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把新经济地理学用于对农业产业聚集,即农业产业区的形成作出解释时,维持了其理论“硬核”,即核心假定不变的前提下,修改“保护地带”部分的辅助性假定,把以往主要运用于工业问题研究的聚集经济理论运用于解释农业企业的聚集现象。从产业层次上研究农业的布局是区位论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1.3.1 主要研究框架与内容

本书从家庭承包制的现状出发,研究的起点是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已经形成,但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主体,是一种“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局面。经过模型抽象,本书研究了一个城市地区、两个农村地区的情形,观察农业产业如何聚集以及城市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书认为,农业产业区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是水平分工,即原来从事多种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最后集中到只是生产一种或者少数几种农产品,这是专业化分工的一个表现;在此基础上,会出现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资采购的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它们把农户从事经营的职能进一步剥离,这是一种垂直分工,是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会出现一些专门为农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机构,包括研究机构、物流组织等,通过这些机构的加入和“结网”,最终形成一个真正的农业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区的新组织。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img1

图1-1 本书研究框架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新经济地理学建模的方法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建模方法,是两者的一个结合。在把新经济地理学用于对农业产业聚集,即农业产业区的形成作出解释时,维持了其理论“硬核”,即核心假定不变的前提下,修改“保护地带”部分的辅助性假定,把以往主要运用于工业问题研究的聚集经济理论运用于解释农业企业的聚集现象。因此,本书继续沿用两个区域作为模型分析的基本架构,探讨了聚集过程中的报酬递增现象。

但是,在对农业产业进行分析时,不可能采取CP模型中处理产品种类的方法,即假定每个企业只是生产一种产品,并且每种产品只有一个企业生产,每个企业都构成对区域内市场的垄断,只是依靠零进入门槛赋予企业竞争的压力。这种情况对于农业来说是不可能的,当前我国的情形下,一个小规模的农户不可能只生产一种产品并垄断市场

放弃了原有的假定,也就放弃了一种很好的建模的方法。为此,本书在建模时抽象假定在每个区域内,每个农户只生产两种产品,因此,每个农户有三种选择,分别是:生产产品甲、生产产品乙以及同时生产两种产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也存在着加入、不加入,收购、不收购等选择。在此基础上,引入杨小凯等人提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建模的办法,即用角点解分析的办法,分析每个经济主体每种选择可能获得的收益,然后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选择作为最后的结果。当然,这里的收益受到了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更准确地说,在分析的两个农村地区中,每个主体的选择都会影响到两个地区中所有其他经济主体的收益。因此,同时作出某种选择的主体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作出该选择的农户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在它背后,展现出协调博弈和收益递增的可能。

本书认为,各方之所以会在空间上聚集,是因为各方这样做能够实现自身的福利改善。换言之,这样做的结果是能够保证各方效用水平不低于其保留效用(reserved utility)。本书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各阶段中分工如何实现以及分工对各经济主体的影响,把握住问题的要害和各阶段切换的临界点。除此以外,本书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案例分析与一般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对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过程进行完整的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主要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研究框架的交代等;农业产业区的定义;由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产业区的现状、类型以及各种类型的典型特征。

第二章 产业集聚区理论基础

区位论研究的各种传统,早期的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的农业区位论,现代的工业区位论,后期的商业区位论,以及近代的新产业区位论。从产业层次上研究农业的布局是区位论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阐述了产业集聚理论中的基本特征、集聚效应、发展以及形成机制等基础理论。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起点

在这种制度下,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并且,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已经基本发育,小农户直接面对大市场。这是本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是本书首先交代的内容。

第四章 水平分工和农业产业区的萌芽

水平分工下农业产业区如何初步萌芽,农户之间在信息、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有限,聚集只是形成了地点意义上的市场,深化了农户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聚集之前相比,分工后生产的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同时,聚集后通过分工形成了规模生产和规模交易,市场交易更加发达。政府应该为交易的聚集创造必要的条件,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免税费等。

第五章 垂直分工和农业产业区的推进

与水平分工相比,垂直分工能够进一步促使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专业化,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促进产业内部的创新;不仅是形成地点意义上的市场,而且能够开展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营销。在垂直分工条件下,存在四种类型的合作: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农户相互之间的合作、加工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各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合作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政府的作用除了为交易聚集创造条件之外,还应该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促进产业的聚集。

第六章 产业分工和农业产业区的形成

在此阶段,关键的是要促进配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通过合适的机制促进配套企业与农户、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在它们之间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联机机制,从而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形成真正的农业产业区。

第七章 知识流动对农业产业区形成的促进

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知识要素是促进农业产业区发展的催化剂。论述了在农业产业区中知识流动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了知识流动模型。在分别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组织的条件下,分析了知识流动对农业产业区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寿光蔬菜产业区建设案例研究

对寿光蔬菜产业区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其形成过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各种类型分工(水平分工、垂直分工、产业分工)的定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类型的分工扮演着何种角色,以及农业产业区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等。

有关农业企业聚集的研究对于聚集经济理论具有的启示意义;本研究存在的一些有待深化的地方;对我国建设农业产业区以及政府在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各个阶段如何发挥作用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1.3.2 主要创新

创新一:把以往主要运用于工业问题研究的聚集经济理论运用于解释农业产业的聚集现象,并对传统的模型假定进行了必要的修订,通过修订,使得现代区位论成功地用于农业问题的研究,为分析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分析工具。

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运用现有的区域布局理论对农业企业的聚集,即农业产业区的形成作出解释。本书在维持现有理论“硬核”部分核心假定不变的前提下,修改“保护地带”部分的辅助性假定,把以往主要运用于工业问题研究的聚集经济理论运用于解释农业产业的聚集现象。农业产业具有许多与工业所不同的特征,如农业企业必须附着于耕地;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制约性非常明显;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农产品一般体积较大、价值量较低、易腐烂、储存损耗大、运输相对困难、运费相对较高等等。因此,要直接套用现有工业理论解释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是很困难的,而农业研究领域又缺乏相应的理论。为此,本书分别引入了城乡差别的因素、多种农产品的因素、专业化生产的因素、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因素等对传统的模型假定进行了必要的修订,通过这种修订,使得现代区位论能够同样成功地用于农业问题的研究(19)。然后以此假定为基础对克鲁格曼的CP模型及其后续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改进和修正后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能很好地解释我国农业产业聚集现象。

创新二:构建了用于分析单个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工的需求、供给、收入函数,并以此考察专营农户和兼营农户收入的均衡条件,得出农业区域内兼营农户必然向专营农户转化的趋势。然后引入交易成本,将模型扩展到了双区域的情况,很好地揭示了农业专业化水平分工的过程和内在机理。

在对传统区位理论模型的假定进行修正的基础上,从单个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分析,将该地区的农产品分为A、B两种,农户分为专营A、专营B、兼营A与B等三类,分别构建了A、B两种农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以及供需平衡时的农产品价格水平模型,并以此构建了三类农户的收入函数。通过对收入函数的均衡条件分析,得出“农户将逐步从兼营向专营转化,两种农产品的收益趋于相等”的结论,以及“城镇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地区的分工,并提高分工带来的收益水平”,“随着农户数量的增加,收敛的速度下降,达成分工的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更为漫长”等重要推论。然后,以此为基础,引入交易成本,将模型扩展到双区域时的情况,得出“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更容易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得收益”,“交易成本的降低会使两个地区的各类农户收益得到提高”等结论。最后,以此相应提出政府如何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创新三:以分工产生的剩余为视角,沿着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分别分析了交易、加工、监督等环节中中介组织、加工企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加入对农户剩余分配的影响,并以讨价还价博弈模型为工具,分析农户、中介组织、加工企业等的聚集对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

依据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垂直分工的分析,以分工产生的剩余为视角,分别分析了交易环节、加工环节、监督环节的剩余以及剩余的分配,递进式地提出“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三种农业产业区格局。首先,通过对农户交易环节的分析,建立了农户的交易成本函数,并通过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引入中介组织能提高农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专业化农户在空间上的聚集,使得中介组织能够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和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优规模N0”等结论。其次,通过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农户在与加工公司之间的博弈中处于完全劣势,而合作社的加入能使农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增强,并且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使得农户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能够分配到更多的剩余。再次,由于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的存在,监督的成本很大。引入合作社后,龙头企业可以利用合作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实行农户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降低龙头企业的监督成本,同时也可以削弱农户的机会主义动机,最终提高经济运转的效率。最后,通过引入组织成本,建立了中介组织的收益函数,得出只有农户的数量达到一定值时,发展中介组织以及行业协会才能使得农户的收益增加。

创新四:构建了农户和加工企业的生产函数和需求函数,分析了产业区中服务商对投入品供给价格和均衡的影响,以及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区形成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对其结论进行了证实。

通过建立农户和加工企业的生产函数,以及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需求函数,分析加入服务商后的投入品供给价格及其均衡。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分析两区域在有无交易成本时的投入品的价格水平及趋势,得出两区域价格水平趋同的结论。然后以此分析资源禀赋、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对产业区形成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各地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当地农业产业区的产品类型;技术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农产品而言,技术的因素比资源禀赋更加重要,它能够更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资源禀赋和技术因素的作用更加显著。这些结论通过算例进行了证实。

【注释】

(1)任志安:《企业集群形成中的政府政策作用:理论研究与我国的实证分析》,《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王建国:《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庄晋财:《小企业集群发展与“三农”问题缓解:广西的证据》,《改革》,2005年第3期。

(4)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向会娟、曹明宏:《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对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郑风田、程郁:《我国农村产业簇群的合作效率分析——云南斗南花卉个案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第14~24页。

(7)郑风田、程郁:《创业家与我国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机理——基于云南斗南花卉个案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期。

(8)克拉克、费尔德曼、格特勒:《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Brain J.Loasby,“The organization of capabilitie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1998,35,pp. 139~160.

(10)Jerry Courvisanos,“Innovation for regional communities:a research framework”,Paper presented at SEGRA 2003 Conference(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for Regional Australia,SEGRA),September,14~17,2003:1~ 21.

(11)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3期,第4~8页。

(12)张丽、韦光、左停:《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政府的发展干预——京郊平谷区大桃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3)郑风田、程郁:《创业家与我国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机理——基于云南斗南花卉个案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期。

(14)Metcalfe S.,“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Technology Policy:Equilibrium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in Stoneman,P.(ed.),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Blackwell,Oxford, 1995.

(15)Marceau J.,Manley K.and Sichlem D.,The High Road or the Low Road-Alternatives for Australia' s Future. Australian Business Foundation Ltd,1997.

(16)Cairney,T.H.,Sommerlad,E.&Owen,C.,“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Implication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Sydney:NSW Boar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2.

(17)刘春玲:《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科技创业》,2005年第6期。

(18)Holmes,Thomas J.,“How Industries Migrate Whe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re Important”,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45,pp.240~263.1999.

(19)这些修订的具体论述见第四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