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主”的教育投入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

为主”的教育投入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主”的教育投入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五、实施“以市(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永安市的实践告诉我们,实行“以市(县)为主”管理体制必须做到领导思想观念到位,经费投入到位,要积极有效地整合市(县)域内教育资源,要明确分工,充分调动市(县)、乡、村及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才能使基础教育得到快速可持续发展,才能办出令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主”的教育投入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

五、实施“以市(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

永安市的实践告诉我们,实行“以市(县)为主”管理体制必须做到领导思想观念到位,经费投入到位,要积极有效地整合市(县)域内教育资源,要明确分工,充分调动市(县)、乡、村及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才能使基础教育得到快速可持续发展,才能办出令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领导思想观念到位是实现“以市(县)为主”的战略基础

永安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们确立了把发展资源经济的目标转移到发展智力知识经济的目标上来。永安是福建省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第9位的市(县),但是,永安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的是矿藏、林业资源的开掘。地下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求得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将资源经济转到知识经济上来,必须走“科教兴市”的战略。近年来,他们认真落实教育在强市(县)富民、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中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考核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

(二)经费投入到位是实现“以市(县)为主”的前提条件(www.guayunfan.com)

近年来,市(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投入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建立起了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和省政府关于各级政府新增财务用于教育比例不低于20%的规定。市(县)财政在预算执行中,统筹运作、妥善协调,保证预算执行到位。“普九”以来,市(县)财政投入资金8.6亿元,用于“两基”巩固提高。近三年,共投入3.88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三)市(县)域经济发展是“以市(县)为主”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保证

永安市十多年来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矿藏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近三年,市(县)财政投入3.88亿元用于教育事业,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仅占财政支出的20%多一点。这就说明,没有强有力的县域经济,市(县)域教育的大发展是缺少支撑力的。

那么,在经济欠发达和经济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该如何进行呢?一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地方经济的支撑能力;二是争取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义务教育是公共事业,国家应该承担起投入主体的责任,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国家对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市(县)、乡、村的办学积极性是实现“以市(县)为主”的组织保证

“以县为主”强调市(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为主,主要指对市(县)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危旧房舍的维修与改造、中小学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等的宏观统筹管理,对市(县)域教育经费投入的统一协调筹措和支配,包括争取国家、省、市(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社会力量办学资金。并不是强调市(县)级政府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或者说“以市(县)为主”了,乡村就无办学责任而可以袖手旁观了。市(县)级政府应该对市(县)、乡级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

永安市在明确市(县)级政府管理主体责任的同时,也明确了乡、村应分担的办学责任。乡政府在市(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乡镇的学校建设规划实施;负责本乡镇内学校校舍的一般维修;主动筹措经费建立一定的鼓励师生教育教学的激励机制;做好学校周边治安保卫工作,为学校师生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主动配合市(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农科教统筹活动,充分发挥乡农技中心、农技校在农村技术推广中的辐射作用,切实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各村民委员会在市(县)、乡两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认真执行好“一事一议”政策;协助、配合做好村所在地小学的日常校舍维护维修、敦促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等服务辅助性工作,主动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积极有效地整合市(县)域内教育资源是实现“以市(县)为主”的重要途径

十几年来,永安市城市化发展很快。近五年在市城区新建高中1所,扩建高中2所,2003年为适应新城区开发建设的需要,筹建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于一体的新的教育基地,全市(县)66455名学生有4.4万多在城区集中就学。这种市(县)域整合与协调,实现了规模办学和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也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注释】

[1]本文相关资料和有关数据由永安市教育局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