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通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通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内在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作为中国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够深刻地把握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本身也是在不断吸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一种均平思想,其核心就是社会公平。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通

刘宝福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奠定了传统文化转型的文化基础也造就了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发展契机,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及其丰富内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契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主张。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斗争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选择和接受,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归根结底是因为它能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能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它发展所需的养料,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关节点就在于它能够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通。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内在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作为中国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够深刻地把握中国实际。因此,也就不能真实地理解和解决中国的问题。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的沉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凝聚成了具有独特东方神韵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令世人敬仰,但也正是因为它所具备的这种超强的稳定性导致它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内在地生发出适合于时代的新的思想文化资源,解决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面对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形势,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救国的真理,在向西方的各种思想的试探性学习和尝试中,设想以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以期实现西方物质文明与东方制度、思想观念的统一,但均以失败收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当时中国先进分子受到极大鼓舞,他们开始选择、接受、传播、信仰和奉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源于欧洲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而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属于西方文化思想的范畴,是在西方社会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和理论前提,以及西方特有的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深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中华民族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种异体文化。虽然任何文化都存在可传播性和可交流性的特点,但任何文化体系的外传,都必须有其文化“知音”,即文化的共通性,才能被另一种异体文化认同、吸收和同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为新的文化形态,这种外来文化才会在相对于它的另一异体文化土壤里生根并结果。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外来文化,尽管其具有无与伦比的渗透力,而且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也或多或少地积淀着与其相容并且颇具亲和力的文化特质,但仍需经过相互冲撞、认同、融合和改铸后,其积极的文化功能才会得到体现。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所认同、吸收和同化,并转化为新的民族意识,是很难在国民的价值观念中生根并结出果实来的。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本身也是在不断吸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虽然被誉为是普遍真理,但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引进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出发去理解、消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最后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中的伟大成就。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仍然是两大文明和思想传统广阔视野比较中的一个问题,尽管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的理解,但毕竟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最有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话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天下一气”。这种思想已经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古代思想家则从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力求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学说既显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民族特色,又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性。其他如《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的军事典籍更是闪耀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中国哲学的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肯定了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韩非子、王充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这些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但与它有相通之处。

(二)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一种均平思想,其核心就是社会公平。《礼记·礼运》设想了一个财富均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洪秀全以“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为理想天国。康有为则认为大同社会无家界、无国界、无产界、一切财产归公。孙中山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轻重厚薄,无稍不均”。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产品“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等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在许多中国人看来,这种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也就是平均财富、社会公平和公正。因此,与中国“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重民学说。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绵延不绝的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左传·桓公六年》的“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治国》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贾谊《新书·大政上》的“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到唐太宗李世民认定的“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宋史·朱熹传》的“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容易产生共鸣。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二,就是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三,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改造,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而中国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它的来生。”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四)经世致用、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和阶级斗争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积极入世、求真务实的人生观。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以治国、平天下为落脚点,时刻关注国事民瘼、天下苍生,力求通过经世致用,使“民以安,物以阜”。孔子在《礼记》中明确表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荀子》要求人们“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历代思想家无不倡经世,重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同时代其他理论思潮或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经世救国,光靠重教是不够的。所以,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最容易获得先进的中国人的认同。

(五)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观点契合

知与行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知与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代表认识、知识,引申为理论;“行”代表实行、行动,亦即实践,知行双方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必须起到认识世界特别是改造世界的作用。于是,在强调文化、理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实践性(实用性)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达到了某种共振。当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性色彩,实质上并无任何相同之处,但人们在直观上却容易把二者等同起来。

其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共性并不在于概念、范畴的相同,而在于文化精神的相通。因为只有在文化精神上相通的两种文化之间才有融合并超越传统、实现文化转型和提升的可能。

三、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重构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话语体系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条历史的进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碰撞、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创造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因中国传统文化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也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是一代学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实现文化创新首先要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前提,使我们努力发展的崭新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人依据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均平”、“天命信仰”和“人际结构”等理念,创造性地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成功地使外来理论本土化,形成了一整套既区别于传统文化,又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全新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这一历史经验是值得总结和发展的。

一方面,要着力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应努力发掘其爱国传统、民本理念、崇尚和谐、尊老爱幼和创新求变等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照搬老祖宗的遗产,要通过新的诠释和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文化结合新的实践进行阐发,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指引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将传统文化精髓的“和谐思想”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合理转化是一成功案例。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要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和现代解读,既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对其进行自觉反思和批判分析;既从社会主义文化各门学科和各个领域的现实需要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又从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宏观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辩证分析和综合整理。在此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努力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范式。

2.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当代话。作为立足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根源在于它始终能够与各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生死相连。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作出了表率,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在坚持民族化的前提下,做到民族化与当代化的有机统一。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才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深入挖掘,运用其优秀资源去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同时,不断研究当今时代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和接受心理,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如传唱红歌等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话语表达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160多年前,但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焕发新的活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应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现实问题为中心,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切实相关的现实问题,贴近群众、相信群众、服务群众。

3.塑造一种新型的文化样式,学习其他文化类型的先进方面,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层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相互契合和融通的理论特性证明,它们都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在创新文化的这一艰巨的使命面前,开放性的理论品质必然会又一次敞开胸怀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发展的时代把握机遇,理清发展脉络,创造新的辉煌。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达成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使命,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框架下树立一种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同时要准确把握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是综合性的创造过程,需要我们从更高层面上更加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实层面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