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四川农业大学 杨 柳摘要根据语用学理论,凡是对话语产生影响,并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所有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对言语信息的释义和制约功能。言语交际并不仅仅是一个循环状的过程而是呈螺旋状上升的。

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杨 柳

摘要

根据语用学理论,凡是对话语产生影响,并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所有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强调语境的构建是一个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动态的过程。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对言语信息的释义和制约功能。

关键词

动态语境 言语交际 释义和制约功能

Abstract

According to pragmatics theories,all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intra-linguistic and extra-linguistic factors which have an impact on the discourse as well 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sent verbal communication can be called context.This thesis emphasizes that,based on pragmatics theories,the building of context is a dynamic process which closely relates to the pragmatic act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agmatic process.The explanatory and determining functions of dynamic context to verbal massage in intra-linguistic and extra-linguistic context during the dynamic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alyzed.

Key Words

Dynamic Context Verbal Communication Explanatory and Determining Functions

一、语境概述

语境是现实生活中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一切话语的出发点。语境这一概念,首先是由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提出的。1923年,马林诺斯基通过对南太平洋Trobriand岛上居民语言使用的场所以及不同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的研究,认为:“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提出了“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的概念,并深入研究了二者对话语的影响及制约作用。弗斯发展了马林诺斯基的理论,作出了更为具体、更为详细的语境分析。他认为语境不仅指“语言的上下文”,还指“情境的上下文”。弗斯语境观的进步性表现在他在分析中还对语言语境进行了描述,增加了对语言因素的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发展,语境的研究也进一步发展起来。社会语言学家Halliday,对语境这一概念进行了更为抽象的概括,提出“语域”(register)的概念,并把它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统称为情景特征(situation of context)。其他语言学家如Goffman、Hymes、Lyons和Fisherman都从各个角度对语境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语境的定义没有达成统一,但总的概念却无大的相悖之处。其中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一组个体;(二)语境具有释义和制约两大功能[1]

从广义而言,根据语用学理论,凡是对话语产生影响,并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所有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通常是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所要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可以分为语音语境、语法语境、语义语境;非语言语境指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在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可以分为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情景语境包括参与者(角色、地位、年龄、经历、教育、性别)、场合(时间、地点)、正式程度、媒介(书面、口头)、主题、领域;背景语境包括常识和文化语境[2]。这些是对语境的静态理解。随着语境研究与交际学研究的发展,语言学家Sperber&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的构建是一个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动态的过程。交际者主动操纵语境来实现他们的交际目的,使他们的话语符合语境并具有语境构建功能。所以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和语境构成了一种动态网络,语境的因素都在变化着。

二、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研究的意义

在社会中,言语交际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交际形式,在同一文化社会成员的交往及跨文化的交际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Hymes所定的评价语言交际能力的4条标准,人们在交际时必须注意:1)所说的话是否规范;2)所说的话就现有条件来讲是否可行;3)所说的话就语境来看是否得体;4)所说的话就本意而言是否充分表达。也就是说发话者必须遵循语言规则和语用规则,尽量避免歧义,要使受话者能将收到的信息按照语言规则和语用规则推知其意[3]。所以,言语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的产生都离不开语境。

Frank Dance指出,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受话者把反馈信息传递给发话者时,发话者的状态已与起始状态有所不同,因为发话者已接收了新的信息,即受话者接收到发话者的信息后发出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他们再进行下一回合的交际。言语交际并不仅仅是一个循环状的过程而是呈螺旋状上升的。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将不断面临新的情况,其中的语言及非语言语境作为变量,相关的任何一个因素产生变化,都可能会导致语境信息的变化,从而影响话语。在这种情况下,交际者被赋予了更多的主动权,正如Verschuerens在他的语境适应论(the theory of contexual adaptability)中首次确定的说话人在交流中的中心地位[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境不再纯粹地被看作是一组围绕话语的静态的共有知识集合(the pool of shared),而是被看作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某一言语活动有影响的“共有知识统一体”,及其即时的由交际者主动操纵的动态变化的功能集合体。下面我们将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分析动态语境对话语的影响。

三、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动态研究

1.语言语境的动态研究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要成功达到交际目的,对意义的精确理解是必需的。而意义不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东西,语言的意义存在于语言的使用中的观点在语用学研究中得以体现。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主张语言的意义是第一性的,强调“词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之中(meaning is use)”[5]。也就是说,语言在说话者实际使用它时才真正存在意义。其过程中,语境的释义和制约两大基本功能就在不断体现。

从语音语境角度而言,可以研究交际者主动操纵的语调、重音、停顿、节奏等的动态变化来理解丰富的含义。例如英语中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话语意义及感情色彩。比如以下一段对话的开始:

A: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B: Lovely day,isn't it?

A在对双方谈话展开的可能性进行试探。如果B以升调回答,说明B对A的搭讪有兴趣,想与之进行下面的话题,那么A就可以比较顺利地继续开展随后的交谈;如果B以降调回答,说明B对A提出的话题没有多大兴趣,只是敷衍回答,那么A最好就此打住或采取其他方式达到交际目的。交际者利用语言语境来预示将要实施的交际任务。

语言语境对意义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对话语类型等的选择来实现。比如选择肯定句式或否定句式:

①我一定要去。

②我不得不去。

两句指称信息基本相同,但句①带有主观情愿的意思,句②却有不情愿的意思。所以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适当调整话语类型,使其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为可能达到的交际目的提供信息。

同时,语言是一直处在变化之中的,有些词义在运用演变中会扩展、减弱或消失,语言语境为确定清晰词义提供背景。如governor和governess两个词,在古英语中分别指某领地、地区的男女首领。随着时间的推移,governess的词义变为家庭教师或情妇,而governor却基本保持了原意。所以在言语交际中,需要联系词义变化历史背景的语境,确定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词义。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者通过对所使用的语言或方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相应的语言手段及交际过程中语言文字符号系统之内的联系构造语境,有意识地利用它们来增加或改变话语意义,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

2.非语言语境的动态研究

相对而言,语言语境的动态性不如非语言性语境的强。比如英语中的许多规则都是靠一定的句法语境实现的,稳定性和规约性相对较强,变异性相对较弱。在某些情况下,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往往不能从字面去理解,它不一定是句子字意的必然结果,所以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多为交际型而不是信息型的。在交流中,语境中的所有因素都会影响交流的进程。随着交流的进行,各种语言语境及非语言语境的背景元素都在不断被激活,而非语言语境的活动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对语用的影响方式也不外露,属于内隐式的,有时让人很难把握[6]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情景语境可以呈动态发展的,比如交际者的人数可能变化,谈论的主题会变化,交际的正式程度也可能变化,还有如王建华指出的,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也通过人们对“语用距离”的不断操纵而变化,陌生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和情爱关系都可以互相转化。比如甲乙是一般同事关系,但是甲可能一见面就以“老朋友”、“老兄”、“哥们”等来称呼乙,试图缩小他们的语用距离为朋友关系,以达到自己有求于乙的交际目的。乙若不愿意帮助甲,可能会故意扩大他们的语用距离为陌生关系,以“同志”、“同学”、“先生”、“小姐”等来称呼对方[7]

另一方面,Sperber&Wilson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先前话语产生的语境暗含(contextual implication)对随后的话语已经成为语境因素。交际不仅依赖语境得到解释,它也可以改变“既得”或“给定”语境[8]。例如:

Husband: That's the telephone.

Wife: I'm in the bath.

Husband: Ok!

最初的语境由电话铃声所提供,丈夫的话语表明了他想让妻子接听电话,而妻子的答复(她在浴室洗澡)在现有的语境中增添新的语境信息,而这一新语境会对新话语的产生起到限制作用。丈夫很容易就得出了妻子无法接听电话的结论,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离开了语境,话语的含义也就无从理解。

同样,文化背景等语境也可以被交际者动态地操控来构建。例如:

A: May I have a bottle of whisky?

B: Are you twenty-one?

A: No.

B: No.

在英国,未满二十一岁的人是无权购买烈性酒的,B通过操纵这一文化背景使双方的思维达到耦合,A对B的询问也就心领神会。双方思想也沟通了,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3.交际策略

在语境的动态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在交际中所采用的策略性方式或技巧交际策略实际上是一种语言心理计划,属于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主观因素,随着交际过程的不断进行而变化。交际者为了保持交际渠道的通畅,争取获得尽可能大的交际成效,适时、适度地运用各种交际策略可以调整方向,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构建起适合其具体情况的新语境,使双方逐级协商。比如,为了解决交际中的问题,交际者采取外语转述、直接求助、拖延或副语言策略等积极策略,传递积极补救这一意图,让对方认同自己构造的语境,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交际。

目前,有关语境的研究已进入多元化阶段。语境理论的导入,使语言研究由静态转入动态,大大地开阔了语言学的研究空间。一方面,语言是人们在交际中用以表达意义的工具,是动态的,变化的;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它所承载的意义(词义、句义、语篇意义)都依赖于其所处的具体语境,是社会的、文化的意义。而语境的显著特征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生成和建构,它的任务是筛选合适意义的变量,其中的任何因素都会影响交流的进行。所以,在语言和语境构成了一种动态网络中,不能孤立、静止地理解言语含义,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语境对言语信息的动态调节作用,能够将交际中的不确定性减少,提高交流水平,促使交际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17—23。

[2]高岩.语境与意义的选择及理解[J].渤海大学学报,2005,(4):126—128。

[3]许丽芹.跨文化交际中言语信息差及其调控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16—19。

[4]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63。

[5]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57。

[6]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2002,(3):2—9。

[7]王建华.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J].外国语,2001,(5): 25—31。

[8]侯国金.动态语境与语境洽商[J].外语教学,2003,(1):23—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