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合法性的价值逻辑

“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合法性的价值逻辑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与社会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正是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合法逻辑之一。首先,“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对学生来说即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思政课”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要素都具有育人功能,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因此,教学方式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教学方式本身也内含着价值,对受教育者施加着某种影响。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或对于某些教学内容,讲授式教学有其必要性和有效性,甚至有优势,但学生广泛而积极参与其中的讨论式教学,无论对于教学本身还是对于学生成长,都有其特别的正向价值。

1.讨论式教学的正向价值首先体现在讨论所内含的目的性价值

这是讨论本身内在决定的。讨论首先体现民主,具有民主的价值。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Brookfield)和普雷斯基尔(Stephen Preskill)在研究讨论式教学时指出:“讨论过程本身就极好地体现了民主商议的过程”,认为讨论将使“我们民主的天性”“更为增强”。在讨论式教学中,知识的发现、思想的形成、共识的凝聚都是民主讨论的结果,而不是一方强加于另一方,也不是任何单方面决定的结果。因此,真正的讨论,无论是形式、过程还是结果,民主的本质与要求都会得到很好体现,参与者的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也将得以强化和提高。

讨论所体现的价值还不止于此。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增强民主天性”的同时还将分享和收获平等、(表达)自由、多元、包容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价值与精神。民主讨论的重要前提是主体平等,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讨论。没有平等,讨论者也没有可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不同的观点也无法获得尊重和包容。真正的讨论是民主的,也一定是平等的,所有的讨论参与者也一定是可以不受压制和干预、自由自主地表达观点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讨论,出现多元的意见和观点是常态,任何期望只有一个声音、处处都有共识就不切实际,也不可能。因此,讨论要顺利开展并能继续进行,则必须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和观点。任何讨论参与者都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必须允许甚至鼓励他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和包容与自己相左的观点,任何压制他人、唯我独尊的想法与做法都是与真正的讨论格格不入的。

作为教学方式的讨论,它所包涵的以上价值,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政治与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塑造学生的政治与社会人格。“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与社会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正是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合法逻辑之一。

2.讨论式教学的正向价值还体现在讨论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

首先,“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对学生来说即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讨论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往往怀着极大的兴趣兴奋地参与其中,正如布鲁克菲尔德和普雷斯基尔所指出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当看到针对某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深刻的见解出现时,会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变得鲜活起来,心中都会有一种异常强烈的满足感。”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会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受人尊重的、受人欢迎的”,其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很少参与其中。教师所期望的就是学生认真听讲,记住、接受并内化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点,最后把它们转化为行动。但教师的期望往往是一厢情愿,许多学生既没有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记入脑中、化入心中,更没有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中,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是重要原因。而讨论式教学,从理论上说,每个学生都可以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和创造知识(社会知识不乏创造)、选择和确立思想的过程,无论有没有发言,只要参与其中,学生就会听取别人的发言并认真思考,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是学生参与、思考的结果和体现。因此,讨论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思政课”教学尤其如此。

其次,“思政课”教学采用讨论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思想观念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大可能形成共识。布鲁克菲尔德和普雷斯基尔认为,讨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加强我们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讨论过程中,“集体的智慧可以达到仅凭在场每一位个人的力量所不可能达到的程度”。美国学者戴维·布里奇斯(David Bridges)也认为,讨论会对“参与者扩展知识面、增强理解力和判断力方面产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可以激发智慧,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加深理解,提高认识。通过充分的讨论,特别就一些重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讨论,即使最后没有达成全面的共识,在加深理解、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之教师适时而正确的引导、指点,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最大可能的共识,使学生受到教益,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也是“思政课”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最后,朋辈间的讨论、比较,也使得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更容易被接受和内化,提高教学实效。人类具有重要的“朋辈心理”现象,即年龄、经历、阅历以及价值观、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如朋友、同学、战友、年龄相仿的同事等之间更容易理解和沟通。“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让青年大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学生的思想本来就十分活跃,当今又是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他们接收的信息量大,知识丰富,加之他们的思想与心理也逐渐成熟,更倾向于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不易接受长辈、老师的影响,简单地向他们灌输一些思想观念,是很难取得效果的。但同学之间的讨论则不同。在同学之间的讨论,甚至是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感觉是自己或同学创造和发现了知识、独立自主地选择了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不是谁强迫自己接受的。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获得的政治知识、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更容易被他们自己接受,也更容易内化为他们知识结构和思想结构的组成部分,进而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讨论式教学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是其可以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另一重要合法逻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