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建构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建构主义实际上不是关于教学的,它是关于知识和学习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念,教师可参考实际的教学内容、情境和价值导向,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多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学习就是学生怎样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建构主义教学的理念影响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去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教给他们如何思考”。

三、建构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建构主义对知识论和知识如何获得与传统的看法很不相同,例如: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于学习者的外部,学习的目的就是把世界的结构与学习者的结构相匹配。建构主义的理论却认为知识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创造意义的结果,把以往学习的范式完全改变了。但建构主义实际上不是关于教学的,它是关于知识和学习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念,教师可参考实际的教学内容、情境和价值导向,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多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近年教育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讨论。

(一)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重要,他们是知识的建构者,不是信息的加工者,是学习过程的主角,所以建构主义者建议教师创造一个帮助学生积极地探索复杂的主题的情境,鼓励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学习的情境以及学习者进入这一情境的经验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建构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社会协商证明各种见解的合理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规则,却规定了学习的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来源,于是学生只学到研究性学习的外形,却没有真正地运用有关的知识。

知识的结构是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协商、讨论而成的,所以同学之间互动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便很重要,教学策略多以同学合作学习的方式为主;上课时,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学习,在各小组内学生进行讨论交换意见、相互检视及辩论,最后获得共识。协商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特质,学生有义务,也有责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合理的沟通。这个学习过程提升了学生的民主素质,也符合社会文化建构的精神。

(二)教学模式

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学习环境,这包括了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这种框架下,根据建构主义发展出来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两种:

1.“搭建脚手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上文讨论过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它是指儿童在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有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或长辈指导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每个儿童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教师帮助儿童从他的实际水平发展到潜在水平,教师的教学决定了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因此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不是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

建构主义借用建筑行业中“搭建脚手架”的比喻,意思是指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时,这种框架按照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教学走到发展前面。

搭建脚手架式教学由五个环节组成[20]:

(1)搭建脚手架:围绕当时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把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续步攀升;指导逐渐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协商,调整原来的概念,并使因多种意见而产生的矛盾和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学习效果评估: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学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被比喻为“抛锚”。教师和学生确定了一类事件或问题后,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被确定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小组中成员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生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部过程。抛锚式教学包括下列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选出的事件就是“锚”;

(3)自主学习: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怎样解决问题,但教师会提供线索;

(4)协作学习;

(5)效果评价。

(三)学习主体的变化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助地位。在上面提到的搭建脚手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组合起来,推动了协作学习,发展了他们社会建构功能。另一个特点就是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1)自律: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明确,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愿意接受学习任务的挑战,调控自己的学习计划、资源,遇到困难时知道怎样寻求帮助,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换和分享成果。

(2)自我:学习者会积极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所提供的信息并建构意义。

(3)自信:学习者在完成课堂各种任务,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新建构的意义,取得成就感并获得自信。

(4)自主:学习者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目标、内容、材料。

(5)自择:学习者自己去规划时间和活动,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策略来学习,并找到自己的强项,改进自己的弱项。

这个模式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使其在小组互动中学会交际、协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领域。

(四)重视学习过程

行为主义认为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非常重要,预定了学习目标后,教师便选取教材、安排学习程序,并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要善用增强原理来维持学生注意等。教学目标高于一切,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结果,它被用作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学习就是学生怎样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师设计教学要围绕学生意义建构的中心点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是独立探索、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师生互动等,但都应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关,这些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等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过去非常重视学习成果,例如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在建构主义教学的理念影响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去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教给他们如何思考”。[22]因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活动改变了,现在的学习“不是给学生一项任务,然后评价他们完成得多成功或多失败,而是由一个教师给孩子们布置任务,然后观察他们需要多少及什么样的帮助,从而成功地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单独地评价。师生的社会系统被动态地评价,从而判断它是否取得了进步”。[23]过去评价学习结果的信息不再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评估学习的方法不再是单纯的“对”与“错”,而变得多元化。评价成为学习者的工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进展和调整自己建构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