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教育几个理论及实践问题

生命教育几个理论及实践问题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以为,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通过教育使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0~14岁儿童中,居首位的伤害是溺水,占39.4%,交通意外居后,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少年儿童约有8000人。否则,缺失生命的意义,人只能混同于动物。教人体悟生命意义的教育,是生命热爱的进一步升华。
生命教育几个理论及实践问题_巨变中的中国青年

生命教育几个理论及实践问题[1]

一、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一)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这就是精神的失衡,生命意义的缺失,使现代人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每天的媒体报道都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伤害、自残,或为情所困,或为财作恶,为权而斗,生命变得越来越单薄,越来越没有意义。于是,人们出现了“怀旧”的情绪,怀念以前朴素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家人亲情与共,邻里互相关怀,社会环境安全,不担心被抢、被盗,整个社会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生命也展现出纯净的美。

面对青少年自杀增多和逐渐低龄化趋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已经尝试开展“生死教育”计划。我国内地许多学者也提出应当在中小学开设“生命课程”,通过系统教育,使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这是应对现代文明自身的内在危机的一项明智举措,是非常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二)刘海洋和马加爵可以被认为是有着心理疾患的偏科怪才,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落实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仍以分数至上,甚至好分数可以掩盖这个学生的其他一切问题。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时常被忽视。文理科过早分流,造成了理工科教学缺乏人文教学的补充。现实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现实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于教育自身的因素的强行介入,使教育演化为工具的教育,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负责。过分地强调智育,强调“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班级成为他们竞争的“战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他们一方面面对的是无情的竞争,另一方面,快餐的教育方式又使他们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时缺少耐挫力和容忍度,轻则产生心理问题,或逃避,或消沉,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或报复他人,造成许许多多不应该酿成的生命悲剧。相比之下,一些生命出现危机的人,他们不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意志消沉,凭借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向往,乐观面对命运的挑战,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所以,我以为,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通过教育使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面对这样一个追求功利,强调竞争,物欲横流的“暴发户心态”的时代,一些人已经失去了生命的追问和魂灵的根基,如此情境,推行生命教育更为急迫,它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

(三)要改变青少年的生命态度,首先要改变成年人对待青少年的功利主义态度;要教育青少年珍惜生命,首先要吁请全社会,特别是父母、教师们抱着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态度来关爱青少年!因此,在生命教育“课程”之外,还应该有在生命意识映照下的“生命化的教育”和“生命化的生活”。当我们在讨论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是不是应当反思:我们现行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有没有部分地剥夺了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有没有遮蔽生命本来的意义,而逼迫和诱使学生成为谋取生存之道的工具。这样的状况不改变,学生即使懂得了“人”的生命价值,也仍然找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学生即使懂得了“生活的意义”,也仍然不知道“我活着为了什么?”“意义源自生活,由体验而生成。那种压抑、消极、被动的生活所带给学生的负向生命体验,是对生命本性的一种伤害,并无可挽回地造成生命的无意义感。”

二、生命教育:学会珍惜、宽容、敬畏

(一)生命教育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包括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使学生学会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首先表现为保护生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尽管绝大多数不是直接来源于教师,但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任何可能性的伤害事件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造成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有8大类伤害:卫生、中毒、交通事故、抢劫绑架、触电、溺水、烧伤、窒息。在0~14岁儿童中,居首位的伤害是溺水,占39.4%,交通意外居后,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少年儿童约有8000人。所以,学校必须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包括饮食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等。

(二)珍视生命不仅包括维护自己的生命,还要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人是一个群体性的动物,个人必然处在关系之中,生命的存在也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所以生命的教育,必须开展人际交往的教育,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平相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与世界共融共存。生活中很多残害生命的事件,都是由于交往不当而引发的。所以,生命的教育要让学生成为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的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修己而善群,和谐共荣、交互辉映。人不仅生活在人之中,还生活在自然之中,宇宙之中,所以,生命教育还可以从尊重自我、尊重他人,扩展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学会尊重差异,敬畏自然,胸怀社会,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天人合一”理想境界。

(三)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所以,生命教育的目标,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的层面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才能使生物学层面上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上的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即成为大写的“人”。否则,缺失生命的意义,人只能混同于动物。教人体悟生命意义的教育,是生命热爱的进一步升华。只有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有对生命的执着追求,活出人生的滋味和精彩。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在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E时代,吞噬着快餐文化而成长,越来越成为“无根之人”,心灵枯竭,思维定势,人生态度世俗化,行为方式畸形,使生命的诗意尽失,这决非危言耸听。所以,呼唤一种“立人”“成人”的生命教育,乃是现代教育之急。

诗意生命的教育首先是追问生命意义的教育。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的追求是什么?哲学家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美学家宗白华说人生有六个境界: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和宗教境界,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也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尽管分类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把超越生理的、物质的、功利的和政治的境界而向道德的、艺术的、宗教的境界攀升,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作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标志。对现代人而言,解放自己的心灵,摆脱对物质和金钱的欲望,融入自然,融入宇宙,与万物对话、交流,悲天悯人,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确认良知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无疑是生命意义的首选价值。所以,追问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一种人文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和充实心灵的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

(四)诗意生命的教育是生命磨炼的教育。人是无法避免苦难的,苦难与人生同行,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残缺人生。所以,学会挑战苦难,磨炼人的生命意志,成为我们生命历程中的唯一选择。没有对苦难的挑战,也体会不出生命的甘甜。苦难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多一份苦难,多一份磨炼,多一种体验,使人生更丰富,更坚定,更有意义。因此,苦难不是对生命的折磨,苦难感、幸福感、成就感和人生的意义,在人的生命中是融为一体、交感互动的。法国作家蒙田甚至把苦难的极限——死亡作为人生的目的,他说,“对死亡的熟思也是对自由的熟思”。

谁学会了面对死亡,谁就能够解除对心灵的束缚,不在死亡面前缩手缩脚,而放心大胆地去生活,去享受,去创造。所以磨炼生命要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选择的,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体会生命的艰辛;要通过对死亡的了解,使他们看到生命的有限性,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向死而生,向苦难而欢乐,这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路向。

三、生命教育史全人生的终身教育

(一)生命教育贯穿全人生,以生活为载体,是蔓延于生活的全方位的教育,是全人格与全纳教育。生命教育的实施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生命的发展具有主导的作用。学校中推行生命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面着力。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生活。生命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人的生命,在生理层面上具有自组织性,在精神层面上具有自由性,可见自主是生命发展的灵魂。儿童发展的自主性,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这方面18世纪的教育家卢梭早给我们以启蒙:“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杜威曾深刻地批评了这种做法,在他看来,“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与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这都值得我们今天用来检视儿童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本质上是师本的教育,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儿童,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主体性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使儿童的教育真正成为“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的模仿和演绎,使儿童从成人笼罩的阴影中,从成人世界的“霸权”中走向主体,走向自由。教育即解放,首先要解放儿童。教育即自由,首先要还儿童以自由。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儿童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二)以思想品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台湾地区小学是渗透式的,中学是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考虑到我们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生命教育的内容,我们倡导以德育为主体的全方位课程的渗透。以小学为例,“科学”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奥秘;“体育与健康”教给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的方法;“艺术”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语文”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生活为逻辑,设置“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题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小学的生命教育以珍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中学以体悟生命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为主。理想和未来是中学生最关切的事情,生命教育要围绕理想的选择,帮助学生构建生命的远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彩绘亮丽人生。

(三)要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不是主要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和关爱。再如设计一个种族歧视或不公正的模拟情景,让优势群体深切体会歧视对心灵的折磨和弱势者的痛苦,从而放弃歧视,与他人共生共融。

(四)要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教学实践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从已经产生的中小学生的生命问题看,不少是由教师反生命的教育方式所导致,这方面的表现很多,如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的病理性语言的讽刺挖苦;对学生冷眼相待的精神虐待;对学生的无端指责和偏心、不公正,等等。这些反生命的教育,轻则造成学生沉重的心理问题,重则导致学生的轻生。所以,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

(五)“生命教育”要与“全人格”教育结合在一块。即把学生看成一个多侧面且不可分割的完整个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人格潜能开发和全面素质培养。不仅包括智力因素,而且包括诸如情感、意志、动机、理想等在内的非智力的因素。潘光旦提出的“位育”观,实际上是涵盖了整个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又提出了更为关键的问题,这就是教育目的和教育宗旨究竟是什么?他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但在灌输智识,而在培养一个囫囵的人”。1.“我们要承认每一个人是一个本体,是囫囵的,而不是零碎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囫囵的人。”2.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3.经过陶冶而形成的人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这是对生命的重视。

“全人格教育”引起关注,我认为主要是针对当前教育界存在的一些深层次弊端:一是忽视通性与性别,过分强调个性、强调竞争;二是漠视人的意志与情感的培养,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其后果正如潘光旦早就指出,“个人全都成为畸形之人,零星片断之人,而于社会,则分工愈细,合作愈见困难”。他认为“一个学生原是一个不能分割的人格,现代的学校教育却硬把这个人格凌迟处决了”,“此种教育却单单把理智的部分隔离开来,而把其余的部分,或则根本舍弃,不加存问”,这是“举一而废百”的教育。总之,“全人格”教育应是知识、情感、意志三者间有机统一、和谐发展。这既是实施人格培养的主要内容,又是整个教育过程不可偏废的有机整体。在人格培养中,除了需重视人的心理诸因素的协调之外,还应重视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人与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也是生命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六)当前对青少年教育要力忌“教育过度”。社会则要避免“竞争过分”,要努力营造一个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德育大环境。我一直认为,当前我们的教育不是不够而是“过度”;我们社会的竞争不是不足而是“竞争过分”。近年来中国一个初级公务员的岗位,竟有数十个、上百个人去竞争,这绝不是正常的。这是我们的引导、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社会结构和制度设计的问题。现在,我们孩子一出生就注定进入了竞争的起跑线上,这是很不健康的教育现象。儿童没有欢乐的童年,他的心智发展会被扭曲的,而且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人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社会化的任务,前一“任务”没实现好,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社会化。“教育过度”的家庭和“竞争过分”的社会培养出来的青少年,将来人格会有极大缺陷的。如攻击性、冷漠、自私、不爱生命、没有爱心、缺乏宽容、不知感恩、不会分享与合作等,每一个独生子女个体毛病放大后都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这足以引起我们成人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格是基于人性的,而人性不是一种单纯的东西,正如潘光旦所言,它包括通性(人与人之间相同的部分;社会的秩序、文化的继承都与此有关)、个性(因人而异之处)、性别(男女之分,与家庭、婚姻问题关系密切)。只有充分认识人的基本特性,才会对生命教育产生深刻的理解。既然“人人既有此三部分的人性”,所以“人人即不能无一种要求”,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使“此三部分的并重与协调的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一个人的共同中的有其别异的人格”,最终,达到人与社会“以群则和,以独则足”的理想境界。

(2005)

【注释】

[1]本文系本书作者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的“全国生命教育研讨会”上的大会演讲基础上修改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