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政课”讨论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思政课”讨论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思政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课”讨论式教学也应具备一些基本前提,满足一些基本要求。“思政课”要求所讨论的问题要有正确的结论,至少方向是正确的。总之,在实际组织和开展“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实践之前,有必要搞清楚“思政课”为什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以及应该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以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讨论式教学可以运用于“思政课”,既有其价值逻辑,也有其方法逻辑,这是“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可以存在的“合法”依据。同时,“思政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课”讨论式教学也应具备一些基本前提,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1.必须是“真的”讨论

之所以称之为“真的”讨论,是因为在包括“思政课”在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大量存在着“伪讨论”。真正的讨论,根本上是民主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环节都应该体现民主精神,而不能与之相违背。这就要求所有参与主体之间必须是平等的,意见和观点的表达也必须是自由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思政”课堂上的一些所谓的讨论,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问题很多,既与讨论的根本价值相违背,也没有达到以讨论促教学的目的。具体表现很多。比较常见的是,教师或讨论的组织者出于各种目的,有意无意地对讨论进行控制。讨论的主题(问题或选题)、内容、过程、参与者等,往往都在被控制之列。有的虽然对讨论不直接加以控制,但也会经常干预讨论。干预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打断或制止认为不当的发言、直接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点名发言、对发言进行倾向明显的评判等。在这些所谓的讨论中,发言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对待,讨论者之间没能体现真正的平等,参与者也不能畅所欲言,更谈不上对不同意见的尊重和宽容。因此,这些讨论都算不上是真正的讨论,与讨论的内在精神与本质要求不符。还有一种“伪讨论”是,教师只是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或调节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这充其量只是一种“互动”,而不是真正的讨论,更不是讨论式教学。

2.必须是“好的”讨论

好的讨论,指的是讨论应该规范进行,所有参与者都应该遵守。一场好的讨论,对于组织者来说,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提出规范要求,并督促和指导讨论照此执行。对于参与者来说,首先要有“德”。荀子提出,“士君子之辨说”,应“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就是要求“士君子”在参与讨论(辩论)时应该具备的“言德”、“听德”和“辩德”;荀子还进一步要求辩者“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势,不利传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吐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即要求辩者不要因别人的批评或赞誉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不用华丽漂亮的话语去迷惑误导听者,既不取悦于富贵权势,也不听信于谄媚奉承之辞,这样才能守正道而不偏,敢说话而不受胁迫,言辞流畅而不胡言乱语,崇尚公正而鄙视无聊争吵。对古人要求如此,对今人亦然。这既是讨论者参与讨论时应该坚守的品德,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准则。具体到“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好的”讨论要求主体平等,发言坦诚客观,公正不褊狭,平和不偏执;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不强词夺理,更不无理取闹;追求共识,但不强求一律;有心胸,能包容,尊重不同观点和意见等。好的讨论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以外的收益。如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民主、平等、自由、多元、宽容等的理解;明白社会生活中既要有据理力争的博弈,也要有适可而止的妥协;懂得“共识”的达成,可能是欣然接受,心悦诚服,也可能是各方协商,互相让步;好的讨论也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体会尊重,提高品性、健全人格,从而健康成长,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3.必须是“对的”讨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课堂教学也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有关问题的结论,让学生记住;甚至认为答案与结论是次要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与方法才是重要的。但“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它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要有答案和结论,而且要求有“对的”答案和结论。提供和传授“对的”答案和结论在讲授式教学中比较容易做到,但在讨论中要做到这一点则相对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讨论的指导和引导工作。教育学的一个基本常识是,在教育和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讨论式课堂教学在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前文提到,真正的讨论是不被控制和干预的,但不控制或不干预讨论,并不等于放任,那不是课堂教学,更不是“思政课”教学。“思政课”要求所讨论的问题要有正确的结论,至少方向是正确的。课堂讨论提倡形式和过程都是民主的,讨论者的观点表达是自由的。但民主、自由的讨论与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使讨论参与者(包括听者)获得正确的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没有必然联系。这与讨论者以及所有讨论参与者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有关。民主、自由的讨论,其结果有时候是有共识的,有时候则可能没有共识,而且没有共识的情况普遍地存在着。但没有共识并不表示没有结论,而是各方可能都有自己的结论,是多元化的结论,而且各种结论之间还可能是相互冲突的。无论是发言者还是倾听者,在讨论的最后通常都会有一个权衡与选择,哪种观点和结论更合理、更正确,自己更倾向于谁。这涉及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选择包括可选择与能选择(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可选择是一种环境与制度安排,而能选择则是个人的思想与行为能力。阿马蒂亚·森在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设计“人文发展”(Human Development)的理论框架时,就把“发展”界定为“扩大人的选择的过程”,“包括人的能力的形成以及人们对所获得的能力的运用”。“人们对所获得的能力的运用”即是人的“可行能力”。而选择即建立在一个人的“可行能力”的基础之上。现实是,面对复杂的理论观点与政治社会问题,对于尚不具备相关系统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大学生来说,特别是那些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年轻大学生来说,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选择正确。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者的作用,正确引导讨论,并结合讨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和选择能力,确保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特别是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行进。

总之,在实际组织和开展“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实践之前,有必要搞清楚“思政课”为什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以及应该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以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参考文献

[1][美]Stephen D.Brookfield,Stephen Preskill:《实用讨论式教学法》,罗静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2]宋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

[3]UNDP,1990,Human Developent Pepo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发表于《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注释】

[1]徐家林,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治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