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菜生产的发展

油菜生产的发展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受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影响外,油菜生产的发展还得益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农用新技术及产品的大量应用、加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进口国。湖北省油菜面积与总产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油菜产量约占全国的1/5,占世界的1/18。我国油菜的分布遍及全国,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油菜生产种植。通过推广双低油菜,发展油菜产业,完全可参与亚太地区及世界国际贸易或国际市场竞争。
油菜生产的发展_油菜优质高产栽培

油菜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南纬40°到北纬60°都有种植,但主要产区在亚、欧、美三大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油菜籽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与1990年相比,世界油菜产量增加了2090万吨,增产率为85.6%;种植面积增加了944万公顷,增长了53.6%,每公顷单产提高了289千克。除受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影响外,油菜生产的发展还得益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农用新技术及产品的大量应用、加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2005年中国、印度、加拿大三国产量合计达到259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其中中国和印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6%。十大油菜生产国中单产最高是法国,达到每亩243.3千克(表1)。

表1 油菜主要生产国和贸易国情况

续表

2004年世界油菜籽贸易量与1990年相比,进口量增加了3.88万吨,增长了83.6%;出口量增加了3.90万吨,增长了84.3%。世界前十大出口国中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出口量合计达到641万吨,占世界出口量851万吨的75.3%;中国、德国、日本、墨西哥四国进口量合计达到753万吨,占世界进口量851万吨的88.5%。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进口国。

1979年以前,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一直在3000万~3750万亩左右徘徊,此后,油菜生产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油菜生产快速增长期,每年平均总产量491.7万吨,1980年总产量开始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油菜生产仍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1992年单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我国油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0360万亩,总产为977.7万吨,亩产为94.27千克。

根据我国农业部统计资料,200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09亿亩、总产1305万吨,亩产为109.55千克(2004年最高达120.86千克)。油菜已成为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作物,栽培面积和总产居世界之首,均占世界1/3。

2005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排在前5位的是湖北、安徽、四川、湖南和江苏,分别为:1768.05万、1430.40万、1225.80万、1128.30万和990.75万亩。总产量排前5位的是:湖北、安徽、四川、江苏、湖南,分别为:219.15万、182.33万、168.75万、108.21万、158.67万吨。湖北省油菜面积与总产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油菜产量约占全国的1/5,占世界的1/1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湖北省在推广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经营、大力进行新品种选育等科技创新、完善种子生产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江苏油菜生产中机械化水平较高,2005年亩产达到160.15千克,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尽管我国已成功选育出一批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双低油菜品种,但分散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不到位,造成了双低品种与双高品种混种混收,商品品质很难得到保证,产品质量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各油菜主产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批量的低芥酸菜油销售,优质菜籽饼粕的开发及其精深加工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产业整体效益提高的“瓶颈”,同时我国现有的油菜生产方式工序较复杂,机械化程度低,使我国油菜的综合成本较高。为此,尽快改变农民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实行同一优质品种的连片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在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简化种植管理程序,发展机械化栽培,是提高我国油菜产品质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唯一出路。

我国油菜的分布遍及全国,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油菜生产种植。

按农业区划和油菜生产的特点,以六盘山和太岳山为界线,大致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六盘山以东和延河以南,太岳山以东为冬油菜区;六盘山以西和延河以北,太岳山以西为春油菜区。

冬油菜区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及云贵高原,此区域无霜期长,冬季温暖,一年两熟或三熟,适于油菜秋播夏收,种植面积约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90%。冬油菜区又分6个亚区:华北关中亚区,云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中游亚区,长江下游亚区和华南沿海亚区。其中四川盆地、长江中游、长江下游3个亚区是冬油菜的主产区,均以水稻生产为中心,实行油稻或油稻稻的—年两熟或三熟制。

春油菜区冬季严寒,生长季节短,降雨量少,日照长且强度及昼夜温差大,对油菜种子发育有利;1月份平均温度为-10~-20℃或更低,为一年一熟制,实行春种(或夏种)秋收,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只占全国油菜的10%以上。春油菜区又分3个亚区:青藏高原亚区,蒙新内陆亚区,东北平原亚区。春油菜区有西北原产的白菜型小油菜和分布广泛的芥菜型油菜。蒙新内陆亚区与冬油菜区的云贵高原亚区,是我国芥菜型油菜类型分化最多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西北地区还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地区,而东北平原则为我国新发展的春油菜产区。

长江流域冬油菜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也是世界上油菜分布最为集中,规模最大、开发潜力最大的油菜集中产区。全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油菜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85%以上,其中湖北、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南产量居全国前五位。长江流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4以上,多于欧洲和加拿大。可以说,长江流域冬油菜区的油菜产业水平代表着我国油菜产业的整体水平。长江流域油菜带是世界上的油菜主要生产带,与世界油菜主要生产国(地区)如欧洲、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相比,长江流域发展油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推广双低油菜,发展油菜产业,完全可参与亚太地区及世界国际贸易或国际市场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