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频道品牌经营策略

频道品牌经营策略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频道品牌经营策略一个频道的品牌建立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而紧随其后的频道品牌经营则是一个将频道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效益的系统工程。频道品牌的经营是一个科学的行为,电视媒介也可以借鉴一些工商企业的营销理念来指导和完善自己的经营活动。这些现象都是频道在品牌经营中的障碍和要避免的硬伤。

三、频道品牌经营策略

一个频道的品牌建立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而紧随其后的频道品牌经营则是一个将频道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效益的系统工程。中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运作起步很晚,由于受到盈利模式单一的限制,各种节目的制作和经营并没有实现专业化,但品牌经营一直是每个频道的重点,几乎每位频道总监都肩负着频道品牌推广宣传的重任。频道品牌的经营是一个科学的行为,电视媒介也可以借鉴一些工商企业的营销理念来指导和完善自己的经营活动。

传统营销学的基础理论从4Ps[7]论渐进到6Ps[8]论,之后形成了现在被更多人接受的4Cs论,其理论在现实中的可操作价值也逐渐明晰。4Cs理论是1990年由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教授劳特鹏(Lauterborn)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也构成了整合营销传播的主要框架。4Cs的含义为:

消费者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企业要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卖自己所能制造的产品。

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企业定价不是根据品牌策略而是要研究消费者的收入状况、消费习惯以及同类产品的市场价位。

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方便(Convenience):销售的过程在于如何使消费者快速便捷地买到该产品,由此产生送货上门、电话订货、电视购物等新的销售行为。

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消费者不只是单纯的受众,本身也是新的传播者。必须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以谋求与消费者建立长久不散的关系。

这一理论虽然是针对企业的营销提出来的,但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专业频道目前的行为基本类似属于传统市场营销的4Ps阶段。它们更多地考虑自己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新闻、服务和娱乐,基本上是自产自销、自娱自乐,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更多地按自己的想法决定新闻传播的形式和节目的编排,而没有考虑受众是否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方便地接收这些信息;更多地使用短期“促销”行为来吸引眼球,即通过一期或几期精彩的节目来吸引眼球,而不是与受众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这些现象都是频道在品牌经营中的障碍和要避免的硬伤。

以4Cs为参照,专业频道的品牌建设与经营策略体现为如下方面:

(一)受众需求(Audience wants and need)

受众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不容易一下子有个固定的说法。笼统地说,受众的需求表现为向两极化发展。一极是部分受众寻求表面的感官刺激,或者说表层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娱乐性节目的火爆和大众化的影视剧受欢迎的程度。受众对这类节目只求一饱眼福,追求节目的形式新颖、选题独特,更多的是充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另一极受众同时需要具有深广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电视精品,以满足他们求深、求透、求美的收视欲望。另外,在现代传播注重互动的时代,受众的收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受众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收看电视节目时不只是被动地看,同时还渴望主动地参与到节目当中,有人称当今的受众是智慧型的,除了收看,还要议论,还要思考,还要动手去做。

明确了受众的需求以后,接下来必须关注节目所面对的这一受众群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他们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取向又是怎样的,他们收看电视的主要动机是休闲娱乐,还是了解信息;是生活习惯,还是打发时间。他们喜爱的节目类型是新闻体育,还是音乐综艺;是游戏竞赛,还是影视剧。他们的所想、所需、所惑正是节目报道的主体内容。了解这些以后,频道节目的策划、制作人员就应该知道结合本频道的特色要去做什么节目和如何做节目。浙江教科频道走的是教育科技这样一个“小众”路线,面对要将“小众”频道做成“大众”品牌这样的问题,他们选择了“化专为广”的思路,基本的做法就是从教育科技出发,深挖教育科技的含义,扩大选题范围、创新新闻角度,以“专业”的制作来满足最“广泛”的需求。

对于收看电视是出于娱乐和休闲目的的受众,浙江教科频道准备了以紧张刺激、新颖独到取胜的节目。《纪实》是浙江教科频道2003年打造的一档法制教育栏目,其栏目的宣传语为“大案要案,举案说法;热点焦点,一网打尽”,栏目在内容上精选了全国大案要案和热点事件,把最真实生动的现场展现给受众;通过典型案例的全面展示,添加犀利到位的深度评论,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比如,《纪实》重现了成克杰、胡长清巨额受贿案、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郑州“12·9”抢劫银行案等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反腐败案件和刑事案件,帮助受众强化法制观念;《纪实》也选择了为争房子而引起离婚的民事案件,告知受众如何处置身边的法律问题。这些选题符合受众追求表面感官刺激的要求,同时又从教育的正面加以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影响,该栏目的收视率在省级频道的收视排名中一直居高不下,超过大部分电视剧的收视率,自2003年1月开播以来,每月收视率都达到了3.0左右。《新青年制造》是教育科技频道的又一个品牌栏目,青春、敏锐、新鲜、另类、纯粹是它的突出特点,节目内容涵盖了都市青年人关注的时尚、科技、明星、新生活,节目中主持人带着受众畅游太空展馆、科技馆;体验背包旅行;用DV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这些最流行、最青春的资讯在《新青年制造》都可以找到,该栏目由于其制作充满活力、选题前卫和对于新鲜事物的深层探究,在青年受众中制造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成为了浙江地区同类栏目的风向标。这两档栏目都是在教育的专业概念下取巧,融入符合大众口味的元素,提升频道在受众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收看电视追求审美情趣、丰富内涵的受众,浙江教科频道也下足了功夫。频道曾推出过由著名文学家余秋雨先生做客的文化清谈类栏目《秋雨时间》,“一杯清茶、纵论文化”,在当时的文艺界、美学界有良好的口碑,但由于文化品位过于曲高和寡,只在小部分受众中形成了收视的惯势,之后,频道的决策者调整了文化教育类栏目的思路,努力走一条特色教育的路子,2001年开始频道陆续推出了《西部地理》、《白领人生》等高品位的栏目。《西部地理》充分介绍我国不同地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质地貌及地方人文风情,以其地理科学性区别于一般的旅游节目,陆续推出了《云南篇》、《新疆篇》和《青海篇》,节目中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当地风土人情,比如新疆的喀丹地貌、云南独龙族的面部刺青,不仅从一个事物表象出发,更多地从历史、地理的原因找出一个事物存在的原由。《白领人生》栏目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访谈,它不去展示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而是选择了更多关注嘉宾的教育背景和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同时展示给受众一种精致生活,以此体现教育科技频道的教育特色和迎合高品位受众的需求。这两档节目的收视率虽然都不是很高,有资料表明《西部地理》自开播以来的平均收视率为0.8,但这样的节目对于提升一个频道的品位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占据一部分高素质收视人群的必要策略,同时也符合教育科技频道的宣传本位。

面对受众日益高涨的参与热情,电视媒体应该提供一个平台,借此走近受众。浙江教科频道的《不可能的任务》栏目就是一档别具特色的“体验式”教科节目,它是该频道的老品牌,在全国的教科节目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将受众带入科学教育的现场情景,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在每期节目里,节目制作者都在报名的受众中选择出完成任务的突击手,让他们完成一个个如弹簧秤称象、三角尺量塔高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通过挑战竞技者的现场动手和最后的成果展示,让这些“不可能”的任务变成“可能”,并以专家讲评的方式向受众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个个简单易懂的科学原理。在这整个过程中,参与者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观看者受到了科学的教育,传播者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不可能的任务》有鲜明的教科特色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一个个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变得鲜活灵动,取得的教育效果也大大强于简单呆板的电视授课,由于这类节目的通用性和接受层次的广泛性,使它成为了浙江教科频道节目销售的开端和该频道走出浙江的先锋,此节目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其他省市的教育电视台展播,并获得了中宣部等七部委颁发的中国优秀科普宣传二等奖。

正是这种对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广泛适应,使浙江教科频道拥有了优秀的自制节目,构建了一个塑造强势而专业的电视品牌的良好平台。

通过浙江教科频道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频道品牌建设最基础的环节就是要找准受众的需求,但是不是一个频道就必须完全被动地、一味地顺应和迎合受众的口味呢?显然不是这样。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一种以受众为中心的办频道节目的理念。满足人们某方面特定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个专业频道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对于受众健康积极的需求、对于受众正当合理的呼声,当然应该尽力满足并充分体现,这种满足与体现是电视媒体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需求、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积极的顺应与迎合。我们要从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视角出发,频道节目的策划者、创作者应将节目根植于目标受众的心里,充分认识传播运动中受众的介入动机,才能制作出具有市场占有率的节目。这就要求频道节目要有超前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栏目出新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品位,在满足受众朋友一般要求的同时,注重提高受众的欣赏趣味,在满足其精神娱乐的同时,更要满足受众陶冶情操提高境界的需要。这样,才能保证节目既不是一味低级媚俗,也不是盲目地孤芳自赏,这样的节目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一个频道的品牌才能持久。

(二)受众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

经济学中“最省力的原则”揭示了人们总希望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回报的基本行事准则。美国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就曾以经济学“最省力的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个估计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概率公式:可能得到的报偿÷需要付出的努力=选择的概率。它表述的含意为,受众为什么选择某种媒介为信息来源以及某种媒介被受众选择的可能性的大小。要想提高某一传播媒介被受众选择的概率,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其一是增加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其二是减少受众“需要付出的努力”。施拉姆解释说,“可能得到的报偿”主要同媒介的内容以及满足受众当时感到的需要的可能性有关,“需要付出的努力”则主要同可得性以及使用传播媒介的难易程度有关。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于频道的经营上,一个频道的品牌建设也要遵循这一“省力”准则,努力降低受众选择本频道的成本,只有降低了受众的观看成本,受众才乐于接受这个频道,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收视习惯。那么受众的成本究竟是什么呢?受众所付出的成本就是在选择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时占用的时间和付出的精力,一个频道要想让品牌在受众中树立起来就必须要压缩受众在选择节目时耗费的无用时间,将受众留在自己的频道里。如何实现呢?通过施拉姆的选择概率公式,我们可以知道有两个大的努力方向。

1.提高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

既然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主要同频道的节目内容有关,那么,要扩大受众对频道的选择概率,就必须提高频道对受众提供的各种信息的质量,以增加受众心目中对频道可能向他们提供的报偿的期待值,在这一方面就要求频道有好的节目选题、切入点和信息组合方式,使受众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得到想要的内容,如新闻节目,可以减少一般性硬新闻,增加有趣味性的新闻特写或非新闻性特写,以扩展电视新闻的报道领域;另外,要加强深度报道和调查性,结合本频道的专业特色从某一特定层面分析新闻事件,以告诉受众新闻背后的新闻。浙江教科频道的新闻杂志性栏目《走进今天》首先提出“树立发布教科领域新闻的权威性”,其次在及时报道教育界、科技界重大事件的同时也关注重大的社会新闻,浙江地区每天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在这里可以看到:为了区别于其他频道的新闻节目,《走进今天》的日常新闻在播报中还加入了一些评论的内容,而评论的角度尽量从教育科技视角出发,如对于某中学生模仿超人跳楼身亡的新闻,在节目中就采访了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从而凸显了教科的内涵。为了突破地域的限制,《走进今天》还专门在周六的时间段开辟了国际新闻的播出,将国际上的重大教育、科技和社会动态告知受众。该栏目中纯新闻的时间不多,大约只有20分钟左右,但制作者将各种新闻集束打包,充实了在特定时间段内的信息含量,使受众看了教育科技频道就知道了新的教育科技动向,而且重要的社会新闻也尽收眼里。这样,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就增加了,以后当受众想了解一天的新闻时就会考虑选择教育科技频道,栏目品牌和频道品牌也就树立起来了,《走进今天》已经成了浙江省十大名牌栏目之一,该栏目广告创收占全频道广告创收的20%,也是教育科技频道打品牌的一面旗帜。

2.减少受众“需要付出的努力”

目前,我国收费电视的出台还在酝酿之中,现在全国的受众基本上仍是免费收看多个频道的,所以不存在经济上的“努力”,而频道要努力做到的就是保证受众能收看到高质量的节目,即做好频道的覆盖、落地工作,让受众在想看本频道节目时就能清晰地看到。频道的广泛覆盖是树立频道品牌的绝对必要条件,缺少覆盖,频道的生存就会遇到真空状态,不能保证最基本的传播通畅就谈不上做频道品牌。浙江教科频道作为一个省级频道,还不具备上星的条件,但要在浙江本省做成一个强势品牌就必须具备高的省内覆盖率。在频道开始起步时,教育科技频道也曾遇到过节目被某些地市拉下马、落地情况不好、画面有雪花的棘手问题,为了彻底解决频道覆盖上的隐患,教育科技频道成立了覆盖小组,将各地市划分承包给频道的工作人员,用奖惩的激励机制刺激他们充分动用自己的关系网,确保频道节目在各自承包的地市内能良好落地。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频道通过无限双向传输和有线入网两种手段覆盖了浙江省4700万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了完全的覆盖,教育科技频道的品牌形象也就在浙江受众的心里越来越巩固了。

(三)为受众所提供的方便(Convenience)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生活时间课题组的调查表明,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每天看电视时间为3小时38分,占日平均闲暇时间6小时25分的56.6%,看电视成为城镇居民休息的主要选择。2001年,全国样本地区数据计算出的全年平均收视时间为185分钟。另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个城市受众的收视习惯虽然有差异,但相似的是一天的收视时间走势基本上都会出现两个“驼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中午12:00~13:00,第二个高峰出现在晚间19:00~22:00,收视率最高值平均可达到58.5%,全年最高值平均为17.2%。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黄金时间”,这两个“峰顶”也是各个频道争夺最激烈的时间段。因此,在以往的频道节目编排上,人们一直都十分注重黄金时间的“黄金”打造,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这个能到达最多受众的捷径,而对于非黄金时间把持的原则就只是不开天窗就可以,而没有很好地挖掘其收视潜力。其实,这种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只是方便了频道的集中播出,而没有“方便”受众的个人收看,这样频道的品牌就只局限于一个时间段上,就会造成受众选择你某个频道只是因为节目而不是因为品牌的力量。如果详细分析一天的收视情况,就会发现散落在“非黄金时间段”的受众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也有一定规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里收视人群有着普遍的共同特征,频道想要实现品牌扩张就必须收拢这些流失的收视群。

从全天收视走势来看,针对每天出现的两个收视高峰及收视曲线走向,可以把全天的收视走势大致分成九个时段:早晨(6:00~8:00),上午(8:00~12:00),中午(12:00~13:00),下午(13:00~17:00),傍晚(17:00~19:00),晚间黄金时段(19:00~22:00),夜间(22:00~24:00),深夜(24:00~2:00),凌晨(2:00~6:00)。在这九个时段中单纯按收视率高低排名第一位是晚间黄金时段(19:00~22:00),平均收视率为51.5%;第二位是夜间(22:00~24:00),平均收视率为16.8%;第三位是傍晚(17:00~19:00),平均收视率为16.5%;第四位是中午(12:00~13:00),平均收视率为16.3%;第五位是上午(8:00~12:00),平均收视率为7.7%;第六位是下午(13:00~17:00),平均收视率为7.4%;第七位是早晨(6:00~8:00),平均收视率为3.1%;第八位是深夜(24:00~2:00),平均收视率为1.6%;最后一位是凌晨(2:00~6:00),平均收视率为0.2%。[9]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黄金时间段在收视上虽然仍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当今受众的眼里,所谓的黄金时段已经延伸,不同的受众群都有各自不同的黄金时段,早晨、白天、午间、午夜都有相对的收视高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张同道教授仅就对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的青年受众的调查显示,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层面、不同工作岗位的青年受众对何时是黄金时段有着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对目标受众来说,第一收视时间就是黄金时间。我们如何“方便”特定时间段内的受众收看呢?主要就是做好电视节目的编排工作,将频道的节目打乱重组,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节目,让受众在合适的时间里“方便”地收看到喜欢的节目,让观看电视与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的兴趣爱好不冲突。

浙江教科频道“黄金时间”内的高收视率一直都是靠优秀的电视剧和《走进今天》、《纪实》两个强档专业节目来完成的,2002年曾播出的7部电视剧名列AC—尼尔森排行榜第一名,2003年第一周黄金时间平均收视率为7.4,远远超出了其他频道。可以说浙江省每天19:00~21:00内有1/3的受众在观看他们的《黄金剧场》,拥有大量的眼光独到的电视剧几乎成了该频道的金字招牌。但是,作为一个专业频道,特别是教育科技的专业频道,如果只靠电视剧来吸引受众是不成功的,只有做出专业化才能让这一品牌持久。因此,该频道在2003年将强化频道特色,侧重引进以青少年及普通受众为对象,以法制教育和艺术教育为重点的电视剧,还将在黄金时段适时安排教学短片,同时不断穿插以教科兴国为主题的公益短片、以教科热点为内容的信息短片及频道自身宣传片,以强化频道的专业定位。除了在黄金时段添加专业特色外,教育科技频道还在黄金时间前后安排专业化节目,拓展黄金时间的“黄金”辐射效应。

16:00~19:00频道主要针对各阶段学生和青少年受众安排了益智、学习、服务、娱乐性质的节目,在这一时段就主要突出该频道的教育信息资讯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节目内容以青少年喜爱的英语学习、动画片为主,多是买进的节目,如《洋话连篇》、《Discovery》、《动画城堡》等。18:00左右是一般家庭开始晚间收视的时间,频道就将自办的名牌栏目《招考热线》安排在了这一时间,以高考为重点,将各种考试信息以最专业、最快捷的方式播报给家长和学生,还就大家关心的教育热点进行咨询服务。2003年高考由于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浙江省各地面对面的高考咨询活动都取消了,为了让考生们在非常时期也能获取第一手准确的招考消息,《招考热线》和省教育厅、省招办各个高校联手推出密集性现场直播节目,从6月初开始,考生们就可以在每天下午的17:00~17:45收看该栏目,同时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和现场的专家进行交流。这样做虽然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极大地方便了受众,教育科技频道作为品牌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这也是维护《招考热线》这样的精品栏目的必要措施。“黄金时段”向后延伸,在21:00~22:15之间,一般是青年人结束工作、学习开始晚间生活的时间,为了方便这一受众群的收视,教育科技频道用《走进今天》、《纪实》、《新青年制造》三大强档自制日播专栏为支柱打造了一个“次黄金时段”。主要面向对象就是一般的城镇居民、大学生和青年人,节目风格青春时尚、节奏紧凑。在周六、周日还安排了周播栏目《西部地理》、《青春实验室》、《不可能的任务》和《大侦探西门》,这些节目都是借用娱乐的形式进行地理、科学、人生观的教育。可以说,整个这一时段集中了频道几乎所有的自办栏目,也是最能体现频道“新科学、新知识、新青年”理念的时间。根据AC—尼尔森2003年第一周的数据表明,这一时段教育科技频道的平均收视率为1.5,名列各省级频道的第二位。紧跟这一时段的22:15~24:00,频道推出了针对白领一族的节目,以自办节目《白领人生》和引进节目《杨澜访谈录》为主打,也创造了较好的收视成绩。

虽然浙江教科频道用它的品牌节目在晚间掀起了收视的高潮,但对于白天时段的经营还是一个空白。白天时段就只是安排了节目的重播和部分电视剧,这样不利于品牌机制作用的连续发挥。频道的经营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分频道对象化经营全频道”的理念,即将频道全天的节目时间划分为几个时段,比如上午是老年人时段,可以播放一些老年大学、健康咨询的节目;下午是家庭妇女时间,可以播放饮食制作、家居生活的节目;晚上18:00~21:00是年轻人的时段,可以播放时尚科技、流行追踪的节目等。这种化解频道时段、分对象经营的做法,可以更加方便目标受众的收看,也能从全方位塑造、宣传频道品牌。

(四)与受众的沟通(Communication)

电视媒体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大众文化快餐的生产方式,虽然在理论上它是社会的公器,但在实际操作中,它的商业性却是最明显的,电视媒体如果一味地商业化就会丧失它天然的一些功能,从而也就失去了立足点。一个频道的品牌建设也是如此,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原始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下去,就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一个频道品牌价值的大小与它创造的经济价值有直接联系,表面上看这种经济价值的大小是由广告收入决定的,但实际上与频道能为受众提供多少服务息息相关。

我们姑且可以将服务的对象分为两类,一是普通电视受众,二是广告客户。频道要做好服务工作,关键就是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对于不同的对象,频道要有不同的沟通策略。为了紧密与受众的联系,在目前的节目制作中出现了很多让受众参与的形式,比如CCTV《艺术人生》栏目请受众到现场与嘉宾交流;《开心辞典》等电视竞技类节目更少不了受众与主持人的面对面;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栏目每到一个省就会请当地的受众现场讲述或展示本省的风土人情;这些种种风格各异的表现方式都是为了贴近受众,在与受众的交流中营建、传播自己的品牌。与广告客户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客户充分了解频道的栏目、频道的最新动态、频道的实力,与他们的沟通更多是理性的交流,用好节目说话,用高收视率说话。

为了实现与受众的沟通,浙江教科频道十分重视频道的服务功能,通过与受众的近距离接触建立了品牌栏目、推出了名主持人、打响了教育科技频道的品牌。电视新闻杂志《走进今天》中的《小强热线》板块就得益于此。《小强热线》的节目内容定位于帮助受众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症”或难以启齿的人际纠纷,比如他们帮助孤独老人寻找走失女儿、协调两名大学教授的关系、帮助居民向主管部门反映街道积水的情况,这些社会生活中普遍发生的事情在节目中都有反映,即使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小强”精力能及都会全心全意服务。通过这些人生百态的再现,也向受众提出了一些警示和教育。该板块自2003年增设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虽然它的播出时间不到10分钟,但在受众中却形成了“惯性收视”,甚至拉动了整个栏目、频道的收看。

除此以外,《小强热线》还做到了形式上的创新。为了加强与受众的交流,节目将摄制过程放在了室外。每次出外景,都会选择杭州市内居民休闲生活比较集中的地方,比如居民小区和广场。摄像时,主持人小强身后都会立起《小强热线》的宣传背板,栏目组有时也会对围观的受众发放一些小的纪念品,这样一方面完成了节目的制作;另一方面也宣传了自己。另外,主持人还会参与到热线事件的解决中去,亲自去了解事件状况,与当事人沟通,上访有关政府部门,这个过程经过电视手段的广泛传播,使主持人王志强(小强)在受众中建立了极好的人缘,成为了教育科技频道的名主持,还获得了金话筒提名奖。《小强热线》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收视率的成功,还在于使栏目与受众建立了良性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通过小强热线受众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栏目也通过热线得到了很多独特的新闻线索,具有了超越其他频道的受众优势。

为了实现与广告客户的沟通,浙江教科频道做了很多的案头工作,用广告人的专业眼光,用各种收视数据,通过对浙江地区广告投放市场的理性分析,甚至细化到各种品牌广告投放的横向、纵向比较,来搭建一个和广告客户沟通的平台。以事实让广告客户相信教育科技频道是一个强势品牌,扭转原来人们心目中教育科技是弱势经济支撑的刻板印象。此外,频道为了使广告客户更清楚地认识频道节目的市场潜力,还专门制作了一期让广告客户做突击手的《不可能的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有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才能知道教育科技频道的品牌魅力。

一个频道品牌的建设和经营离不开频道的传播对象,我们只有通过与他们不断沟通,才能找到频道的发展方向,才能提升频道的品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