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的建构

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的建构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内涵。这些标准只是衡量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共同指标,并不能涵盖民办高校各种办学特色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 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的建构

科学定位能够使民办高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而能使民办高校办出水平、创造品牌、收获良好社会声誉与效益的前提条件则是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民办高校要突出办学特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异军突起,出奇制胜’,要在‘异’和‘奇’上做文章。这就要求学校要发挥优势,特色取胜”(13)。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学特色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决定着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构建系统、科学的民办高校的特色评价标准,对民办高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建构的原则、依据与价值

在构建特色评价标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特色、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特色,指的是格外突出的风格或特点。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特色”是这样描述的: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内涵。民办高校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①总体的办学理念和治学方略;②体现在教育模式上的特色——特色专业、人才特色等;③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实训等;④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

1.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的建构原则

评价一所民办高校是否具有办学与发展特色,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开展的,这些原则反映了民办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到对民办高校特色的评价是否科学和合理,对形成民办高校特色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正确的导向有利于民办高校特色的形成,错误的导向可能使民办高校走向发展的误区,越办越差。

(1)全面原则。

对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民办高校发挥自主办学的优势,打造品牌学校,同时通过选取办学特色鲜明的榜样加以推广,扩大受益面,形成与公办高校有别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因此,评价标准的设计需要全面地反映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否存在、特色的成熟程度以及有无推广的价值,设计的指标必须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主流性,能充分反映民办高校的独特优势和创新价值。鉴于办学特色在办学实践中表现为丰富的个性特征,但凡在办学中提出的不同于他校而又能彰显自身优势的个性都可以归纳为办学特色。在实施这条原则时,要开展广泛的座谈访问,进行充分的调研,征集意见,仔细分析,切忌以偏概全。

(2)准确原则。

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评价的对象是某种特定教育环境中的特定教育现象,对这些教育现象的民办高校群体进行考察,又能发现其中的共同特性,反映民办高校办学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与规律。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又不能被现象所迷惑,需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民办高校办学发展和办学过程中所表现的典型特色现象,寻找民办高校的真实特色。针对各类不同院校的不同特色,要想建立起对特色进行评价的某种科学的常规模式,需要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提炼出准确并能获得认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客观、可靠、科学。

(3)简易原则。

由于办学特色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在建构评价标准的时候,指标之间要有区分度,边界不能过宽、模糊;与此同时,指标也不能过于烦琐,缺乏可操作性;要有层次性,递进延伸。因此,既要精简评价指标,提炼出影响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又要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尽可能地使评价结论的得出容易识别、便于评定。

2.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的建构依据与价值

评价、衡量一所民办高校某些办学与发展的指标、元素是否就是办学特色,是有依据和标准可循的。

其一,它是否是长期形成的,即是否具有长期性。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那些没有长期的积淀,只是迎合市场所设立的短期学科专业和培养管理模式均不能称之为特色。

其二,它是否得到公认,即是否具有认可度。办学特色必须得到校内外的普遍认可,包括师生员工的认可、用人单位的认可、社会地区的认可等。

其三,它能否体现差异性、独特性。与非同类院校相比,是否表现出差异;与同类院校相比,是否表现出优势。即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其四,它是否有指导作用,即是否具有持续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这个特色在办学的历史进程中是否发挥过重大作用,效果如何,现在是否还在起作用,如何继承和创新,将来是否还要坚持和完善等。

至于建构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则在于引导各民办高校走出特色趋同、千校一面的误区,加强民办高校对特色的深层次认识,帮助民办高校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性,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为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制定学校战略规划以及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效管理民办高等教育提供参考。

二、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的结构框架及具体方案

1.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评价标准体系

鉴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是应用型、职业技术型,因此,在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特色项目指标之后,考虑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区别,根据民办高校办学目标和学校性质等,结合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实践,对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评价标准的构建如表4-1所示。这些标准只是衡量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共同指标,并不能涵盖民办高校各种办学特色的全部内容。设计这些指标主要是为了明确民办高校办学特色中不能忽略的要素和需要强化和改进的工作,供民办高校凝练与形成特色参考,而不是僵化地设定只有表4-1中的指标才能体现民办高校办学特色,更不能说其他没有列入的适合民办高校形成个性化特色的指标就没有价值。否则,就会影响民办高校寻找自己的办学方向,扼杀民办高校的办学活力。

表4-1 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评价标准

img25

注:表内8个观测点中的黑体字是重要观测点,共4项。

2.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评价标准等级说明及内涵

评价标准等级的核心是对重要评价观测点的分解,一般可分为A、B、C、D四个等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但一般只给出A、C两级。参考权重表示主要评价观测点各方面之间的地位轻重及其对评价指标的贡献大小,其值在0.1至1.0之间。

(1)办学指导思想特色。

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条件,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一定时期内学校的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和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与特色。民办高校办学思路要遵循职业应用的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在办学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对于那些定位准确,坚持公益办学为主要方向,不以盈利为办学目的,能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按照学校战略特色来创新办学模式和培养人才,建设规划全面适应地方或行业发展需求,且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于那些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定位准确,发展规划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2)办学特色的存在与否以及相关举措。

办学特色的存在与否,主要在于学校的特色是否真的满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要求;学校的特色是否有其投入支撑与依托;校园文化能否体现学校特色的人文风貌。

其一,对于那些特色非常明显,特色覆盖面广,差别大且不易被模仿、移植,模仿对相关人、财、物要求较高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那些有独到之处但较易被模仿、移植,模仿其特色对相关人、财、物要求较低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其二,在软、硬件等对办学特色支持力度方面,主要集中在师资队伍和经费投入上。民办高校兼职教师数量较多,流动性大,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突出,这是我国民办高校现阶段的一个劣势,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对于同一层次或类型的民办高校而言,对于那些师资结构(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稳定,专业力量有特长,经费投入持续、充足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那些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基本满足办学特色需求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其三,学校文化环境在受办学特色的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每一所民办高校背后,都有一个或者一群投资办学者,他们有其特定的投资目的,市场经营意识极为突出,对于民办高校的影响表现为校园内具有强烈的商业文化氛围。对于那些集中体现民办高校的改革创新思想文化,不被商业文化主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充分利用学校特色,开展紧紧围绕学校特色的活动、实践且内化为学校特色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那些具有一定学校特色,有助于学生了解学校特色,开展特色活动的学校文化,商业文化不至于影响校园文化的民办高校评定为C级(合格)。

(3)办学特色的成熟程度。

办学特色的成熟程度表现为成熟的特色稳定持久,成果较高较多。

其一,对于那些办学特色持久稳定,在公益性与盈利性办学发展方面保持公益为先、协调发展,经受得起市场和社会考验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那些办学特色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基本符合市场和社会要求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其二,办学特色成果直接反映在科研、理论成果以及人才特色上。对于那些有影响的、有社会显示度的公益支持性研究报告,有突出的、高水平的、充分反映学校专业优势的调研或咨询报告及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用人单位和社会机构对近几年学校培养的人才综合评价在地区内处于较高水平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那些有调研、咨询报告或公开发表的论文,用人单位和社会机构对近几年学校培养的人才综合评价较为满意,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4)特色的运行机制。

民办高校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直接受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较少,因而在运行机制方面得天独厚,灵活高效,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市场紧密结合,办学的决策机制较为实用,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教师工作的劳动报酬、规章制度等偏向于市场机制,实行成本控制约束、绩效评估,而保障和改善教师的利益是民办高校较为薄弱的地方。

首先,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在教育模式、培养方式等的配套管理机制方面,主要包括学校对办学特色的研究、产学研的结合、实训建设、教学改革、教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对于这一观测点,我们下设以上五个三级观测点,以下分而述之。

在办学特色研究上,对于那些注重学校自身研究、地方经济与社会研究反跨区域问题研究相结合,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专职人员,并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学校发展中,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能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方案,形成了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真正以全方位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于注重民办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和研究,基本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对于已形成了以合理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投资办学者的社会资源,学校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形成传统和校企合作品牌,成效显著,在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服务中有非常显著的成果或效益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于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机制和途径在办学中得到体现,并有实质成效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实训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大块。在校内,多数专业都建立了一支具有学校特点的职业师资队伍,具有技术氛围真实(或仿真)、设备先进、软硬件配套的实训基地,利用率高,在同类学校中居先进水平;在校外,多数专业都建有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效果好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于校内外多数专业都具有必需的实验实训条件,都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训基地这一观测点,主要适用于定位于职业型和技术应用型层次的民办高校。

特色的形成与运行离不开相关管理机制的运作,这里主要指教学与学生管理方面。教学管理机构不直接受董事会干预,教学管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教师教学劳动报酬公平并体现学校风格,有特色创新意识和教育管理的研究成果,管理工作在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并且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已经常化、制度化,效果显著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对于教学重大事务直接受董事会决策干预但教学管理机构健全,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基本能满足需要,工作能正常、健康运行,能开展教育管理研究,组建了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专门机构,有符合工作要求的专职人员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其次,有特色就意味着是高质量的。在特色的质量控制方面,对于建立了较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并切实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成效显著,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坚持每年进行一次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研;能通过对所获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促进办学特色结构调整和培养方案的优化的学校评定为A级(优秀)。那些初步建立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能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建立了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研制度,并已开展工作的学校评定为C级(合格)。

3.民办高校办学特色评价标准结论标准

本方案评价标准共8项,其中重要观测点(黑体字)4项。评价等级给出A、B、C、D四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评价结论分为特色鲜明、有特色、无特色三种,其标准如下。

(1)特色鲜明。

同时满足:

①全部评价标准中,数目:A≥9,C≤2,D=0

比例:A≥75%,C≤16%,D=0

②重要观测点中,数目:A≥4,C≤1,D=0

比例:A≥80%,C≤20%,D=0

(2)有特色。

同时满足:

①全部评价标准中,数目:A+B≥9,D≤1

比例:A+B≥75%,D≤8%

②重要观测点中,数目:A≥4,C≤1,D=0

比例:A≥80%,C≤20%,D=0

(3)无特色。

同时满足:

①全部评价标准中,数目:D≥3

比例:D≥22%

②重要观测点中,数目:D≥1

比例:D≥10%

考虑到特色评价的复杂性和评价观测点内涵的多样性,对于评价指标的评测,采取定性与定量考察相结合、硬件与软件考察相结合、宏观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在准确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先就观测点达到相应标准的程度评定等级;接着将观测点的等级乘以该观测点的权重系数,得出最后的评定等级,再将各观测点评定等级相加并计算得出该等级指标所占百分比,依据各等级的百分比数来确定该校的特色等级。

鉴于民办高校层次定位一般为职业应用型,在确定特色等级的百分比数时,遵循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律,为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借鉴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吸纳其与示范性院校评估要求相关的内容,在大方向上进行把握确定,同时对评价结果作了简化和改革,以百分比的方法输出结果,易于计算。

三、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文本表述参考(14)

(1)北京吉利大学办学特色。

①实施“大师工程”,弘扬“教授文化”,重视学术科研,聘用一流师资,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新生代的著名品牌。

②实施“大楼工程”,注重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星级设施、星级服务”,努力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生活空间,实现学生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

③实施“大思想工程”,融汇古今中外著名教育思想,全面贯彻以“人格本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研究,勇创第一,逐渐成为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的领跑者。

④全力打造“成功实验室”,科学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人际资源网,拓展学生国际化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⑤根据市场需求,适度超前开设专业,采用“量身定制”的课程结构,实施“双证教育”,科学规范地进行教学管理,全力培养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

⑥依托中国吉利集团,实施“订单教育”,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就业。

(2)南京师范大学办学传统与特色。

①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祥地之一,秉承百年师范传统,坚持开拓创新,形成了开放式教师教育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协进互动的办学模式。

②融合江苏人文底蕴、时代精神和教师教育特质,铸就以“厚生”为主体的南师精神,引领师生正德修身、治学励行。

③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坚持“德法并举”的原则,形成了有形管理与无形自律相统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协调、管理者接受被管理者监督与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相结合的特色。

(3)上海交通大学办学传统与特色。

①“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兴旺是交大办学的基本出发点;热爱社国、报效祖国是交大德育的主旋律;“今天我以交大为荣,明天交大以我为荣”成为交大人的自觉追求

②“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起点高”——生源的高质量,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高起点;“基础厚”——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宽厚的基础教育内涵;“要求严”——严谨的治学精神,严肃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重实践”——对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求创新”——交大百年办学历史的不懈追求,教学观念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

③崇尚文艺、注重体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④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联合办学。突破部门的界线,实现优势互补;突破中央与地方的界线,实现共建模式;突破行业的界线,促进产学研合作;突破国界,发展国际联合办学;突破学校归属,发展校际联合;突破学科的界线,促进跨学科联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