现有脱盲以上人数为68952人,占青壮年总数的79%,剩余人半文盲和新生文盲有17802人,丧失学习能力的有1735人,占青壮年总数的2%,2002年实际扫盲16067人,现有成教专干45人,今年需要办420个班,配备兼职教师420人。九口乡位于美姑县城南面,离县城南43公里的二半山,海拔最低1536米,最高2643米,全乡有48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61个组,1620户,6848人,除机关单位14人为汉族外,其余全部为彝族,全乡耕地面积6999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5000亩,人均年纯收入818元。全乡有一所中心完小,4所村小,中心校有教师20名,村小教师(包括代课教师在内)11名。九口乡中心小学校是美姑县第一所城关小学,建于1956年,曾办过高完中,培养出不少机关干部,现办成乡小,占地面积42亩,开办了9个班,一至六年级,有学生244人,全校20名教师中,一名专科毕业,部分中师毕业,现入学率为63%。

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川民族地区特别是“甘、阿、凉”三州从总体上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灾害十分频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地处高寒山区的贫困县财政困难重重,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办学条件差,学生流失严重,教育教学质量难于提高,“普初”“普九”扫盲难于巩固和推进。

(一)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是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制约,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十分艰难。

(二)教育观念落后

就社会而言,旧的传统思想意识还存在,并支配着一些人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就学校而言,重知识的传授而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学生而言,把受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升学谋取职业的途径;就一些地方领导而言,不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而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消费产业的思想观念还有一定市场,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部分群众对受教育还没有迫切要求,少数群众还存在不送女童入学等落后观念,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致使部分地方入学率下滑,辍学情况严重。在藏区,一些地方的寺庙对实施义务教育还存在消极影响。

(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四川“甘、阿、凉”三州95%左右的教育支出都用来保证人头经费,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很少,并且一些地方存在拖欠、挪用教育专项经费的现象,办学条件极差。不少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连最起码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校舍设施简陋,仪器设备奇缺,新的危房不断涌现,学校建设和发展严重滞后。以凉山州为例,1999年,全州预算内教育总投入36728万元,其中用于人头的经费就高达34055万元,占92.7%,用于事业发展的经费仅占7.3%。

(四)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是代课教师比例居高不下。二是教师学历达标率低且教学能力差,4.6%的小学教师,10.1%的初中教师和41.56%的高中教师学历不达标。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但实际教学水平不符合要求。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教育的低成本,聘请了大量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小学教师,这类代课教师占到民族地区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20%。三是中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学科不配套,骨干教师缺而不稳的问题普遍存在。

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多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落后,交通不便,长期处于封建、半封建状态下,具有很特殊的地域性。大量事实说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素质低、教育的落后,这既是以往贫困环境导致的结果,也是新一轮贫困发生的原因。四川“甘、阿、凉”三州等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教育的落后影响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建设。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振兴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教育入手,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形象扶贫,明白人工程等,用教育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移风易俗,提高人的素质,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治贫先治愚,治愚要先兴教。只有在民族地区实施全面教育,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扶贫先扶智,扶智增强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驱力。在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高等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龙头

高等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位于四川省“甘、阿、凉”三州的五所高校直接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师资和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愿意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三州五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大力开展观念创新,投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已为四川特别是民族地区输送了三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

(二)基础教育是重点

民族地区教育重点放在边远山区和农村,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加快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力发展农村成人学校,扫除青壮年文盲,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进一步拓宽培训的内容和项目。扫盲工作把科技教育、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农民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科技教育,效果良好。

(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切实加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努力办好现有职业中学,积极探索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渗透结合的途径。

(四)改革和完善双语教育体制

大力培养双语教育师资,努力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民族地区为适应其语言环境实际,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完善双语教育体制,如西昌师专自1992年开办彝汉双语数学、物理、化学教育专业以来,已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民族教育专业人才,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1年开办彝汉英三语教育专业及彝汉双语成教专业,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用人才

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族地区高校应为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如西昌师专主研的教育部世行贷款课题《师专生物教育专业四合一人才培养研究》,在主、辅修制“2+1”模式基础上进行基础教育、师范技能教育、农职技术教育、应用生物能力教育,即“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培养分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为民族地区农村教改打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成果获教育部科研成果三等奖。

(六)开展教育扶贫

根据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切实抓住民族地区教育,以此为突破口,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条件制宜,开展“凉山教育扶贫”。教育扶贫工作形成了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把教育经济相结合的教育扶贫模式,已在凉山州30个乡镇推广应用,在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中,该教育扶贫模式是切实解决了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的一种有效模式。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战略是治贫治愚,以人为本,是解决贫穷与落后最有效的方法。

(七)结对支援,推行“明白人工程”

在新一轮教育科技扶贫中,西昌师专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美姑县)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行结对支援,引入农职技术、农业经济生态经济发展观念教育,建立农业生态经济示范区,推行“明白人工程”。

(八)启动“教育科技扶贫产业推动计划”

民族地区小学毕业生平均年龄为16岁左右,以男生居多,90%以上小学毕业后返回农村,少数即使考上高一级学校,因无力支持学费而无法上学。西昌师专在“四合一”课题及教育扶贫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率先探索现阶段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小学办学基本模式,启动教育科技扶贫产业推动计划,开展“教育科技扶贫产业推动计划”,在小学高段开设一至二门地方经济特色的农村实用技术课,给农民举办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班等,为农村培养能人,改变其传统落后生产方式,使其成为新型农民。该项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且社会效益显著,为民族地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教育扶贫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九)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民族地区高校不断探索出适应民族地区需要、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从而为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服务。在培养规格上弹性定位,既不降低培养目标,又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培养模式上多种人才模式并存,探讨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的民族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并在民族地区高校推广实施,以加快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1.调整专业结构,定位培养目标和规格。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办学层次局限于专科和学校的专业设置现状,需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既不降低专科的培养规格,又切实考虑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低进合格出”。根据生源类型,将办学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在为四川尤其是为我省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及基础教育事业培养懂技术、会应用、能管理的、在生产及基础教育第一线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民族地区高校提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观点,探索民族地区高校适应新世纪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主辅修(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辅修相近专业基础课程,从而达到胜任两门课程教学工作的目标。

(2)“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的专业基础教育转到农科教相结合的专业基础教育、师范技能教育、农职技术教育、应用生物能力教育的“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3)“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的专一基础教育模式转轨到全面提高学生多种能力上来,即强调科学育人与人文育人的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拓宽专业、一专多能,达到适应现代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体现出师范教育为社会服务、为边远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4)彝汉(英)双语教育模式。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入手,培养既适应彝族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双语师资,又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5)综合文科教育模式和综合理科教育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新的价值观,由传统分科教育为主向现代综合教育为主转变的新的发展观,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新的人才观,由专业学科知识为中心向知识整合为中心转变的新的学科观,由单一狭窄方向的课程向综合广域方向的课程转变的新的课程观。兼顾初中综合改革发展需要和传统分科教学的现实,培养的学生既能胜任初中综合课程教学,又能适应分科课程教学,还能适应乡镇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世纪新型的复合型师资。

(6)“4—1—1”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面临的毕业分配形势以及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民族地区高校生源特点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的现实,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安排在相应的岗位见习8~9个月,通过实践,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了解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同时增进对社会、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五学期回校充电,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有的放矢地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拓宽专业口径,拓展专业方向,使之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7)“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四川省、凉山州畜牧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的特点,学生从第三期开始,就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企业生产中,重视各学科实践技能的综合应用,着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8)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在有关专业实行的“实验室—农场—农村”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其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强化、独立实验分析能力的提高;农场实践教学体系旨在专业技术训练,强化生产技术能力和动手能力;农村实践教学体系着重于推广和指导生产的能力的训练,强化社会适应能力。

(9)“宽口径、多方向、重实践、助就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即宽口径教学、多方向训练、重实践锻炼、助学生就业。宽口径教学就是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加宽基础课的知识面和拓宽专业口径,其目标是加强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人才。多方向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多种职业训练,根据社会及学生的个性要求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施行跨学科专业选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的职业训练,以达到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重实践锻炼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助学生就业就是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明确今后工作所需的能力和自己努力的方向,了解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

3.修订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调整课程结构。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及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实际,结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重新修订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按知识结构综合化和整体优化的发展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强化基础教育要精、拓宽专业教育要博、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要强。大力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重由原来的15%~20%上升到30%~40%,重视生产实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开设全校性及系内、专业内选修课。

4.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实际,在基础课上提出不同要求,强化计算机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着重专科特色。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实际,对现行基础课和主干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着力强化英语教学,努力提高专科生的英语三级过级率,鼓励专科生过英语四级。

5.增加教学投入,加快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增加教学投入,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高校教学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建立以计算机和校园网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加快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缩短与内地及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

6.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形成高校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学生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的状况,民族地区高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从1999年以来,逐年提高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进一步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科队伍建设,实行“教师队伍三梯队建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并制定了一系列选拔、培养和考核政策,使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通过制订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为配合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青年教师发现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倡导“双师型”教师;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奖励和引进突出人才,稳定和充实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全方位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能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地投入教学工作。由于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措施,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已基本建设成了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教育教学能力强、学科专业基本配套、综合素质整体较高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推动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四、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政府干预,加强执法力度

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深入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科教兴国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全局和政治高度,认识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民族地区教育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切实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来抓。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加大政府执法力度,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引导和鼓励群众学科学、学文化、学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与全国教育的协调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抓好“教育扶贫”“形象扶贫”和“明白人工程”工作

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要把发展教育与扶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三)制定人才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办好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定向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新型师资,制定相关的人才优惠政策,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学科配套水平和政治、理论、业务素质,同时在民族地区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加强对教师、校长和教学行政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四)强化民族教育的特殊形式,完善寄宿制学校和双语教学,提高“两基”质量

寄宿制是解决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贫穷落后,学生就学难、巩固难,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提高“两基”质量的重要途径。为确保“两基”目标的实现,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扩大寄宿制规模,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发放和管理办法,加强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坚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巩固和提高扫盲成果,突出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按照有利于民族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各民族科技文化的交流的要求,大力加强双语教育,积极推广普通话,在中小学开设外语,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五)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教育结构调整,提高办学规模效益

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形成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为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教师和各类经济文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人才吸引机制,形成人才生态平衡。民族地区高等学校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按需培养实用型人才,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在西部大开发,民族教育大发展,全省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之际,抓住机遇,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形成多层次具有“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的办学特色,将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本科院校,更好地满足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大力推进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农村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普教、成教、职教三教统筹渗透,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服务。

(六)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

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信息闭塞,要大力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建设民族地区教育网络,开发教育软件,推广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搞好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以卫星电视教学为重点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施广播电视校校通工程。

(七)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协作

教育对口支援是帮助民族地区加快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完善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学校制度和省级各部门定点扶持民族地区制度,为民族地区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民族地区学校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现代教育教学模式。

(八)以创新的精神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面貌,必须不断提出新的思路,采取新的举措,改革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切旧的思维模式,旧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新观念、新体制、新管理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现状。推动观念创新,树立和培养进取观念,争取观念和政策的投入;推进体制创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努力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推进管理创新,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创新精神、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地区的学校要不断扩大规模,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九)强化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措施

进一步明确乡镇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依法兴教、办学,上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及教育战略地位,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奖惩工作。

(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中央向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实行扶持的历史机遇,充分调动民族地区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的目标。力争中央和地方对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对口支援,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十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育程度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育理念等,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内地差距越来越大,借助外界力量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改变观念,树立“拿来主义”观点。借助各种教育扶贫和对口支援的机遇,通过各种形式引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2.改善办学条件。民族地区多数学校广泛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沿海及内陆地区现在教育领域广泛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技术及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这是实现跨越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3.切实加强学校实用技术的教学。解决“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提高办学的积极性,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合格人才,避免初、高中毕业生都往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这座独木桥上挤。

4.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无论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设备教学、还是加强实用技术教学,没有一支专业对口,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作保证,必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这方面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虽然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但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大量的校园网的建设及微机进入校园,由于我们的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无法使用、更谈不上利用其教学,发挥其优势的功能,无法共享教育资源。

5.普及学前教育,解决“语言障碍”。这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重点。要搞好此项工作,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课本的研究及编辑,课本必须具有实用性,突出训练未入学的孩子的汉语能力。

总之,在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方向,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把发展教育作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繁荣进步的根本措施,继续对民族地区教育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按照优先发展、适度超前、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进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坚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摆在重中之重,努力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突出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形成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干部素质为纽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以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和建设民族先进文化为核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基础教育为重点,提高劳动者素质,突出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努力实现民族地区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发展、繁荣和进步。

(说明:本文系四川省“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重点招标课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本课题于2001年8月立项,在课题组长景志明教授的领导下,经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材料,经过省委宣传部组织专家鉴定,已圆满结题。)

[原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