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著作的研究特色

本著作的研究特色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视域。国内外学者的工作表明:要把握科学的本质,不能摆脱现代科学的生存论基础,而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根本出发点正是生存论的!本著作以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第三节 本著作的研究特色

前面已经讲过,学者业已指出,国外科学社会学的三大派别(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体制社会学”学派、以贝尔纳为代表的“对科学的社会研究”学派和当今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其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承继了马克思的思想。但是,三大派别的学术思想都表现出一定的缺憾(31):“科学体制社会学”学派和“对科学的社会研究”学派在涉及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以及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及评价机制的具体过程时,把科学知识如科学家的论文、著作以及科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实验室一般看成一个“黑箱”,局限在科学建制、科学共同体、科学规范等问题上的社会学研究,唯独不考虑科学知识或科学本身内容的社会性,“这种做法并未触及被创造出来的知识所具有的本性”(32),忽视了影响科学知识本身的社会、政治因素,这样的社会性不免给人一种外在的感觉;当今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不满于把科学看作自主的智力活动的传统科学观,主张彻底地把科学活动当作一种社会活动加以研究,继而认识科学知识如何被蕴涵在这种活动中、由这种活动产生出来,这便打开了科学知识形成的“黑箱”,关注到了科学知识本身所受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直接触及科学活动的认识层面。但是,他们的关注点出现了偏差:他们更为关注科学家怎样(how)从事科学研究,而不是关注他们为什么(why)进行科学研究,从而使得科学失去了存在的目标。然而,纵然如此,国外学者关于科学自身属性、关于科学本质特征探讨的学术成果,也为我们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念来探讨科学观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资源。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关注不够,几乎没有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念来解读科学观这方面的研究。

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看:第一,国内学者业已形成了相当明确的科技与社会研究的分析框架,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观。这个分析框架,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它容易遮蔽人们关注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的视线,忽视科学内部社会因素的研究,分散了人们对科学的文化本性的注意力,以及忽视对科学组织、科学内部运行机制的分析等。(33)换句话说,这一分析框架更多地强调了科学的社会性,指出科学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社会的需要可以极大地推动科学的发展。但这里的问题是社会因素是如何影响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是否只影响科学的取向与发展速度,而与科学的概念和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在这个分析框架下,学者们尚有许多工作可做。笔者的探讨,正是在这个方向上进行努力的。

第二,国内一批学者在对当今西方学界的科学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引进工作的基础上,不仅认识到了科学哲学发展的实践转向(34),而且对西方学界的观点作了严谨的学理分析和评判(如蔡仲、盛晓明、黄瑞雄、赵万里、浦根祥、李侠、李三虎、邢冬梅、吴彤、李正风、安维复、吴建国等学者的工作)。其中,李正风博士明确提出了“实践建构论”的科学观。(35)他在分析和批判传统科学哲学理智主义科学观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科学观的基础上,指出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建构性的实践活动,科学的“建构性”根植于并复归于实践。吴彤博士对“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问题,尤其是对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对劳斯等西方学者的科学实践观进行了深刻剖析。(36)此外,国内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徐志宏博士的博士论文就是专门探讨马克思的科学观的(其论文题目就是《马克思科学观初探》),但徐志宏博士的研究角度是经典文本的释读,是在马克思所处的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来研究马克思的科学观的,探讨的是马克思本人的科学观,揭示的是马克思的整体性的科学观,着重研究的是马克思关于科学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表明的观点是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从根本上说乃是属于资本的力量,回答的是为什么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为什么马克思主张“一门科学”这两大问题。曹志平博士也已发表论文《马克思理解科学的理论视域与逻辑线索》(37),文章指出:对科学的理解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的理论支点。“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视域。“现实的人——类存在物、对象性活动——科学”,“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人的历史性——科学”,“技术、工业、资本——科学”,“现实的人的自由、解放——科学”是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四条逻辑线索。它们分别蕴含着马克思对于科学的存在根据、科学的可能性条件、科学的动力机制、科学的终极目的的理解,它们构筑起了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基本框架。但正如前面所说,目前国内学界在现代语境下,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的层次来分析科学知识的属性以建构科学观,这方面的工作尚还少见。

国内外学者的工作表明:要把握科学(尤其是现代科学)的本质,不能摆脱现代科学的生存论基础,而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根本出发点正是生存论的!因此,我们可以以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直接触及科学活动的认识层面,通过对科学实践过程的具体分析,揭示科学知识本身的一些特性,使得对科学属性问题的研究由简单的“外在性”分析进入“内在性”探讨,从而深化人们对科学观问题的认识。

(1)本论题的指导思想

本著作以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形式,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38)并且“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39)。实践作为人的“感性活动”,既是一种区别于单纯的观念活动的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同时它还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和自然物的单纯实体性运动的实践目的性的活动:前者表现了自然物质存在对人的活动具有本原的和基础的作用;后者表现出了主体的巨大的创造作用。笔者认为,实践原则是马克思理论的最基本原则,同时也是马克思理论的解释原则: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对人的精神活动和人的物质活动的基础的理解、对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方式和途径的理解、对文化创造的理解等等,都贯彻了实践原则:“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0),“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41)。马克思的实践原则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对改造自然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指明了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方式,人类所生存的现实世界也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全面展开的。实践是现实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马克思所强调的实践乃是一种“活动关系”,它将自在自为的自然界以及人的观念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潜在力量,并渗入人的存在方式,成为一种由实践组成的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自身的“筹划活动”。马克思不仅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始终锁定在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在实践活动中展开的社会结构与历史结构上,更为重要的是,超越了思辨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关于普遍真理和绝对知识的诱惑。因此,作为马克思哲学核心的实践概念是一个生存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存在论(本体论)的概念。实践关注的不再是外部世界的“已成存在”,而是对人的生存来说“应当”的“可能”的存在,因而它强调的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已成存在”的理解和解释,而是改造,以便使外部世界成为对人的生存有意义的存在。实践概念回答的并不是存在论的问题而是生存论的问题。(42)从认识论上说,马克思对实践的强调,不是为了占有“全部真理”,而是旨在突破西方哲学的知识论谱系,认为实践只能是理解性的实践,理解只能是世界实践性的理解,以立足于从人的活动来理解存在!马克思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也具有超越性特征,它能够超越客观现实的限制,向未来开放!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说,它要求抛弃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二分式的思维方式,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的有机统一性!从生存论的角度说,马克思所要解决的不是客体世界或主体世界“是什么”这样的知识性问题,而是自然与人、主体与客体等矛盾关系如何更好地实现统一等与人的生存发展内在相关的“生存性”问题,它表明科学理论的建立是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活动是人“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在此,“本源性”不是指时间上的始末,也非逻辑上的先后,而是指生存论层面的基础性,它意指实践活动是人独特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实践”是一个与“人的存在”内在相关的生存论本体论概念。(43)正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全部旧哲学,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

“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遵照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我们就必须以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不能再在世界之外观照世界,而是在世界之中反观人与世界;以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人的认识,看待认识关系中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矛盾;以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看待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对立和统一;从人的历史活动出发辩证看待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与历史的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一句话,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的人本原则:“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44)关注人的实践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对科学属性问题的研究由简单的“外在性”分析进入“内在性”探讨,而且还可以超越对科学的知识论诠释维度,把科学观的研究从知识论层面推进到生存论的层面。

(2)本著作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对文本处理的手段。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基本思想是我们研究如何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念来研究科学观的前提。基于此,笔者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症候式阅读法”,即把经典文本中的隐性话语进行解读、诠释。(45)恩格斯曾讲:“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46)所以,经典文本是思想宝库,但是在现时代语境下,对论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在坚持经典文本基本思想的同时,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重新阐释,来获得自己的理论依据。当然,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理论旨趣是为了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是抽象的先在与预设,而是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才决定了我们在现代语境下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的基本思想来探讨科学观的价值和意义。换句话说,当我们面对经典文本进行理解时,经典文本当中已经参与进了我们自己的视域,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在重新唤起本文意义的过程中解释者自己的思想总是已经参与了进去。”(47)这便是本书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发生学方法。发生学方法分析的出发点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相对性。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然后才有意识,认识论既有着自己的实践基础,也有着生存论前提。科学是人的活动,因而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就是人(“此在”)的存在方式。

第三,实证方法,即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科学发展史上科学实际活动方式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揭示出该案例所蕴含的理论旨趣和方法论特征。

第四,互文性研究方法。参考、借鉴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致力于分析、论证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

总之,本书原本并没有既定的思维和理论框架,而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症候式”解读和对科学实践活动的现实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展现论文的内容,主张的是一种开放的理性和现实的态度。但是拙文是探讨的结果,因此,文章的展开是演绎性的,即文章展开要有一个逻辑基点,那就是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这样,既坚持了本书的主题,同时又能使人们看到马克思理论的生命力。本书旨在现代语境下,基于马克思实践观念的科学意蕴,来对科学观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不苛求体系的完美,但求思想的火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笔者奉行的行为准则!

(3)逻辑结构

本著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科学的本体观。科学本体论思想是建立科学观的关键。由于马克思主张“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感性世界是历史的产物”、主张“从事实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物,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因此,基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症候式”解读,我们认为,科学研究的客体是对象性“存在”,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对象性“关系”,科学是对主客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揭示和预见。

第二,科学的认知观。基于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生成的客观基础、认识的能动性是科学知识生成的根本原则、真善美的统一是科学知识生成的方法论原则,我们认为经验事实是科学知识建构的逻辑基点,经验事实的确证是科学知识被接受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讨论了现代科学知识确立的经验弱化问题。本书还指出逻辑与数学是科学理论形成的重要手段、个体认知是科学知识形成的逻辑前提。

第三,科学的属性观。基于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科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科学认识的最终目标是对现实的意义世界的阐释与变革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而不是对此在世界终极奥秘和最高知识的占有。并结合科学发展的实际,阐述了科学作为人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观性、人文性和社会性。

第四,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重建。本书指出,要基于马克思的科学实践思想,构建合理的科学观,所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实践范畴思想的基本取向、是科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伦理规范、是实现科学两大合理性统一的正确选择;所坚持的科学观重建的基本方法论维度有主体际性、逻辑严谨性、解释和预见;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必须具备如下基本特征:生存论取向、解释学意蕴和创制性建构。

第五,科学观批判。基于对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属性的分析,对既有的科学观进行了批判、审视。指出主体空场是本质主义科学观错误的根源,在本体论表现为认识对象的形而上学预设,在认识论上表现为认识主体的消解,在价值观方面表现为价值理性缺失;消解的科学本体客观性,从而导致理性迷失,使科学成为无根基的科学是诸如历史主义科学观、无政府主义科学观的共同特征。最后,文章还将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与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和后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作了初步比较分析,指出了它们的异同性,并指出社会建构主义之后学者从对知识的本质探究转向知识的发生过程、从“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转向“知识是如何发生”的问题研究,从而表明了走向科学实践是科学观未来发展的趋向。

(4)本著作的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一方面,本书的特色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科技哲学研究两大领域的融合;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本质意蕴来探讨科学观,指出了科学的生存论向度:科学并不单是论及思辨的知识构造,也不单是任何反思意义上的概念范畴体系构建,而更应该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而超越了对科学的传统的认识论的理解,将科学观的研究推进到了生存论的高度。

第二,基于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本质意蕴,指出科学知识具有动态性本质(dynamic nature of science)与暂时性本质(tentative nature of science)。科学不应该是对世界的知识论的思考。本质上,科学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实践,科学根植于人类生活实践之中,人类对世界的当下认识永远不会是最终形式,而只能是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认识。科学是有限的、开放的;科学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语境性;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社会性,所以,科学是客观性、语境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些结论的得出,不只是简单的对科学属性的辩证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是基于马克思实践范畴基本思想考察科学实践过程而达到的必然结论。

第三,指出基于马克思的科学实践思想构建合理的科学观,所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基本取向,是科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伦理规范,是实现科学两大合理性统一的正确选择;所坚持的科学观重建的基本认识论和方法论向度是主体际性、逻辑严谨性、解释和预见;笔者认为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生存论取向、解释学意蕴和创制性建构。

(5)今后努力的方向

科学观问题可谓是科技哲学界的一个最为核心、最为棘手的问题,加之本人学识有限、学力不足,故而论文不可避免地存在欠缺之处,如论文对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形象的描绘尚需进一步完善。此外,拙作在对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与后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的比较分析、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与社会建构主义和后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观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开拓空间。拙作的探讨可以说只是笔者今后努力探讨科学观问题的一个基础,对上述问题进一步的探讨,将是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注释】

(1)[法]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吕乃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2)[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63.

(3)[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35.

(4)[美]弗洛姆.弗洛姆文集.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32.

(5)[苏]П.Л.卡皮查.未来的科学.载:科学的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08.

(6)[美]莫里斯·戈兰.科学与反科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8.

(7)韩宇.基础研究中的国家目标及其相关政策.科学学研究,1997(2).

(8)[英]约翰·齐曼.真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2002:89、90.

(9)1989年中秋之际,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古斯塔夫·阿多福大学召开了第25届诺贝尔会议,专门讨论科学终结问题。与会专家学者4000余人,其中包括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格拉肖、哈佛大学物理学及科学史家霍尔顿、岗瑟·斯滕特等著名学者。——程刚,郭瞻予.知识的批判.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236.

(10)[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36、263.

(11)主要参照以下文章:郭贵春等.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2(2);英姿.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的争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1993(4);曹志平等.科学主义的本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4);李醒民.对科学实在论的挑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3);孙延臣.实在论研究的层次渐进及其超越.理论界,2003(6);陈嘉映.关于科学实在论的几点思考.世界哲学,2006(6);张镇寰.真理与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12)[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序言.

(13)[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95.

(14)转引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03.

(15)齐曼认为科学知识虽然具有大量的、显著的认识特征,但是对科学本质特征的揭示只能从具体的“生产环境”、从独特的人类环境来进行分析,“科学并非是比其他所有理解事物方式优越的唯一有特权的方式,其基础也不比其他人类认知模式的基础坚实深厚。人们总是期望着能够根据一种普遍的‘元叙事’来推断每一个有关世界的有意义问题的答案,然而科学知识并不是这样一种元叙事。科学知识不是客观的而是自反性的:求知者与未知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知识中最基本的元素。同其他的人类产品一样,科学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渗透着社会利益”。([美]约翰·齐曼.真科学.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394.)

(16)约瑟夫·劳斯强调“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知识不仅仅是一种表象(如一个文本、一种思想或一张图表)而是一种在世的互动模式”,“我们不是以主体的表象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致(knowing that)转向能知(knowing how),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科学知识首先和首要的是把握人们在实验室(或诊所、田野等)中如何活动”,“独立于理论的实验考虑和实验能力在科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实验和理论辩证地相互影响。”([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版前言,1、2、24、77、129.)从而强调了把科学理解为一种实践活动,强调了应将科学视为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并且,劳斯还认为实践是充满意义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活动,而且实践并不是以自然的对立面呈现,实践“不仅仅是行动模式,也是对世界的有意义的塑造,其中,行动只有在该世界中才是可理解的,因此,实践把它借以发生和对之发生的对象与实践得以发生的场景联合起来”。(田小飞,吴彤.自然主义思潮中的科学实践哲学:进路及其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5):26—32.)

(17)对于这一点,十分感谢导师和侯惠勤教授的指导。最近,侯惠勤教授又撰文“作为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其中对这一问题又进行了阐述,可参看《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此外,还可参看:黄楠森.《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刘福森.生存的关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理论探讨,2002(2)。尤其是孙正聿先生明确指出:“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哲学是实践论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统一,也就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论为基础而实现了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统一,是一种真正的实践论的‘世界观理论’”。(孙正聿.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哲学研究,2001(1).)。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本书的出发点而不是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129.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0.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24)[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费尔巴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0.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31.

(26)郭贵春.科学实在论的语境重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10.

(27)[美]B.C.范·弗拉森.科学的形象.郑祥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6.

(28)马来平.试论当代科学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倾向.东岳论丛,2004(6):111—116.

(29)[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30)[法]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王吉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7—168.

(31)马来平.试论当代科学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倾向.东岳论丛,2004(6):111—116.

(32)[英]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

(33)马来平.科技与社会研究的分析框架与经验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69.

(34)吴彤.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哲学研究,2005(5).

(35)李正风.实践建构论:对一种科学观的初步探讨.哲学研究,2006(1).

(36)吴彤.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兼评劳斯等人的科学实践观.哲学研究,2006(6):85—91.

(37)曹志平.马克思理解科学的理论视域与逻辑线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人的历史性”与科学可能性问题的解释原则.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2—533.

(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502.

(4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

(42)刘福森.从本体论到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28—29.

(43)贺来.实践活动与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长白学刊,2006(1):45.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45)参见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局,2003:86—91.

(46)转引林德宏,肖玲.科学认识思想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3.

(47)[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5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