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相生油与“中国贫油论”

海相生油与“中国贫油论”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
海相生油与“中国贫油论”_科学历史文化

一、海相生油与“中国贫油论”

早在1863年加拿大石油地质学家Hunt T S详细阐明了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他说:“在北美古生代岩石中,曾产生沥青有机物质,它们是由海洋动物衍生来的,或者是内海洋动物的残余部分衍生的。”从1895年有了近代石油工业以来,100多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已经找到的3万多个油气田,其中绝大多数是产在海相沉积地层中的[1]

前苏联的地球化学之父维纳斯基(Vernadsty,Vladimir Ivanovich)于1934年在其名著《地球化学概论》中说:“石油生成的一般特征是清楚的,我们应该认为,石油是沉积矿物,与有机质有成因上的联系。”他又说:“天然气成因与油田有关,它们是石油的气相,另一部分天然气与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有关,它们的成出可以用海洋生物-海洋软泥-沉积岩层-天然气的模式表达。”

1943年美国地质家Pratt W E对烃类的存在作过重要的论述:“石油是地球基本作用的一个必然结果,在地球历史中,这种作用很典型的,在连续的循环中不断重复,我相信地球上的石油远远比通常认识到的更丰富,并且分布得更广泛。石油是未变质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层中的组成部分,这种特征的岩石地层占地球大陆面积的40%以上”[2]

根据美国哈尔布特(Halbouty M T)等人对国外260多个大油田的统计资料表明,油田几乎全是在海相沉积地层中找到的。并且,其中有92%是与中新生代海相地层分不开的。

然而,翻开我国大陆地质演变的历史,古生代末期海水逐渐退出中国大陆,秦岭——昆仑山以北和东南广大地区,几乎全部隆起成陆地或褶皱成山,海水退到西藏、西南一带。到了中生代,由于三叠纪印支运动,基本上结束了南海北陆的局面,我国南北陆地连成一片,从而进入了一个以陆地沉积为主的新的地质发展阶段。陆地沉积是我国中新生代重要的地质特点,正是由于在世界主要油田形成的中新生代,我国广泛发育着陆相沉积,而缺乏海相沉积,所以一些西方学者断定“中国贫油”。

但是,我国的石油工业正是从陆相地层中发现油气田开始的[3]

1907年6月5日至9月6日完钻的“延1井”,井深80多米,日产油1~1.5t/d,是延长油矿聘用日本技师和7名技工,购进日本顿钻钻机完成的。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与美孚石油公司于1914年签订了《中美合办油矿合同》,1915年美孚派M·L·富勒(Fuller,化名王国栋)和地质师F·G·克拉普(Clapp化名马栋臣)在陕北延长进行地质勘探,投入3个井队。从1914~1916年共钻6~7口油井,进尺达6402.19米,最深达1181.7米,耗资270万~300万美元,没有一口井达到预期的效果,1917年撤出。在华期间,他们还在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及东北地区进行过地质考察。在短期内,由于没有找到油气田,于是美孚石油公司顾问地质师M·L·富勒就轻率地认为:“中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从岩石类型及其地质时代看,没有含油的可能性”[4]。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埃蒙斯教授于1921年断言:“所有的产油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相关的淡水地层。”1922年,曾在中国进行粗略调查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教授布莱克维尔德(E Blackwelder)发表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石油资源》一文。他认为:“中国的中、新生代没有海相沉积物;古生代大部分地层不能生成石油;除西部和西北某些地区外,几乎所有地质时代的岩石,都是遭受强烈的褶皱、断裂,并受到火成岩不同程度的侵入。所以,中国将永远不能产出大量的石油”。Clapp F G和Fuller M L于1926年发表的《中国东北部的含油远景》中认为:中国东北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含油可能性,陕西盆地不可能有大量的石油聚集,中国东北部的主要盆地中,不能像美国东部和中陆区的油田那样产生大量石油。1932年,美国德士古公司经理罗杰斯(Loges)在《美国实业发展史》一书中写道:“亚洲腹地,包括蒙古高原、中国大部以及西藏大山脉,根据岩石类型和生成时代,都没有储存有开采价值的石油可能”。该书影响深远,直到1946年还再版发行。1943年美国地质学家W·E·普赖特再次强调石油是未变质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层中的组成部分。于是在以海相生油论为主体的外国石油地质学界,不顾中国地质学家大量有关中国陆相地层报告和论文的阐述,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散布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这大概就是“中国贫油论”的始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