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政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与“中班化”教学

“思政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与“中班化”教学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从实际出发,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在班级人数上设定了“高压线”,明确提出以100位左右学生的“中班化”教学。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为主要形式,调查对象涉及近50名“思政课”教师和近300名学生。因此,在当前“思政课”的中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已经大大超出了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思政课”强调教学的现实性,要求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要加强“思政课”的教学实践。

“思政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与“中班化”教学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政课”“要以中班教学(每班100名学生左右)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学的“中班化”或“大班化”[1]是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央从实际出发,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在班级人数上设定了“高压线”,明确提出以100位左右学生的“中班化”教学。但值得仔细分析的是,150位与100位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否学生多了一定使教学质量下降,而人数少了就一定能开展教学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所谓的“中班”、“大班”、“小班”之间什么关系?人数与教学效果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深入贯彻落实“05”新课程方案的教学实践中,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现状与分析

(一)调研与数据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要求“思政课”教学应达到“三个必须”: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必须因材施教;必须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但目前的现状,普遍是一个班级100多位学生一起上课,教师身处“以一当百”的境地,以上的“三个必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何以可能?据此,我们以“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题,对上海10所高校进行了实证调查。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为主要形式,调查对象涉及近50名“思政课”教师和近300名学生。调研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课堂纪律难以控制

由于班级人数过多,而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有限,于是课堂上经常有学生说话、睡觉、看小说、学外语或做其他课程作业的现象,课堂纪律松散大大削减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查发现,有近60%的受访学生、近50%的受访教师认为“思政课”班级人数过多导致课堂纪律不理想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遵循一定的程序运行的。既有规则和程序,就一定得有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在这个可控制的系统中,除了有关教学的规章制度的“硬性”控制外,教师始终处于“软性”控制的支配性地位。教师课堂控制力的强弱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据研究,教师在教学中视野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教师站在讲台上的视觉控制宽度一般小于10人,视觉纵深小于10排。当注意对象的数量超过这个数量以后,人们往往很难清楚地把握。如果教师处在专心讲课状态,控制范围还要小[2]。因此,在当前“思政课”的中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已经大大超出了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这一现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课堂纪律松散,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虽身心疲惫也很难有效控制课堂秩序,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师生之间难以亲密接触

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在师生之间的物理空间拉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因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而只能“自说自话”,学生则因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漠不关心”而缺乏课堂的参与度,甚至一部分在教师视野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被边缘化。调查发现,5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很少。一方面,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师生之间的课内交际困难重重,这又直接导致课外交往的不足。因为缺乏课内交际的基础,课外交流也就没了前提。大多数教师反映,即使学生知道教师的各种联系方式,也很少主动与教师联系或沟通,甚至在完成一学期教学活动之后,教师与班级的大多数学生仍处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状态。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高校或因扩建或因搬迁,纷纷将校园建在偏远的郊区,教师在家校之间或校区之间来回奔波,来去匆匆,更无法与学生进行课后的交流与沟通了。所以,在调查中,近40%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课上从未与教师有过交流,甚至有部分学生坦言“无故旷课或上课睡觉就是因为班级大,反正老师注意不到”。因此,近6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缺乏对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度”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了。显然,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将会大大降低“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考核公允受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调查中,有近40%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了解”,有近25%的教师反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曾给学生布置作业”,主要原因是“学生人数太多,作业批改无法到位”。缺乏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在课程考核尤其是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上就很难做到严格而公平。有学生甚至认为平时成绩是师生交情而不是学习态度的反映。对于“思政课”的课程考核而言,“一卷定音”显然是不科学的,加大平时课堂学习表现,注重对学生掌握理论、运用理论能力的考核已成共识,但是这些考试取向,在中班教学情形下却遭遇了现实可行性的困境,因为教师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因此,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考核也成了中班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班级规模、学生人数背后所蕴含的教学理念

当前中班化教学或大班教学是普遍现象,中班化教学或大班化教学与小班化教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破解相关的难题,调研得知以下情况。

其一,小班化教学、中班化教学或大班化教学,肯定不是单纯学生人数的增加。关键是“思政课”的课程性质,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必须因材施教,必须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那么,在中班化教学或大班化教学背景下,课堂互动的难度加大了,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压力增加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思政课”强调教学的现实性,要求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要加强“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政课”实践教学。但是,在中班化教学或者大班化教学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一个难题了。因此,人数多少的问题,关键是取决于如何提高教学的效果问题。这也就是说,中班化教学或大班化教学与小班化教学的区别,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班级规模扩大后,教学互动难度加大了;二是班级规模扩大后,开展实践教学难度加大了。

其二,当前破解这两大难题的基本思路,还是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客观地讲,自从高校扩招以来,这两个难题就一直在困扰着“思政课”的教学。因此,“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也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各高校也一直在根据自身的特点以积极探索如何化解上述难题的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如有的高校为解决课堂互动难而采取专家大班讲授、助教小班组织开展讨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实施因材施教的两者兼顾。有的高校则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虚拟社会实践,一方面解决了班级规模过大难以组合实践教学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开拓了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有些学校从两个方面入手,探索解决上述两大难题。一是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利用小组化教学的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以及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二是积极探索中班化或大班化背景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以往取得实效的经验,有些学校曾提出“七个相结合”、“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改革方案,有效地提高了中班化教学或大班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这“七个结合”就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做到:①与利用和建立实践基地相结合;②与带领学生外出调研相结合;③与结合教学内容系统安排学生观摩影视资料片相结合;④与聘请校外专家相结合;⑤与学生调研报告的课堂交流相结合;⑥与重点课程建设相结合;⑦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结合。这“四个模块”就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实行模块化管理,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都细分为四个模块,即“外出考察”、“影视观摩”、“讨论交流”、“案例教学”等模块,并对每个模块具体规定了一些具体要求。

这一模式对于贯彻100人左右的中班化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是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无论是“七个结合”模式还是“四模块”模式,都强调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课内实践环节原则上可覆盖到所有上课同学;二是管理的严密性与教师的自主性。我们强调开放性与可控性、多样性与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措施并不是要束缚教师的手脚,而是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为了便于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三是角色转换,实现师生的互动性。经过社会实践环节的操作,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陡然增加,有利于促进“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是结合课程的紧密性。实践环节的操作,既反映在教学计划之中,又根据教师给出的调研题目进行,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达到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目的,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个案分析:“中班”教学背景下的“小组化学习”

在实施“05”新课程方案的教学实践中,本市一些高校探索中班教学背景下的“小组化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对以“小组化学习”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有关“辩证否定观”教学的个案,作一简要分析。

1:基本流程

精彩开场:“三个年轻的女孩,充满活力的打扮,拿起话筒来演绎,模仿的却是S·H·E……”这一连串时尚而动感的事实描述本来是与严肃而理性的“思政课”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自从实施了中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化学习机制以来,凭着发现的眼睛,借助思考的翅膀,极富创造力的大学生们却不断地实现了时尚与严肃之间的无缝对接,让时尚衍生出理性的品质,让理论绽放出时尚的魅力。

“S:H:E《中国话》的模仿秀”是该小组成员设计的一个“开场白”。今天,他们小组要与全班同学一起探讨“如何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组长以主持人的身份宣布主题之后,还在全班范围内举行了有奖竞答:“请说出包含中国文化及历史元素的流行歌曲。”浸染于流行歌曲中成长的大学生们自然报以热烈的回应。接着,小组的另四位成员则开始了“铿锵四人行”的访谈与对话。围绕着“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主题,四位根据各自的不同分工(一位“主持人”,三位“特邀嘉宾”)开始了“电视访谈”模仿秀。他们通过访谈的方式向大家呈现了以下的内容:

1:近年来中国传统元素风靡华语乐坛的现象描述。

2:华语流行曲中国传统元素崛起的原因分析。

3:从华语流行曲中国传统元素崛起看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4:借助《曹操》、《乱舞春秋》和《老子说》等华语流行歌曲,是否可以推动对传统文化底蕴的真正探寻?

5:最后,提出以下问题供全班同学探讨:

①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意味着什么?

②我们应该怎样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

该小组成员所设计的“模仿秀”,不仅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也给全班同学的思维做了一个很好的“热身”活动。于是,进入讨论阶段,同学们的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开阔了思路,深化了认识。

在此环节,教师也以一名讨论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借助这一机会,教师以上述问题为支点,展开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的阐述,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经验概述,让学生了解到:①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弥足珍贵的财富;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③辩证否定观是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依据;④大学生应该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由于教师阐述上述观点时,是以讨论者的平等身份出现的,因此,教师的观点随时会招致“持不同政见者”毫不留情的反驳和质疑。每当这种情况出现,课堂上就会有思想碰撞,借助这种碰撞,不断将问题的讨论推向深入。

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展现。一方面,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辩证的否定观)有了一定的把握;另一方面,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领悟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如何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总结环节,教师既要对上述两个基本教学任务作进一步的总结与提炼,强化学生的认识,又要依托自身的理论功底与学术视野,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可以在总结拓展阶段给学生介绍现时代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文明冲突论”,阐述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分析其理论实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现象。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上述是中班教学背景下小组化学习的一个案例。在中班教学背景下实施小组化管理,一方面提高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保证了中班课堂教学在组织形式上的有序性;另一方面,保证了中班课堂教学在内容上的互动性,不会因有序和规范而削弱了生动和有效。

2:简要点评

在将100人左右的中班,分成若干小组之后,对课程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小组是自由组合的。他们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是“记好一本笔记”、“评价一次教学”、“做好一次发言”。发言的主题是自选的,小组可以从“热点追踪”、“案例导读”、“影视推荐”、“主题交流”四个模块中的任选一个,然后再确定具体的话题,至少设计三个话题以避免小组之间的冲突。开学前三周必须上交计划。教师做好整体的协调工作,尽量保证每次课都有小组发言。教师根据所选主题与授课内容的相关性确定小组发言的时间,通知小组进入准备阶段。这样的教学设计,出发点就是一个,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来,参与课堂互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而不是“旁观者”。在教学实际中,这样的教学设计目的是要实现“三个结合”的理念。

其一,小组成员主题发言与全班同学参与讨论相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小组同学的发言对于整个班级的教学而言是一个“引子”,目的是要引起其他同学对该主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否调动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是决定该小组发言成绩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一方面,小组成员要尽量创新形式,引起同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在选择话题时也要考虑能否受到同学的关注(此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教育)。只有当小组的发言能充分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讨论,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参与度。否则,教师的“一言堂”和小组的“几言堂”都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从上述案例来说,该小组的发言主题是“如何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相关性将他们的发言安排在讲授“辩证否定观”之前),由于小组成员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流行歌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且还设计了一个很受青睐的“模仿秀”开场,因此,原本严肃而抽象的话题开始变得活泼而生动,结果自然能比较好地引导同学们的广泛参与。

其二,要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小组发言是“引子”,目的是要引起同学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师讲解则是“引导”,目的是要引领学生正确地理解理论,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此外,教师的讲解还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包括现实社会的视野和理论视野。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虽然不是“主角”,但仍是“主导”。教师以讨论者的平等身份发表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讲授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讨论浑然一体地融合起来。避免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讲”脱节,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

其三,要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小组成员要完成发言任务,除了选择好的话题,设计新的形式,更为重要的当然是要说出实的内容。既然小组发言具有“引子”的作用,小组成员就必须对所选主题进行先学习、先研究,先调查、先总结。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后才能在班级做交流。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种很好的主动学习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上述案例中的小组成员,在准备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资料,形成资料汇编;分析资料,形成初步观点;围绕初步观点,设计问卷调查;开展实证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网络调查等),获取支撑数据;形成主要观点,开展汇报交流。这是一个充实的学习过程,任务之多必然要求全组成员的参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避免部分小组成员“搭便车”的现象。由于这些学习环节都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教师的指导主要是通过组长碰头会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完成。当然,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如何规范引用资料观点,如何设计有效问卷,如何分析数据,如何撰写总结报告等普遍性的知识准备,教师事先要对全班同学进行普及性教育。有学生在评教环节中这样写道:“这次准备小组发言的过程实际是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学术规范训练,期间学到的很多方法可以受益终身。”有的小组设计了网络调查,形成的动态调查数据则成了教师很好的教学资料。

总之,加强对小组的管理,是中班教学背景下小组化学习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以小组为载体,以小组长为中间环节,教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从而有效地开展中班化教学。

二、思考与对策

有效的中班化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小组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因为,小组化学习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转向由“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和“学生教老师”相结合的交互过程,通过对这种反向学习过程的发现和深化,可以大大缓解因中班化教学而产生的教师对学生关照度不足的困境。此外,小组化学习使课堂互动由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互动”转向由“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交互过程,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不同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形成相互质疑、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的小组学习气氛,从而为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理论兴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为了让“小组化学习”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对加强组织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是有现实意义的。

1:细化组织,形成小组,以突破教师课堂控制的“瓶颈”

教师在从事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成功的组织者,然后才能成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和理论的宣传者。因为精彩的教学内容固然是“思政课”的灵魂,而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则是这一灵魂焕发活力的基础。否则,在一个小说、报纸充斥的教室里,面对一个有人说话,有人睡觉的场面,再精彩的教学内容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再高的教学热情也会荡然无存。因此,如何突破教师课堂控制能力的瓶颈,营造一个井然有序且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一切成功教学的开始。

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相结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教师课堂控制的压力。就管理学角度而言,一名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因此,一名领导能够直接有效地领导或指挥下属人数的数量就叫管理跨度[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虽有别于企业领导对下属的管理,但同样也有一个管理跨度的问题。中班教学中之所以往往会遭遇课堂秩序失控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人数远远超出了教师的管理跨度。

因此,要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首先就要降低教师的管理跨度。这就要实行“化整为零”的方法来从组织上细化整个教学班级。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结成学习小组,每小组人数一般在8~10人,并自行选出组长。从第二周开始,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固定座位以便于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出勤考核和课堂纪律的管理,并在每次上课前将本组成员的出勤情况汇报给教师,教师每两周与组长通过电话,网络或者组长碰头会等形式了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这样以组长为抓手可以把所有的学生纳入到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这是对整个教学班管理而言实行的化整为零。小组形成后,教师制作小组信息登记卡,一式两份,组长和教师各执一份。除了填有小组成员的姓名、系别等基本信息外,还有小组成员在课程学习中的成绩记录。这一记录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计分的,如有人无故缺席或上课违反纪律会导致小组总分被扣,相反小组成员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就能为小组赢得加分。小组成员的学期平时成绩是与该小组的课堂积分密切相连的。这就是对每一小组管理上的化零为整。让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团队合作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小组成员之间会形成互相管理、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局面,从而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课堂管理的压力,而且可以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边缘化的情况。

2:转化角色,依托小组,以拓展课堂教学互动的环节

在小组长的帮助和小组成员的互相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基本上有了保证。但是要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必须要借助于良好的教学形式,尤其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实现教学互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摆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大量教学实践与调查结果表明:课堂讲授、阅读、视听、示范、讨论、动手、教别人(即运用),这些获取知识方法,在同一时间后其相对效果分别为5%、10%、20%、30%、50%、75%、90%。也就是说课堂教师讲授效果是最不耐时间的考验、效果最差[4]。提高教学效果要以学生为主体,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来说,讨论与教别人的方法更是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在课堂讲授之外设置多种形式的互动环节,依托小组,采用多种方法,广泛地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思政课”的课堂是引领学生共同探求真理的场所。教师可以在讲授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并引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中每个小组成员的意见都必须记录在小组笔记本上,最后汇总并由代表在全班交流。这些问题和意见,因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就更具代表性和普适性,更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自我教育的效果会更大。

(2)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上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从方法论层面上的把握。结合课内理论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考察或解读热点问题,形成成果并在班级作汇报或探讨。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训练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化理论为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训练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的,因此,在调查、分析、汇报、探讨等环节中就必然包含了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教育的过程。

(3)课程学习与理论拓展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在中外思想发展史的历程中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小组成员通过“读一本理论书籍,做一次读书报告”的学习活动,可以尽可能高效地实现这种理论视野的拓展,因为小组成员可以分享组员所读的不同书籍,班级同学则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其他同学所涉猎的书籍。这样的累积效应对拓展理论视野是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的。

(4)课程教学与德育资源相贯通的方法。尽可能地依托和整合学校其他的资源来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如依托学校的社团组织,推荐小组长参加这些社团,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有助于提升小组长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优秀的组长则推荐授予学校设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奖。优秀的小组议题可以推荐作为团委和学工部的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或者科技处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让他们得到经费资助从而将小组的选题做进一步深化研究。通过这些资源共享,使“思政课”的教育效果超越了课程的时空限制而得到有效延续和深化。

通过这些以小组为单位而开展的互动和参与,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看客”;相反,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事实证明,这种自我教育的效果要远远胜过教师的外在灌输。

3:优化,激励,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要广泛地调动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保证上述小组化学习的有效开展,仅仅凭热情和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目前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还难以使所有的大学生感到有“吸引力”,尤其是对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而言,他们对理论课普遍兴趣不大。为此,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将他们纳入到课堂的互动和学习中来。研究发现,当参与课堂发言和提问的学生比例达到25~45%时,所有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思考,为自己的发言或被提问做准备。因为,当师生互动行为达到这个比例时,学生就会从心理上感觉到,他们随时有被提问到的可能,或只要想发言就有机会。但如果低于25%,学生参与的机会就会降低。从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不可能被提问到,也就不会再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

因此,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实行激励机制是必要的。由于小组成员的学期平时成绩是与小组的积分密切相关的(小组积分就是小组成员平时成绩的基数,教师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与组长共同决定在此基数上给予小组成员酌情加分或减分,构成该成员的学期平时成绩)。只有每个环节都出色地完成才能使小组获得优秀的平时成绩。而且小组成员之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发言人,撰稿人、记录人、多媒体制作人等,分工可以考虑扬长避短,但必须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由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还会关系到其他组员的成绩,无形中就给了那些原本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的学生一定的压力,他们再也不能抱着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了。而对于一些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学生,小组成员也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甚至还能为他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课堂互动不再仅仅是几个优秀学生的舞台,而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场所。

4:深化情感,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是感情交流的场所。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讲,这种情感的交流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都深信“爱其人而后信其道”的道理。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我们所传授的“道”,也就是说要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前提就是要努力建立贯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说服是通过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的桥梁。如组长碰头会、网上交流、课后辅导、指导辩论赛等。

在以上多种形式和途径中,组长碰头会是建立师生情感桥梁的有效环节。如前所述,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教师让班级的学生结成学习小组。通过组长碰头会,教师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而且便于与小组成员的联系与沟通。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学生以方便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联系。另外,在小组形成后,可以给每一小组都拍一张集体照,并把这些照片制作成自动播放的PPT,在照片相应的地方写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通过反复播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记住学生姓名,不仅方便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更是培养师生感情的第一步。同时,在课间不断播放,可以帮助同学之间互相了解,缓减由于选课而带来的同学之间相互陌生的情况,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互动环节的有效开展。

附录:访谈实录

(一)访谈一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3月

访谈地点:桂林公园

访谈对象:社科部副主任,博士,副教授

2:访谈记录

问:请问贵校“思政课”教学的班级规模情况及基本教学情况如何?

答:自高校扩招以来,我校“思政课”教学班级人数有了比较大的扩展。但相比较而言,我校的师生比还是比较合理的。因此,教学班级的规模不算大,100人以内的班级大概占60%左右,100~120人的大概占30%左右,120人以上的大班还是少数。

问:请问这样的班级规模,教学情况是如何的呢?

为保证中班和大班的教学质量,系部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以保证“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进行。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各环节教学的规范和要求。①固定学生座位。为了便于控制课堂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我系要求教师给学生固定座位。②精雕细刻,认真抓好备课环节。因为中班或大班课学生人数多,层次多、专业不同、兴趣爱好更显差异,因此,系里要求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备课时需花费多倍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兼顾不同专业、层次、基础学生的不同情况。此外,备课内容更要丰富、生动,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更要紧凑、合理,课堂教学形式更要灵活多样。做到以负责的敬业精神感染人,以丰富的内容打动人,以多样的形式吸引人。③注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生动化。在教学形式方面,教师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应当采用其他教学形式,如讨论、学生演讲等,还可以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④网上答疑,开通师生网上交流渠道。要求教师除了安排时间课后答疑以外,还另外建立各个班级的电子邮箱或者QQ群,安排网上答疑和师生网上交流。⑤化整为零,分组管理,教师帮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教师通过组长了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这样以组长为抓手就可以把所有的学生纳入到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课堂学习成绩以小组为单位来计分。减轻了教师课堂管理的压力,而且可以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边缘化的情况。⑥鼓励教师转化角色以拓展课堂教学互动环节。鼓励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外,设置热点追踪、案例导读、影视推荐、主题交流等互动环节。这些环节主要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选题采用开放式,也就是说追踪的热点、导读的案例、推荐的影视、交流的主题全部由学生自行讨论确定,并自行查找资料,拟定在班级进行交流的时间。教师借助每两周一次的组长碰头会进行全程监控,并做适时指导,最后根据小组准备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来落实小组交流的时间。通过这样的互动和参与,使得教师成为导演,学生成为主角,双方各司其职。

(2)以“六个统一”规范教学行为。在教学运行和管理上,实施“六个统一”——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试卷、统一批改,规范教学行为。各个教研室每周在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先由各个教研室教师集体编写出新的四门课的统一教案,在此基础上,再由任课教师个人进行丰富和拓展。

(3)组织开展教学论坛,对如何提高中班的教学效果进行研讨。中班或大班化教学使教师负担加重,用于研究教材、学生和教法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为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把如何搞好中班课堂教学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加以研究。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论坛,分析中班课堂教学利弊和对策,探索中班课堂教学过程各环节的优化,交流教学改革经验,提高中班课堂教学的信心及授课技能。

(4)倾听学生意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定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中班或大班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问:您的介绍非常详细,谢谢。再请问上述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如何?

答:你的问题很直接。是的,一切措施都只有靠实施效果来说话。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相关班级的任课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考量我们上述措施的实施效果。从座谈会反馈的结果看,上述措施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值得强调的是,要保证中班教学的有序实施,教师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课堂教学管理,一手抓教学内涵优化。根据系部制定的措施,按小组化来管理教学班级,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这也是我系教师近年来一直推行的教学经验之一。在此基础上,要优化教学内涵,要用生动的案例吸引人、用深刻的理论感染人,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和现实感,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当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中班教学有挑战性。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很有感觉”。尤其是在组织谈论的时候,中班教学背景下,学生之间的不同观点碰撞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总体上看,教师普遍认为,中班教学实践中,若能辅以相关的教学管理措施,应该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座谈会的反馈情况表明,学生对班级规模的接受程度取决于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就是说,对于部分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即使其授课班级规模较大,学生依然对课程很认可;相反,对于部分课堂驾驭能力较差、教学方法相对古板的教师,即使教学规模较小,课程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课程自然也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是,部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限,班级规模较大,课堂纪律差,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学生的反映实际上已经触及当前中班化教学或大班化教学的核心问题——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保证中班化教学或大班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最根本保证。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上好“思政课”,教师应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尤其是对于部分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应该成为职业生涯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教师,只有抓得住课堂,才能站得稳讲台,才能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教师。

(二)访谈二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5月

访谈地点:上海理工大学校园

访谈对象:男,“思政课”青年教师

2:访谈记录

问: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中班化教学的看法。

答: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班级规模过大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就我自身经历而言,初次走上讲台,面对黑压压的一片学生(大约有160人左右),感觉非常紧张。为了保证后排学生也能清楚地听到我的讲解,只能一直保持“高八度”讲课,一堂课下来已是筋疲力尽,嗓子也哑了。而且,总有些学生会在课堂里讲话、睡觉,影响课堂纪律,班级规模大,自己又缺乏相应的课堂驾驭能力,很多时候都觉得力不从心,很有挫败感。在与其他教师交流时,发现许多教师尤其是与我一样的青年教师都有此困扰。当然,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也有很高的教学艺术,他们的中班化教学效果依然是很好的。他们的经验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此外,任教以来参加的各类教师培训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教学方法。两年过去了,我自认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生对我的课程评价也提高了。现在,如果面对100人左右的教学,已经很有信心了。这也是我自己职业生涯的一大收获。

(三)访谈三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5月

访谈地点:上海师范大学校园

访谈对象:“思政课”教授

2:访谈记录

问:能否请您谈谈您对当前“思政课”中班化或大班化教学的看法?

答:就我了解的情况看,近年来“思政课”中班化教学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主要是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长过快,教师队伍建设不够而导致的。应该说,各高校对如何有效地开展中班化教学已经做了许多探索,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有的教师课堂驾驭能力高,课堂教学水平高,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教学明星”,备受追捧,虽然班级规模比较大,但教学效果依然很好。但是,客观地讲,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有如此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相反,部分教师由于课堂驾驭能力有限,教学水平不高,任教中班化“思政课”教学,其效果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问:您认为这其中的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类比较普遍的问题。①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在中班化教学背景下,部分教师课堂上采用最多的就是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极易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就是记或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既无吸引力也无感染力,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②在课堂管理上,教师的态度消极,师生关系冷漠。中班课堂班额大、学生多,教师的监控能力有限,缺乏师生互动和交流。教师始终关注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只顾传授,不顾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忽视师生关系的改善。一学年下来,教师认不出几个学生,学生记不住公共课教师的名字的现象常见,师生关系冷漠。这种状况与“思政课”的课程特征完全相背离,这样的教学自然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③课堂纪律涣散。在一些中班课堂上,特别是班额超过150人的大班课堂上,课堂秩序差,纪律涣散,违纪现象突出,很多学生把上公共课大班课堂当作是可以放松的“休闲课”,学生上课看课外书、聊天、发手机短信、睡觉等违纪现象司空见惯,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④师生情绪不良,影响心理健康。在公共课大班课堂上,师生普遍情绪不良,特别是在班额超过150人、三节课连排的情况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极易烦躁、压抑,影响了师生的心理健康。

问:那么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答:准确地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班级规模过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①教师的监控范围有限,从教室前排到中间这一活跃区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气氛活跃,而后排或两侧的在教师监控范围外的学生,较少得到教师的关注,造成学生学习机会不平等。②一间教室的空间资源是固定的,如果班级规模过大,就意味着单位空间内人口数量过多。空间拥挤会使人产生烦躁、压抑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心理健康。③班级规模过大容易产生“责任分散效应”,即使教师组织课堂互动,大部分学生也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理,而不愿参与互动。这就加大了课堂教学互动的难度。④我国高校一般对专业课实行小班教学,而公共课尤其是“思政课”为大班教学,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会给学生一种“重要的课程小班上,不重要的课程大班上”的暗示,使学生在主观上形成“思想政治理论”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倾向,从而导致课堂秩序混乱,纪律涣散。⑤不良的分配体制。按照我国现行的分配体制,教师的工资是依据教师的职称(技术职务)和教龄确定,而奖金(课时津贴)则是职称和上课时数的双重体现,两者都没有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挂钩,所以就会有部分教师因为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选择超出自身教学驾驭能力的班级规模,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⑥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目前“思政课”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或称结果性评价)——一次期末考试的形式。而形成性评价,如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讨论、课外作业等,有的小班教学中在使用,大班教学则较少运用。这种单一的一次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不仅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迁移,使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没有机会与实践结合,而且还易造成学生的倦怠和懒惰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是课堂上的违纪行为发生的心理因素之一。

问:能否请您谈谈如何解决上述种种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呢?

答:从我国高校近几年的扩招现状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实行大班教学的确也是一种现实选择。取消大班,当前情况下是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现在教育部提出原则上保证中班化教学,也就是说班级规模要控制在100人左右。这个政策的实施应该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上述因大班化教学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对确保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绝对不会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因为,100人左右的中班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学驾驭能力,一样存在着挑战和压力。要确保在中班化教学背景下,“思政课”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任课教师的挑战依然不小。我想以特别要强调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思政课”教学有其特殊性,单一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有限,我们应探索运用多种模式,如合作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大班课堂的质量。在中班化教学背景下,要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就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应该通过实践、培训、老教师带教等多环节、多渠道学习和积累而得。从学校层面上讲,要制订相关的制度保障,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资助去参加各类教师培训。②课程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思政课”只采用一次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应增加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指标,如可以把作业、小论文、辩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方面的成绩纳入考核指标,实现多角度、宽领域的评价目标,把知识、实践、创新等各方面的考核有机统一起来,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推广普及运用多媒体。多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讲授的单调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向学生提供听觉与视觉的复合刺激。可以更好地增加“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一点,我想大家早已有了共识了。

【注释】

[1]这里“大班化”是指一个班150个左右的学生。

[2]杨胜松:《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力》,《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宋晶、郭凤侠主编:《管理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4]刘怀珍:《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在大班教学的小组讨论中的运用》,《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