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态竞争研究

动态竞争研究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动态竞争;研究;战略管理;美国本土期刊;发表一、导 论2007年,在费城举行的美国管理学会年会上,亚洲管理学会主办了一场职业发展研讨会。除了阐述动态竞争研究计划本身,我也将和读者分享我个人在开拓研究与建立此计划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动态竞争研究[1]——心路历程

陈明哲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美国 VA22901)

[作者简介]陈明哲(Ming -Jer Chen) Darde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O.Box 6550,Charlottesville,VA 22901,USA;E-mail:chenm@darden.virginia.edu.

[摘 要]动态竞争研究是过去20年来出现在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体系。本文将重心放在我学术生涯早期所从事的研究活动,包括本质与过程两个层面。我将通过那段期间所撰写的12篇核心论文,概述整个动态竞争的研究计划,特别强调此计划下四个研究主题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我也将和读者分享我个人在开拓研究与建立此计划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本文的目的是要将我个人的一些第一手经验传递给研究人员与管理学者,特别是对那些想要在美国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新人或海外学者们,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流程,并能处理好在研究与发表论文时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动态竞争;研究;战略管理;美国本土期刊;发表

一、导 论

2007年,在费城举行的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 t)年会上,亚洲管理学会(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 t)主办了一场职业发展研讨会。在会中,我所提出的下列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兴趣和想象:如果你观察到一个公司在采取低调的“潜水艇战略”,如同我在中国见到的那样,你会提出哪些研究问题?你会设计什么样的研究来探讨这个现象?你会如何开发一个研究计划?

本文介绍动态竞争(Competitive Dynamics)研究。这是过去20年来在战略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兴研究体系(Smith等,2001)。在文中,我将重心放在我学术生涯早期所从事的研究活动,包括本质和过程两个层面。除了阐述动态竞争研究计划本身,我也将和读者分享我个人在开拓研究与建立此计划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本文力图从系统性观点,清楚地展现动态竞争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将一些第一手的知识与经验传递给对这一专题有兴趣的学者们。另外,我也想与研究人员和学者,尤其是那些希望在美国主流管理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学术新人和海外学者们,分享我在建立研究计划过程中的经验。我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流程,并能处理好在研究和论文发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二、研究计划

竞争是战略的核心元素。然而,大部分的学术研究都依赖于类似产业结构分析这样的方法,探讨那些简单且静态的竞争特性。只有少数学者超越这种形式,着手详细分析竞争行为的模式。我的研究主要探讨三个基本的战略问题,即企业如何竞争?企业为什么会采取某些特定的方式去竞争?企业的竞争行为与组织绩效有怎样的关联性?

不同于传统的方法,我的研究方法出自于企业的竞争性行动。[2]这个方法是来源于熊彼特(Schumpeter,1950)的“创造破坏论”(Creative Destruction)。尽管我刚开始做研究时,并不知道有这个理论。熊彼特运用创造破坏论解释了动态的市场过程,即企业在追求市场机会时,会在这一过程中采取行动(Ac t)与反应(Reac t)。因此,创造破坏论可以解释为:在经历竞争性行动和反应的过程后,公司最终将无可避免地落入衰败命运。同样,“奥地利学派”(Austrian Schoo l)(Mises,1949;Jacoboson,1992)把竞争看做一个动态的市场过程,而非静态的市场状况(Static Market Condition)。根据奥地利学派的思想,“创业发现”(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行动是指当机会来临时,企业可以成功地抓住机会,满足客户的需求。Caves(1984)的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概念也对这个主题提供了新的处理方法。

在战略管理领域,与此主题有关的早期研究包括:MacMillan,McCaffrey & Van Wijk(1985)对银行业创新反应所做的小样本研究;以及Bettis与Weeks(1987)针对宝丽来(Polaroid)与柯达(Kodak)之间的竞争互动所做的案例研究。

通过将个别的竞争性行动/反应看做分析的基本单位,我将一系列学科的理论与观念整合起来,并发展出在此层面上分析的新理论、新变量和新衡量方法。从我的博士论文预测竞争反应开始(Chen,1988),我早期的学术研究(1989~1997年)就试图揭示四类独特却又环环相扣的研究主题。其中,每一个主题都对我了解战略和动态竞争行为很有帮助。这四个研究主题分别是:①竞争性行动与反应的对偶关系;②企业(业务)层面的竞争;③理论与方法论上的议题;④总体层面的竞争。表1列出了构成本文讨论基础的12篇核心论文。图1描绘了整个研究计划,特别强调每一个主题或研究系列的内容,展示了这四个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性。

表1 核心论文目录*

续表

*括号内数字是2007年止,在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 I)数据库中,被引用的次数。

图1 动态竞争研究计划

1.竞争性行动与反应的对偶关系(The Action/Response Dyad)

我最初是以竞争性行动与反应的对偶关系作为研究的分析单位,强调在动态竞争的情境下,采取竞争性反应的重要性,并且检视竞争性反应的预测因子。我之所以这样进行分析,是基于理论上的必要性,因为企业间的竞争对抗大多发生在这个层面上。在我进行这种前沿研究之前,战略与组织上的相关研究都没有将竞争性行动与反应的对偶层面分析看成为重点。以往的竞争研究多将重点放在以下一些层面上:企业(Dess & Beard,1984)、战略群体(Cool & Schendel,1987)、产业(Porter,1980),以及社区或人口等(Freeman,Carroll & Hannan,1983)。

预测竞争性反应(Predicting Competitive Response)。我和一些同事(包括Ken Smith和Ian MacMillan)共同发表了四篇与预测竞争性反应有关的文章,分别发表在《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MJ)(Chen & MacMillan,1992)、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MS)(Chen,Smith & Grimm,1992)以及《战略管理学报》(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MJ)(Chen & Miller,1994)等期刊上。这些研究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在动态竞争中预测竞争性反应的完整理论。

首先,我以多种理论观点(如期望—效价理论、博弈理论等)为基础,致力于概念化(Conceptualizing),并衡量竞争性反应的几个重要属性,如反应可能性、反应次数、反应速度,以及反应与初始行动的相似程度。然后,再从实证上将这些反应属性归纳为三种不同特性的函数:①攻击行动的特性(例如,“明显程度”,或者说该行动在产业内受到注目的程度;“实施难度”,或者说执行该行动所需付出的精力与时间,Chen et al.,1992[#2]和Chen & Miller,1994[#6]);②攻击者的特性(例如,组织对攻击行动的承诺程度;这种承诺会影响该行动不可逆转的程度,Chen & MacMillan,1992[#3]);③防御者的特性(例如,“竞争者依赖性”,或者说防御者在所受攻击市场中的利害关系,Chen & MacMillan,1992[#3])。同时,这些研究也阐述了竞争互动对绩效的影响(Chen & MacMillan,1992[#3]和Chen & Miller,1994[#6])。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战略行动(不同于战术行动)以及那些执行时间较长、较不易被察觉到的行动,往往会降低竞争对手的反应次数(Chen et al.,1992[#2]和Chen & Miller,1994[#6])与反应速度(Chen & MacMillan,1992[#3])。第二,竞争者依赖性与行动不可逆转的程度,不仅是预测竞争性反应的重要指标,而且两者间的交互作用也会对竞争性反应有所影响。当竞争者在其重要市场上被攻击时,竞争者一般会果断地做出反应(即竞争性反应的可能性会很高,Chen & MacMillan,1992[#3]),但会以较慢的速度做出反应。这一方面表明他们要防御自己市场的意愿;另一方面是想告诉对方,自己也不愿意进一步升级战火。然而,一旦攻击者采取高度不可逆转的行动来攻击防御者的重要市场,防御者就可能会采取果断且迅速的竞争性反应,以表明其强硬的立场,并保护自身的声誉。第三,竞争交互行动对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攻击者与早期反应者的市场占有率都会增加(Chen & MacMillan,1992[#3])。也有证据表明,攻击者会千方百计遏止竞争者采取报复行动,以避免竞争性反应使攻击者的绩效出现负面影响(Chen & Miller,1994[#6])。

2.企业/业务层面竞争(Firm/Business Level Competition)

虽然这个研究主题与上一个研究主题的思路一样,都是把个别层面的竞争行动作为竞争的分析单位;但不同的是,这个主题的研究重点是放在企业(业务)层面。其所用的数据都是从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所采取的一连串竞争对抗行动中整合而得的。研究的目的则是探讨那些影响企业战略性竞争行为与竞争战略决策组合的内部与外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1)战略性竞争行为:前因与结果。从刊登在AMJ(Smith,Grimm,Gannon & Chen,1991;Chen & Hambrick,1995)的两篇文章与刊登在《管理科学季刊》(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SQ;Hambrick,Cho & Chen,1996)一篇文章等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这种研究试图直接通过系统性的分析,了解企业实际的竞争性行动与反应的性质,从而掌握企业的战略性竞争行为。从这个角度出发,诸如行动、反应度、行动(或反应)执行速度,以及行动(或反应)明显程度等企业重要的行为特性,都首次成为战略管理文献的重点。接着,通过运用高层团队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与制度理论等多种理论观点,实证研究了“组织规模”(Chen & Hambrick,1995[#7])、“组织信息处理能力”(Smith,Grimm,Gannon & Chen,1991[#1]),以及“企业的高管团队特性”(Hambrick,Cho & Chen,1996[#11])等方面的重要性,并由此说明了企业的竞争行为以及其对绩效的影响。

例如,Donald Hambrick与我在一篇刊登于AMJ的文章中(Chen & Hambrick,1995[#7]),首次对过去文献所提出的行业中小企业独特竞争行为的一系列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小企业的竞争性行为与大企业截然不同。第一,小企业经常发动攻击,而且执行速度较快;但在攻击上,倾向采取低姿态(类似游击战行为)。第二,小企业如果遭到攻击,一般不会做出反应,而且执行速度较慢。第三,当小企业采取与其他规模相当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竞争行动时,绩效会比较好。也就是说,如果偏离了其规模—群体模式时(例如:小型航空公司采用类似大型航空公司的竞争行为),其绩效就会不大好。

(2)竞争战略的决策组合(Competitive Strategy Repertoire)。我曾和Danny Miller合作写了三篇文章,将竞争战略概念化为一种微观竞争行为的决策组合。这些文章分别刊登在《战略管理》(SMJ)(Miller & Chen,1996)、 《管理科学季刊》(Miller & Chen,1994)以及《社会力学报》(Social Forces,SF)(Miller & Chen,1996)。我们认为,企业的竞争决策组合是由其所有的竞争行动组成的(例如,新市场进入、重大价格改变)。这一概念与过去大多数战略研究者所经常采用的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不同于Porter著名的低成本/差异化一般性(Generic)战略等。然而,这个概念却与长期以来将战略视为具备一致性决策模式的观点吻合(Mintzberg,Raisinghani & Theoret,1976)。

通过研究竞争战略的决策组合,可以辨识出企业某些重要的属性来,即整体活动水平(或企业惯性,Miller & Chen,1994[#5])、行动类型的多样性(Miller & Chen,1996[#9]),以及背离行业规范的程度(或不一致性)(Miller & Chen,1996[#8])。这三个概念是组织理论与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的理论概念,但在战略研究上也有其重要的意义。在探讨竞争决策的组合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三个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这对战略与组织研究也有很大的贡献。本研究将市场层面变量(如多样性与成长性)与企业层面变量(如企业规模与成立年数)整合起来,用以解释这三个关键概念,并指出它们对绩效的重要含义。例如,刊登在《管理科学季刊》(Miller & Chen,1994[#5])的文章,探讨了竞争惯性(界定为企业层面上所有竞争性行动)。结果发现:企业过去的绩效不佳时,其战术型行动(不含战略型行动)的惯性比较小。这说明,面对不好的绩效,企业可能容易做出选择,改变其战术。

3.理论与方法论上的议题[3](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1)理论的议题:竞争者分析和企业间对抗的整合。竞争者分析一直是战略与组织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以往的研究一般很少触及企业真正的竞争行为,多是采用如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类方法,重点分析企业的静态战略状态或能力。为此,我在1996 年AMR的文章中(Chen,1996[#10]),提出了两个企业层面的理论概念,即源于多点竞争相关文献(Karnani & Wernerfelt,1985)的“市场共同性”,以及源自于资源基础理论(Barney,1991)的“资源相似性”。其前提是,每家企业都其独特的市场状态,并有其独特的战略资源禀赋。这样,在这两维空间里,将企业与既定的竞争者进行成对的比较,会有助于说明这两个企业的竞争张力,并预测它们在市场中会如何互动。

同时,考虑这两个理论概念(市场共同性和资源相似性),可以形成影响企业竞争活动的三个基本竞争张力:对其他企业行动的察觉(Awareness)、采取行动或反应的动机(Motivation),以及采取行动或反应的能力(Capability)。例如,这两个理论概念指出,竞争者与企业对抗的市场共同性越高,便可能会由于担心对方在其他市场上采取报复行动,就会降低它攻击该企业的动机;而当企业与进攻者的资源相似性越高时,企业就越有能力反击进攻者。

这种理论的整合也阐明了两个杰出的战略理论的互补性,并提出了一组命题,即将市场共同性和资源相似性与企业间的对抗联系起来,或与行动(与反应)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同时,这个理论又进一步提出了“竞争不对称性”(Competitive Asymmetry)的观念。这是指两家企业在面对一个完全相同的市场条件时,彼此间的判断以及对彼此竞争关系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在Tversky(1977)早期针对相似性(Similarity)性质所做的类似研究中提到,基于度量距离函数的对称性公理虽然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在捕捉相似性的概念上是无效的。这也就是说,a到b的距离未必等于b到a的距离[d(a,b)≠d(b,a)]。为此,陈(1996[#10])进一步提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无论是市场共同性还是资源相似性)是不对称的。竞争不对称的概念比较适合解释各种竞争变异所产生的行为与绩效变化。同时,在解释动态竞争时,这个概念也远远超过有关企业同质性以及信息完整的假设。

此外,这篇论文(Chen,1996[#10])也对以往的理论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修正。关注于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禀赋的资源基础观点,已经在很短的时期内成为战略管理领域里的重要方法。这一点与20世纪80年代时Porter的范式对战略管理领域所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当时,Porter提出要关注外部的市场力量。而我的研究则整合了有关企业的观点与市场的观点,即内部与外部的观点,及时地指出:战略管理研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在这两种观点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2)研究方法论上的议题:运用关键的专家。我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在衡量个体竞争行动层面上企业行为属性时,如何使用产业界和企业的高层主管等专家。我在AMJ的研究方法专刊中发表过一篇论文,探讨过这个议题(Chen,Farh & MacMillan,1993[#4])。这篇论文实证地检验了几组外部专家(非研究样本企业内的受雇员工),探讨他们在评估企业实际竞争行动特性上的专业权威性,并且比较这些外部专家与企业内部高层主管所做评比的评分者间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与评比正确性。研究结果发现,证券分析师的评估最为正确且信度很高,相关领域的学者的评估也有很高的信度,而且学者评估的正确度与产业顾问及利益相关者(例如:供货商及法规人员)大致相当。对于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来说,这个发现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在组织研究中虽然广泛地采用外部专家,但是很少去研究外部专家的专业性。

4.总体层面的竞争(Corporate-Level Competition)

我在AMR发表的第二篇论文(McGrath,Chen & MacMillan,1998[#12])将上述主要用于企业层面的研究范式延伸到研究公司总体层面的竞争。这篇论文提出,企业的资源配置会使竞争对抗者转移其资源配置,从而扩大企业自身的影响,又可避免展开全面的竞争战。

McGrath等(1998[#12])进一步指出,企业在多重市场竞争时,一般会通过自己的影响范围与相互制衡(Mutual Forbearance)获取市场均衡。然而,不完全的竞争信息有可能使一方企业产生动机,想要影响对手行为以及揭露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业务与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可以用来取代具有破坏性的“硬碰硬”对抗竞争。这篇论文还界定与概念化了攻击(Thrus t)、伪装(Fein t)以及谋略(Gambi t)三种策略;并且指出,如果不考虑竞争性互动因素的话,将无法全面了解总体的战略决策。例如,Y市场对B企业很重要时,A企业就将其资源从Y市场撤出,诱导B企业在Y市场投入资源。这就是以退为进的谋略。A企业这是故意而且明显地从Y市场抽身,目的是诱使B企业改变资源,避免B企业将其资源投入到A企业真正在意的X市场里。企业可以运用组织和市场因素来预测何时可以使用这三种策略。

三、对战略管理领域的贡献

近年来,战略管理领域发展迅速(Hambrick & Chen,2008)。我努力把我和其他人的想法付诸实证检验,希望最终能够发展出一些新的概念,并建构一套动态竞争与对抗的系统化理论,以便从事进一步实证研究。战略管理领域汇集着各种学科的知识(Nag,Hambrick,Chen,2007)。我一直努力扮演着拓疆者与桥梁建设者双重角色,借鉴着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社会学、产业组织经济学以及博弈理论等各种不同理论,同时也没有忽略战略管理领域所强调的实业界高层主管的重要观点。我所发展的观念,将过去所强调的产业层面概念(如市场结构)与企业层面概念(如惯性)做了重要的连接。特别是,我相信我所提出来的以下四个方面对战略管理领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1.短暂的竞争优势

我的研究方法一向将行动/反应的对偶关系作为分析单位,检验以企业特性(Firm-Specific)、路径依赖(Path-Dependen t)与管理相关性(Managerially Relevan t)为基础的竞争。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影响了战略领域对竞争优势的看法。我的研究改变了战略领域的研究,从静态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模式转移到由于受到行动与反应影响而变成短暂的竞争优势的概念。通过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库所作的一系列研究,我的文章运用实证的证据,验证了Schumpeter(1950)的创造性破坏论。也就是说,企业通过行动与反应来追求市场机会,而这些行动和反应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生存与绩效。我的文章也从实证上支持了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即竞争是个动态的市场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市场条件;而且这是一个市场趋近与偏离平衡的过程,而不是平衡的本身(Jacobson,1992)。

今天,在许多产业,特别是全球化产业中,竞争条件变化迅速,传统的寡头战略已经难以形成大量的经济租,许多竞争优势只是短暂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我们必须从竞争行动的本质、谁制定行动、如何看待这个行动等来理解竞争。问题的关键是,形成企业优质绩效的因素是竞争性行动与反击,而不是过去所谓的牢固的竞争地位。我的研究中采用这些基本命题也为D’ Aveni(1994,2001),Baum & Korn(1996),Gimeno(1999)以及Ferrier(2001)等学者认同并推广。

2.不可逆转性

我的研究已经使人们格外注意不可逆转性的问题。我在AMJ的那篇文章(Chen & MacMillan,1992[#3])是最早研究这个主题的论文之一。在文中,我指出不可逆转性包含了范围更广的组织、心理和社会经济的资源,而不只局限于以往研究(Ghemawat,1991)中所强调的有形的经济投资与资金资产。我们扩大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并且将组织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例如,Staw所提到的升高承诺)带入到企业间对抗和竞争的研究中。这种概念的外延与以往的方法截然不同。以往的研究只是把不可逆转性看成一个单一的概念。在随后的一个研究中(Chen,Venkatraman,Black,& MacMillan,2002),我们界定了两类不可逆转性,即内在的不可逆转性(例如,为了执行战略,企业内部部门间必须协调的次数)和外在的不可逆转性(例如,企业高层主管公开支持行动的程度)。我们发现前者会提高竞争程度,而后者恰恰相反。

更为重要的是,在战略竞争行为的研究中所有关键的概念,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不可逆转性。组织原有属性(如规模)(Chen & Hambrick,1995[#7])、组织结构(Smith et al.,1991[#1])、高管团队的属性(Hambrick et al.,1996[#11])以及组织的竞争决策组合(惯性)(Miller & Chen,1994[#5])、决策的不一致性(Miller & Chen,1996[#8])与决策的简化(Miller & Chen,1996[#9])等,都可能会影响组织的路径依赖。企业所采取的每一个战略行动都会受到以往行动的约束,同样也会影响着未来的行动。过去的投资和承诺将会限制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范围,同时改变它创造和增加价值的能力和绩效。我的研究所提出的重要启示是:竞争既不是没有阻力、不需要付出代价,也不是每次面对新的环境就要重新开始的。所有的竞争行动本身都有其历史的烙印。

3.微观竞争行为的预测理论

在像战略这样一个新兴领域里,实证分析不仅是为了检验理论,也是进一步构建理论的手段,用来指导整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正如我第一篇的AMR论文(Chen 1996,[#10])所指出的那样,我的研究方向是为了建立一个预测微观竞争行为的理论。一般来讲,过去的战略理论已经有助于说明特定行业的动态问题。我的研究试图超越这些理论,要在一个特定的竞争情境中去预测哪些行动可能会发生,哪些行动可能会导致成功的结果,以及管理上的抉择会对企业的绩效有什么影响。

我在AMR上发表的文章(Chen,1996[#10])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架构,整合了用以解释竞争行为与预测企业间对抗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这篇文章引发了各种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包括Baum & Korn(1999)验证的动态竞争的对偶关系,Peteraf & Bergen(2003)将顾客因素纳入了竞争分析的架构,Gardner(2005)调查企业间在人力资源上的对抗,Mas-Ruis、Nicolau-Gonzalbez & Ruiz-Moreno(2005)研究了战略群体间的不对称对抗,DeSarbo、Grewal & Wind(2006)使用消费者调查数据来验证竞争不对称性的存在,Yu & Canella(2007)研究了跨国公司之间对抗的市场与资源前因,Markman、Gianiodis & Buchholtz(2008)进行了要素市场对抗的理论推导。我在AMR上发表的文章(Chen,Su,& Tsai,2007;Yu & Cannella,2007)里,整合了竞争行为的三个前因,命名为“察觉—动机—能力”(Awareness-Motivation-Capability,AMC)观点。

4.研究方法论与测量

本研究所用的方法本身就对战略领域有着独特的贡献。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与严谨已经获得了很多肯定。作为一个致力于将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动态竞争时,我一直很关心方法论与测量的问题。我的研究,包括两篇理论性文章(Chen,1996[#10]和McGrath等人,1998[#12]),与众不同的是,它在操作上、测量上以及实证检验上都经得起考验。这种独特性使得这一系列研究变得既有价值又有兴趣。方法论上的创新贡献和严谨标准也为战略领域设立了一个基准,改变了在这一主题上研究的期望。因此,除了实质性的贡献以外,所有这些论文可以作为运用方法论的重要指南。更重要的是,我先前实证研究的发现都用来构建动态竞争以及企业间对抗的系统理论。我在AMR发表的两篇理论性文章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为了完成必要的实证研究目标,我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数据库。其中的数据是通过详尽的内容分析法,从该行业中最完整且倍受尊敬的出版物中得出,包含了八年多美国航空业中所有主要的竞争行动。我也认真地检查了数据来源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且努力探讨类似竞争行动属性这一类的问题(参见Chen & Hambrick,1995[#7]中的方法论细节)。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大量可靠的数据,以及缺少适合研究动态竞争或竞争互动性质的方法,使得战略管理领域一直停滞不前。我的研究解决了这些问题。选择具体、特定的竞争行动作为我研究的重心,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方法论上的突破。在这个分析层面上进行研究,让动态竞争研究变得很有成效,战略竞争行为辨识变得可以信赖,竞争者分析变得更为适宜。后来的学者[如Baum & Korn(1996),Gimeno(1999),Ferrier(2001)]已经把他们的研究注意力转移到行动/反应或个别行动层面上,并且对诸如进入/退出市场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5.有形的成果

总体来说,在动态竞争研究上,我的核心工作已经产生了一些激励效应。我的博士论文(Chen,1988)被认为是战略管理文献中第一篇以动态(或互动)方法来研究竞争的文献。几年之后,在顶级的管理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中,这类的研究已多达30多篇,而且检视了40多个行业(Smith等人,2001)。在这期间,我的研究曾经两度获得Glueck最佳论文奖(1993,1995)。这是美国管理学会企业政策与战略组给予研究者的最高荣誉。此外,我也获得一次AMR所颁发的最佳论文奖(1997)。在我的这些核心文章中,有四篇论文的最初版本被收录到美国管理学会的最佳论文集中。

表2说明了我12篇论文在《社会科学引用索引》(SSC I)被引用的次数。这些论文至今已被引用达822次(截至2007年底)。其中,有八篇论文各被引用超过50次。另外,发表在1996年AMR的那篇论文(Chen,1996[#10])以及研究高管团队(Hambrick等人,1996[#11])和惯性(Miller & Chen,1994[#5])的两篇论文,均被引用超过100次。

表2 管理学者在顶尖管理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排名(1990~1999)

续表

注:AM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S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ASQ—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MSC—Management Science.
OBHDP—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OS—Organizational Science.
ROB—Researc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表3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所编汇的一份报告(由William Glick主持),跟踪了管理学者在九本涵盖宏观与微观的顶级管理期刊中(AM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ASQ,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等)所发表的论文。在1990~1999年的排名上,我所列的12篇核心文章中的11篇使我在众多管理学者中名列前五。

我于1996年在AMR上所发表的论文(Chen,1996[#10])于1997年获得了AMR的最佳论文奖(这篇论文的1995年版本,也曾得到Glueck最佳论文奖)。AMR委员会对这篇论文的评语是:“该文以非常有创意的方式,将两种战略研究的主流融为一体。……该文改变了我们审视竞争过程的方式。……文中具备所有堪称重要贡献的元素,其中的一个特别贡献就是其显而易见的矛盾结果。作者发现,战略的世界是不对称的。作者需要有独特的洞察力与勇气,才能提出如此大胆创新的假设。同时,他也整合了战略领域迄今仍然对立的两大研究范式。无论上述哪一个成就,都堪称是卓越的贡献。但这一篇文章同时对两个研究范式都有贡献,这就是获此最佳论文的原因。 ”

图2 动态竞争课程设计框架

注:图2提供了一个观点,并且显示了动态竞争复杂、流动、迭代过程链中的联结。

两本畅销的战略教科书(Hitt,Ireland & Hoskisson,2007;Peng,2006)都大量引用我过去研究的一些核心观点。在MBA与高管研讨课程,以及教学案例与研究备忘录,也都根据我在动态竞争方面的研究为基础来设计。此外,我的研究计划也被用来设计成高级MBA中的动态竞争研讨课程内容(参见图2动态竞争课程设计框架)。在这些研讨课中,著名的咨询公司也不断地使用我在竞争者分析与动态竞争的研究内容。

四、研究过程的回顾

可以衡量的且有形的研究结果必然会受到表彰。不过,我觉得,最重要也最有趣的进展是在迈向成果的过程里。我深深相信且珍惜这过程的重要性,我也从获得成果时所面对的挑战中得到了最大的乐趣。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已经把这重要的知识与战略和管理的学者们分享,也将会继续和新一代的研究者分享。下面是我在撰写这些核心文章过程中所学到的重要内容。

1.从事计划性的研究

本文的前部分和图1概述了我的研究计划。一个人为什么要从事计划性的研究呢?这里一定有一些实际的原因。原因固然很多,但不乏要保持专注、在不同的研究项目间实现最大的协同与效率、在学术界里快速地建立自己的学术名声等。我想再多谈几个想法和思考。首先,研究会培育出新的研究。比如战略,有些研究的成果是在预料之中的,有些则是通过研究后才发现的(Mintzberg & Waters,1985)。而这种经过研究才发现的成果才是值得奖励的。其次,在整个研究计划中,学者应该考虑到每一个机会,同时避免无目标的研究,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研究与整个领域发展之间的关系。跟着目前的主流走是不必要的,甚至最好不要跟着主流走。但是,一个人的研究还是应该注意大的趋势以及核心研究领域,并且思考如何做出贡献。

一个扎实的研究计划既要精深也要有外延(见图1的横线和向下的箭头)。在制订研究计划时,需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不但要想到整个“森林”,还要想到每一棵“树”。我个人就是如此。由于不断在头脑中思考深度与广度或者森林和树的问题,我研究计划的核心观念和基本前提已经为最近展开的研究打好了基础;这包括数理模型(Hsu & Chen,2007;如图1的3a的扩展)、竞争认知(Chen等人,2007;Lin & Chen,2007;如3a和3b的结合)、跨国企业间的对抗(Chen & Stucker,1997;如4中新的分支),以及竞争/合作(Chen,2002,2008a,2008b;如一个全新的主流)。

在这些外延的研究中,Lin & Chen(2007)提出了竞争准备的概念,即在竞争的交战中,企业很可能对竞争对手采取快速行动(或反击)。基于我在ASQ中的一篇文章(Hambrick等人,1996[#11]),Lin & Chen(2008)检验了CEO在公司的决策权、高管团队的社会行为整合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上竞争反应所起的中介效果。在对中国台湾200多家企业高管团队所做调查的数据基础上,该篇文章对高层主管之间的复杂互动行为提出重要的见解,并且着重解释了高管团队过程所关注的竞争行为。在亚洲的情境下,这类外延性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亚洲,强有力的公司CEO的领导与高管团队组合的社会动态性是组织的运作与成功的关键(Chuang & Lin,2008;Chuang,2006;Westwood,1997)。

2.提出天真的问题

表3列出表述我12篇文章动机的一些核心观念。例如,在竞争—战略—竞争决策组合这一研究主题中(如表3中的2b),我们最初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将企业战略概念化成为一个竞争行动的组合?在这个概念化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竞争决策组合的属性究竟有哪些?由此,自然而然地开始研究竞争的惯性(Miller & Chen,1994[#5])、不一致性(Miller & Chen,1996[#8])、简化(Miller & Chen,1996[#9]),以及表3中所列的每一个相对应的问题。

表3 提出简单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我全部的研究计划都是从一个天真的问题开始:什么是竞争?很久以来,经济学家和组织理论家就在问这个问题,而且经济学家已经问了200多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把竞争概念化,看成竞争行动和反应的互动。虽然这个概念简单明了,但在当时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任务。这样,这个问题就变成:什么是竞争行动?什么是竞争反应?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如何辨识出一个竞争反应?事实上,我就是从研究竞争反应开始了我全部的研究工作。我从数据搜集开始,再从竞争反应追溯到竞争行动。这样一些思考,很自然地又引导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界定竞争行动与反应的属性?由此,我又提出一个核心问题:竞争行动与反应有什么关联?这就是我博士论文的中心议题,也是我第二篇文章(Chen等人,1992[#2])研究的重点。

同样,我在AMR发表的第一篇文章(Chen,1996[#10])的初稿来自于我在一场未对外开放的学术研讨会上的评论发言。这个研讨会是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1989年在新泽西举办的。那时,我刚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教。在研讨会上,我被指派评论当时很热门的战略群体文献。那一年,光是这个战略群体主题就产出了33篇博士论文。当时,我提出了一个既简单又天真的问题来开始了我的分析与评论:战略群体的研究对竞争者分析有什么用处?我的结论是它没有用处,因为它无法预测竞争者的实际行为。而竞争者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做到这种预测。一位和善的东道主用了“不厚道”,甚至“刻薄”这样的字样给了回应。无论如何,这个天真问题却是一篇文章的种子。从1989年形成最初的观点,到1995年最后投稿给AMR,并且在无须复审的第一回合就被接受为止,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研究人员,是与这种深具价值且意义非凡的经历息息相关的。

总之,研究与文章发表的过程耗费时日,顶级期刊的论文接受率很低,而且论文的修改过程更是冗长且充满挑战。但是,我确信能够而且应该管理这个过程。每个人管理这个过程的方式都会对他的论文、学习与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对学术与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在发表的道路上,论文被退件,或在发表之前需要不断的修正,这个过程是值得奖励的。

五、后 记

让我们再回到亚洲管理学会的学术研讨会上,那时我曾向与会者提出过以下的问题:

(1)中国是个新兴的经济体吗?公元1800年以前的10个世纪中有9个世纪,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的GDP中至少占33%,远远超过今天的美国。如果这样看,我们还能把中国当成是一个新兴市场吗?

(2)华人社会被归类为集体文化(Hofstede,1991)。这样一个分类已经非常流行。真的是这样吗?根据我们的了解,创业精神一直是中国历史中的核心。华人企业家在东南亚国家有着很强的支配力,现在已经遍布非洲大陆。然而,创业精神却被定义为个人主义属性。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悖论呢?

(3)“关系”(Guanxi,华人对联系与关系的概念)可以被建立吗?在管理文献中,只有很少的文章探讨这个概念(Xin & Pierce,1996;Farh,Tsui,Xin & Cheng,1998;Park & Luo,2001)。同样,能注意到华人的“关系”与西方的“网络”概念极不相同的文章更少。如果不想得太多,只看它真实的含义(Chen,201),将关系的概念理解为培养(Foste r)或培育(Nurture),而不是建立(Build)或发展(Develop),是否更为恰当呢?

(4)我们是否可以把“家族企业”(Family Business)与“企业家族”(Business Family)等同起来?这两者有何不同?在亚洲,我们观察到的可能是后者。所以,我们可不可以将通过前者所发展出来的理论和研究发现用来解释后者的现象呢?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简单甚至是天真的问题。不过,它们也是一些最本质的问题。对在亚洲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来说,这些问题可能具有一些深刻的意义。事实上,如同我自己的动态竞争研究一样,上述每一个主题都值得研究,构建出新的研究计划。的确,这些有趣的研究挑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

我建立动态竞争研究计划的经历,使我想起我来美国之前,我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指导教授姜占魁教授(C.K.Jiang)(我决定要到美国念书多归功于姜老师)与我分享的两个词:决心(Determination)与毅力(Persistence)。我一直把这两个词牢记在心。

总之,我在开拓动态竞争研究上的经历与学习过程,可以用我的一个座右铭来说明。近年来,我在各种不同的学术生涯发展研讨会和项目中,已经和许多未来的学者与企业管理者们分享过这个座右铭。它就是:“将自己置身于过程中(研究、发表、工作、职涯与人生),过程自然会引领你走完全程。 ”(Put yourself into the process,and the process will carry you through .)

〔参考文献〕

[1]Barney,J.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99-120.

[2]Baum,J.A.,& Korn,H.J.Competitive Dynamic of Interfirm Rivalry:Linking Structural Conditions of Competition to Patterns of Market Entry and Exi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2) :255-291.

[3]Bettis,R.A.,& Weeks,D.Financial Return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The Case of Instant PhotoGraph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7(8) :549-563.22 M.-J.Chen.

[4]Caves, R.E.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 Ques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9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1984.

[5]Chen,M.-J.Competitive Strategic Interaction:A Study of Competitive Actions and Response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aryland,1988.

[6]Chen, M.-J.Competitor Analysis and Inter -firm Rivalry: Toward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00-134.

[7]Chen,M.-J.Inside Chinese Business:A Guide for Managers Worldwide.Cambridge,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8]Chen, M.-J.Transcending Paradox: The Chinese“ Middle Way”Perspective.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19):179-199.

[9]Chen,M.-J.Reconceptualizing the Competition-Cooperation Relationship:A Transparadox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in pres s),2008a.

[10]Chen,M.-J.Reflecting on the Process:Building Competitive Dynamics Research(Working Pape r),2008b.

[11]Chen,M.-J.,& Hambrick,D.C.Speed,Stealth,and Selective Attack:How Small Firms Differ from Large Firms in Competitive Behavior.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453-482.

[12]Chen,M.-J.,& MacMillan,I.C.Nonresponse and Delayed Response to Competitive Moves:The Roles of Competitor Dependence and Action Irreversibi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5):359-370.

[13]Chen,M.-J.,& Miller,D.Competitive Attack,Retali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xpectancy -valence Framework.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85-102.

[14]Chen,M.-J.,& Stucker,K.Multinational Management and Multimarket Rivalry:Toward a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Global Competi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1997:2-6.

[15]Chen,M.-J.,Farh,J.L.,& MacMillan,I.C.An Exploration of the“Expertness”of Outside Informant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3(36):1614-1632.

[16]Chen,M.-J.,Smith,K.G.,& Grimm,C.M.Action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Competitive Responses.Management Science,1992(38):439-455.

[17]Chen, M.-J., Su, K.H., & Tsai, W.Competitive Tension: The Awareness -Motivation -Capability Perspectiv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101-108.

[18]Chen, M.-J., Venkatraman, S., Black, S.S., & MacMillan, I.C.The Role of Irreversibilities in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Behavioral Considerations from Organization Theory.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2(23):187-207.

[19]Chuang,C.-M.,& Lin,C.-P.Social Capital and Cross-selling withi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in an Emerging Economy.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8(25):71-91.

[20]Chung,H.Managerial Ties,Control,and Deregulation:An Investigation of Business Groups Entering the Deregulated Banking Industry in Taiwan.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23):505-520.

[21]Cool,K.,& Schendel,D.Strategic Group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The Case of the U.S.Pharmaceutical Industry,1963-1982.Management Science,1987(33):1102-1124.

[22]D’ Aveni,R.Hypercompetition: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New York:Free Press,1994.

[23]D’ Aveni,R.Strategic Supremacy.New York:Free Press,2001.

[24]DeSarbo,W.S.,Grewal,R.,& Wind,J.Who Competes with Whom?A Demand-based Perspective for Identifying and Representing Asymmetric Compet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101-129.

[25]Dess,G.,& Beard,G.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 Environment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4(29):52-73.

[26]Farh,J.L.,Tsui,A.S.,Xin,K.,& Cheng,B.S.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Guanxi:The Chinese Case.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 :471-488.

[27]Ferrier, W.J.Naviga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The 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4) :858-877.

[28]Freeman,J.,Carroll,G.R.,& Hannan,M.T.The Liability of Newness: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 Death Rat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692-710.

[29]Gardner,T.M.Interfirm Competition for Human Resources:Evidence from the Software Industr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2) :237-256.

[30]Ghemawat,P.Commitment:The Dynamics of Strategy.New York:Free Press,1991.

[31]Gimeno,J.Reciprocal Threats in Multimarket Rivalry:Staking out“Spheres of Influence”in the U.S.Airlines Industr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01-128.

[32]Hambrick,D.C.,& Chen,M.-J.New Academic Fields as Admittance-seeking Social Movements:The Cas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32-54.

[33]Hambrick,D.C.,Cho,T.,& Chen,M.-J.The Influenc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Heterogeneity on Firms’Competitive Mov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659-684.

[34]Hitt,M.A.,Ireland,R.D.,& Hoskisson,R.E.Strategic Management: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Mason,OH:Thomson South-Western,2007.

[35]Hofstede,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New York:McGraw-Hill,1991.

[36]Hofstede,G.Asianmanag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7(25):411-420.

[37]Hsu,M.-Y.,& Chen,M.-J.Competitive Analysis and Interfirm Rivalry:Toward a Formal Model,Presented at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7 National Meetings,Philadelphia,2007.

[38]Jacobson,R.The“Austrian”School of Strateg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2(17):782-807.

[39]Karnani,A.,& Wernerfelt,B.Multiple Point Compet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5(6) :87-96.

[40]Lin,H.-C.,& Chen,M.-J.Executive Dynamics,Competitive Response,and Firm Performance:An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8 National Meetings,Anaheim,2008.

[41]MacMillan,I.C.,McCaffery,M.L.,& Van Wijk,G.Competitor’ s Responses to Easily Imitated New Products-exploring Commercial Banking Product Introduction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5(6) :75-86.

[42]Markman,G.D.,Gianiodis,P.T.,& Buchholtz,A.Factor-market Rivalr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in pres s),2008.

[43]Mas-Ruiz,F.J.,Nicolau-Gonzalbez,J.L.,& Ruiz-Moreno,F.Asymmetrical Rivalry between Strategic Groups:Response,Speed of Response and Ex ante and ex Post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in the Spanish Bank Deposit Marke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713-745.

[44]McGrath,R.G.,Chen,M.-J.,& MacMillan,I.C.Multimarket Maneuvering in Uncertain Spheres of Influence:Resource Diversion Strateg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724-740.

[45]Miller,D.,& Chen,M.-J.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Inertia:A Study of the U.S.Airline Industr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1-23.

[46]Miller,D.,& Chen,M.-J.Nonconformity in Competitive Repertoires:A Sociological View of Markets.Social Forces,1996a(74):1209-1234.

[47]Miller,D.,& Chen,M.-J.The Simplicity of Competitive Repertoires:An Empirical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b(17):419-439.

[48]Mingtzberg,H.,& Waters,J.A.Of Strategies:Deliberate and Emerg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5(6) :257-272.

[49]Mintzberg, H., Raisinghani, D., & Theoret, A.The Structure of Unstructured Decision Proces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6(21):246-275.

[50]Mises,L.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49.

[51]Nag,R.,Hambrick,D.C.,& Chen,M.-J.What is Strategic Management,Really?Empirical Induction of a Consensus Definition of the Field.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935-955.

[52]Park,S.H.,& Luo,Y.D.Guanxi an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 in Chinese Firm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455-477.

[53]Peng,M.W.Global Strategy.Mason,OH:Thomson South-Western,2006.

[54]Peng,M.W.,& Luo,Y.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 Micro-macro Lin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86-501.

[55]Peteraf,M.A.,& Bergen,M.A.Scanning Competitive Landscapes:A Market-based and Resourcebased Framework.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27-1041.

[56]Porter,M.E.Competitive Strategy.New York:Free Press,1980.

[57]Schumpeter,J.A.Capitalism,Socialism,and Democracy,(3rd Ed .).New York:Harper,1950.

[58]Smith, K.G., Ferrier, W.J., & Ndofor, H.Competitive Dynamics Research: Critique and Future Directions.In M.Hitt,R.E.Freeman & J.Harrison(Eds .).Handboo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315-361.London:Blackwell,2001.

[59]Smith,K.G.,Grimm,C.M.,& Gannon,M.J.Dynamics of Competitive Strategy.Newbury Park,CA:Sage,1992.

[60]Smith,K.G.,Grimm,C.M.,Gannon,M.J.,& Chen,M.-J.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Competitive Response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U.S.Domestic Airline Industr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60-85.

[61]Smith,K.G.,Grimm,C.M.,Wally,S.,& Young,G.Strategic Group and Rivalrous Firm Behavior:Towards a Reconcilia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149-157.

[62]Staw,B.M.The 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to a Course of Ac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1(6) :34-544.

[63]Tversky,A.Features of Similarity.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327-352.

[64]Westwood,R.Harmony and Patriarchy:The Cultural Basis for“Paternalistic Headship”among the Overseas Chinese.Organization Studies,1997,18(3) :445-480.

[65]Xin,K.R.,& Pearce,J.L.Guanxi: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641-1658.

[66]Yu,T.,& Cannella,A.A.Rivalry betwee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An Event History Approach.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3) :665-686.

Competitive Dynamics Research:An Insider’ s Odyssey

Ming-Jer Chen

(Darde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Virginia,VA22901,US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competitive dynamics research,a body of work that has emerged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field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I will focus on my scholarly pursuit—both the substance and the process—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my faculty career.I will use my twelve core publications written during this period to outline the entire research program,highlight the makeup of each of the four sub-streams of the program,and show how these streams are linked.I will also share my personal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is research program.The paper aims to convey some firsthand experience for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especially those starting in their careers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publishing in major U.S.-based journals,so they can construct their own research programs and cope with the manifold process challenges in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Key Words:Competitive Dynamics;Research;Strategic Management;U.S.-based Journal;Publishing

【注释】

[1]此文原载于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26):5-25上。台湾管理学者林豪杰用繁体字对原文做了翻译。经得译者的同意,在本简体版发表前,徐二明又重新对原文做了翻译。

[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进行动态竞争研究的同时,马里兰大学的一批研究人员在我的博士导师Ken Smith的带领下,也开展了一系列动态竞争的研究。他们是Smith,Grimm & Gannon(1992)与Smith,Grimm,Wally & Young(1997),以及Ferrier(2001)。过去20年来,动态竞争研究的出现应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3]为了说明核心论文的演进过程,在图1所列的“理论与方法论的考虑”中,先列出“方法论的考虑”(3a),再列出“理论的考虑”(3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