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类,传统组织的特征与组织理论

分类,传统组织的特征与组织理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份的确定是通过组织来确定的。简单地说,组织就是被正式组织起来的群体。正式的组织包括机关、医院、学校等,家庭、社区友好团体、市场就不属于正式的组织。在中国,纵向的组织结构占有绝对的优势,国家对整个国家实行分层次、分部门的管理,即“条块”式的管理,采取了一种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单位组织的存在有其特点,普遍认为是两大特点:一是行政化特征,二是功能多元化特征。

第一节 组织的概念、分类,传统组织的特征与组织理论

一、组织的概念与任务

(一)组织的概念

卡尔·马克思说:“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社会交往中,人们首先要知道:你是谁,你是哪个单位的。身份的确定是通过组织来确定的。现代社会有许多规则和限制,原因是现代社会是一个依靠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来达到共同的目标的。如美国的登月计划,中国的奔月计划等。正式的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具体包括:一是每个组织都有其确定的目标,组织内的每个人也有各自的目标;二是组织有一定的独特的心理结构,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结构;三是每个组织都有其特定的技术结构;四是组织是一种有结构的整体活动。简单地说,组织就是被正式组织起来的群体。正式的组织包括机关、医院、学校等,家庭、社区友好团体、市场就不属于正式的组织。在了解组织的概念时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从技术的观点看,正式组织的存在延伸了人类自身的能力。例如,当外在的环境需要是个人的体力、能力达不到客观要求时,正式组织便会应运而生。第二,从社会的观点看,人们之所以加入组织,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第三,从理性观点的角度来看,布劳(P.M.BLau)和斯科特(W.R.Scatt)认为组织是有意识的集合体,组织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只有共同目标实现了,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方可获得满足。第四,从效率的观点看,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有较高的社会活动效率。

(二)组织的任务

1.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

2.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

3.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

4.有效率,至少要做得比市场好。

二、组织的分类

为了更为充分地认识组织的特性,就需要对组织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理论有:

1.按照社会功能分。由于社会需要的不同,就出现了各种社会组织。依据各种组织不同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以解决生存和供给问题为目标的生产性组织;以解决社会适应和平衡问题为目标的政治团体和政府机构组织;以解决社会统一问题为目标的法院、政党等利益团体;以维护和发展社会文化形态为目标的文化组织等。

2.按照受益者分。公益组织,如政府的行政组织、军事组织、警察组织;企业组织,各种公司、银行、商店等;服务组织,如学校、医院、福利院等;互利组织,工会、学会、俱乐部等。

3.按照对组织的顺从程度分。强制性组织,监狱、精神病院;功利性组织,各种企业组织、劳工组织、商业组织;规范性组织,学校、医院、司法组织、教会组织。

4.按照能否自由参加分。自主的组织,协会、学会、商会等;半自主的组织,企业组织、政府组织;非自主的组织,精神病院、监狱等。[1]

三、组织的运转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组织分析的先行者,他对组织分析的出发点是组织的价值模式,组织的价值模式是组织作为一个子系统的存在合法性。为了加强对组织现象的认识,帕森斯侧重于对组织结构的分析,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取得实现组织目标或发挥组织功能所需要的资源,即适应条件,这些资源的获得模式将成为制度化的主要要素。二是组织自身必须有制度化的程序,通过这个程序,把所获得的资源提供给具体的达标过程(目标实现)。三是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制度化的模式,以确定和控制对组织的义务界限,是它与包括同一个人和其他资源控制值的义务区别开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组织自身的制度化程序(资源的实施机制)。组织的制度化过程也是资源的实施机制,组织获得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它,并从中获得效益。

img14

帕森斯的行动结构模式图[2]

四、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

1949年以前的中国社会,可采取多种分析方法。从总体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一方面是高度封闭的等级制的金字塔形结构;另一方面是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在《水浒》里,众多的梁山好汉之间,上下层次、左右关系清清楚楚。宋江高居第一把交椅,俯视梁山众英雄。令人奇怪的是,宋江,论智谋,不及吴用;论武功,远在林冲、武松之下;论在朝廷中的官职,不如卢俊义等,一个黑脸衙役,为何能被众英雄厚待?究其原因,也容易理解,宋江能够苦口婆心,他待人至诚至真,吸引了一群莽汉李逵、鲁智深等;他对人才的珍惜、礼遇吸引了吴用等一大批在朝廷中不得志的官员。而李逵、吴用、鲁智深等又有他们各自吸引人的品质和资质,从而吸引了另一批的英雄好汉,而这些英雄好汉,又会带动其他的绿林豪杰入伙。正如一幅多米诺骨牌,形成一个人影响人的传递链,梁山山寨的实力便会迅速膨胀。这就是金字塔形组织发展的精髓所在,也称为纵向至真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权力的行使和传递都是由高到低,从上一级到下一级的过程。

维系纵向型组织的结构的动力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有一种依附的关系,权力的替代性较低,主要以人治为主。例如,传统的宗族是农村社会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单位,1949年后城市中的社区,基本的社会结构是由各种类型的单位组织构成。在中国,纵向的组织结构占有绝对的优势,国家对整个国家实行分层次、分部门的管理,即“条块”式的管理,采取了一种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地方各级政府由中央政府管辖,同时又代表各个地区的独立利益,而其他所有单位都直接地或间接地隶属于某一级政府组织,他们的资源来自政府结构的分配与调节。尽管自1978年后出现了一些中介组织,例如各种行业协会、研究会等等,所有制类型也有所分化,如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可以说,在中国最有影响的组织形式就是行政管理组织和家族组织。

关于“单位现象”。单位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科层制的一个变种。它与西方学者研究的目标明确、功能单一的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区别。

单位组织的存在有其特点,普遍认为是两大特点:一是行政化特征,二是功能多元化特征。具体体现在:第一,单位资源的公有制或国有制。第二,非独立性,单位内部的资源既然是国家所有,单位的行动就必然受制于国家。第三,功能多元化。单位承担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功能,就是一个“小社会”。中国人只有进入某个单位,才有某种地位与待遇。第四,单位之间的“行政”差别。1949年后,无论什么组织都可以称之为单位,他们具有极强的同构性和相似性。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差别与整合主要靠行政的手段,同时行政上的差别也成为国家分配资源的依据。单位的行政级别越高,相对获得资源的份额就越多,单位所有的权力和资源特征,也就决定了单位的主要因素。

单位成员与单位的关系。国家通过单位来控制个人,单位成为个人从事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唯一合法的场所。第一,基本生活保障的国家——单位分配体系。单位履行国家职能,担负社会保障的义务,虽然现在有点改变,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因此才会出现“一家两制”的现象。第二,福利单位化。个人在单位可以“足不出单位”便能安享社会一辈子。单位控制个人,个人依附单位。第三,人员管理制度。在单位制度下,有人事管理(管理干部)和劳动管理(管理工人)。单位依据国家计划管理的需要,形成了个人档案的资料,这些资料一方面表明你的身份,包括工资、奖惩、工龄、职称职务变动;另一方面表明不同单位之间的流动。第四,个人合法性的证明。在单位制度下,个人社会活动和身份都来自单位的证明,离开了单位就没有工作证,也就没有任何证件证明你的身份(身份证是1978年后才有的)。

五、组织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般系统论对于组织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放系统成为研究组织问题的主导范式。

(1)权变理论。核心思想是,组织从环境中获得资源和技术信息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环境的多样性,所以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最佳组织形式,最佳的组织形式是由它与环境之间的配合程度决定的。

(2)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企业存在的一种理论。市场比较适合简单的交易活动,而组织比较适合复杂的交易活动。

(3)资源依存理论。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获取一定的资源,而资源是从外部获得的,因此,在资源交换过程中,组织要与其他组织建立一定的关系,其他组织会影响该组织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是由外部环境控制的。

(4)网络理论。核心命题是,一个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网络结构本身,影响着这个组织的行为和产出。

(5)组织种群生态理论。解释组织死亡现象。主要是由组织结构惯性引起的,组织结构惯性使得组织无法对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

(6)新制度理论。组织除了受技术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环境包括:规则、规范和文化认知。

六、组织管理

(一)什么是组织管理

组织具有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是组织中的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职能。

(二)组织管理的工作内容

组织管理的工作内容,概括地讲,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确定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活动,并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进行分类,按类别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第二,根据组织的特点、外部环境和目标需要划分工作部门,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第三,规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职务或职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第四,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中纵横各方面的相互关系。组织管理,应该使人们明确组织中有些什么工作,谁去做什么,工作者承担什么责任,具有什么权力,与组织结构中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才能使组织协调地运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W.泰勒、法国的H.法约尔和德国的M.韦伯等人。这一阶段的前期,泰勒等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的企业管理理论,后期,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理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工作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工作的经济利益,他们提出科学管理方法以追求组织的生产效率和合理化,因此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原则来指导和控制组织及成员的活动。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G.E.梅奥、F.赫茨伯格等人。他们认为人是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在组织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根本手段。这一阶段的理论重点研究了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人的个性和需要等等。

3.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叶,学派甚多,主要有以美国C.I.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论、以H.A.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以F.E.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与权变理论和以E.S.巴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理论等等。

这一阶段理论的特点是吸收了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精华,并且在现代系统论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要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效率取决于组织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4.C管理模式理论。所谓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织普遍法则,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智慧型组织,并将中国人文学(为人处世之道)与西方现代管理学(做事高效高质之法)相互融合,进行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

这种以人为运营核心的、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和更强的应变能力的企业组织,简称为“智慧型组织”,由于它是继金字塔形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模式,并且是在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国学之大智慧的组织类型,因而取英文“chaina”的第一个字母“C”,为这个智慧型组织命名为“企业C管理模式”。“以人为核心”是构建智慧型组织的基本条件,是C管理模式的关键,“以人为本”构建智慧型组织,是C管理模式的原则。“道法自然”,遵循自然组织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法则,是C管理模式的特征。

(四)组织管理的特点

1.它是围绕组织目标来进行的。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组织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内的各种信息和资源,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以期顺利地达到组织目标。

2.它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既要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又要协调组织内部人与物的关系。

3.组织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五)从历史上看,社会组织的管理经历了两种形式

1.家长制。它是产生和存在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一种管理方式。由于传统社会生产分工不发达,生产规模相对狭小,人们把生产管理的一切指挥权集中于一人身上。

2.科层制。它产生于工业革命后现代化大生产时代,它把企业管理的权力分散于各个科层,分科执掌、分层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