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方旅游理念差异

中西方旅游理念差异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西方旅游理念的差异,其本源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本节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旅游理念的差异,可以为后面对欧美游客的实际调研,以及针对欧美游客的研究起到铺垫作用。中西方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也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较注重物质满足而西方人较注重精神追求的缘故。其次,中西方在饮食对象上也有差异。再次,西方人和中国人的烹饪方式也很不相同。
中西方旅游理念差异_国际视野下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中西方旅游理念的差异,其本源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本节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旅游理念的差异,可以为后面对欧美游客的实际调研,以及针对欧美游客的研究起到铺垫作用。

一、中西文化的比较

(一)本源性差异: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朱立元、王振复认为,尽管学者对中西文化做过很多比较,但是多数比较都只抓住中西文化差异中的局部性问题,或者涉及得很浅,没有从根本和深层次上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他们认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才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6]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天人合一”有两层含义,天人一致和天人相应。天人是指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这就是说,宇宙自然要和人类和谐一致,人与自然实际上是相通的,人类的实践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和中国古代文明一样,西方早期文化中也有把人类和宇宙自然混为一体的认识。但是,在对自然的认识和驾驭能力逐渐提高的历史过程中,西方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从简单的适应、依赖的关系逐步发展为积极主动地去利用、改造甚至征服的关系。这样西方人创立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由原始的物我相依的混沌认识发展为物我分离的主客二分的认识。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人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认识自然的愿望,以达到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西方文明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热衷于哲学本体的探讨,他们认为火、土、水、原子是自然的本质,不断地寻找着人与自然的区别,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赋予“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地位。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和自然的手段性,提出“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由于长期的文化传承,主客二分的认识便在西方世界固定下来了。罗素说:“心与物之间的区别——这在哲学上、科学上和一般人的思想里已经成为常识了。”[7]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征服自然就得先认识自然,而科学理论是认识自然的最佳武器,所以西方人特别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崇尚理性思考,注重实验结果和实用技术,擅长逻辑推理,即使在神学盛行时期,也出现了大量为真理献身的科学家。西方人把意识与“自我”之外的事物分离开来,认为人是自由独立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基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这一本原性差异,可以引发、派生出中西文化其他各种重要的区别,朱立元、王振复两位学者从西、中两个方面总结了八点区别:重自然之研究与重精神之探讨;重认识与重人生;求真与求善;重现象、实在之别与重本末、体用之辩;重推理分析与重直觉顿悟;重功利与重义轻利;重宗教与淡宗教;重外向开拓与重内向探求。[8]

另外,徐行言教授在《中西文化比较》中也以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为基点,分别从宇宙观与认识论、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西哲学思维的异同,以求准确、深人地理解中西文化的认识基础。[9]

二、中西习俗比较

(一)节日习俗比较

中西方节日习俗的整体差异在于,中国的节日是以岁时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体系,另外中国的节日还始于原始崇拜、迷信、祭祀、宗教与神灵信仰等;英、法、意、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节日则主要是来源于基督教。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有着强烈的季节特征,古代的人民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农作物生长习性及收藏特点为契机,在长期的农事活动中将农作物的生长及其收获而约定俗成的特定日子作为休息或庆祝的日子,并逐渐保留下来成为每年的固定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特定的庆祝方式。

此外,在古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加之常年的战乱、灾荒等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活非常苦闷又无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只好诉诸神灵的保护,祈求来年庄稼丰收,于是在特定的日子里感谢神灵保佑、祈福、祭祀或避邪等。中国传统的节庆,如正月拜年、立春祭农、元宵灯火、清明上坟、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腊八煮粥、除夕守岁等都具有这种性质。西方国家的文化主要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拥有占人口90%以上的信徒,基督教里的许多节日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全社会共同的节日,典型的节日有狂欢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中西方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中国的节日以吃喝为主,食物在节日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西方的节日则以玩乐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较注重物质满足而西方人较注重精神追求的缘故。

(二)饮食文化比较

总体上讲,中国和西方的饮食文化可以从饮食观念、饮食对象、烹饪方法、饮食方式等方面加以区别。

首先,就饮食观念的差异而论,西方人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适,讲究每天人体需要摄取的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并不十分追求色、香、味、形俱全。比如,德国人的厨房好似一个实验室,一般都配有一套度量衡器具,如量杯、天平或台式电子秤、温度计等一应俱全,食物烹制过程严格按照食谱指示操作。西方人的食物比较千篇一律,形式单一。中国人的食谱和西方人的食谱比较起来复杂得多,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食并非完全是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和填饱肚子,其中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艺术性。

其次,中西方在饮食对象上也有差异。西方人主要是以肉食为主,植物为辅;而中国人吃的蔬菜远比西方人多,食物中粮食和蔬菜占了很大比重。此外,西方人比较喜欢吃冷食、凉菜,如沙拉、冷饮等,而且喜欢生吃蔬菜;相反,中国人喜欢吃热食、熟食。总体上讲,西方人喜欢吃的食物有面包、牛奶、奶酪、各种肉类,以及洋葱、土豆、黄油、面条、披萨、香肠、各种鱼类海鲜、蜗牛,爱喝葡萄酒、啤酒等。中国人喜欢吃的食物就更是举不胜举了。

再次,西方人和中国人的烹饪方式也很不相同。西方人的烹饪过程完全按照科学规范进行,材料的制作过程做得都非常规范化,讲求的是营养要合乎标准,原料要求新鲜、无污染、天然,尽量发挥其本味,厨师的工作只是单调的机械性操作。与此相反,中国厨师却带有一种艺术性质,可以像音乐家、画家一样尽情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制作原料非常丰富,烹饪方法多样。

最后,在饮食方式上中西方也是各有讲究的。很多关于西方礼仪的书都介绍了西方用餐礼仪,一是在用餐的工具上有所不同,二是在用餐时西方人习惯先定量分配好食物,或者是自助餐时把食物全部呈出来,个人按需取食,用餐时位置不固定,可以随便走动,充分展现出对个体的尊重,强调自由、个性的特点。而中国人吃饭讲求其乐融融的群体氛围,喜欢众人围桌共同分享,彼此夹菜、劝菜、劝酒,这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礼让、相互尊重的心理。

三、中西旅游审美差异

(一)中西民族心理类型特点

中国人和欧美人的审美心理差异,是由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的不同决定的。因为民族审美心理总是处于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的整体框架的包含和制约之中,在后者的覆盖下进行活动,不同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审美心理的类型特点。[10]

有着相同的地域环境特征的人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文化特征,同一个民族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但是在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上是有共性的。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偏重整体认知和审美的、诗性的认知方式,并且以含蓄、静思、重感情、贵顿悟的内倾情感型性格为特征。而欧美人是外倾型气质,以冒险、叛逆、竞争和新奇为主要性格特征。

(二)中西文化影响下的审美价值观异同

中西方的审美价值观,大致可以概括为功利主义、折中主义、尚美主义三种范式。功利主义比较注重实用价值,通常会用功利价值来评判审美价值。折中主义是介于功利主义和尚美主义之间的,属于功利性与尚美性并重,主张艺术既要有所教化又要追求美的愉悦。尚美主义则主要是追求审美价值,强调审美的特殊价值。

中国人的审美观注重“和谐”之美。西方美学也主张美来自于和谐,但他们倡导的主要是一种冲突的和谐,称之为“克谐”,即通过对立面的斗争冲突而达到的和谐。

对西方美学影响较深的是尼采的所谓“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崇尚自由、抗争、独立,推崇“迷狂”,也即“灵感”。中国美学主张自然朴素之美,追求“恬淡”的审美风格。很多学者喜欢引证中西方的建筑风格来谈论中西方的审美风格差异,如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与中国宫殿建筑之间的差异,正是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写照。中西方审美的差异还可以概括为“写意”与“写实”之分,中国重在写意,即艺术主要侧重传达主体的心理、观点和主张;而西方注重写实,即艺术主要用来反映外在世界的真实情状。西方存在着“摹仿说”的传统,摹仿外界事物的真实状态,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所以说中国创造美景注重营造一种“意境”,而西方则是注重“形象”或“典型”,再现与现实事物相似的性质。

四、中西旅游理念差异

(一)中国古代的旅游哲学

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儒、道、释诸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各个层面的影响最为深远,在这一基础上又演绎形成了以儒学治世、道学治身、佛学治心为特点的古代旅行和游娱思想,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旅游的发展,产生了连绵不断的影响。[11]儒家思想以“治世”为价值尺度,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儒家学说对个人品德的塑造和个人品格的完善的要求。同样在《论语》中,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样的思想对古人的行游、志在四方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儒家思想看来,行游也是人格升华的一个环节。

道家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追求的是超凡脱俗的行游思想,推崇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体悟人生,走向恬淡虚静、寂寞无为。道家思想开阔,推崇到大自然当中行游,在大自然当中欣赏山水之美,寻觅人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人在与自然的对话当中可以摆脱人性的迷乱,得以自由地思考人生。这样的思想追求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大的推崇,人们在压力下生活,内心感觉需要解脱的时候,就喜欢寄托于山水,到风光优美的旅游地旅游,以此来调节心情,暂时缓解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压力。

佛家与道家行游思想相似,把旅行与求法布道以及自身修行有机结合在一起,追求哲学与实践相结合,主张回归自然的观念,这对中国人的行游观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西方的旅游哲学

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希腊哲学,影响着西方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思想。希腊的哲学体系是从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开始,逐渐地转向内部,最后转向人类本身而带有人文主义的性质。[12]对西方哲学家们来说,旅游对于他们的意义在于旅游是认识人生、认识世界过程的一部分。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自然、人类、至善,人生的目的与目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在行游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答案。

人们的世俗化倾向首先来自于从信仰到怀疑,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变。西方人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广泛联系的关系,同时对科学的各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相关的知识。商业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宗教传播与宗教侵略活动的发生等都为旅行提出了天然的要求,西方人的探险精神、求知壮游心理由此逐渐形成。

(三)中西方旅游者的文化心理差异

中国人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强调知足常乐,倾向于平静的生活状态,所以对于旅游来说,中国人往往适可而止,并且对故土情有独钟,难于真正融人异乡社会。中国人在跨文化旅游中虽然也求新求异,而且也追求能够通过跨文化旅游达到求知的效果,但是缺乏对冒险性或耗时性项目的执着追求。

西方人在旅游理念上是较激进的、冒险的。他们崇尚探索,为了寻求事物的真相而冒险。并且,在旅游当中往往表现出比中国人要独立很多,喜欢独自一人或几人背包自行旅游,在旅游当中也表现出很热情、执着、不畏艰险的特点。

中西方旅游者在旅游理念方面的不同源于文化心理的差异。杨春苑对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做了以下总结: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求同拒变与求变创新、长幼尊卑意识与人人平等观念。[13]笔者认为,这对本书的研究很有帮助。

【注释】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2]田穗文、龙晓明:《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7期,第30~34页。

[3]梁雪松:《东西方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载《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刘丹青、黄荣:《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澳]赖辛格、托纳:《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朱立元、王振复:《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79页。

[8]朱立元、王振复:《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2~88页。

[9]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0]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王永忠:《西方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杨春苑:《关于中西方文化心理的比较与思考》,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