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研究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会计环境的变迁导致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要求高校不断调整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此相呼应,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加以动态调整。针对我国会计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作出相应的动态调整。随着资本市场、网络经济的发展,全球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跨国公司、WTO等多边国际组织、国际政策协调组织等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钱爱民 吴 革

摘 要:明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的设计起决定作用。而会计环境的变迁导致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要求高校不断调整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此相呼应,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加以动态调整。本文从探讨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动态调整问题出发,论述了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着重探析了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原则与具体实施内容,从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优化以及课程群的建设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会计教育 国际化 课程体系 动态调整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如何确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会计教育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从1978年以来,我国会计教育界就围绕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多次大讨论: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技能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还是普通人才;是培养本土化人才,还是国际化人才;等等。关于这些问题,见仁见智,至今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针对我国会计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作出相应的动态调整。与此相呼应,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加以动态调整,本文认为,可以分别从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优化以及课程群的建设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

一、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动态调整

(一)明确培养目标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先决条件

高等教育应首先明确自身的使命,以进一步制定培养目标,确定学生的目标市场。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只有明确了自身的培养目标,才能决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继而为实现这一目标,设置、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毕业生。此外,通过了解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认可程度和分析社会环境的变迁,调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再进一步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更贴近社会需求的学生,从而推动学校的品牌建设,最终构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要优化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要重新审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明晰?是否贴切社会环境?是否科学合理?只有在确保目标正确的前提下,才可以制定、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不断输出的产品被市场认可,从而推动会计专业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环境变迁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

随着资本市场、网络经济的发展,全球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跨国公司、WTO等多边国际组织、国际政策协调组织等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其中,金融全球化对会计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尽快了解国际经贸环境,熟悉资本市场运行规律和规则,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会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内高等会计教育范式的逐渐趋同,要求会计教育培养有国际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会计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从教育理念、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迫切需要我国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我们需要大量优秀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WTO及其他有关国际惯例,更要精通用编制财务报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既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风险熟练处理各种会计业务,还能为企业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三)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动态调整

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面对会计环境变迁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重新审视我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我国传统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注重人才教育的专门化,设置过多的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侧重于传统会计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无法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适应企业对其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当前形势下,我国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以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通晓国际惯例、具备外语沟通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具有独特创新能力和未来环境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人才。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一)诚实守信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可见,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近年来,接二连三的会计造假事件使会计职业陷入了全球信任危机,如何重建会计职业的公信力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首先应注重诚信品质的构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恪守诚信。

(二)具有国际视野、熟知国际惯例

作为一名国际化的会计人才,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要了解国际商法、经济与政治文化等特点,尤其是要熟知国际交往过程所遵循的国际惯例,精通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对外提供国际通用的财务报告,以利于企业的全球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决策。

(三)具备用外语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上市,会计人员必须能用外语(以英语为主)编制财务报告,以供国际投资者作为决策依据。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外语阅读与应用能力,掌握用英文表示的基本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精通国际会计准则。此外,随着我国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将是其战略发展方向,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客户,也势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用外语进行口头沟通的能力。

(四)能快速适应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许多会计的传统职能可由计算机取代,而会计人员将从事更多的“非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如只接受有限、狭窄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则无法在快速发展的职业生涯中走向成功。会计人员除了掌握财务会计的核心知识外,还必须熟知经济管理类的一般通识,更重要的是,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五)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综合能力

随着会计人员工作环境的变更,会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会计人员的责任将更为重大,遇到的问题也趋于复杂。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除了上述特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此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应用的今天,要在会计职业生涯中走向成功,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掌握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工、产生会计信息的能力,还要具备应用信息与沟通协调的能力,并具备为相关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指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调整要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设置犹如工厂的生产线,为保证最后输出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事先必须周密设计工序的总量、类别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同理,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实现会计高等教育目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首先应围绕培养目标分设几个阶段,设置分阶段的课程群,每一阶段都应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锻造哪方面的能力,当会计教育目标因时代发展而发生改变后,课程体系也必须随之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输送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指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前文已述,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发生调整后,为与培养目标一致,必须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可能包括整个教学结构的调整。然而,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每年进行修订,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专业的课程群也一成不变,若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内的分类方法发生变化,会计课程体系也应随之变革。此外,就一门课而言,尽管名称相同,但其内容应反映当时会计科学的最新成果,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加以更新,比如会计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必须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加以修订。

(三)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要科学、合理。为了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是宽口径、注重通识教育与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课程体系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即一般教育课程、经管类学科教育课程以及专业教育课程,关键是要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此外,课程的门数设计还要符合教学信息最优化原则,应根据规定的学习期限,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按照最优化要求安排课程内容,课程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这些课程能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四、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不断优化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

为适应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我校从2003年开始,与相关会计职业团体合作,相继在本科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中引进了ACCA和CGA两个国际项目,执行独立教学计划,安排了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这是我校今年来完成的一项本科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为我校“培养高素质、通晓国际通则、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过早地限定学习背景、过早涉及具体的技能培训,会影响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和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经过对我院多届毕业生在职场发展的调研,结合用人单位对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通过与国际职业资格的逐一商洽,从2011年开始,我院改变了以往与相关职业资格开设专业方向,采用其教材授课和考核的单一培养模式;采取更为自主、灵活、高效、廉价的全新培养方式,即在校学生可以采取选修职业资格机构对我校校内认证过的课程的方式,取得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不同数量科目的考试豁免资格,从而更好地处理了本科会计专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保证了学生高效地进行大学本科学习和国际化职业资格学习,从而更加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适应素质教育目标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原则,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进行动态调整之前,应首先分析一下课程体系的结构,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是否构建合理。由于知识更新迅速、劳动力市场对技能需求的迅速提高和技术过时的速度加快,与专门知识和技能相比,普通的、灵活性强的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学历、经历、不如学习力”,本科生在就业后为了保住工作,必须继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大学内所教的很具体、很规范的内容往往会迅速贬值与过时,而若教会学生如何在新情况下迅速捕捉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能力,则高校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就真正具有竞争力,也才能被市场最终认可,从而才能真正树立该校的品牌。本文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成为本科教育的主要课程,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可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所需技能的宽厚的基础。这一点从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可以得以反映。在2007年实施的课程改革计划下,哈佛大学推出8门全新的课程,要求每一位入读的新生必须学习分析推理、道德推理、世界社会、文化和信仰、世界中的美国等课程,协助学生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加深对外面世界的认识,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主修的学科上。

目前,我校在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素质教育,以及在教学结构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现将教学基本结构中的一般教育课程、经管类学科教育课程以及专业教育课程,分设了公共基础课教学、学科基础课教学、专业方向课教学三个逐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教学层次,分为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等几个教学模块。其中在学科基础选修课中,开设了大量的管理、贸易、金融、法律、商务等财经领域的通识课程。这一教学结构设置比较科学,较好地解决了三大部分课程体系之间以及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的搭配问题,基本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与培养通晓国际惯例、具备外语沟通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具有独特创新能力和未来环境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相适应。但应进一步探析教学层次之间的比例合理性,不断完善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演变关系,不断改进具体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完整性问题。

(三)不断完善课程群建设,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当上述步骤完成后,优化课程体系的落实点就是完善专业课程间的衔接与分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每一门课的课程建设问题。可以考虑把一些逻辑联系紧密的、直接逐层递进的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并组成一个课程组加以建设,明确课程群内的每一门应负责的内容、应解决的问题,不断完善与优化各门课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衔接问题。

以“财务会计”课程群为例,为适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会计专业辅修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我院于2011年开始,改变了以往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初级财务会计”(2课时)、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财务会计概论”(4课时)的这种不一致局面,而不分专业一律开设“财务会计”(3课时),这样就为会计专业学生和辅修学生共同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扫清了障碍并打下了共同的基础。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采用西方原版教材并采用双语授课形式,很好地解决了中西方会计教学内容的融合问题,并为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高级财务会计”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和专业性,采用中文教材,但内容上兼顾了中西方会计惯例和具体内容上的差异。为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开设了“会计实验与实务”课程,增强了学生的会计实务的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弥补了前面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的问题。这样,“财务会计”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之间彼此分工、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较好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本土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问题,从而为“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至于对每门课程的建设,除了继续推行目前的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建设之外,还要对每门课加大力度进行基础建设,主要应完善每门课的教学大纲制定工作,对每门课进行课程介绍,并在网上加以公布,供学生在选课时参考;规定各门课的先修课,要修读该门课必须具备哪些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即学习该门课的资格是什么;对于每一门课,还要明确本门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学习该门课应具备的能力定位要进行详细的论证,是强调写、口头交流,还是分析、实务能力,都要一一明确,而后才能设计各章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才能缓解目前课程之间有些内容简单重复,而有些较难、学生急需了解的内容却借口课时不够而不讲授的现状。在备课环节,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程内容的商定,老师们需要做到全面参与、相互协调、步调一致、互为补充。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课程体系优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且优化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止的概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修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输送更多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立齐.从“死记”到探索的美国会计教育.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第1卷).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7).

[2]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8).

[3]刘道玉.论大学本科培养人才的模式.新华文摘,2008(14).

[4]叶茂林.理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科学出版社,2007(5).

[5]许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王开田,胡晓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8.

[7]聂萍,张天西.会计博士生培养与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研究,2004(4).

[8]杨有红.十一世纪的会计和会计教育.会计研究,2000(8).

[9]袁广达.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会计研究,2003(3).

[10]张俊瑞,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0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