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创新能力主要内容研究概述

国内创新能力主要内容研究概述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对创新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在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方面学术界有多种理解。杨春梅、席巧娟指出,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它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思维、内部知识结构以及创新品格这三个方面。我国地学研究者就地学人才创新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创新能力结构研究

我国对创新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相关论述。近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对创新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

目前,国内在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方面学术界有多种理解。瞿海东、陈慰浙(2003)通过调查与因子分析,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归为由五种要素形成的能力结构,包括理论构思能力、研究组织能力、自学能力、人际表达能力、前沿把握能力。辛雅丽(2003)认为,创新能力在形式上主要包括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等;从结构内容上主要包括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等。杨春梅、席巧娟(2004)指出,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它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思维、内部知识结构以及创新品格这三个方面。邓成超(2004)则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阐述创新素质由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个性三个方面组成,其中创新能力需要由创新思维、创新学习和创新操作三个指标来衡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是组成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基本要素,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创新是创新能力的三个评价指标。张鹏等(2005)认为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三部分,其中核心是创新思维。陈若松(2005)认为,创新的核心与关键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的基础和手段是创新智力化能力,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是创新人格化能力,这三个要素共同构建出创新能力的框架。潘立等(2006)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中指出,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敏捷的思维能力、精湛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格特质、健全的智力发展以及强烈的创新动机。孙波、杨欣虎(2007)认为,创新能力的结构内容要素应该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索未知的能力、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与认知能力、学习迁移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认为知识的自学、运用和表达,对于未来事物的探索,创新研究中认知、迁移和时间,评价和组织管理等能力共同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叶海智、丁楠(2008)也认为创新能力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创新实践四个方面构成了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姜晶玲(2006)认为创新能力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它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四者的综合体现。刘少英、肖宪平(2009)在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研究生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可分为自身创新素质、导师素质和创新制度三个层次,其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自身创新素质。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方面,胡述龙(2003)认为,学生创新能力高低的评价必须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为基础才能实现的。胡瑞卿(2007)认为等级法、二项评判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三种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而等级法是创新能力资质评价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就是利用等级法来进行区分的。二项评判法的评判方法是通过智力的高低来评价的,这种评价方法因影响因素众多、创新能力计算方法不同等原因并不科学。而最后一种模糊科学评价的方法是为创新能力建立几个具体的等级指标,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地质学人才创新能力研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如何解决当前面对的能源、资源危机已成为众人关注的问题。培养大批地学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地学研究者就地学人才创新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赵鹏大、吕新彪等(2006)认为地学类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征:思想道德修养高,有创新意识和敏锐活跃的思维,鲜明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很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刘世勇、杜远生(2001)提出,由于地矿行业的不景气以及地学类专业就业的不理想导致地学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创新能力的发展受阻,并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即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开展一系列学术科技与竞赛活动,以此推动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罗映光、张春和(2004)等学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地学生源不好,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降低;地学教学条件较差,创新人才培养进程缓慢;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不全;地学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落后。张锦高(2008)认为,我国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很多不足,要逐步明晰这些影响因素,通过树立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完善培养评价体系、构筑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机制、加强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加强与完善地学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南京大学地学院采取以下措施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开办大地学基地试点班;明确教学改革思路和目标;改革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加强野外实习教学环节;构建一整套学生创新训练机制。成都理工大学通过深化开展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以及地学人才培养模式三项创新来培养地学创新人才,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开阔地学人才的视野。王葆华等(2008)提出,地学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文献检索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野外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李素矿、姚玉鹏、王焰新等(2007)对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除了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外,地质拔尖人才还应具备全球性视野、广博的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辐射性、带动性和预见性这六方面的特征。

三、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研究

通过CNKI(中国知网)检索,从1979年到2012年,在硕、博士论文,期刊,重要会议,重要报纸上发表的题名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章有812篇,专门对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不多。

黄新明、王平(1999)研究发现:高校不能将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始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阶段,忽视对科学前沿状况的关注和了解,导师不能尽职尽责,学术交流氛围以及论文监督机制的缺乏等因素都是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主要原因。张应春、丁毅强等(2000)提出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保守的传统文化、僵化的教育制度、亟需完善的学校硬件设施、参差不齐的导师学术水平以及质量偏低的研究生生源。瞿海东等(2001)通过介绍创新能力的投资理论,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受“个体”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个体既包括研究生自身也包括导师,环境指的是学科环境和学校管理环境,环境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黄学(2002)认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校园的学术研究氛围、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等方面的问题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王伟(2004)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导师知识结构的老化、申请与主持的科研项目数量有限、对学生指导不足以及研究生自身创新意识不强、知识面不够广阔、学术视野比较窄。张优智、李治(2004)经过研究也指出:传统教育观念与滞后的研究生教学体系的束缚、师资队伍力量不够强大、研究生待遇偏低以及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等因素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原因。姜友芬、吴宏翔等(2005)认为,导师队伍是诸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因素中的根本性因素之一,他们重点从导师的遴选和评估制度、导师的客观制约因素以及导师的主观能动性三个角度分析了导师队伍如何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常宝英(2007)认为,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不合理、研究生生源质量降低、导师队伍良莠不齐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高福霞(2007)在对重庆市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中指出,无论是教育体制、导师队伍、学校培养过程、学校学术氛围、社会环境,还是学生自身因素都会影响到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余树英(2008)在关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中主要从学校教育创新不到位、导师指导不充分、学生学习与科研不投入、整个社会创新氛围不浓这四个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层面进行了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外部因素包括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制度以及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高校所拥有的办学条件、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高校内部的文化氛围;研究生自身因素包括个体的创新动机以及个性特征。岁秀会(2011)认为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需从外部和内部因素入手,这些因素包括传统文化的约束、正确的办学理念的缺乏、培养制度的不健全、传统培养观念的陈腐、教育资源与条件的不足。张世红(2000)认为创新思想的培养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作为研究者,对于自我能动性和意识能动性的把握非常重要,它具体体现在知识和行为能力转化的效果上。耿柳娜、张鹏、陈英和(2006)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管理能力、文化建设能力、工作能力、招聘录用和培训等过程的分析来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将创新研究、创新研究平台的建设、研究生师资力量的收集、师生比例分配的平衡、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知识产权等都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中需要考虑的要点。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措施研究

不少学者针对如何弱化不利因素对提升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怎样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综合阅读分析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献,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1.从学科建设层面

张卫刚等(1999)认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科群的巨大作用,加强学科的调整与规划,促进硕士研究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构建。胡之德等(2001)非常注重交叉学科的设置,他们认为:“硕士研究生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与思维方式,开阔他们的视野,这是硕士研究生创新思维培育的摇篮,也是交叉思维、创造灵感产生的源泉。”何玲、杨晓明(2005)研究发现,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因为是以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为主,所以基础较薄弱且宏观视野不足,现代研究生培养应该以一级学科为主,统筹规划二级、三级学科,形成研究生全面、综合的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

2.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层面

任兵(1999)强调为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必须同时注重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对课程结构加以优化才能全力推进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改革。主张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形式,融入新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激励开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杨春梅(2004)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实施基础化和综合化的课程设置、将教师单向的灌输授课形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实行教师讲授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来完成。杨良奇(1999)提出研究生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参与社会调研以及暑期的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开阔自己的社会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杨振洪(1999)认为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参与式教学法、专题研究式以及案例分析教学法。李嘉曾(2005)指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开设科学方法课和专题研究课。徐春明(2007)认为大学生思维固化无标准和知识无活力两方面是造成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的能力不足,大多是依靠教师填鸭式的教学,缺乏知识吸收的活性,从而缺乏将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的能力,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3.从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的层面

张文修(2006)提出,创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有效关注学术发展前沿,是发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马永斌(2000)认为,教研组和课题组是研究生在校期间进行学习、生活以及科研活动的主要集体,学校可以通过这两个载体来加强对研究生的日常教育,努力建设研究生科研团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杨立敏等(2006)认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是构建具有时代性学术交流平台的基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互动方式,以构建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互动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逐步形成和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框架结构、运作模式和评价机制,这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耿筠等(1999)认为,学校应当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一系列环节,包括论文最初的选题、开题、中间的研究和撰写以及最后的答辩等,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创新,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整个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素质与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瞿海东等(2002)指出,导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引他们在学科前沿部分进行选题,鼓励学生敢于承担风险性课题,撰写论文时,导师多提建议多指导,相互多交流。温晓(2009)认为导师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人格魅力、创新能力、工作态度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导师应及时了解前沿的学术动态,准确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不断给学生提出新问题并指导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

4.从政策激励层面

杨胜等(2009)认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激发团队成员创新积极性,体验到成就感、贡献感以及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推动研究生创新团队才智的充分发挥,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因此,各高校对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应给予及时的奖励。张世红(2000)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基本技能。高鸽(2010)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提高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研究生自身,需要他们自己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自觉完善理论知识结构、努力学习创新技能,不断积极创新,才能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创新能力研究的特点主要有:对于创新能力的研究很多,但研究领域较窄,且对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较少,应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注重理论对研究的支撑;创新能力理论方面主要引用国外理论,国内本土化研究较少,应加强创新能力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多数学者提出的影响因素大同小异;高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只是简单罗列,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未能对各途径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上,需要在国家宏观指导下进行调整与革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