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建构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建构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高校应重点采取以下举措: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建立“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包含着不同发展阶段的过程,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具体特点开展不同形式和重点内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建构需要在吸收与批判外来文化成果的同时,立足于本国的社会实际和需要,着眼于实际问题,探究科学、有效的研究途径,扎实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改革的深入。对于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来讲,核心是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职业指导的具体工作中,将学生的就业实际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予以有机结合,切实开展具有前瞻性、发展性和指导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体而言,高校应重点采取以下举措: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建立“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教育尤其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包含着不同发展阶段的过程,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具体特点开展不同形式和重点内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对新入校的学生,重点开展专业和职业前景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本专业和就业状况,指导学生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大二阶段,采取多种科学的测评手段,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身的缺点、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准确评估自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目标;大三阶段,指导学生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同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职业评估和修订;大四阶段,传授学生求职和面试技巧、求职书的写作等方面才能,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决策和自我完善能力。学校可邀请不同行业单位和职业发展较好的毕业生举办讲座,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人才要求,使毕业生尽早达到人职匹配目标。高校还可与毕业生、用人单位配合,统计已毕业学生的生涯发展资料,通过分析毕业生意见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等反馈信息,为学校制定招生计划、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办学政策提供参考,使高等教育始终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

2.细化并完善高校就业机构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建设专业化和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团队。首先,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应把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严格加以区分,除了进行手续办理、政策指导和信息提供等日常就业指导方面的事务性工作外,更应注重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规划、设计与指导。高校应该采取多样的职业生涯教育形式,如广泛开展专业培训、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工作坊等形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多元化发展。具体而言,对于就业形势和政策分析、专业和职业前景分析、职业素质塑造和能力拓展、职业观教育和求职技巧培训等内容宜采取团体辅导形式;而心理咨询、就业决策和个人生涯规划等内容则宜采取个别咨询形式。学校应整合、利用社会多方面资源,如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机会;与专业职业生涯服务机构联合,争取更多的服务资源,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信息的匹配。其次,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团队。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辅导老师需要较高水平的服务意识、科研意识和市场意识。要实现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学校必须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优秀的职业生涯辅导教师。学校可以选拔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思政等专业的优秀教师,为之提供系统的进修和培训,如深入开展职业理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就业指导技巧及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培训,同时使之具备相应的心理、统计、管理、法学和经济等方面专业知识,以强化教师职业指导技能,提高其就业指导水平。

3.结合党的就业新政策,针对不同特色的学生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教育,重点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联系近几年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的政策,如何推动这些新政策在实践中更好的贯彻、落实和保障,高校有责任对此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以调整相应培养方案,为学生顺利、充分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如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农村最缺少的是资金、农业技术和信息,而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些问卷调查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而具有文学、理学和教育学背景知识的占45%。从中可以看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大都不是农村急需的专业人员,这也不利于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和和利用。其次,高校应建构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发展性生涯辅导”教育模式,即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将其作为公共必选课纳入公共必选课范围,并配备专职教师,逐渐形成包括职业生涯辅导、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争取将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丰富多样,学校可以把科学的人才测评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甚至推至更广的领域,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自我,拓展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求职技巧,为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总之,职业生涯教育理应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目前高中阶段之前此类教育较少涉及的现实条件下,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尤为重要。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即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应连续不断地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并且教育的目标、途径、方法应随着社会、经济、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知识、能力、期望水平等的提升而不断调整。在大学生职业生涯阻碍中,求职准备是较为突出的三大因素之一,即求职前准备越充分的学生在求职中的优势越明显。[6]高校应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丰富就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及时调整和完善就业指导模式和方案,通过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以推动我国更快的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1)高校辅导员价值引领力的内涵阐释

辅导员的价值引领能力其中之一是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二是道德引领,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以达到道德自觉的目的。三是文化引领。这里强调的是,辅导员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使学生不断提升依托于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观;把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情操的熏陶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使学生明确自己不但要成为专业技术人才,更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书要读好、人要做好,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

辅导员的价值引领力,体现出辅导员的思维能力、理论素养和精神状态,从性质上来说是思想道德与人文精神的导向,是一种“软实力”引导。它不是管理权力的直接实施,而是强调通过对话、沟通等来观察、分析、改变和塑造学生个体或群体的价值观念,从而在解决问题与统一认识中达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2)高校辅导员价值引领力的实现路径

辅导员的引领力如何能够实现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说服”学生个体改变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从而接受核心价值观念呢?辅导员的价值引领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实施,反映在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和举手投足之中。比如,为了达到精神交流、知识共享、道德自觉的目的,黑龙江科技学院开展了“与大学生谈人生”教育活动,辅导员与学生间通过对话沟通,带着炽热情感、宽容之心、人格魅力与学生交往,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困惑、心理烦恼、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障碍、择业创业焦虑等,统一认识,引导矫正行为,真正成为了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的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启迪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服务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培育者、增强学生生存能力的帮助者,这些彰显了辅导员的价值引领力。

(3)努力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价值引领力

如何才能帮助辅导员提升自身的价值引领力呢?

首先建议辅导员多看一些哲学著作。加强自身哲学修养的同时,多从理性上把握价值的内涵与存在意义,了解掌握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中社会的主流价值与核心价值及学生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

二是应该在“读懂”学生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上下功夫。把握学生中的主流与非主流价值取向,坚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配地位,兼顾知识化与人性化、政治化与生活化的统一。比如,调查研究要成为辅导员的工作习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是“读懂”学生,“读懂”学生就需要开展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断认识学生和学生工作的新变化,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特点的东西。否则,不去调查研究学生和学生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不掌握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条件下的大学生价值取向与价值观趋向,所作出的学生工作决策就可能与实际不符,导致学生工作低效甚至失效。

三是向优秀的辅导员学习。比如,要认真思考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老师为什么受学生欢迎?为什么包涵不写周记,同学们就感到无所适从?包涵的聚集力、向心力与吸引力究竟在哪?我认为包涵的成功在于将个人的价值追求、学生的价值诉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那找到了发展的力量,她从学生那里体会与感悟到老师的价值存在意义。当然身边的其他优秀辅导员也是学习借鉴的对象,取长补短,为己所用。

四是将提升自身的价值引领力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辅导员的价值引领力说到底来自于社会变革所提出的教育要求,社会多有复杂,学生就有多复杂,社会变化多快,学生变化就多快。不放开视野,眼界狭小的辅导员是不会成为一个卓有成效、具有价值引领力的辅导员。

五是辅导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作一些反思性的研究探索,通过对自己有效和无效的工作案例(包括他人的工作案例)的解剖与分析来领会价值引领的意蕴和价值引领力的内涵。

(4)关于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德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证。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下大学德育的一些现状令人堪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德育创新实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①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人的全面发展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命题,蕴含着极其深刻的目的论意义和方法论功能,为我们推进德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现在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尺度。这一思想付诸大学教育,在于帮助青年学子塑造理想人格,确立自我意识,发掘创造潜能,这是教育的“应然”取向。而今天的教育渐趋功利,偏离了大学的神圣使命。表现于教育教学模式上,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理想人格的构建和心灵世界的关照;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略了教育的“人本位”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专业遮蔽了人文,随之而来的是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缺失。

确立科学与人文融通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走出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误区,将教育同人的幸福、尊严、自由和终极价值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共同发展,成为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青岛理工大学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确立了注重素质教育,涵养人文精神,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于一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努力挖掘、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②高校德育应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凸显实践育人功能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完整的道德过程包括知、情、意、行等环节,一定的道德知识和规范,只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外化为道德实践,形成稳定的道德习惯,才意味着个体道德修养的提高。这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即为“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德育目标的最终体现。

“知行统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德育一直存在着“知识本位”的倾向,重理论轻实践,重认知轻行为,德育异化为道德知识的讲解和道德辞令的记忆,大大降低了德育实效。德育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寓学于行、躬亲践履。因此,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行为本位”的德育转型,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觉的道德行动,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取向。

实践出真知,道德教育离不开生动活泼的实践。而近年来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教育不少是流于形式的,没有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此,应积极拓宽实践育人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等活动中确立主体意识,塑造自由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遵循这一规律,青岛理工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文化素质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了一系列德育创新品牌,培养了一系列优秀德育实践团队,建设了一大批德育基地,努力将“无形”的思想教育转化为“有形”的具体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尤为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将其融入德育全过程。通过创业实践,逐步建立完善了以“五个一”(一本书、一支队伍、一份报纸、一套网络、一批基地)为中心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扶持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

③高校德育应体现“与时俱进”,强化机制方法创新

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落到实处,就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拉近“实然”与“应然”的距离。

从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要在德育实践中,高度重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功能,努力寻求“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通过“三百”(百花争艳、百年基业、百尺竿头)建设工程和“三特”(特色社团、特长学生、特色载体)塑造行动,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形成全员育人的整体合力。德育的实施途径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前者是通过学校、政府等正式机构实现的,后者是通过社区、同辈群体等非正式机构和群体实现的。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全员育人。只有将两种途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德育实效。

就高校来说,德育也应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但现实中,德育时常成为学工部门“孤军奋战”的事情,因而收效甚微。应确立大德育观念,形成以学工部门和学工干部为主体,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格局。青岛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就一直实行专任教师、管理干部兼任班主任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办法,构建了全员育人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工作氛围。

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抢占网络德育前沿阵地。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上新一代”,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不改进形式、手段和方法,不注意增强时代性,势必在青年大学生中失去吸引力。因此,我们要从争夺思想政治阵地的高度出发,树立网络战略意识和网络意识形态观念,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大学生的成长现实,研究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思想教育的新平台,使之成为高校德育的新渠道、新阵地。

(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了和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不同层面,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基础层面是物质文化,包括各种校园物质产品和自然条件;中间层面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核心层面是精神文化,包括学校价值观念及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群体目标及种种思想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先进性,能够且必须以其引领大学精神的奠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指导性、体系性、普遍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灵魂,确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揭示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力图建设品位高、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高校校园文化。

①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彰显和谐主题

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于对师生以“文”“化”之。校园文化要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要彰显文化的超功利性。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像涵养元气一样,用心专一,虚静深养,既要有高远的文化价值精神的统领,又要有实实在在的成体系的建设,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求真、审美、向善等文化样态凝结为一,形成元气丰沛的文化存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性。它包括知行统一、爱国情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求真、审美、向善、立志、慎思、笃行等社会公共精神和个体内心修养。所以,我们应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合到高校校园文化之中,使之成为其纲领和灵魂,并具体体现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存在样式,深深地浸润青年学子的心灵,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独立自强的人格品质和优雅上进的精神风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牢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创新才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感和健全的道德人格。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研究和学习。在具体操作中,应该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作为大学的师资。他们应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分熟悉,有良好的演讲能力,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大学生群体中,可以通过学生会组织若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协会,在课余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著,聘请有深厚学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定期辅导,并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长期坚持,必定能够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

②丰富校园文化渠道,营造和谐氛围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价值观尚未成型,德性尚未稳固建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目于思想道德品质的陶冶和塑造,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校师生的价值目标和行为的衡量标准,使之入脑、入心,并渗透到其情感、需求之中,形成良好的心灵品质,并化天性为德性,化知识为智慧,化情感为情操,化良知为良行。这就要求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地艺术化,充满文化意味,真正形成催人向善、求真、致美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为了学校的价值目标自觉地努力工作、学习。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树立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着力打造,造成影响,形成特色,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整个校园文化的品位。

③增强校园文化服务功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和繁荣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平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的质量,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高校校园文化的水平。只有把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意识。要切实关心大学生的成长,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困难。要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与和谐校园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大学生的和谐成长来促进和谐文化建设。要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激发校园活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和谐心态、诚实守信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的思想观念。另外,还要激发学生不断进取,不断进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能力被群体所认可,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尊重,感受成功和被尊重、被肯定的乐趣,并产生成就感,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得以提升。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同时又要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迈上新的层次。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创新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道德基础。

(6)“三风”建设助推高校党建科学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对于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和建设具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大学生、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三高”大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①提高“促三风、建三高”认识是党建工作着眼点

“三风”是提升育人质量的软环境建设,而“三高”则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硬指标。“三风”和“三高”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它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前途命运。

优良校风是推进“三高”建设的基础。校风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风貌。有学者将校风形象地比拟为“泡菜坛”、“大染缸”,意在凸显校风对于提升一所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同时,“三高”既是一所学校优良校风的外化,更是高水平大学的表征。推进“三高”建设,必须紧执校风建设之牛耳。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优良校风建设,对于“三风三高”建设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优良教风是推进“三高”建设的保障。教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作风。有优良的师资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才有高质量的学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广大教师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果广大教师的政治觉悟不高,受市场经济影响过多,只教书不育人,只把教书当作谋生手段,不把育人当作事业去追求,就会直接影响到“三高”建设的效果,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也会大打折扣,更会辜负党对于高等教育事业所给予的期望。因此,推进“三高”建设,培育优良的教风,特别是建设一支平心静气做学问、为人师表带学生、恪守职业操守的师资队伍,对于“三高”建设至关重要。

优良学风是推进“三高”建设的前提。学风是学生学习的风气,是校风和教风的生动体现。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是一个双主体的活动。在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老师的正确引导当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最终还是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觉接受教育,自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开放性的今天,高校的学风建设面临着挑战: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模糊、思想意识浮躁,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学生尚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不能平心静气地对待自己的学业,甚至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学生是教育的终端效果,学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未来。因此,学风建设是推进“三高”建设的前提条件,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话题。

②增强“促三风、建三高”能力是党建工作着重点

优化“三风三高”的平台,增强“三风三高”的能力,把握“三风三高”的着重点,就是要形成一个统筹协调的联动机制,而不是各自为阵,顾此失彼。努力形成党政合力、党群合力、干群合力和师生合力的局面。

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应当说,“三风三高”就是我们抓党建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三风三高”建设中,高校领导班子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处于“三风”的“风口浪尖”和“三高”建设的前沿阵地,是确保“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是抓意识培养。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方向,着眼于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党的坚强领导总揽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优良的领导作风带动“三风三高”建设。二是抓学习提高。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高校工作的指导思想,领导干部的思维习惯、工作方式和从政准则,能够切实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脉搏,追踪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用前沿的理论成果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三是抓能力塑造。要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能力,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的能力,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外化为以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切实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提倡术德并重。在“三风三高”建设中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调术德并重,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有资格从事教育事业。一要善待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人格品德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是无形的力量,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灵魂。二要精通业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必须精通业务,肯于钻研,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把最新的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三要忠诚职业。培养教师对职业的忠诚度,就是要求教师不能把职业当作兼职,把本职当作“副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要不为私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加强组织建设,凸显凝聚力。只有组织健全了,基础牢固了,党的事业才充满生机与活力。一是强化党员意识。要切实培养、不断强化教师党员的党员意识,使教职工党员真正成为“讲台上的旗帜,校园里的路标”。二是抓典型示范。要切实把知识素养与思想品德,学术造诣与管理能力,学历资格与工作实绩紧密结合起来。三创新组织载体。要积极探索新的组织载体,使之成为凝聚广大教师的阵地,展示科研成果和先进骨干风采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