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是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关系。实际上人不可能获得任何与生俱来的外语能力。语言外壳围绕一定思想内容而体现其功能,思想内容通过语言外壳而进行交际。
知识与能力_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

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社会化的一种规范的信息系统,言语则是使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个人心理现象。知识是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关系。事物的种种联系和关系,特别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不能单纯通过感知直接认识到的,必须通过一种思维活动—理解—才能认识。人类知识是人们经过反复实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达到理解的产物。

知识的学习都要通过理解。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应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或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容纳新知识,这便是理解。可见对知识的掌握首先是要达到理解的程度。当然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理解还可以有不同的水平,一般是从低水平的肤浅理解(认识事物的部分联系)进入高水平的深刻的理解。

二、各种言语技能之间的关系

言语技能不外读、听、说、写、译等几种每种言语技能都有着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但各种言语技能之间却存在密切的内部联系。听、说属于口语方面,默读和写属于笔语方面;听和默读属领会式掌握语言,说和写属复用式或活用式掌握语言。朗读既与笔语有关(读的是书面材料),也与口语活动有关(把看到的言语变成发声的言语);既与领会式掌握有关(感知理解笔语),也与复用式掌握有关(发声的言语可为人感知和理解,从而通过朗读可传达别人的思想而且可以成为背诵)。读、听、说、写之间主要联系以双线表示,读、听、说、写各与一种形式密切联系,听可为外本口译打下基础,默读可为培养外本笔译打下基础,能说才能进行本外口译。

(一)掌握外语言语技能的三个层级

1.领会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领会式掌握,表现在对言语的感知和理解。当人能听懂(听觉领会)或读懂(视觉领会)言语时,这表明他已达到领会式掌握言语技能的程度。听懂和读懂表明已具有听的技能和读的技能。运用听或读的技能不仅包含感知的过程,同时还包含记忆的过程。输入的言语材料必须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才能使视觉和听觉刺激中编码的意义变成接受者脑中的意义。

2.复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在心理学上复用指的是在记忆中再现某种材料,也就是在没有言语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主动地再现材料。在复用时也会产生认识感。因而复用并不排斥领会,实际上是包含领会。恢复过去感知和掌握的言语,例如利用背熟的语言材料讲话,这便是复用式掌握语言。在复用的言语中,说话人通常不加入任何自己的创造性的东西,只是像演员一样背诵已准备好的台词。

3.活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学习外语达到能够不必依靠背熟的语言材料而比较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所认知和再现的材料进行说或写时,可以认为已经达到了活用式掌握语言的水平。活用式掌握是以创造性再现所学材料为标志的,要求编造词的表述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因而活用式掌握外语所具有的说和写的技能。

(二)掌握外语言语技能的类型特点

1.感性直觉类型

特点:

(1)主要通过实践掌握外语,不大重视语言理论知识;

(2)善于模仿,能较快掌握所学语言材料;

(3)外语常挂嘴边,有时甚至误导不懂外语者说外语;

(4)常力图用外语思维;

(5)有时在梦中使用外语;

(6)对翻译不感兴趣;

(7)能感觉出别人言语中错误,但常不能予以说明。

2.理性逻辑类型

特点:

(1)重视获得语言的理论知识,以语法分析为主要学习手段;

(2)掌握语言缓慢,发音困难;

(3)掌握语言主要是领会式的,对实际使用语言无特别满意感觉;

(4)通常要通过翻译来理解语言材料,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5)基本上不用外语讲话,也不在讲本族语时插入外语词;

(6)梦中从不使用外语;

(7)借助语法知识能发现别人言语中的某些错误。

三、外语能力分析

外语能力常与人的先天禀赋混淆起来,解释为人生来就获得的一种特殊的天赋。实际上人不可能获得任何与生俱来的外语能力。所谓语言天资只不过是一种便利学习语言的生理上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现成的语言能力。不经学习不仅不能掌握外语,本族语也同样不能掌握(如无适当的语言环境)。

(一)语言能力

1.外语语音能力:那些有助于顺利掌握外语语音的能力。其中包括能够区分外语语音(音位)的辨音能力,能准确再现外语语音的发音能力;具备听觉和动觉的控制能力及发音动作的协调能力;具备自动化言语动作熟练及感知和再现外语语调的能力等。

2.词汇能力:顺利掌握外语词汇也要求具备相应的能力。属于词汇能力的是:有助于牢固记住词的感性基础的形象记忆(听觉的,视觉的和动觉的);迅速而准确地区别某些近似词的能力;迅速形成新的概念并掌握有关词义区别的能力;迅速理解词的具体(上下文的)意义的能力;识记各种外语词组,短语,成语的能力;在感知口笔语时迅速认知和理解词的能力;迅速找出必要的外语词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等。

3.外语语法能力:包括分辨各种词类和句子成分的能力;觉察外语词结构及语法特点的能力;根据语法规则变化单词并将词连成句子的能力;迅速而准确地辨认和再现各种句法结构的能力;正确使用冠词或其他限定词的能力;正确掌握词的一致关系的能力;具备正写和正读的熟练等。

4.外语修辞能力:首先应是概括这一种或那一种语体词汇和语法特点的能力,其次是辨认各种语体并在自己的口笔语中再现这些语体的能力。

语言外壳围绕一定思想内容而体现其功能,思想内容通过语言外壳而进行交际。

(二)语感

人能够直觉地认识各种各样的联系和关系。当人所感觉到的联系或关系还未被意识到时,直觉的认识只能是感性的。人们的实际活动只有在由于相应的实践经验培养成了特殊的敏感性才可能是有效的。

一是反映词与所标志客体之间(词义基础)的联系与关系;

二是反映语言特征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特点)那些联系与关系;

三是反映两种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关系。语言联系和关系的所有这些感性反映形式构成巨大而复杂的感性复合体,这便是语感。

(三)外语思维

对外语思维的心理特性的研究,是从语言与思维相互直接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这个基本原理出发的。思维只有在这种或那种语言基础上才能起作用。问题是本族语思维与外语思维是否完全相同。就思维形式而言,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尽管客观存在的一切对任何人都相同,亦即人们思考的客观内容是相同的,但反映这些现实的主观内容,亦即人们思维中形成的概念和判断却很可能是不同的,这便是思维内容上的差异。这说明外语思维与本族语思维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不同语言的词所概括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都可能不同。别里亚耶夫认为,当人在足够完善的水平上掌握外语时,本族语词和外语言语反应时间没有任何显著差异。只有在人掌握外语没有达到应有水平时才觉察出使用外语的过程有某种迟缓。由此可见,外语同思维的联系并不一定只能是间接的,同样可以是直接的。

(四)外语的感知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是知识的泉源,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对外界事物,现象的整体进行的直接反应,是人脑形成整体性映像的认识过程,知觉反映整体,并具有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点。理解和语言及言语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因而永远是自觉的。理解在生理上乃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在心理上则以领悟所感知到的对象为特征,从而永远以展开逻辑推理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理解总是词的逻辑的或推理的思维。

(五)语感的形成

语感的第一个范畴就是反映词与所表客体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便是复杂的语感结构中的词义感。词义感可以而且应该划分为词的基本意义感和词的具体意义感。词的基本意义感反映词与概念的联系。而词的具体意义感则反映存在于词与该词所指称的那些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

语感的第二个范畴:属于复杂的语感结构的还有语言本身的关系感,首先是词汇及语法的关系感。属于这种关系感的还有许多局部的词汇和语法感。人在实际掌握语言时,不假思索地正确进行词的数、性、格、人称和时间的变化,使用必要的前置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语感进行的。掌握语言还要求具有一系列语音感和修辞感。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考虑所有这些方方面面。有人计算过,如果我们要把所有这些都考虑到,我们必须记忆二十四条规则,这就需要若干分钟的时间。那我们就要在自己的言语中长时间讷讷难言,也永远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作为语言内部体系特征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直接感性反映是这样的:在语音方面有语言的单音之间以及完整的语音复合体之间的同异感,还有言语的节奏感、动力感、旋律感等各种特点的语感。所有这些语音感的总和可称为语音鉴别力。通常只有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人们才会意识到语言的语音特点。语言的被意识到的语言特点形成语音知识,或构成对所学语言语音的了解。当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语音时,做到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语音感的真正领悟是非常重要而必不可少的。在语音方面,除听觉外还有另一种运动因素,即作为说话之基础的发音动觉。这种发音感,也可称为发音基础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要真正领悟作为外语发音基础的所有特点,只有在这种领悟是以相应的发音感为基础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除了词的视、听、动觉结构外,人还具有存在于词的各种形象之间的那些关系感。言语表象包含两类和四种形象,那便是:感觉形象(视觉的和听觉的)与运动形象(发音的和书写的)。言语形象所有的这些感觉和运动的组成部分乃是统一的复杂的联想复合体,是人在使用词时所感性体验到的。

语感的第三种范畴是反映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联系与关系的语感,这是掌握了好几种语言的人的特征。属于这种语感的基本上是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特点与另一种语言的这些特点之间的异同感。这种同异也可理解为两种语感之间,即一种语感与另一种语感之间的异同。因此,人们只有在直觉掌握第二种语言时,才可能存在第三种范畴的语感。

外语语感的形成而言,以下几方面因素是有帮助的:

1.先天的素质。这些素质本身以机体一般的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点为转移。神经生理机制在大脑半球皮层上具有一定的定位。除一般的听觉区域、视觉区域和动觉区域之外,还存在着对实际掌握语言有直接关系的言语动觉区域或发声区域、言语听觉区域、书写动觉区域和言语视觉区域等,每个区域的损伤都会构成相应的失语症。例如言语视觉区域破坏就不可能阅读;言语听觉区域受损就不能理解别人的口语。但也不能认为这些区域是彼此孤立地发生作用。

2.语言的理论知识。语言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力求掌握外语的人在获得关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特点的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语感的产生和形成较学习者企图用直觉的办法掌握语言要早得多快得多。这因为知识有可能成为经常的强化手段,提高感知的效果。但仅仅依靠知识本身永远不能导致语感的形成,没有语言实践它们依然只是些纯词语的,理论的或抽象的知识。

3.实际运用语言的言语实践。语感最初的产生和以后的发展和完善,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条件下才有可能。言语实践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没有言语实践就不可能形成所学语言的语感,没有语感要掌握语言也是完全不可能的。总之,能最快形成语感的那些人,他们第一,具有一定的学习语言的先天素质;第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第三,具有足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言语实践。

(六)外语的理解

1.语言处理的四个层级

(1)在知觉层级上,我们描述用于编码词的字母组成的一系列眼运动。

(2)在词汇层级上,我们运用识别的字母从记忆中恢复词的词汇表征。这种表征包括词的意义、拼写、发音、词类及其他有关特征。简言之,表征是我们就一个词所知道的。

(3)在句子层级上,我们分析继续展开的言语信息中的句子结构。表中例句包含两个副句,而且从句在前。我们在处理第二副句时,运用工作记忆,储存第一副句的内容,然后形成统一的整个句子的表征。

(4)话语层级上,我们使用层次较高的单位,如语段。从一个例句列表中可在句子层级上识别句法结构,但要理解女高音歌唱家要求助于谁,必须使用前面的上下文等。

人脑中存在着类似词典的内部词汇,从记忆中寻找提取这些词汇的信息称为词汇检索。词汇检索的速度很快,每分钟可听250个词并对这些词有所理解,其中包括知觉处理和理解处理。据估计每个词的检索时间仅150~200毫秒。

①储存词汇:

第一种信息是语音。

第二种信息是有关词的语法信息。首先表明其词类,在句子中的地位及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适用于何种结构,动词后是否可有宾语,搭配关系如何等等。

第三种信息是词汇意义。

②词汇的理解

影响内部词汇检索的因素:词的使用频率。一般说来,词的使用频率愈高,检索愈容易,检索所需时间愈短。关于为什么高频词容易检索的问题。确切的答案是在于与频率有关的另一因素新近性。

按照这项假设,新近听到的词较过去听到的词能较快的恢复。由于常听到的词一般也都是较新近的,似乎频率可以预见词汇检索速度。当然实际上大部分是近现的效果。

③词素的结构。音位表征可切分为词素。词素是具有语法功能的最小单位。英语动词speaking是由两个词素组成的,词干speak和后缀ing。后者由于起着语法作用而作为词素,表示动词的进行式。形容词unlovely由三个词素组成:un+love在词汇检索时,音位表征被切分为词素。分析话语中音位表征为词素可提供解决切分问题部分手段。

作用1:常提供话语中语法结构的重要线索。

作用2:它们能帮助切分音位表征为适于词汇检索的单位。当然,内部词汇中是否有必要将词汇分解为词素成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词汇的出现频率。经常出现的词,虽然由几个词素组成,但在内部词汇中却很可能作为独立的项目储存。反之,不常用的多词素词则可能以几个词素的形式分别储存。

(3)内部词汇的语义结构

语义结构1:层级网络模式。网络模式认为,词的概念在记忆中以网络形式储存。网络是有层级的。记忆中的每个词都表现为网络中一定层级上的一个节点,并与别的词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构成完整的系统。柯林斯(Collins)和奎良(Quillian)的研究成果可认为是这种网络模式的典范。显然,层级网络模式中词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特征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都只是一种逻辑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不一定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各种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均有可能影响我们实际的语义储存、提取和理解。柯林斯及其他心理学家在原模式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另一种模式——扩展激活模式。

语义结构2:扩展激活模式。经柯林斯和洛夫特斯修正形成的这种模式,近年来在认知心理学方面很流行。他们认为内部词汇中词是以关系的网络为表征的,但其组织并不像原来的模式那样有严格的层级。反之,其组织只是接近于由节点相连的网状,节点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如范畴关系之类的结构特征,这种模式似乎体现了原网络模式及另一种由史密斯等人提出的语义特征模式的某些方面。“概念是作为相连的环节储存”这个观点被保存了,但“所有这些关系是相等”的观点,已做修改,认为某些节点较其他节点更易接近,其容易接近的程度与使用频率和典型性等因素有关。语义信息得到恢复的过程也在这种模式中有所修正。不再是通过网络相交,而是在扩展激活过程中产生。激活是在一个节点上开始,然后按平行形式扩展贯穿网络。这种激活经距离而减弱,这就保证了关系较近的概念比距离远的概念更易被激活。此外,网络模式忽视世界知识,语义特征模式则明确区别词的知识和世界知识这两方面知识。这种模式将两种知识结合起来成为单一的语义网络。

语义结构3:语义特征模式。在网络模式中,单词表征作为完整的单位分散在词汇中。另一种方法是作为一束语义特征来表征。史密斯,肖本和里普斯据此提出了语义特征模式:定义和特性。定义特征是一种必须作为概念部分实例提出的特征。特性特征严格说来对范畴成分并非必要,但仍然典型地与词相联系。例如,鸟的两项定义特征是,它们必须有翼和有生命,特性是鸟能唱歌。这种模式认为,语义验证是通过两阶段的过程决定的。

第一阶段,(定义)主谓语的所有特征均恢复,并予比较而获得两个项相似性的总的估计。如果它们高度相似,我们所做回答是真实的。如果它们高度不相似,我们回答是错的。如果相似程度是中等的,那么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特性),这时只考虑定义特征。典型的效果被认为是由于第一阶段中特性特征的操作。因此,A robin is a bird(知更鸟是鸟)使我们恢复了robin和bird一般相似的特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