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造-岩性油藏

构造-岩性油藏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分支变窄,砂体较薄,多为透镜状,平面上变化快,储层物性较好,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产量高,多产纯油,油藏延伸距离2~4km。横切鼻状构造的剖面显示,池360、池239、池70井构造位置高,含油性好,试油均获得工业油流。构造主要发育鼻状隆起,对油藏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构造-岩性油藏_鄂尔多斯盆地东北

该类油藏发育于定边中部,构造位于伊陕斜坡上,构造变化不大,发育鼻状构造。 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分支变窄,砂体较薄,多为透镜状,平面上变化快,储层物性较好,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产量高,多产纯油,油藏延伸距离2~4km。 该区有三个主要的典型的井区:池70井区、池308井区和元196井区。

(1)元196井区

该井区长9油层组有工业油流井4口,平均试油产量27.76t/d,试油产量最高的井为元196井:日产油51.94t。其中长911小层有4口。

该井区储层平均孔隙度12.4%,平均渗透率4.25m D,物性较好。 由于单砂体厚度较薄,平面上多分支成细小河道,油藏主要发育在细小的分支河道上,上倾方向受到泥岩遮挡,形成圈闭。 构造主要发育鼻状隆起,对油藏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鼻状构造上顺着地层倾向的剖面显示,元196、元148、涧22井位于同一支分支河道上,上倾方向砂体尖灭,泥岩遮挡,形成圈闭,下倾方向由于涧22井构造位置最低,含油性变差(图4-4)。 横切鼻状构造的剖面显示,元196井位于鼻状构造的最高点,含油性好,试油获得51.94t的高产,而在鼻状构造两侧的元164、元279井由于构造位置变低,含油性变差(图4-5)。

(2)池70井区

该井区长9油层组有工业油流井8口,平均试油产量8.58t/d,试油产量最高的井为池70井:日产油20.83t。其中长911小层有7口。

该井区储层平均孔隙度10.2%,平均渗透率1.81m D,物性较差。 由于单砂体厚度较薄,平面上多分支成细小河道,油藏主要受岩性控制,含油砂体的层位多样化和复杂化。构造主要发育鼻状隆起,对油藏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鼻状构造上顺着地层倾向的剖面显示,池70、池230井与池119、池339、池288井分别位于不同分支河道上,上倾方向砂体变薄,泥岩遮挡,形成两个圈闭。池238井长911砂体不发育,没有形成油藏,而在长912砂体发育,则形成油藏(图4-6)。横切鼻状构造的剖面显示,池360、池239、池70井构造位置高,含油性好,试油均获得工业油流。 而鼻状构造两侧的池78、盐109井,构造变低,含油性不好(图4-7)。

(3)池308井区

该井区长9油层组有工业油流井18口,平均试油产量11.36t/d,试油产量最高的井为池291井:日产油23.8t。其中长911小层有15口。

该井区储层平均孔隙度11.3%,平均渗透率2.49m D,物性较差。 由于单砂体厚度较薄,平面上多分支成细小河道,油藏主要发育在细小的分支河道上,上倾方向受到泥岩遮挡,形成圈闭,含油砂体的层位多样化和复杂化。 构造主要发育鼻状隆起,对油藏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鼻状构造上顺着地层倾向的剖面显示,元池164、池308、池21井位于同一支分支河道上,上倾方向砂体尖灭,泥岩遮挡,形成圈闭,下倾方向由于池323井构造位置最低,含油性变差(图4-8)。

图4-4 定边地区元196井区长91油藏剖面图(东西向)

图4-5 定边地区元196井区长91油藏剖面图(南北向)

图4-6 定边地区池70井区长91油藏剖面图(东西向)

图4-7 定边地区池70井区长91油藏剖面图(南北向)

图4-8 定边地区池308井区长91油藏剖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