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孙中山对农业的评价

孙中山对农业的评价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孙中山对我国旧式传统型农业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观念,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赏。孙中山力图把我国农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认识是明确的。孙中山在青年时代,便对农业改革情有独钟,并做过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在后来的一些著述中他对发展中国农业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思想,概括起来说,孙中山指出我国要实现由旧式农业向新式农业转变,应当做到:第一,加强对农业改革的领导。

变革农业

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疯狂侵略和劫掠下,我国经济随着清王朝政治上的衰落,也进入一个停滞,甚至落后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加快了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的分解。封建统治者坚持“衣租食税”的传统政策,残酷剥削农民的血汗,再加上旧式农业模式的落后、保守,遂使我国历史上发达的农业受到严重窒息,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农业改革走什么路?怎样把农业改革与中国工业化密切联系起来作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条件?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得到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把农业改革同中国工业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把农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引导农业走上一条新路,赋予农业发展崭新的时代意义,这是孙中山关于农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孙中山对我国旧式传统型农业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观念,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赏。孙中山指出:“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立国。”“中国的人口,农民是占大多数,至少有八九成,但是他们由很辛苦勤劳得来的粮食,被地主夺去大半,自己得到手的几乎不能够自养,这是很不公平的。我们要增加粮食生产,便要规定法律,对于农民的权利有一种鼓励,有一种保障,让农民自己可以多得收成。”他认为要解决农民问题是要从“平均地权”开始。而“农民问题要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336〕孙中山主张“我们对于农业生产,除了农民解放问题以外”,〔337〕即从农村旧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之后,还必须用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农业生产引上现代化轨道。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的问题是:从变革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着手,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摆脱被地主剥削压迫以及人格依附的被奴役地位,这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措施。但是,农业的发展告诉我们,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固然可以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旧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孙中山以政治家眼光,既看到推进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深刻意义,又正确肯定农业的技术改造,对转变旧的农业模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把发展现代农业、林业列入《实业计划》总纲的重要规划,说明孙中山对发展我国农业同发展交通、工业一样加以重视。农业从中国国民经济全局来看更是直接关系到工业化的成败。

孙中山综观世界历史,意识到粮食问题同国家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大问题。他说:“未经欧战以前,各国政治家总没有留意到吃饭问题。在这个十年之中,我们留心欧战的人,研究到德国为什么失败呢?”〔338〕德国在战争中无论是陆战、海战,还是空战都取得过重大战绩,“但是欧战的结果,德国终归于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德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吃饭问题。因为德国的海口都被联军封锁,国内粮食逐渐缺乏,全国人民和兵士都没有饭吃,甚至于饿死。”〔339〕“不能支持到底,所以终归失败。可见吃饭问题,是关系国家之生死存亡的。”〔340〕孙中山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粮食问题了如指掌。他说:“近来有饭吃的国家,第一个是美国,美国每年运送许多粮食去接济欧洲。其次是俄国,俄国地广人稀,全国出产的粮食也是很多,其他像澳洲,加拿大和南美洲阿根廷那些国家,都是靠粮食做国家的富源,每年常有很多粮食运到外国去卖”,〔341〕不过当欧战时候,由于海上运输困难,“欧洲的国家便没有饭吃”。“中国当欧战的时候,幸而没有水旱天灾,农民得到好收成,所以中国没有受到饥荒。”〔342〕他清醒地看到“现在世界各国有几国是有饭吃的,有许多国是没有饭吃的”。“如果是一个人没有饭吃,便容易解决;一家没有饭吃,也很容易解决。至于要全国人民都有饭吃,像要中国四万万人都是足食,提到这个问题便是很重要,便不容易解决。”〔343〕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饭吃,原因是很多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农业不进步,其次就是由于受外国经济的压迫。”〔344〕

“外国经济的压迫”,主要依靠广大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势力,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来解决。而农业落后,却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首先是吃饭问题提到民生的首位。农民吃饭问题,一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二要彻底改造旧式农业模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这才是改造农业,包括解决吃饭问题的正确途径。孙中山指出:我国农业落后,不仅难于解决吃饭问题,同时也极大地制约着人口增长,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他看到:“全国人口现在都是不够饭吃,每年饿死的人数大概过千万……如遇着了水旱天灾的时候,饿死的人数更是不止千万人了。照外国确实的调查,今年中国的人数只有三万万一千万。”“中国人口在这十年之中所以少了九千万的原故,简而言之,就是由于没有饭吃。”〔345〕孙中山说:现在“我们讲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很便宜的饭吃”。〔346〕当然,解决吃饭问题,绝不能只靠外国进口。基点必须放在自力更生上,因此发展农业便自然成为解决粮食问题最紧迫的任务了。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孙中山追求的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改造自然经济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商品经济;把封建性的小农经济引上资本主义农业的轨道,建立商品经济下的现代农业模式和经济体制,不仅为扩大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创造条件,同时也给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和充分的劳动力市场。因此对农业的改造,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民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孙中山力图把我国农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认识是明确的。

孙中山在青年时代,便对农业改革情有独钟,并做过认真的探讨和研究。早在《致郑藻如书》《农功》与《上李鸿章书》等篇目中,孙中山就表达出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改革我国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强烈愿望。在后来的一些著述中他对发展中国农业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思想,概括起来说,孙中山指出我国要实现由旧式农业向新式农业转变,应当做到:

第一,加强对农业改革的领导。国家根据农业改革规划,按照国家财力、物力及人力等诸多条件,对全国农业发展做出具体安排,把农业改革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之内,从实际出发,有序地展开。孙中山强调要发扬我国古代关于“教民稼穑”和“生民”“养民”的优良传统,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努力解决“垦荒不力”“水利不修”,农业衰落问题。令他感到忧虑的是水患频繁带来的深重灾难,“年中失时伤稼,通国计之,其数不知几千亿兆,此其耗于水者固如是其多矣。其他荒地之不辟,山泽之不治,每年遗利又不知凡几?”〔347〕孙中山认为,人类在向自然作斗争时要采取积极态度,不能在困难面前退却。他提出变水患为水利,在世界历史上是不乏先例的。“如印度之恒河、美国之密士(即密西西比河——引者)其昔泛滥之患不亚于黄河,而卒能平治之者,人事未始不可以补天工也。”〔348〕关键在于国家组织人民采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凡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国家须“特设专官经略其事”。〔349〕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依靠国家与群众的力量,筹划并主持全国农业,搞好兴利除弊,造福于社会。

第二,把农业生产置于先进科学技术指导之下,利用西方国家的农业技术成果,改造我国传统农业,使农业摆脱困境,走上复兴之路。农业改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自然经济占极大优势的国家,不论是生产关系变革,还是技术改造,总的目的都是为了摆脱自然经济的落后地位,促进农业生产力解放,加快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发展农业的历史表明,农业发展面对两种重大抉择:一是“靠天吃饭”,一是“靠科技吃饭”。孙中山认为中国农业在古代虽然比较发达,但到近世以后,农业走向衰落。原因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的落后。“恒守古法,不思变通”,长期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循环往复,不思进取,于是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进步。要想中国农业在短时期内彻底改变生产落后面貌,就要从“靠天吃饭”转向“靠科技吃饭”。实现这个观念的转变是农业振兴的关键。孙中山既重视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又重视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增产效益。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扩大耕地面积固然重要,然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除了沙漠、江河、湿地、森林及高寒地区,土地开垦的面积毕竟有限,只有搞好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灌溉,挖掘农业生产的潜力,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才是发展农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他明确指出:“盖人民则日有加多,而土地不能以日广也。倘不日求进益,日出新法,则荒土既垦之后,人民之溢于地者,不将又有饥馑之患手?是在急兴农学,讲求树畜,速其长植,信其繁衍,以弭此憾也。”〔350〕孙中山提出:大兴农学,认真推广农业技术,如掌握土壤、生物、化学、水利等科学知识,对土地加以改造,“则能反硗土为沃壤,化瘠田为良田”;通晓植物学动物学及遗传学,“则种类之生机,分结实之厚薄;察草木之性质,明六畜之生理,则繁衍可期而人事得操其权。”这便说明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重大作用是不能被低估的。为此,孙中山正确肯定广泛应用人类所创造的农业科技成果,“则能使同等之田,产数倍之物,是无异将一亩之田变数亩之田”。只有把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作为农业改造的主要目标,“则民虽增数倍,可无饥馑之忧矣。”〔351〕

第三,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孙中山看到西方国家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早已收到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如犁田,则一器械作数百牛马之工;起水,则一器能灌溉千顷之稻;收获,则一器能当数百人之刈。”〔352〕此外,“如凿井浚河,非机无以济事;垦荒伐木,有器易以收其功。”〔353〕总的看来,农业机械化,实际是对农业改造上的一场革命。农业的机械化为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实践证明:对整地、育种、播种、灌溉、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以及收割、脱谷、烘干、入库等全部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及科学管理,这是改造旧式农业的历史必由之路。孙中山鉴于农业机械化对代替人力、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优越性,曾明确提出“我中国宜购其器而仿制之”〔354〕的积极建议,目的是改变我国“自古深耕易耨,皆藉牛马之劳”的落后局面。《实业计划》进一步提出:“欲开放废地,改良农地,以闲力归于农事,则农器之需要必甚多。中国工价甚廉,煤铁亦富,故须自制一切农器,不必由外国输入。”〔355〕从这里看到,孙中山不仅有迫切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强烈愿望,而且还提出了我国要自力更生制造农业机具的要求。为了防止利权外溢,使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现代农业,他还把设立“农器制造厂”,看成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项重大任务。

第四,提高粮食谷物的商品率。“民以食为天”,说明粮食谷物生产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孙中山认为粮谷增产,对于我国更有特殊的意义。粮谷增产,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粮食多了,人民吃饱肚子,就可以结束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悲惨历史。孙中山主张粮食增产后要“储粮备荒”,以应不时之需。他说,“中国有常言云:‘一年耕,则足三年之食。’国内较富部分之人民,大概有三四年食物之积蓄以对付荒年。”如果粮食大量增收,“则当予储一年之食物以为地方人民之用。”〔356〕这样便能满足荒歉时民食之需要。另一方面的积极意义是粮谷增多了,可以提高粮食的商品率。粮食进入市场,不论在流通领域,还是粮谷的加工都可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繁荣。孙中山提出各地多余粮谷,“运至工业中枢”,〔357〕在加工后,以食品在国内市场销售,或者把“余粮乃以售之于外国”,〔358〕扩大粮谷的外贸出口。总的说来,使粮食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既能扩大粮谷的国内外市场,又可刺激粮谷的增产。这个良性循环,对于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都是十分有利的。孙中山当时还作出仅粮谷“输出所得巨资,以之偿还外债本息,固有余也”〔359〕的乐观估计。

第五,扩大经济作物生产。经济作物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门类。扩大经济作物的耕地面积以及增加产量,对于活跃我国商品市场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孙中山认为:推广和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加工销售,在我国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阔前景的。其中茶叶、丝麻及其织品以及大豆等经济作物和产品,在海内外市场都据有显著的优势。只要搞好工艺改革,降低成品,提高产品质量,肯定会对我国工业化资金积累和市场繁荣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茶叶的生产。孙中山指出:“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实产出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360〕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在品质、工艺上都拥有天然的优势。孙中山说:“唯中国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食[含]有丹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因此要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除减轻厘金、出口税外,更重要的是在“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厂,以机器代手工,而生产费可大减,品质亦可改良”。〔361〕略言之,必须切实改进制茶工艺水平,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制茶工艺有机地融合起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能使我国茶叶以物美价廉的新姿,在国际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而立于不败之地。蚕丝与精美的丝织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丝织品久负盛名。可是近年日本、意大利、法国的丝织物在国际上逐渐排挤了中国,这显然是对我国丝织品出口贸易的一种挑战!

发展纺织业。孙中山认为丝织品贸易发生危机,是同“中国固守数千年以来同样旧法”而与西方国家利用科学方法“养蚕制丝”的差距较大存在重要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国内设立蚕丝研究机构,培育优良品种,并向蚕农“以无病蚕子供给之”。〔362〕其次,要设立“缫丝所,采用新式机器,以备国内外之消费”。〔363〕同时还要“设制绸工厂”,生产大量精美的丝织物,因此必须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这样便完全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恢复我丝织品畅销的优势,重新夺回国际贸易的有力竞争地位。

制麻工业也有悠久的历史。孙中山认为惟中国所产之苎麻,与欧美所产之亚麻异,若以新法及机器制之,其细滑与蚕丝无异。但是“有名之中国麻布皆依旧法及手工制造”。“至今尚无以新法及机器制麻者”,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要切实提高在外贸出口中的全新竞争能力,不仅需要发挥“中国南部之麻料甚富,人工亦廉”〔364〕的优势,而且更应在产麻地区“设立许多新式工场”〔365〕,生产精美的麻制品,才能真正提高外贸出口的竞争力,获得国际市场上的优胜地位。

制棉工业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业。孙中山指出:“棉花本外国产物,其输入中国在数百年前,在手工纺织时代,是为中国一种甚重要之工业。然自外国棉货输入中国之后,此种本国手工业殆渐归灭绝,于是以许多棉花输出,以许多棉货输入。试思中国工力既多且廉,乃不能产出棉货,岂非大可怪之事?!”〔366〕孙中山认为要扭转这种棉花出口、棉织品进口的贸易逆差,是有办法的。“近今乃有少数纺纱,织布厂设于通商诸埠,获利极巨。或谓近二三年内,上海纺织厂分红百分之百至百分之二百。”〔367〕其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他建议,“当于产棉区设诸大纺织厂,而由中国立中央机关监督之,于是最良节省之结果可得,而可以较廉之棉货供给人民也。”〔368〕孙中山积极主张多设现代纺织厂,以廉价的棉花和劳力,生产大量棉纱、棉布投放到国内市场,便能够抵制洋棉纱、洋棉布的进口,既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又能减少并最后消灭贸易逆差,这是一举两得之事。

毛织工业,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业。孙中山认为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西北部全国面积三分之二用为牧地”,但“羊毛工业则从未见发达,每年由中国输出羊毛甚多,制为毛货,又复输入中国。自羊毛商业输出,输入观之,可知发展羊毛工业,为在中国甚有利之事”。〔369〕发展我国羊毛工业的前景是广阔的。孙中山主张,“吾意当以科学方法养羊、剪毛,以改良其制品,增加其数量。于中国西北全部设立工厂以制造一切羊毛货物,原料及工价甚廉,市场复大至无限。”〔370〕孙中山对皮革工业同样看好。要解决“生皮之输出,熟皮之输入,每年皆有增加”的问题,最佳方案就是我国自设工场,发展皮革的加工工业,“故设立制皮工场,及设立制造皮货及靴、鞋类工场,甚为有利益之事。”〔371〕

促进大豆的生产。大豆(又名黄豆)与豆制品,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孙中山说:“以黄豆代肉类,是中国人之发明。中国人、日本人用为主要食料,既历数千年。”营养价值颇高的豆制品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出口商品。我国“当以黄豆所制之肉乳油酪输入欧美”。“以较廉之蛋白质食料供给西方人民”。〔372〕要发展豆制品加工业,必须在我国“大城市设立新式工场,以代手工生产之古法,而其结果可使价值较廉,出口亦较佳矣”。〔373〕这里,我们看到孙中山所热烈追求的新工艺、新方法,是以对大豆的机械化加工为前提的。我国农业生产及农副产品的机械化,确实是改造旧式农业的正确方向,对此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发展食品业。孙中山在《实业计划》里把发展食品工业列为重要项目,不仅为农业生产广开渠道,同时也为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孙中山提出:食品工业是事关民生的大工程,是有广阔前途的。实践证明:要使食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仅要有丰富的原料和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同时还须解决果类、肉类、鱼类等产品的运输和保鲜等问题。孙中山建议要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工艺,“或用锡铁罐”制罐头食品;“或用冰冷法”〔374〕加以冷冻保鲜。在运输方面,可考虑“设谷类运输器;且沿河设特别运船”〔375〕等先进运输工具。当然这些都要由专家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注释】

〔336〕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9页。

〔337〕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5页。

〔338〕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4页。

〔339〕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2页。

〔340〕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4—395页。

〔341〕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5页。

〔342〕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5页。

〔343〕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5—396页。

〔344〕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6页。

〔345〕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6页。

〔346〕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6—397页。

〔347〕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0页。

〔348〕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0页。

〔349〕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0页。

〔350〕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1页。

〔351〕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1页。

〔352〕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1页。

〔353〕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1页。

〔354〕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1页。

〔355〕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79—380页。

〔356〕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1页。

〔357〕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1页。

〔358〕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1页。

〔359〕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1页。

〔360〕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1页。

〔361〕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1页。

〔362〕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2页。

〔363〕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3页。

〔364〕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3页。

〔365〕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3页。

〔366〕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3页。

〔367〕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3页。

〔368〕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3—384页。

〔369〕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4页。

〔370〕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4页。

〔371〕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2页。

〔372〕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2页。

〔373〕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0页。

〔374〕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80页。

〔375〕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