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功能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功能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通过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导向,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残疾人与家庭、残疾人与社区、残疾人与残联以及残疾人与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良性互动,激发残疾人参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挥自己的聪明与才智。残疾预防工作的有效做法在于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功能_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服务需求的功能

它是指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服务需求,开展各种专业性或职业性活动。随着残疾人维权意识的提升,残疾人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对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就其本质特征和工作职责而言,面对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群体,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维权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的服务。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要改善条件,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扩大受益面,提高服务水平。研究制定残疾人服务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加强对残疾人服务的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

(二)心理疏导的功能

它是指注重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好残疾人的人际关系。残疾人在认知、情感和性格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往往得不到周围人的关爱、理解和帮助,孤独感、抑郁感和自卑感很重。为了解决残疾人心理障碍问题,最近大连市中山区葵英街道9个社区成立社区残疾人心理疏导服务站,为残疾人提供寄托和心理疏导两种服务。社区还将楼长和志愿者培训成心理疏导员、康复训练员和技能培训员,并向残疾人发放联系卡,公布社区、楼长及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残疾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楼长或志愿者上门服务。同时,残疾人心理疏导服务站还建立社区残疾人心理疏导网络,向专业心理医院寻求技术支持。有的论者,鉴于汶川大地震心理疏导工作的有益启示,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一个残疾人心理疏导工作系统,这个建议是可行的、必须的。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残疾人社会工作心理疏导的功能。

(三)精神激励的功能

它是指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任何人都需要精神激励,但残疾人更需要精神激励。政府的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教育部门结合中小学德育等课程,开展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教育;各级残联结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以及组织和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等组织开展残奥、特奥、聋奥运动以及举办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所有这些都有效地激励着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参与社会的功能

它是指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挥自己的聪明与才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是助人自助,残疾人社会工作不但要具体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各种困难,而且要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应付各种挑战。同时,通过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导向,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残疾人与家庭、残疾人与社区、残疾人与残联以及残疾人与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良性互动,激发残疾人参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挥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社会公平程度的表现,也是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

(五)残疾预防的功能

它是指先期对有害于残疾人个体或群体的任何因素之发现与减除,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残疾人社会工作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致残因素、残疾预防的知识。残疾预防工作的有效做法在于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

(六)权益维护的功能

它是指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不够,一些人扶残助残意识不强,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要知道,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是对人的固有尊严、价值和权益的侵犯。因此,通过做好残疾人社会工作,对于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是十分重要的。

(七)社会稳定的功能

它是指所要形成的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序平衡的状态。我们之所以强调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稳定功能,是基于这样严峻的事实:我国现有8500多万残疾人,涉及2.8亿家庭人口。因此,中国残联一再强调,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由此足见,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生活的改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习题】

1.如何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3.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4.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分类。

5.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6.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7.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功能。

8.结合社会实际,试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需求功能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

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丁启文.人性·人道·人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008.

6.马洪路.残障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王辅贤.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卓彩琴.残疾人社会工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奚从清,林清和,沈赓方.残疾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注释】

[1]迈克尔·奥利弗,鲍勃·萨佩著:《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3]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4]马洪路主编:《残障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页。

[5]王辅贤主编:《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6]刘光华、邓伟志编译:《新社会学词典》,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7]转引自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