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科意识

“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科意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科研能力与增强学科意识,对于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上海市各有关部门的各级领导相继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着力加强和提高本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此外,有些学校对“思政课”教师发表论文的版面费予以全额报销。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各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予以了充分的关心和大力的支持,不仅积极组织和动员“思政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并下拨

“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科意识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必须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1]。教学与科研紧密相连,科研与学科又是息息相关。提高科研能力与增强学科意识,对于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与分析

(一)现状

近年来,上海市各有关部门的各级领导相继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着力加强和提高本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2006年起,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纳入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每年已有一定数额的课题研究得到了立项资助。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会同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每年重点资助德育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思政课”教学与科研项目。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还对列入“100+50+若干”的青年骨干教师,予以专项经费投入,并对研究成果的发表予以一定的保证。这一系列实际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思政课”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荣誉感。

同时,不少高校也对“思政课”教师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等科研工作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着力的支撑。“05方案”刚一颁布,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党委立即组织“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下拨经费,作为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启动经费。不少高校除了专项经费以外,教务处还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有些学校称为一类课程)、教学成果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进行实质性支持和鼓励。在调研中还了解到,有的学校为了解决“思政课”教师发表科研成果比较困难的问题,每年“想方设法”编辑出版专题研究的论文集,既形成了集体科研成果,也逐步培养了一些青年教师。此外,有些学校对“思政课”教师发表论文的版面费予以全额报销。

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从人员的结构上讲,“青黄不接”的状况已经基本解决,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中间力量”。但从人员的整体素质上讲,发展还是不太平衡的。就教学与科研这两个主要方面来说:教学方面已基本实行“交接班”了,但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小。值得关注的是,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学科建设的影响力,无论从人员的数量上来看、还是从成果的数量上来看,在全国同行间或哲学社会科学界范围内,并不是十分突出或拥有相当的知名度的,这与上海这个经济社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功能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地位,都是不太匹配和不太相称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上海高校“思政课”学科带头人或主要骨干教师,除了其中有些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些“转行”到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以外,留下来“坚守阵地”并“颇有建树”的,目前也已陆续面临着退休的时刻了——抓紧选拔和培养当下的“思政课”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师资,注重包括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的紧迫和尤为的重要!

本次对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状况所进行的调研分析,是在以往仅仅在“量化”统计求得一个“平均数”的基础上的继续深化,即:①不仅在数量上获得基本的数据,而且要进一步筛选求得这些数据的分布情况;②不仅对“量”作调研分析,而且对“质”作调研分析(尤其是对“思政课”教师科研的“内容”进行剖析);③统计分析尽可能与自然科学科研统计“接轨”,提升数据统计分析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参照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对科研统计的基本要求,本次调研也是主要统计分析两个方面的要素:课题、论文。

1:课题立项

近年来,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过程中不断获得立项资助,尤其是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这些在社会上有一定“规格”、“档次”,并被广泛“认可”的课题申报中,“思政课”教师也时时“榜上有名”、频频“闪亮登场”。例如:

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制度经济学比较研究》、《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理论研究》、《全球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索卡尔事件”之后的社会建构主义研究》、《自我评价活动机制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规范体系研究》、《比较社会主义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研究》、《经济正义与社会和谐构建》、《广义进化论研究》等。

②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本市不少教师参加了“05方案”新课程“精彩一门课”全程教学示范片研究制作,后被确立为该类课题项目、《“一指三中”两体系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主导性研究》、《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风险治理》等。

③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主流地位研究》、《资本的历史极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荣辱观与学校廉洁教育》、《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等。

对于以上三类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申报获得立项资助,各校都当作一件“大事”、“喜事”来对待。为表示校方积极的支持和推动姿态,一些学校实行了带有奖励性质的政策配套经费,配套比例一般为1∶1;一些学校实行单项奖励,如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次性奖励2万元,资助课题研究更加完善。

此外,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获得了其他纵向和横向课题的立项资助,主要包括:上海市委宣传部课题、上海市教委课题、上海市科委课题、上海计委课题、上海市教育教学课题、上海市教育基金会德育决策咨询课题、上海科教党校课题、团市委课题等课题。

具有深远意义的是,不少“思政课”教师,尤其是相当一部分的青年教师担任了课题(规划课题或青年课题)的负责人,不仅得到了一定数额的经费资助,而且还受到了良好的有关课题研究的锻炼,为今后成功申报高一级课题打下了基础,进而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持续”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各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予以了充分的关心和大力的支持,不仅积极组织和动员“思政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并下拨配套经费和奖励经费,而且还设立了各自的“校级”课题,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基础性”、“实质性”的帮助。此外,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不少理论型和实证型课题,也面向“思政课”教师“敞开”。例如:

①组织部有关新时期党建、党员教育等方面研究等。

②宣传部有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教育,以及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

③教务处有关重点课程、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研究等。

④学工部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社团活动等方面研究等。

还要补充的是,个别学校的“思政课”教师还能在所在学校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陆续获得课题研究的资助。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走出“书斋”、“象牙塔”,走向社会,主持或参与了一系列企业、社区的课题研究,例如:得到嘉定区工商联资助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由宝山区顾村镇资助《建设环境优美的新顾村》等。这不仅为企业、社区作出了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决策咨询建议,而且也是“思政课”教师“投身”社会实践的一个很好途径。

在调研中,不少“思政课”教师风趣地把每年的3~5月份,看做是繁忙的申报“名目繁多”课题的“播种”时期,9月份则往往是揭晓的“收获”时期了。在“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大环境下,等着天下掉“馅饼”是不可能的,老是强调“思政课”的特殊性来靠“倾斜”和“照顾”,也是“无济于事”的。但只要我们“思政课”教师用心留意、敢于竞争,申报课题、获得资助的“机会”还是不少的——与其他公共课(数理化、语计外等)教师相比,这“机会”还是相当多的,关键是要去争取,去积极申报。上海交通大学“思想理论教育中心”主任黄伟力教授说过,“‘思政课’教师申报课题、尤其是申报有一定级别和档次的课题,难度的确不小,申报成功的概率往往只有1%的希望。但是,如果连报也不想报、冲也不敢冲的话,那么,连这1%的希望都没有了”。这段话既朴实,又深刻。为此,我们“思政课”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应在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时,奋发有为,敢于进取

调研统计发现,在属本次调研范围的两年间内:①各级各类课题立项获得资助的数量和“思政课”教师总数之比,为人均0:08项;②课题立项获得资助的人数占“思政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为7%;③课题申请人立项获得资助的人均数为1:2项(个别教师获得的课题立项资助为2~3项)。

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从科研能力的整体上讲,本市“思政课”教师的课题申请并获得立项资助的状况,存在着严重的“不均匀”。从主观意识上讲,“思政课”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可能过多地关注论著的撰写和发表上,对申报课题的重要性和意义,还需要大大加强和深化。

2:论文发表

与前几次同类调研的口径相一致,本次调研所确认并予以统计的论文,是指:①由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的;②公开发表的。暂不考虑报纸杂志的等级或规格。

近两年内,上海高校不少“思政课”教师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呈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改革等方面,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为了和哲学社会科学界能够“对上表”、“对上话”,我们可喜地发现:不少“思政课”教师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杂志上;在一些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或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杂志上;在一些著名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上(以上这三大类杂志也就是学界称之为“CSSCI”杂志),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其中的一些论文还被新华文摘或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这些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的发表,既推动了“0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从论文的“量”化统计上看,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为:0:88篇/人/年——这也就是说10多年来,“思政课”教师每年的论文发表人均数,至今还都没有突破整数为“1”的“关口”,即尚未达到每人每年公开发表1篇论文(多年来,每当提交这一统计数据时,人们都不“相信”、不“愿意”看到这一似乎是“匪夷所思”的数据——然而,事实就是这么严酷)。

与以往的调研统计有所不同的是,本次调研,我们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一数据的结论上,而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统计方法,结合访谈或座谈,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运用“人均数中的不平均”的社会学、统计学原理(与“人均GDP不平均”的原理是一致的,只不过以往人们并不太在意),我们进一步发现以下一些现象。

其一,“思政课”教师撰写论文的人次占总人数的40:54%。这个数据也意味着将近有60%(59:46%)的教师没有论文发表(当然,这并不等同于这些教师全都没有撰写论文,可能是撰写了在等待发表、也可能投稿了未被刊用等情况。但统计只能以公开发表为准)。“0:88篇/人/年”,这一数据存在着“人均数中的不平均”,即40:54%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被全体“思政课”教师“共享”,“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均”现象。如果仅以撰写论文的教师来进行核算,则人均数为2:18篇/人/年(有个别教师年发表论文数为10篇以上,5篇以上的也将近10人。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论文数量越多越好,应该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再看数量,这和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思路是一致的。但一半以上的教师连1篇论文都没能发表,这的确是“发人深省”的)。

其二,细化两年的统计数据分别为:①0:97篇/人/年;撰写论文的教师比例为44:13%,55:87%的教师没有论文发表;②0:79篇/人/年;撰写论文的教师比例为36:95%,63:05%的教师没有论文发表(两者的平均数则为:“0:88篇/人/年”)。

与以往的调研相比,本次调研分析更为深入的是,不仅对“数量”作了细致的分析,而且对“质量”,尤其是对所发表的论文的内容,作了一些梳理。从中发现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方向或选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及“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注重“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也是在实施“05”方案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选题。这方面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主体、教学艺术、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有不少是依托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来说,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大多为年龄较小、职称较低的教师;

其二,注重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研究。这些研究的选题,往往是直接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既可能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也可能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时所提出的疑虑和困惑,这就与“思政课”教学有着紧密的相关性。不少教师善于从中“捕捉”和确定为自己科研的方向或选题,并能在理论上作有一定分量的阐述,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一般来说,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大多为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比较突出的中年教师。

其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思政课”所确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性质、“提高当代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要求,无不都在表明,深入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再进一步说,“思政课”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关心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所知晓、有所研究,才能逐步“贴近”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三贴近”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大多为职称较高、已基本形成自己的科研领域和专题的中老年教师。

其四,依托原先自身专业背景而开展的研究。这类研究粗略地看,也许与“思政课”的教学并不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但实际上,作为从事“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一名教师,在已拥有的专业学科领域中开展科研活动,对“思政课”教学实践依然是有着很大支撑作用的。当今世界,既是一个学科发展不断纵向深入发展的世界,又是一个学科间相互交融渗透的世界。目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大多都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科。这些教师在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自身所教授的“思政课”课程,是有所帮助的。因此,借助于这些研究成果,也是有益于驾驭“思政课”的教学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调研中发现,有部分“思政课”教师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是关于市场营销、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等方面的,还有描写旧社会黑帮,或者讲解烹调艺术等方面的。这也说明,对“思政课”教师科研成果的确立,应有一个基本的“底线”,不能简单地把公开发表的论著都纳入到“思政课”的范畴中来。

(二)分析

2006年暑假,由市科教党委、市教委有关职能部处带队,本市部分上海高校“思政课”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著名高校进行实地学习考察。在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和教师座谈交流时,陈占安教授当时提出的“没有科研,老师对不起学生;不抓科研,领导对不起老师”这一感人肺腑的话语,至今回响在这些教师的耳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是学习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思政课”建设的一大收获和启迪。两年多来,也呈现出一定的“辐射”效应,至少在青年骨干教师中,提高科研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良好的基础。

1:深化认识,把握专家学者的教诲和期望

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不少青年“思政课”教师认真搜集和整理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断;在访谈过程中,还汲取了专家学者们的体会和建议。

例如:先后担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顾海良教授提出,要“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05’方案事实的显著特点”。他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真正起到支撑作用,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本身”。提高和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科意识,应努力做到:①注重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指导;②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再例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占安教授指出,要增加“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入手,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支撑教育教学。“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学科意识不强,“是个普遍现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陈教授对如何在思想上认识“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了语重心长的阐述:“思政课”教师之所以要搞好科研,除了当一名“高校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研究品位之外”还因为:其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要求的。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随着实践的发展有着新认识;②“思政课”突出的就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其二,这是“思政课”在同其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比较过程中所要求的。①不能简单地与中学所学习过的内容知识重复,尤其是中学在蓬勃开展“研究型学习”,学生都动员起来了,教师就得“研究型教学”;②同样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活动有其规范性和纪律性、大众传媒有其生动性和感染力,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优势,把道理讲透,以及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③高校其他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着较强的学术性,这对大学生有某种“天然”的吸引力。如果“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科研含量,“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那么:①“思政课”教师的形象受到损害;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受到影响。其三,这是“思政课”教师日常教学工作所要求的。①“05”方案新课程的各门课程,所涉及的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搞懂弄通的;②日常教学中遇到“古今中外”的实际问题,需要教师在研究的基础上与同学进行讲解。

而在与两位在沪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负责人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锡喜教授的访谈中,也得到了许多“真知灼见”。顾钰民教授以引用该校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教学是教师的‘天职’,科研是教师的‘本分’”作为“开场白”,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陈锡喜教授针对一些“思政课”教师觉得科研“无方向”的困惑有感而发和指点迷津,都对大家有不少启迪。

2:确立所有的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不管是什么情况(年龄大、课时多等),都要做科研的基本认识

教师是以教书为职业的一个群体,教学工作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的教学应该有科研作支撑,高校教师更应如此。没有科研,教师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支撑。而“思政课”教师尤其要注重教学科研,要认识到这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前提。

进一步说,没有科研的支撑,学科就不会发展,教学也就失去了根基。“思政课”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科研作支撑的教师,能够出色地完成这样的“创造性”劳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教师要不要搞科研,应该不是一个需要进行讨论的问题;而“思政课”教师如何搞科研,以及如何以科研来“支撑”、“促进”日常的“思政课”教学,包括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和选题,如何将科研与教学有效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等等,则是应该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3:科学规划“思政课”教师的科研选题,努力做到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统一

总起来讲,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思政课”教师的科研选题方向,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思考和谋划——这是贯彻5号文件、实施“05”方案的重大机遇,必须紧紧抓住!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特别要强调,科研要有合理的规划。一方面,要有支撑学科发展的长远设计,通过对重大问题的研究,以保证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持续性;另一方面又要有针对具体教学中遇到问题的策略研究。

因此,在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结合中,一方面,要把课程建设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入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以丰富和推进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把学科建设中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提供给课程建设,用来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使学科建设真正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据此,上海师范大学为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下设若干课题研究小组。每个组每年至少推出三项与“思政课”建设有关的科研课题,争取每年建成“精彩一门课”,力争3年内建成1~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通过科研和学科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发展。

4:全面、辩证把握学科建设对课程建设的作用

从学科建设“支撑”课程建设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教学服务。从这个最一般的结论看,现在大家认识到,中央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初衷,就是为“思政课”教育教学作学科“支撑”,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设立,“直接推动了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和研究,为我们教师、特别是一大批青年教师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①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是一种鼓舞和激励;②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到“思政课”教学和研究中去;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调研中,不少青年教师“坦率”地说,过去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太安心,主要就是“担心”自己没有发展前途,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的学科点,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了。

学科建设对课程建设的作用可以区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这两个不同含义的词语。这是因为:高校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也是整个国家科研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服务社会的作用和功能。“间接”的含义在于:“思政课”教师对社会现实问题在理论或学术层面上进行探讨和剖析,虽然不是“直接”对诸如多媒体运用、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多形式考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总结和凝练,但在整体上是有益于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因此,不能把“思政课”教师科研为教学作“支撑”的理解“窄化”和“片面化”,更不能强行要求或规定,“思政课”教师必须或只能作教学科研。有些教师有相当的理论学术研究功底、有较为宽阔的学术视野,能够借助已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背景,对一些感兴趣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作些探究,也是应该持宽容心态和予以必要支持的。但作为“导向”和“需求”来讲,应该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思政课”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对每两年评选一次的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刚性”规定中,其中就有必须提交一篇教学论文的要求。这对提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问题与不足

从本市“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学科意识有待加强的现状中,我们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缺乏必要的热情不少教师认为,“思政课”是公共课,完成教学工作量,是职业所需。青年教师不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当然也谈不上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上“下工夫”、“花力气”了。相对来说,一些中老年“思政课”教师比较重视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愿意为提高教学效果有更多的付出。但是他们长期以来科研基础不太扎实,积累并不丰厚,也不太善于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炼,转化为科研课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一般来讲,这些教师以往的科研仅仅局限于“合伙”编写教材,由于近年来“思政课”教材实行统一组编,这就使得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近年来科研成果的记录是“空白”了。目前,能够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的“思政课”教师还不多,能够把教学和科研较为完美地结合起来的“思政课”教师更是“稀缺”资源。

2:“思政课”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脱钩”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不少学校中,“教归教”、“研归研”,“风马牛不相及”;科研课题和教学实践“不吻合”、“不配套”、“不搭界”。这一情况在一些新上岗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中较为突出。这些年轻教师大多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而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因而,虽然承担着“思政课”的教学任务,但往往只是他们所从事的一份职业,未必是他们的学术兴趣所在,更不一定是他们的理论研究方向。如果要搞科研,他们就往往把原先学科的内容当作是自己科研的主要方向。因此,这部分教师基本上不做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科研,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研究方向的科研也不“涉足”,科研与教学严重“脱节”,也就“在所难免”了。有数据表明:这种情况在青年博士教师中占70%以上。

3:“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比较欠缺、心理素质有待健全、科研时间难以保证、培养思路和措施有待改进

其一,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比较欠缺,表现为对开展科研活动“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这部分教师大约占25%~30%。这其中的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既没有科研能力,也没有科研愿望。大多是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职称一般为讲师和副教授。在访谈中,他(她)们也“直言不讳”地袒露:搞科研太吃力,再晋升职务(职称)的可能也很渺茫,“混”个几年就退休吧。另一种是虽然科研能力不强,但受利益驱动,还是有一定科研愿望的。这部分人年龄一般在40~50岁之间。由于离退休还有一段时间,他们面临现实的科研考核压力,很希望在科研和学科方面也能够有“一席之地”,但往往效果不太显著。总起来说,这些教师绝大多数是主要以上课为主,基本不做或做不出科研。

其二,不少教师心理上有“畏难”情绪,认为现在发表“思政课”一类科研成果很不容易,缺乏必要的“勇气”搞科研。在访谈中,许多教师(不分性别、年龄、学历、职称)都反映与“思政课”相关的科研成果发表十分困难——即使偶尔发表了,也往往不是社会上“公认”的核心期刊(思政类核心期刊少之又少)。当前,所有高校评聘职称只计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科研成果的统计、奖励也只“认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评价风气下,不仅是发表难,而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更是“难上难”!需要再进一步“细化”的是,从论文的内容上区分,如果说思政类中的有关理论研究、学术研究的论文尚有可能被核心期刊录用的话;那么,思政类中有关教学研究的论文“无缘”核心期刊的概率就很大了(即使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杂志所刊发论文的比例,也明显是理论学术论文远远高于教学研究论文)。这样,对教师而言,搞了科研,但发不了核心期刊,等于没搞;非核心期刊的科研论文,不被承认,是没用的。长此以往,也就没有吸引力和动力去做科研,尤其是做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科研了。

其三,还有些教师的情况比较“特殊”:尽管他们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却没有足够的科研时间和精力,难以“安下心”来做科研。这部分教师,要么课上得太多、要么社会兼职太多,少部分则是忙于搞投资、忙家务。他们大多认为做科研“不划算”,付出多、回报少,而上课、社会兼职(如做律师)、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就比较高。在访谈中,他(她)们也“直言不讳”地袒露:科研对他们“实在”是没有“吸引力”。

4:创新青年“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思路不新,措施有待加强

新老交替、薪火相传,培养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方面。历史经验值得珍惜!由于种种原因,老一辈“思政课”教师,难以在“思政课”课程建设或学科建设上静下心来进行一番研究,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科研方面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个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抓紧当下青年骨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培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毋容置疑,“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状况,长期呈现为“弱势”。年资较高的前辈没有大范围、大面积地培养培训年青一代;年青一代也看不到前辈专心致志搞科研的成效。由此而造成的后果表现为:一方面,青年教师自身缺乏主动进取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中老年教师也没有留给当时青年教师具有“传帮带”价值的宝贵财富。对此,应竭力扭转这样不利于“思政课”教师队伍良性循环的局面。

二、建议与对策

(一)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科意识

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科意识的思想认识尽管近年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还有待于从“全方位”的角度进一步加强。要采取有效机制和措施,争取花3~5年时间,使“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总数、人均数,以及参与度方面有明显的提高;“985”、“211”学校首先应达到“思政课”教师1篇/人/年的基本要求;连续多年不出科研成果的“思政课”教师的比例,以每年10%的比例“递减”。

1:学校

从学校领导层面上讲,学校领导的重视,既包括党委领导,也包括行政领导,应党政协调,使分管副书记和分管副校长形成“合力”,确立适合各校实际的、提高“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科意识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并采取保障机制落到实处。

2:学校的各有关职能部处

从学校的各有关职能部处(宣传部、学工部、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等)层面上讲,应再进一步全力支持“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工作,在优秀教师评选、各级各类课题申报、精品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等方面,予以人、财、物等方面的更大保障。

3:社科部

从学校“思政课”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社科部)层面上讲,既要加强教学管理,又要加强科研管理。市教委有关职能部处可组织“思政课”教师科研管理的研讨会,着重研讨有关适合“思政课”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选题、课程建设的经验、科研工作的考核等,各校也可以“自发”地开展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制订必要的激励条例和考核条例。

4:教师

从“思政课”教师个体层面上讲,应该注重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克服和逐步杜绝科研“可有可无”的思想观念,中青年教师更应加强自身的全面素质培养,真正以科研成果“支撑”教学实效的提高。

(二)切实抓好课题申报工作

1:市教委

从市教委层面上讲,应组织力量,形成合力,打出“上海牌”,抓好重点课题项目的申报,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从工作思路上讲,由单一的“自下而上”,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同时,可以从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方位,来审视本市“思政课”教师队伍科研的特色和方向,要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和“拳头产品”,不能老是“跟”在教育部后面作“传达室”:教育部搞精彩一课了,市里就转发,无非是多设立一个市级奖;教育部搞优秀教案了,市里又是转发,也是再搞一个上海市的,没有上海自己的创意和个性,这是要竭力扭转的。

2:学校

从学校以及各有关职能部处层面上讲,尤其是科研处、教务处等部门,应如何申报课题的思路、方法、技巧等方面,予以“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指导。

3:社科部

从学校“思政课”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社科部)层面上讲,应努力做好课题申报的告知、服务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协调工作。负责科研的部门领导,一定要转变“思政课”教师同其他文科类师资科研“单干户”、“小作坊”模式的现象,做好信息交流、学科交叉等组织工作,还可以联手校外有关专家学者,努力营造“集团军”的态势。

4:教师

从“思政课”教师个体层面上讲,应纠正“科研=论著”的简单公式,一定要把申报报课题作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有一定能力完成的课题,应采取“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和信心,积极申报。

(三)花大力气抓好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

1:市教委

从市教委层面上讲,应把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队伍培训的“重中之重”,其中,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除了继续保持“以老带新”、“经费单列”等措施以外,还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特点和特长,“度身定做”青年骨干教师科研生涯发展规划,确保青年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逐步从中选拔学科带头人。

2:学校的各有关职能部处

从学校的各有关职能部处层面上讲,可结合“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百千万计划”、“晨光计划”、“曙光计划”等面向青年教师的有关政策和优惠条件,尽可能地予以青年“思政课”教师以更多的机会。

3:社科部

从学校“思政课”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社科部)层面上讲,应努力发挥好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站稳”讲台的同时,“占领”好科研的平台,成为本部门发展的中坚力量。

4:教师

从青年“思政课”教师个体层面上讲,更应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尽管拥有了博士学位,但还应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舞台,注重科研的“含金量”,积极申报课题,努力撰写科研论文。

附录:访谈实录

(一)访谈一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3月

访谈地点:复旦大学校园

访谈对象:社科部主任(A);青年教师,博士,副教授(B)

2:访谈记录

问:请两位结合实际,谈谈各自学校“思政课”教师以及自身的科研情况。

A:作为社科部主任,我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要求我们“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同时我们还制订了社科部教师教学科研的考核制度,不同职称的教师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不过我每次提出科研的要求,我们教师就“直截了当”地说,现在教学任务这么重,尤其是这几年,都在忙实施“05”新课程方案,备新课、做课件,实在是没有时间搞科研。所以,关于科研工作,我也不能多讲。讲了多了,可能会引起教师的反感,这就不和谐了。有教师还会说,你有水平、你有关系,能够发文章;我们没有水平、没有关系,写了也发不出。

从总体上讲,我们学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工作评价不能过高,而且是不尽如人意的。从量上的统计来看,似乎“完成”科研工作量就是那么几位教师,长期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也不少,更不要说有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成果了。

就我本人而言,尽管我担任了多年的社科部主任,行政事务性工作不少,影响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我对自己的科研还是抓得比较紧的,每年也有一些科研成果发表。看看资料,做些思考,写写论文,成了生活的基本规律。

B:我们学校的情况也基本相同。我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好像找一两个或者几个“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设搞得比较好的学校是不困难的,但是,要找一两个(不苛求几个了)“思政课”科研搞得比较好的学校是有很大难度的。这也说明,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从我个人来讲,的确,“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比较重的。学生多,教师却没有“同比例”增加。青年教师只能多挑些担子。我这几个学期每周要上将近20节课,但我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我还在不停地写!我也体会到,搞些科研,多看书,多写文章,对提高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听课,是有一定作用的。不过,现在搞科研,自己写论文还可以,要做些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申请课题就觉得太困难。课题申报成功的,都是重点大学,我们这些非教育部部属院校,也不是市属的重点院校,也就是大多数“低层”的学校,要申请到课题似乎是不可能的。

问:你们是如何认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两者相互关系的?

A:教学和科研相互关联,互相促进,这些道理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在实际上,人们总觉得科研促进教学比较好理解,教学如何促进科研,似乎不太明显。这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资料看得多了,问题考虑得深刻了,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了,对于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而“思政课”教学都是有规范要求的,尤其是在实施“05”新课程方案的教学实践中,从教学内容到教材使用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教学如何能够来促进科研呢?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梳理清楚。

B: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但在表现的内容和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例如: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更多的是理论上的,学术上的支撑;教学对科研的促进,可能是为研究教学方法,手段,也就是为撰写教学论文提供基础和素材的。当然,我这样的分类比较简单和机械。总起来讲,教学和科研两者的相互促进,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师的自身整体素质上。只有两个方面都不断进步了,教师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问:就“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而言,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A: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可能和大多数学校一样,我们对教师这两个方面都作了“量化”的要求。一般是每位教师每学年须完成288学时的教学工作量(周学时在8节左右,学生人数的系数另外再计算);讲师、副教授、教授须分别公开发表论文1篇、2篇、3篇。通常情况下,教学工作量大家都是能够完成的(不少教师还超额完成),但科研工作量方面,完不成的比较多,超额的很少。我们就采取以教学工作量来“弥补”未完成的科研考核要求,也就是用经济的手段来调节。我也听说其他很多学校也是采取这样的管理方法,虽然是说教学和科研可以相互“打通”、相互“弥补”,但一般都是用教学来“抵冲”科研的。有的学校是规定20学时的报酬“抵冲”1篇论文,有的学校是以“扣除”教师岗位津贴的科研部分来核算的。虽然多年来采取了一些带有“强制性”或“惩罚性”意义的方式和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的“思政课”教师科研总体水平不理想,是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同样,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也是需要有一个过程。除了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外,还是需要有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具体的配套措施,以及相应的经费投入,仅仅靠提高思想认识是不够的。我们希望:①市教委能够加强对各校“思政课”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可较为详尽地要求“思政课”教师科研的权重或比例,这样,学校也会认真贯彻,给予支持;②市教委能够组织一些专家教授不定期地议定若干研究课题指南,给“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作指导性的引领;③市教委能够加大对基础较好的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因为,要包揽全市所有“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培训是不现实的,抓重点、抓骨干,还是有实际意义的。

问:与加强和提高“思政课”教师科研素养和能力十分密切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所在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包括你们自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

A:学科建设当然需要坚实的科研来奠基。由于刚才大家都谈到,目前“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还需要大力加强,所以,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工作,是十分艰巨和艰难的。这是不少“思政课”教师包括我自己在内经常谈论起的一个比较担心和担忧的问题。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还有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本身就对科研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也缺乏热忱和关注。

B:科研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科建设成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思政课”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除了和科研密切相关以外,还和“思政课”课程建设紧密相连。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05”新课程方案,是同时“起步”的,所以,更需要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A:再补充一个问题,也希望市教委等有关方面能够注意,就是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确立了,“思政课”教师终于有了自己的“码头”了,但是,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学校毕竟是少数。据说,目前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博士学科点是2个,分别在复旦和华东师大;二级博士学科点7个,分别属7所学校(当然,还有一些一级和二级的硕士点)。这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没有学科点,特别是没有博士学科点——作为学科点设立和分布来说,是不可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学科点,尤其是博士学科点设立在重点大学是完全必要的,但问题是“思政课”建设是所有高校都需要加强。无论是“211”、“985”,还是“二本”、“高职”,所有的高校都要开设“思政课”课程,对所有的大学生(而不是仅限于重点大学的学生)都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那么,没有学科点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就似乎感受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与自身“思政课”教育教学有什么关系(甚至会不同程度产生“不搭界”,“与我无关”的认识)。对此,我们希望市教委能够“统筹”资源,使拥有学科点的学校,发挥学科点的作用,产生“辐射”效应,使没有学科点的学校,也能“分享”和“共享”学科建设的成果。在建设学科点的同时,真正为“思政课”课程建设作好支撑;通过学科点的建设,带动整个“思政课”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发展。

(二)访谈二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5月

访谈地点:徐家汇某茶室

访谈对象:青年教师,硕士,讲师,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5年

2:访谈记录

问:您担任“思政课”教师以来的5年间,一共撰写了几篇论文(学术论文、教学论文)?正式发表了几篇?

答:前前后后写过5~6篇,发表了3篇,其中有2篇是独立完成的,1篇是和另外一位老师合作的。

问:您身边同行们的科研工作大致是个什么情况?您对您自己的科研是如何评价的?

答:在我们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以及我所熟悉的“思政课”教师中,科研搞的比较好的,好像是“两头”:①一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②一些教授和比较年轻的副教授。他们往往每年都能够申请到课题,也有论文和著作发表出版。其他副教授或讲师,好像比较一般。我也知道,有些教师好几年没有发表过论文。有些副教授也就是在申报职称时写过一些,现在也没有什么新的成果了。

至于对我自己的评价而言,只能是个“中游”。“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自己也想多写些论文,能够多发些文章,毕竟我也要为晋升副教授“打基础”。

问:您认为在开展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从困难上讲,①好像大家都认为科研是“额外”的“分外事”,教学是“客观的”、“计划经济的”、“必须完成的”;而科研是“主观的”、“市场经济的”、“可干可不干的”。因此,教研活动也是只讨论教学的事情,从来不讨论科研的事情;②没有人帮助、指导我开展科研活动,好像文科搞科研都是“单干”的“个体户”,没有团队;③讲师职称低,又不是博士,根本申请不到课题;④最大的困难就是发表文章太难。现在发表文章都是“开后门”的,没有关系,不认识编辑部的人,发文章是“痴心妄想”。可能这样的概括太“极端”,也有些“刺耳”,但似乎是个普遍现象。

从需要解决的问题讲,当然也就是从以上所提到的困难的几个方面。①加强指导。自己读研究生时候写毕业论文,有导师指导帮助。虽然现在不可能再有这样的“奢望”,但还是希望学校或者教委能够传递些信息,请些专家教授对我们不定期地作些集体指导或专题辅导,同行间也可以开展些交流。②学校或者教委能否单列一些“档次”比较低的课题项目,类似“青年课题”,专门供我们这些学位低,职称低的教师申报,经费不一定多,但可以为我们今后研究打基础。③能否解决发表论文的问题,不能是出版论文集,也不是搞什么杂志的增刊,必须是“实打实”的正式出版物,最好是社会上“公认的”中文核心期刊(CSSCI)。

(三)访谈三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6月

访谈方式:电话采访

访谈对象: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思政课”教授

2:访谈记录

问:有不少“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因此,“思政课”教师主要是教学(上课),科研是专业教师的事情。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在“直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引用一下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多次说过的一句话:“教学是教师的‘天职’,科研是教师的‘本分’”!这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教学和科研都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都不可偏废。就教学和科研来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般教育学基本规律。尽管不同学科、专业,以及各自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有所不同,教学和科研的比重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单打一”是行不通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从事公共基础课性质“思政课”的教师,“只上课,不搞科研”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再进一步说,“思政课”教育教学,既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有不少值得调研分析的实际问题,只有把理论上、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梳理和廓清了,才能促进“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高。

问:您说的“思政课”教师教学和科研也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往往只是职务晋升的“敲门砖”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思政课”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年讲师、中年副教授,主观上不想晋升副教授或教授了,只求有个“铁饭碗”,上上课,等待退休。这种情况,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青年教师,使得“思政课”教师就是“上课机器”的“代名词”。您既是专家,又是管理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我的观点首先是不搞科研的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我的观点再进一步是不搞科研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以上我已经说过,由于“思政课”教育教学性质的特殊性,折射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都有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任何教师的教学,都应努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有些教师不想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或职务,也必须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或教学论文,不仅仅是科研成果的体现,而且是教师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把从事一定科研工作与晋升职称简单地“画等号”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提倡的。至于有些教师——如您所说的一些讲师和副教授连续多年不发表一篇论文,我们就认为,他非但不可能是一个“优秀”教师,而且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或许他拥有博士的头衔、副教授乃至教授的光环,那么,不再继续从事“思政课”教学,可能就是唯一的“出路”。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太赞成一些学校采取“通用”的方法,搞所谓的“变通”的方法,即教学和科研的考核,可以相互“抵冲”:教学工作量不达标,用科研成果来“抵冲”;科研工作量不达标,用教学工作量来“抵冲”。在现实中,往往是后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并且,我也不赞成机械地用经济“杠杆”,来“惩罚”科研工作量没有达标的教师。因为,教师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决不是靠金钱就能够“堆积”起来的。科研,应该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冲动和自觉的需要!只有经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站在讲台上,才会有“底气”!才能真正“讲明白,说清楚”!事实上,以多上几节课或少拿一些津贴的手段来“逃避”科研考核,人们会觉得是很“划得来”的。长此以往,科研的积极性消退了,并且助长了摈弃科研的不良风气。我认为,应该尽快扭转这样的现状。

问:那么如果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是有一定的科研自觉性的,但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往往觉得不“顺利”,总觉得发文章很难,埋怨心理“在所难免”;责怪情绪“油然而生”。久而久之,也就难以保持科研的积极性了。您能给这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思政课”教师说几句吗?

答:“写文章难,发文章更难,写文章发表在CSSCI杂志上更是难上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教师在发表科研成果上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花了时间和精力,形成了科研作品,期盼能够公开发表,这样的心态可以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我的意见是,首先是要“写”——写了论文,不是100%就能够发表的;但你不写论文,那就连1%发表的可能都没有。这么浅显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少“思政课”教师是不太愿意花时间去思考的。

可以进一步再说几句的是,从我的体会来说,投稿也是有些“基本技巧”的。当然,这前提是:你写的论著在思想观点、数据材料、理论分析、观点创新上,都是有良好基础的。这就需要在平时对你欲投稿的杂志风格,要求有“相当”的知晓度。这至少包括:①该杂志侧重于发表哪些选题的文章;②近一时期以来,该杂志集中刊登的热点或重点是什么;③你所撰写的论著的内容或观点,是否已经在近期该杂志上发表过。一些专家学者都有“跟踪”与自己学科相关杂志的“习惯”,日久天长,某些杂志的“行情”就了如指掌,投稿的“针对性”和“命中率”也会大大提高。例如,你的稿件适合《历史研究》发表,但不一定适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发表;反之亦然。这并不存在杂志档次的高低、规格的雅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真心希望青年教师能够潜心钻研,不骄不躁,多呛几口水,就一定能够跨越这一门槛,不断有佳作问世。

(四)访谈四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6月

访谈地点: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海兴大厦大堂

访谈对象: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终身教授

2:访谈记录

问:不少“思政课”教师,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走上“思政课”教学岗位后,虽然知道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又觉得搞科研“没有方向”,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可写?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这一问题的确有相当的普遍性。从问题的本身看,有这方面的困惑和疑虑,比“思政课”教师“只需教学、不必科研”的认识要前进了一步。但同时,也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思政课”科研没有自己的“定位”,还是得在其他学科领域里“开垦”、“耕耘”的传统认识。我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确立,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就是为“思政课”教育教学作学科支撑,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平台,也是我们广大“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开展科研的“机遇”。

讲得具体些,就是说:“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可以与学术前沿相关,也可以与社会现象相关,但更重要的,是要与“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相关。这其中包括:①教学中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②教学经验总结和教学有效性探索。这也就是说,不必“绕开”、“回避”大家朝夕相处的“思政课”来苦思冥想“找”选题。其实,许多值得研究的选题,就在我们平时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目前来讲:①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都是需要作一番认真研究,才能“说清楚,讲明白”的;②“05”方案刚开始实施,大家还都在探索和实践,这就更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全面、准确把握新课程方案的整体要求及各门课程的具体要求。这都需要归纳总结教师如何在“二度创作”基础上,提炼出增强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总之,做个“有心人”,发现和捕捉科研的选题,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问:以上您提出要紧紧抓住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机遇,来开展我们“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工作,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要以科研的方式方法,来进一步达到“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或者说达到“思政课”的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的有机统一?

答:是的,而且这也是我们“思政课”教师当前开展科研工作的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这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基础,又是“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托,而课程体系建设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的展开和运用。我们要扭转“思政课”只是“课程”,而非“学科”的片面认识,将“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放到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中“做文章”。

我个人认为,在大背景中“做文章”,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们可确立的科研方向或选题至少包括: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③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研究;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和大学生思想理论关系研究;⑤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及全面发展研究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是“老调重弹”,但之所以是“老生常谈”,就是因为以往缺乏从学理的层面来进行研究,只是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进行广征博引,因而,也难以从学科上作有力的支撑。

还需要强调的是,对诸如以上几个问题的研究,往往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我们应结合实施“05”课程新方案的教学实践,关注这些课题,研究这些课题。对以上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的需要。

再进一步讲,只有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结合中,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科研质量;只有摈弃一味从“思政课”的性质来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自身内容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提升“思政课”在整个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中的地位,才能使“思政课”教师队伍得到稳固和提高、才能使“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在社会上得以认可。

问:“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方向和选题,应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这是否说,就不能或不应该“涉足”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

答: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用我学哲学专业的“老本行”说,这是需要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来加以认识的。强调“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应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但绝不是说把自己“封闭”或“禁锢”起来“自娱自乐”。这看似“紧密结合”了“思政课”实际,但实际上是一种“僵化”的认识。实践一再表明: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有利于各学科的发展的。

作为“思政课”教师来说,既要“潜心”、“专心”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心”参与本学科的学科建设,又要融入、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促进“思政课”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立的时间还不长,更需要开拓这一学科的研究空间。总之,不能“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而对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来说,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借实施“05”新课程方案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东风”,鼓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既“依仗”自身原有的学科优势,广泛涉足文、史、哲、经、法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又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进行“互动”、“杂交”,做到“博”与“专”的统一,不断深化和拓展与自己所担当的“思政课”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研究领域,不断提高同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对话”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问:最后,请教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性意义的问题。如何界定“思政课”教师科研成果的学科专业性?

答:以前我也经常听说,有个别“思政课”教师提交有关“烹调技巧”、“园林设计”等书籍,以及诸如民国时期的“黑帮”研究、房地产评估等论文,作为申报晋升职务、职称的材料。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能“泛化”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就是说,不能把所有正式出版的、公开发表的书籍和文章,都看做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对“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的确认或考核,主要应看其在“本学科领域”的成果。特别要关注到问题是,不能简单地说,“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烹调中也有辩证法,园林也有美育的功能等,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庸俗化”。既然是“思政课”教师,既然是要晋升“思政课”系列的职务,那只能报送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关的成果,而且,这个“相关度”必须是较为“紧密”的。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尚未确立的时候,“思政课”教师没有自己的“码头”,发表科研成果只能是“借船出海”。现在,中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我们也要防止一些“远离”马克思主义和“思政课”教育的其他学科打“擦边球”,倒过来“借船出海”,更不能自己也搞“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

【注释】

[1]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