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与内容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与内容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性质与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任务与内容。马克思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教育尤其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的流动性增强,职业变换的速度加快,如果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仅局限于为学生就业做准备,那么即使是已就业的学生,也将面临随时变换职业、岗位,甚至失业的危险,而且如果他们不具备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与内容

学校性质与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任务与内容。任务是指应担负的责任,内容是指事物所含的实质。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求生存变成了求智慧、求发展。一个人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创造力,就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就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中心任务和重要内容。

一、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各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态势,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积极适应甚而超越当代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以增强国际智战、商战和信息战中的综合国力竞争,而其中关键是人才的创新素质,这是赋予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新的内涵。在可持续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下,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在具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侧面。

(一)由单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变为兼顾学生就业与发展

我国职业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只是局限于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所以,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材内容,都是强调以“胜任某种岗位”为出发点,以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合格的衡量标准。这种观念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分工论,是基于每个劳动者都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形成不变的分工体系的设想。与这种思想相对应的是以岗位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它是以劳动者终身束缚在一个固定岗位上为前提的。这种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预见到这种观念的局限性。他指出:“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职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的愿望。”经济、社会的发展证实了马克思的科学预言。马克思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教育尤其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的流动性增强,职业变换的速度加快,如果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仅局限于为学生就业做准备,那么即使是已就业的学生,也将面临随时变换职业、岗位,甚至失业的危险,而且如果他们不具备发展的基础。不具备在多种职业间流动的能力,必将为其再就业带来困难。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学着眼点不应停留在学生眼前的就业上,而应把眼前的就业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

(二)由培养专业型、从业型人才变为注重培养通才型、创业型人才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特别是专业或技术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终身职业”成为“明日黄花”,即“从一而终”式地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已不可能。由于大多数企业不断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提高自动化程度,使得许多不熟练、半熟练甚至熟练员工将被“淘汰出局”。面对这样的挑战与压力,只有接受职业培训,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熟练技能,才能迅速地找到新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既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够继续学习的智能结构,又要施行“通才教育”,使其形成“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并提供“回归教育”的机会。

目前困扰我国的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给职业学校的教学敲响了警钟:不能只培养那种从业型人才,而应注重培养创业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专业定向教育,原本就隐含着创业教育的因素。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业能力的养成,而创业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必须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高素质与智能,具有多种职业技能、较宽知识范围和多种综合能力的智能型、通才型、创业型人才。21世纪,唯有创新,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唯有创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为注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加入WTO,企业或用人单位已逐渐把对员工要求的重心,从单纯重视知识与学历转移到更注重能力与人格上。新的企业制度和新的分工体系正在建立与完善,而这种分工本身是易变的,工人的劳动不再固守僵化的程序,而是讲究优化组合。因此,用能力强、发展全面的人替代局部发展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与此相对应的那种“知识本位”或“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需要。从未来社会对成员的要求来看,最受欢迎、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当然,提倡“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并不意味着排斥知识传授和学科教育,因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人格的形成和优化离不开文化提升和情操陶冶,所以应在知识传授、学科教学及人文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也就是说,职业学校的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未来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培养他们的开拓性、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普通教育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与人合作,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职业学校的课程模式,应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课程体系,并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需求,科学地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发展潜能和能够接受继续教育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能力。

(四)由片面强调针对性变为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适应能力培养

职业学校的教学注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把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摆到突出的位置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须知,要能很好地适应专业或职业(岗位)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重要的是要抓住派生专业或职业的基础知识。当今科技前沿的变化虽是日新月异,但其基础部分却是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尽管是迅速的,但适应社会发展所必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打好基础,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是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第一步。学生的基础知识越扎实,其应变性就越快、越强、越宽广、越持久。基础知识具有稳定性、迁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抓住这个“万变中的不变”的根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换言之,有多宽的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就有多宽的适应能力,有多厚的基础知识就能奠定多高的相应能力。如果只强调针对性,尽管学生毕业后能立即或较快地上岗或顶岗,但终因缺乏后劲,还是经不起转换职业岗位的挑战。何况,人的一些重要素质,例如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主要是靠人文教育来实现的。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以使新一代劳动者具有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使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文化水准,其任务和作用有三:一是为学生学习专业打下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为转岗和适应职业变换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作好知识储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形成可持续发展、有较强适应能力人才的基本条件。三是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的人格奠定知识与思想基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合格标准应是:相当于高中的文化基础,熟练的职业技能与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两方面都合格,取得“一书多证”才能算达标。

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规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系统。教学内容体现在各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业社会实践之中,具体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或教材之中。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品德等的性质和范围,是学生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能力结构和身心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有必要对传授的知识、训练的技能、培养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授的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总和(理性认识是知识的主要内容)。知识是人们顺利完成各种职业活动所必须掌握的工具。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东西,具有客观性,但它一旦被个体领会、理解和掌握,便以经验或理论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也通过物化储存于书本或电脑之内。

知识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其分类有多种多样:从总的分类可概括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按学科分类,大约有2500多种……这里只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分类。

1.以知识的基本要素划分

概念(定义):是对客体做出客观的解释。

规律(定理):是对客观事物因果关系的概括。

事实(实例):是对具体事物的陈述及其运用实例。

规范(标准):是对工程技术中的一些统一标准或一些特殊的规定。

价值(应用):是对某定律或某事物运用程度的判断。

以上五种知识类型中,前两种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后三种则具有更多的实用性。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注重后三种知识。然而,过分地强调实用,往往会形成一种短视行为,忽视一些带根本性的、能长期起作用的基础知识。比如,在教学中过早地强化技能,忽视或削弱文化课与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最终将影响和削弱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学既要强调应用,也要考虑能长期起作用的内容。

2.世界经合组织对知识的划分

事实知识。事实知识是指让人知道“是什么”的事实方面的知识,是只叙述事实的知识。如纽约有多少人口,中国有多大面积……

原理知识。原理知识是指让人知道“为什么”的原理方面的知识,是关于社会与自然规律和原理的知识。如牛顿三大定律、供需规律、教育原理……

技能知识。技能知识是指让人知道“怎么做”的技能方面的知识,即做某事的才能和能力。如怎样操作设备,如何掌握工艺、预测新产品的市场前景……

人力知识。人力知识是指让人知道“是谁的”人力方面的知识,是指有关“谁”知道什么和知道怎样做的信息。

这里的“知识”包括了平常说的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即包括:科学、技术、能力和管理等。

3.教学领域对知识的划分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常把知识分为公共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种;或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两种。

各类知识,在学习期间和就业之后,均有其功能和作用,不能偏废或忽视任何方面。过分强调实践和应用,忽视基础理论知识就无“后劲”,不仅影响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而且妨碍自己的持续发展;过分强调理论,忽视实践、忽视专业技术知识,就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就会失去职业教育的意义。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一般能力水平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目的在于给予学生职业知识、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因而,在教学中必须科学恰当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二)训练的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活动方式,是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动作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是人们运用知识或经验顺利完成某项劳动(工作或学习)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人们经常把技能称为行动中的知识。

1.技能的种类

技能包括动作技能(或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或智慧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在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是指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进行与完成某项任务所涉及的,主要由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所组成的一系列动作方式。

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的思维活动方式;是指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按一定合理、完善的方式进行的,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方式。思维是心智技能的主要心理成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心智技能的本质特征。

技能又包括再造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再造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带有较多的重复性,即在各种情境中运用技能时很少有大的变化,呈现的是一种固定程序或算法,如做加减法、打字、跑步等;创造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需要做一定的计划,运用某种策略,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相应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如解数学难题、进行艺术创造、踢足球等。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人们所运用的技能常常是一个结合的统一体,往往部分是智力性的,部分是动作性的;部分是创造性的,部分是再造性的。至于哪种成分为主需作具体分析。

依据不同感官,技能还可分为:视觉技能——看到某种颜色,如目测钢中含碳量与化验差0.01%;听觉技能——听出不同的声音,如听出电机毛病,听出某人走路声;触觉技能——触摸出不同物质的区别,如摸出冷热程度,摸出头发丝粗细,抓糖果斤两不差;嗅觉技能——嗅出某种气味;味觉技能——品尝出某种滋味;肤觉技能……

2.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联系

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部动作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其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技能又是外部动作的设计者、策划者和调节者。不含智力技能因素的绝对动作技能是鲜见的或是不存在的;同样,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动作技能不无关系。在完成较复杂的职业活动中,既需动作技能也需心智技能。确定某种职业技能属于何者取决于其活动的主导成分。

表6-1 技术等级与技能结构

img10

表6-2 作业方式与技能结构

img11

由表6-1、表6-2看出,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在不同技术等级和不同作业方式中,两者有时可分主次,比例不一;有时相对独立,平分秋色;有时相互交织,难解难分。

3.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如表6-3所示)

表6-3 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

img12

技能训练具有从操作技能到智力技能的发展过程,但在教学中没有严格的界限,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可将智力技能训练寓于操作技能训练之中。一般技能均可分解成清晰的步骤:操作技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步骤非常明晰;心智技能——解决问题必须先掌握一定的思维定式,才能产生变式思维。技能教学要求教师预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出一定的教学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讲,技能是介于知识和能力之间的一个概念。它既有知识因素,又具能力的成分。它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中间环节。所以,技能的形成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三)培养的能力

能力是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是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和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一种内化了的个性品质,能够在活动或职业活动中得以外化。由于角度不同,能力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人能够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完成某种活动需依赖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主观条件包括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能力属于心理条件。心理条件又包括一般心理条件和必备心理条件,能力属于必备心理条件。人的性格、气质,如暴躁、沉静等,虽和活动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条件,故不能称之为能力。从功能方面讲,能力是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本领。从综合方面考虑,能力是人们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和智力因素顺利完成某项实践活动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1.能力的分类

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又称智力)——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职业能力)——指从事某种专业(职业)活动所具备的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特殊表现。

能力存在于具体活动之中,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然而,能力与活动并非是一一对应的,一种能力不单单对一种活动起作用,同样,一种活动也不仅仅靠一种能力来完成。

2.能力与技能的联系与区别(如表6-4所示)

表6-4 能力与技能的区别

img13

技能与能力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智力技能与能力的联系尤为紧密,且差别较小;动作技能与能力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动作技能尽管含有知识和经验的因素,但它基本上属于能力的范畴。动作技能可看成是一种特殊能力或职业能力的一种形式。能力与动作技能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从形态上看,能力似无形,技能似有形;从涵盖上看,能力概念宽,技能概念窄……

动作技能的生理因素的例证,如:歌唱家多是大嘴(逆否定理不成立),善言者多是薄嘴唇(逆否定理不成立),小个子宜体操,高个子宜长跑、篮球……

3.知识与能力的区别和联系(如表6-5所示)

知识与能力的主要区别在于:从形成上看,知识可传授,能力靠培养或锻炼;从掌握上看,知识靠后天习而得之,能力既有先天因素更有后天因素……

表6-5 知识与能力的区别

img14

续表

img15

由上可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本身不是能力。所以,能力的高低并不单单依靠知识掌握的多少。

知识和能力的主要联系在于:两者之间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性选择,不是一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性关系,而是具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功能和联系。由于知识不等于或不是能力,而是能力的基础,所以就群体而言,知识越多的人能力不一定越强;就个体而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尽管不成正比,但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也会提升。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知识可转化为能力,能力可使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是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能力是掌握、运用和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条件。也就是说,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会导致或促进能力的提高,而能力又制约着知识掌握的速度、深度和巩固程度。换言之,知识是潜在的、待开发的能力,能力是类化、概括化和结构化了的知识;知识孕育着能力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能力又影响着知识的吸收、消化和迁移,影响着知识的扩展、构建和整合,影响着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开发和发明创造。知识和能力两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可或缺——只有知识没有能力,知识就不能正确地运用于实际,也就降低了其意义;若无知识,也就难以有什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因知识与能力存在着上述关系,所以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应将知识的教学目标与能力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教学体系与能力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冲破传统教学体系框架,建立一种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新的教学体。

现代教学价值观十分重视能力的培养,提出“能力本位”,把它放在了教学中心的位置,但有的学者仍看重知识的基础地位,认为两者不能以孰轻孰重定位。然而,从长远或发展观点来看,能力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四)注重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如果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那么由智力因素组成的操作系统和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就是组成教学活动这个系统的两个协同作用的子系统。无前者,教学活动无法进行;无后者,教学活动既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持续。要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在学生成材的过程中,虽不直接介入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知识的加工、处理工作,但却起着动力、定向、引导、调节、维持和强化的作用(这几个方面依次推进,密切配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提高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展现知识价值、巧于设置悬念、创设和谐环境、铸就良好性格和磨炼意志品质入手,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展现知识价值,唤起良好的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种活动,并使之朝着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众所周知,火车没有动力不能奔驰,机器没有动力不能运转,一个人如果没有动力则将一事无成。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正确与否及强弱程度,对人的活动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任何人的学习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地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为此,在教学中,应把社会、生产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结合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介绍出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与祖国建设事业的直接联系,使他们产生一种崇高的时代感、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进取心,获得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内动力。

2.巧设悬念,激发浓厚兴趣

兴趣是积极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进而使之转化为内在的志趣,产生深厚的求知欲望,以至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不断地孕育出巨大的能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某事某物提不起兴趣,就谈不上对它的认识。因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成材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可激发一定的情感,唤起某种动机,强化人的意志,也可改变人的态度。因此,就学习而言,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实践证明,对学习有无兴趣,其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有兴趣,就能主动学习,全神贯注,觉得心灵手巧;无兴趣,就会被动应付,精神涣散,感到头脑迟钝。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并运用适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兴趣,促使其思维的发展。

3.创设和谐情境,培养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情感是行为的动因,它能直接转化为动机。只有情感健康且丰富的人,才能表现得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和提高学习效率。不重视情感活动的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十分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不知疲倦、津津有味地进行学习。情感是学生成材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因而,教学提倡师生之间应有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以创造一种轻松自如、气氛活跃、心情愉快的教学氛围,创设一个有利于信息交流的最佳“心理场”、“磁力场”。为此,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种表情和每一个眼神,既应有助于学生理解所讲内容,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记忆,也要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激情,从而唤起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教学科的热爱,以形成“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积极、愉快地学习。

4.铸就良好的性格,帮助获得成功

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组合,是最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积极的性格,如自信、勤奋、勇敢、谦虚、细致、进取心、探究性等,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创造力的发展,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事业的成功。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与勤奋是成功的双翼。所以,能否保持自信与勤奋等良好的心态,将决定成功与失败。成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诱因。因此,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刻苦勤奋,积极进取……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一环。成功者会由于自身价值的“高峰体验”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形成良性循环。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欲高先低,欲快先慢,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取得成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心理反馈(如对学生的成功,除不失时机地当即予以称赞外,还要表扬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使其饱尝到成功的兴奋与欢乐,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增强学习信心。

5.磨炼坚强意志,承受挫折考验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组织与控制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人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对人们掌握知识,克服困难,做出成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能在学习上下工夫、锲而不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质量;就能有学专业、爱专业、钻专业的恒心;就能百折不挠地去干一番事业,并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就。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需要青少年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志。所以,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的能力更显迫切。为此,在培养学生具有自信心的同时,应创设让学生尝试“挫折”考验的情境,给以强烈刺激,使学生体验到,只有经过艰苦努力、付出代价后获得的成功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从而产生足够的自信心和克服挫折及经受失败的勇气。同时,要及时提醒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难免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不因失败而放弃努力,也不因成功而忘乎所以,从而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要使非智力因素真正充分发挥作用,还需对其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一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有适当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若其他条件相同,一般来说,智力水平越高其活动效率及质量也越高。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只有在适当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提高,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取得最佳效果。例如,自信这种非智力因素,只有建立在对自己能力有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并保持在适当水平时,才能对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产生良性作用。自信水平过低会畏缩不前,甚至退却。自信水平过高会自以为是、骄傲自满,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行动。再如,动机这种非智力因素在参加考试时,若取得好成绩的动机水平过高,会由于高度紧张而表现失常;若取得好成绩的动机水平太低,则会因漫不经心而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二是非智力因素的诸多基本因素可各自发挥其独立作用。非智力因素在结构的完整性上与智力因素有所不同。智力因素是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由诸基本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结构。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中的诸基本因素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去发挥作用的;一个智力优异的人,其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应是优异的,否则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将是有限的。非智力因素中的诸基本因素是可以分别独立地发挥作用的,非智力因素优异者,并非是组成非智力因素的诸基本因素都优异,只要其中某一基本因素突出就可取得非凡的成功。因此,在培养非智力因素时,只要根据学生特点着重发展某一种或某几种非智力因素即可。三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后天的“习得”或“训练”形成的。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优化智力多为开发智慧潜能问题。非智力因素主要在于后天培养。比如,后天培养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有成就者不可缺少的条件。爱因斯坦曾列出一个公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门捷列夫的格言:“终身努力,便成天才。”古今中外的名家学者都强调终身为理想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但是需要指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其作用的大小必须以智力潜能为基础。例如,一个先天的痴呆儿无论具有多么优异的非智力因素也不可能使其成为成绩最好的学生。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操、健康的个性、奋发的进取心等,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的精神体现。一个人的意志、毅力、抗拒挫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尤其是对创业者与创新者的成功是举足轻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