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政课”教师的功能拓展及其与辅导员工作的协同和优化

“思政课”教师的功能拓展及其与辅导员工作的协同和优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这“两支队伍”虽各自有其不同的职责,但同时又有着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功能。这就把要求各高校实行严格的“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与兼任辅导员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了。为了解决“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张皮”问题,社科部和学工部结对子,“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结对子。以此为起点,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经常性、规范性联系制度和沟通机制。

“思政课”教师的功能拓展及其与辅导员工作的协同和优化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这“两支队伍”虽各自有其不同的职责,但同时又有着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功能。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两张皮”现象,即“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缺乏联系沟通,难以协同配合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在实施“05”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基本功能与作用,尤其是如何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协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现状与分析

(一)现状

1:新形势与新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对于这三支队伍的基本功能和职责,中央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本专题研究密切相关的有:“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虽然教师和辅导员有着不同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但又不能理解为两者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干”。为此,中央也明确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师和辅导员都肩负着“育人”共同职责,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尽管分工各异,但在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共同目标任务时,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从这一点上讲,优秀教师兼职班主任,不仅是一项常规的工作安排,更是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不久前颁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进一步明确规定:“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这就把要求各高校实行严格的“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与兼任辅导员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了。

问题的另外一方面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这本应协同作战的两支队伍,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即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沟通。而且,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的“两张皮”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也关系到教育和谐的大事,关系到专职职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教育者角色定位的正当性和学生求助方向的准确性。

2:调研与归纳

调研发现,“两张皮”问题在上海市高校较为普遍,但各校都试图以各种方法和措施来进行改变。一般来说,像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文科师资阵容比较强大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职能划分也就相应的比较明晰一些,两支队伍各自都有自己做得很出色的地方,但又彼此合作,属于在“两张皮”问题上处理得当、较为成功的典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一位副教授的认识是,作为“思政课”教师,主要精力应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方面,主要任务是在理论教育上给大学生以人生熏陶,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而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而辅导员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予以关心和关怀,彼此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良性互补的关系。

而非教育部直属高校,或偏重于理工类的高校,则可能更多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与以上高校有所差异。其中比较一致的是:辅导员希望通过开设选修课来参与专职教师的工作,而专职教师也有一部分加入到“班导师”的工作中。另外,一些高校在“两张皮”的问题处理上,显示了各自的某种特色。

譬如,上海大学下发的《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强调学生辅导员要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部分《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鼓励辅导员开设各类人文和大学生生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该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学生分组课题答辩会,主动架设“立交桥”,邀请学生工作辅导员到课堂听课,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有效的尝试。辅导员走进课堂听课,在学生工作之外开辟了走进主渠道了解学生的宝贵窗口,能多角度更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及各种才华。而同样是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环节课,则由教研室主任带队,8个辅导员参与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也由校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各学院辅导员带领完成,这种运作模式,可称得上是两支队伍“相得益彰”。

值得突出反映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实践模式。中央16号文件和“05”方案一出台,学校就建立了社会科学部与学工部、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的经常性联系机制,以及实行“思政课”教师与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支部干部和学生辅导员“结对子”的办法。为了解决“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张皮”问题,社科部和学工部结对子,“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结对子。2006年下半年,学校还召开了一次大规模和高规格的全校“思政”会议党委书记亲自主持,校长讲话,并邀请了上海市教委领导和一些校内外专家参加,国家各大主要报社、市内主要报社、市教育电视台都有记者参与报道。社科部主任和学工部部长当场代表两个部门在结对子协议上签了字。会后每个“思政课”教师与各自联系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及学生辅导员签订结对子协议,协议中规定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主要是“思政课”教师和所联系的辅导员每周至少都要电话联系,关于学生教育问题要互通信息,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以此为起点,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经常性、规范性联系制度和沟通机制。

通过共同的主管领导来协调两支队伍的工作的方法,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也得到了落实。该校定期由主管宣传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召集宣传部、学工部、社科系、团委负责人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这样的会议有助于两支队伍之间的互相了解和支持,可以更好地明确目标、统一思想、部署分工、协调合作,进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还鼓励“思政课”教师走出课堂,积极寻求与辅导员队伍的合作,“思政课”教师通过担任班导师、指导学生社团活动、辅导辩论赛、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本来主要由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特长,使这些活动更具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辅导员工作的内涵,建立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另外,学校也鼓励具备高学历的相关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兼任专职教师的某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以此融合到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华东政法大学则采取了由“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做法,一起备课,一起宣讲,加强两支队伍的沟通。从2007年开始,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完成。具体做法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研究、选择针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关课题,然后由“思政课”教师先备课、组织材料,再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分别对学生授课。从2008年开始,《形势与政策》课则基本上由学工部门承担下来,但具体做法也还是沿用2007年的“程序”,由学工部门聘请有经验的“思政课”教师,负责专题讲课的选题、备课,并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带领辅导员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目前,该校两支队伍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主要还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上,至于四门必修课,辅导员上的并不多,因为学校也有所控制,对教师的学历学位、高校教师资格等都有规定,而辅导员完全具备以上条件的并不多。同时,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一般也很繁重,很少真正有空闲时间来进行课堂教学

(二)分析

一般来讲,所谓的“两张皮”问题,历来都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与辅导员工作两项原本均涉及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工作,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各行其是。高校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关系的一般普遍现象是:两者基本上呈现互不相干的两条线管理,“教师只管教学,辅导员只管学生活动,往往一位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心目中大相径庭,出现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的‘两面性’”[1],具体体现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亦不相干。如此导致的两个相应后果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行缺乏有效理论支撑。

从本质上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因为都是关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道德素质成长的大事,因此彼此必然存在许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也因此必然需要有效的沟通,好的局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否则“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脱节”就会体现在大学生身上。这是一般情形,当然还存在另外的情形,就是部分老师与辅导员由于过分承担对方的工作而出现的“我即是你,你即是我”现象,这是所谓的“两张皮”问题之变相。类似这种情形,似乎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两张皮”问题,“两张皮”问题好像在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但实质上混淆了角色定位,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症结,这在哲学上符合无异无同的辩证法原则,我们现在要的是“同”,其前提是“异”,目的是“求同存异”而不是以消泯的方式化解矛盾。

如果仅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个方面来看,所谓的“两张皮”问题,其最为关键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建设的时候,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是教学工作,又是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关系甚为密切。在此,我们大致可以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师资队伍的情况,根据这一问题划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有部分老师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比较有针对性,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甚至心理状况,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大学生的日常实际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工作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师生交流较畅通一贯,此为少部分;二是部分老师基本不关心大学生的生存状态,施行纯粹理论的知识性教学,只教不育,基本上处于“无对象”——无特定具体对象只有抽象普遍对象的教学活动之中,此为不少部分;三是少数老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两方面热情都很高,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合二为一”的工作,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多少差别,甚至有极个别“思政课”老师更偏向于学生工作,全部身心投入,不定时解决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事务,此为极少数部分;四是个别老师无心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不大会关心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此亦为极少数部分。

以上四种情形之中只有第一种情形是符合责任和角色双重标准的。第二种情形在角色定位上从现象上来看比较准确,但是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本质来看,则仍然不大合乎教育者的责任原则。中央16号文件要求将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责任双重性更为明显,有别于其他各专业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内在地要求我们把这种责任及其规律当作专业来研究,而不是偏废的纯粹理论教学与研究。第三种情形属于混淆了角色分工的界限,但其精神可嘉,需要保护和引导。第四种情形问题使得教师的职责很模糊,处理不当,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无论从事理论工作者还是非理论工作者(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共同的政治背景要求下,在面对相同的工作对象时,都应该有相对统一的口径和方法,而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彼此不相往来或者说互不相干,协调性差,相互照顾到对方工作效益的思考少。这样必然会导致所谓“两张皮”现象的持续存在,以至于今天必须重新审视它,并且寻求一条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承认“两张皮”的问题、探索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可谓是因校适宜、各有千秋。那么,有无一种相对共通的办法或大致一致的模式?据此,我们必须思考这样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所谓的“两张皮”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其中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二是所谓的“两张皮”问题的共同背景是什么?解决此问题的根据是什么?三是我们在实施“05”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分寸,想问题之未发而解问题之已发?具体的对策应该是什么?还有,关于“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划分、基本功能与作用区别、针对相同对象不同矛盾处理方法的应用、彼此之间的合作协调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再进一步讲,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的是,解决“两张皮”,是否是要“合并”成为“一张皮”?是否是使“一张皮”由“沟通”进而“转换”到“另一张皮”?从理论上说,毕竟两支队伍都有着各自的作用,不应被替代和被覆盖。但值得关注的是,有的“思政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比较高,以至于经常性地、不知不觉地充当了辅导员的角色,有的在课堂外的辅导、谈心时间大大多于课堂之内,有的干脆晚上住在学校,开设了定期的接待日,以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困惑(一般不是理论困惑)。一些“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事事关心,呕心沥血,以至于大学生“有事”,总是最先想到他们,而不是辅导员。相反,有的辅导员则一心想成为一位“名正言顺”的教师,能够站在讲台上,体现人生价值。据调查,大约10%的专职教师和90%的辅导员有类似于这两种情形的状况。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只是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具体结论,还有待大家的研讨。

(二)建议

在“两张皮”问题上,在实施“05”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分寸,想问题之未发而解问题之已发?具体的对策应该是什么?把握分寸,是指关于“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划分、基本功能与作用的差异性问题,以及针对相同对象不同矛盾处理方法的应用等,也就是各自的角色定位问题,然后才是彼此之间的合作协调问题。

“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范围重在课内的系统理论熏陶及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延伸性影响,而辅之以课外的思想交流,所以,“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作用也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理论灌输的有效性,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道德法制要求以及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把当代大学生教育成为有政治理论深度、有时代使命感、有道德法制观和强烈历史意识的先进青年,相应地,“思政课”教师解决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可能也应该侧重在“晓之以理”,从而疏导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相对而言,辅导员的职责范围重在课外的针对学生心灵情感及思想政治的引导,其主要作用亦在于关爱日常生活,调解各种矛盾,解决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地侧重在“动之以情”,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辅导员的工作尽管不是保姆性质的工作,却要有“保姆”的心态和“保姆式”的工作方式方法。

职责范围在质的意义上就是关于各自的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是时代之要求,即是要求专业化和职业化,是二合一的东西。那么,在此,我们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属于什么专业?一般人们都习惯地把两者都称之为“思政”专业,这种笼统的称呼最易混淆两者的差别。自从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正式建立,两者的角色定位明晰了,同时出于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前途之考虑,上海市稍后专门出台了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称评定细则(专门针对思想政治工作性质的单独系列),这些举措为两者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专业化建设,要有良好的专业意识,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就是准确的学科意识和职业情操,对于“思政”辅导员来说就是稳定的职业精神和岗位意识。又由于两者的共性特征,他们都应该要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

专业化划定是由各自的特点决定的。从其“异”来讲,如果说“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特点是理论的系统性、方式的恒定性、工作的集中性,那么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临散性、应急性、分散性(即既要有系统的专业水准又要有侧重一面的实践水平、既要有日常的规范工作又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既要善于面对所有对象又要善于做单个人的思想工作);从其“同”来说,两者的工作都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这又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动积极地发现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问题,并且及时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把问题的严重性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要主动积极地寻求相互配合,进行虚心沟通,尽量避免由于关于学生信息的不够准确而导致的偏废做法。

总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者之间,有分工,也应该有配合。解决“两张皮”,不应是相互取代,也不是角色转换,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沟通。为此,建议尝试以下的方法。

1:打破两支队伍的隔阂,建立两者的“制度化”联系

可以用两种办法使两者建立联系:一是采取协议的办法,即两支队伍通过协议的形式建立一定的联系,协议规定双方工作的边界,以及相互协作的范围和方式,最好能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制度,使两者保持经常性沟通并互相协助开展工作;二是采取改变体制和机制的办法,即改变现有的人事制度和领导制度。现在辅导员管理同时分属学院和学工部门,而“思政课”教师主要分属学院(部分学校社会科学部为独立二级学院制),同时接受校党委直接领导和宣传部的工作指导。要打破两者的隔阂,可以从机制上寻找两者的联系途径,至少在建立两者联系方面应该有一个共同的领导。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也从工作协调来看,最好是开发原有的体制资源,即在原有的领导制度基础上加强校党委对两者的直接领导,在两者的联系方面由校党委分管领导直接领导(可以建立以校分管书记、宣传部长、学工处长、“思政课”所在学院院长或书记等为领导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可以就叫“协调组”),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寻求合作的方法与途径。现在学校分管书记共同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进行领导的机制是普遍存在的,但还不够,很多情况下是名义上的,要进行实质上的共同领导,要加强,这样两者的沟通与协作就比较方便了。

2:实行“班主任+辅导员”制度

“班主任+辅导员”的制度,即由“思政课”教师担任班主任,与辅导员一起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实行这一模式,既要看到其一定的优越性,也应充分考虑其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目前各个学校“思政课”师资都很有限,往往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甚至更多,连上课任务都难以应付,再兼任班主任实在是勉为其难,即使勉强担任了班主任也无法真正履行班主任职责;二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同时存在,可能会造成要么班主任形同虚设,要么就是由于多头管理造成的无人管理问题。

3: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两者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学校采取这些措施的初衷未必是要建立两者的联系,而是原有的“思政课”教师无法承担更多的工作,学校暂时也不想扩大“思政课”教师队伍,而现在许多辅导员都是研究生毕业,又有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有了解学生的优势,经过培训,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担“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但对于学校来说,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只被视为是应急措施,还有待于转向从沟通两者联系共同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进行制度和机制建设。

“思政课”教师与思想辅导员之间既要“分工恰当”,又要“合到好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者的协调与优化,目的还是要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学习。“思政课”教师要向辅导员学习,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在开展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提高教师课堂之外的工作能力。因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彼此间联系的形式还可以包括:一是“思政课”教师在一线教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成长心理,关心他们的切身问题,会产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理论魅力的效果;二是目前许多辅导员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的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如果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承担一定的思政课或形势课教学任务,也是可以的。一方面,辅导员工作性质使然,使得他们更容易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来从事教学;另一方面,教学工作也将激励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想问题之未发显得格外重要,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协调工作中,大家都要尽力于事发之先,平时善于观察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定时“事前”交流心得。而对于确实难以预防或者没有把握好而发生了的事件,除了建立必要的辅导员工作应急机制以外,还应该举行不定时的“事中、事后”“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研讨活动,以促进问题的良性解决。在有关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在“事情”发生前后的交流普遍较少,偶有所谓学术研讨之类的活动,缺乏及时性、经常性和持续性。

附录:访谈实录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10月

访谈方式:电子邮件

访谈对象: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2:访谈记录

问:您认为,“思政课”教师的功能是否有必要拓展?如果有必要,那么应该怎样拓展?

答:有条件的还是要有拓展。“思政课”教师在做好“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在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领域有所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尤有必要。这种拓展本质上是“思政课”教学的延伸。

问:您认为,辅导员工作范畴是否要涉及一线“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为什么?

答:坚持准入标准,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涉及一部分教学工作。所谓需要,首先是“思政课”教学的需要,即可以发挥辅导员联系学生的优势,而不是为了满足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需要;其次是专职“思政课”教师缺额的需要。在需要的时候辅导员涉足教学工作,可以优势互补。

问:请问,“思政课”教师的功能拓展与辅导员工作范畴如何做到协同和优化?为贯彻中央、教育部文件精神,一线“思政课”教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答:这里需要学校有关主管部门做一些筛选和协调工作。各个高校的情况不同,所能利用的资源不尽相同,但一定要有一个统筹安排,没有一个不变的范式,譬如可以分时段进行交互进行。首先,为了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一线“思政课”教师需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要向辅导员学习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善于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使得自身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其次,如果被任命辅导员工作,就应该把它作为一项专业工作来对待,认真锻炼工作技能、提升专业水平。按照新的文件精神要求,新任教师原则上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所以新任一线教师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问:请结合您所在高校的实际,谈谈“思政课”教师的功能拓展与辅导员工作范畴协同和优化的情况。

答:从我所在大学的情况来看,处于一个上下不相衔接的状况,以前有一部分一线教师本身曾经是做过辅导员或其他学生工作的,所以在转为教师之后仍然兼职班主任工作;而新教师还没有新文件的约束,因此,在整体上还没有协同和优化的考虑。以后需要按照新的文件精神来做,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创新的方法来。

【注释】

[1]李颖:《本科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两张皮”问题浅析》,《成功(教育版)》,2007年第5期,第1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