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第八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一)构建语文“生态”课堂一、教学本质解析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过去有两种主要的认识:第一,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哲学家冯友兰的一篇文章《人生的境界》,就在一个高中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引发了争议。语文课堂上,所谓“读者”,就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一个“读者群”,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读者群”。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第八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一)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一、教学本质解析

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过去有两种主要的认识:

第一,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认识论,传统的教学多持这种观点。过去我们常说的加强“双基”、夯实“基础”,即源于此。几十年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也出于此。过分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把语文当成“工具箱”,导致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这是语文教育的弊端之一。说到底,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有价值,而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地做事。

第二,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这也是我们过去常常说的“双边活动”。但这样的一种所谓的“双边活动”,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是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所以这两方面又往往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互不搭界。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活动、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这种对于教学本质的认识应该是贴近教学规律、贴近教学实际的。因为教学本身就是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各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等,无不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无不发生着对话、交流与沟通。由此,又可获得以下三点认识:

这种对话、交流与沟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交往实践的行为,是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的过程;

同时,这种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比如,讲解、讲述、指导、辅导,展示、演示、激励、评价,等等。

这样一种全新的认识,是对“满堂灌”、“话语霸权”、“一元独白”的否定,它强调的是一种教学活动中的“新生成”。

比如,语文课上,让学生谈“爸爸妈妈和我”。

一个学生说:“爸爸是温暖的太阳,妈妈是洁白的月亮,我是活泼可爱的小星星,快乐地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

热烈的掌声还没有落下,感情丰富的另一个学生马上着急地大声否定:“不行,这首诗的意思不好!”他激动地边做手势边说:“太阳是白天出来,月亮和星星是晚上才出来。如果按他说的,我和妈妈不就永远见不到爸爸了?”

教师适时点拨:“你们站在宇宙的角度看呢?”学生思维空间的大门打开了,一个学生站出来解释:“太阳是恒星,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们是可以见面的。”

在这样一种“对话、交流、沟通”的教学活动中,就会产生出更多的刺激、更直接的体验、更愉悦的感受、更强烈的心灵感应;同时又会引发出更多的思考、产生参与对话的冲动。

哲学家冯友兰的一篇文章《人生的境界》,就在一个高中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引发了争议。很多同学不相信人能到达道德境界,认为一般都是功利境界中人。

在《人生的境界》里,冯先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一种划分无疑具有哲学范畴上的意义。学生则认为,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观点,放羊娃放羊卖钱,卖了钱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孩子,生了孩子再放羊,基本上是顺着他的本能,即接近于冯先生所说的人生的自然境界。然而,多数学生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放羊娃知道放羊是为了卖钱,这说明他放羊是有动机的,而娶媳妇生孩子再放羊,他是有意识的。因此,放羊娃也是功利境界的。而对于明星把片酬捐给慈善事业,有学生说是为了花钱买名气,完全是做秀。也有学生说,虽然可能是为了买名,但客观上让他人受益了,因此可以说他们既是功利境界,又是道德境界的人,是处于两种境界的交叉点上。还有学生说,学习还不是为了考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赚钱享受……

虽然学生的讨论尚未真正领悟到冯先生四境界说的内涵,但学生就人生境界对话积极参与,无疑具有意义。他们实际上是在对自己进行反思,对一般芸芸众生进行反思,因为对芸芸众生来说,他们一般的确是脱离不了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而做同样的事情,了解程度互异,境界也是自有差别的。这些要等到他们有了更深的人生体验、人生况味、人生历练以后,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但关于《人生的境界》的对话,无疑会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上,烙上深深的印记。

二、创新空间拓展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实现创新,是文本解读的关键。新课程为文本解读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接受美学”认为(接受美学在文学的“生活”、“作家”、“作品”三要素外,又引进了第四要素,即“读者”),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而创造的过程最终是由读者来完成的。语文课堂上,所谓“读者”,就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一个“读者群”,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读者群”。对这个“读者群”来说,有共性,更有个性。因此,我们强调在文本解读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强调共同参与的双边及多边的互动交流,强调在互动交流中创新精神火花的碰撞。这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教师同作家、作品“对话”,学生同作家、作品“对话”、教师与学生同作家、作品“对话”,教师、学生、作家作品三方“对话”。因此,“读者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文本解读的主体,都要理所当然地参加文本解读的全过程。

而文本,尤其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文本,其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更提供了创新的最广阔空间。在后现代解释学里,更注重本体论“对话”,强调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解释而增殖的“新的意义”。作品的意义只对向它敞开自己历史的人呈现自身,读者的体验和解释是对作品的意义揭示的关键。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因为它永远处于与理解者对话的意义生成过程之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读文本,特别是形象分析。比如,列子寓言《愚公移山》新解读:不计成本不可取、自然规律不可移、“移”害他人不可学……都是现代语境下的新视点,应该是对“愚公移山”的理性思考。

又如,“孔乙己是不是真死了”、“玛蒂尔德如果当初知道丢失的不是钻石项链”及“《项链》的故事如果再往下发展”、“周朴园为什么要原样保留侍萍的房间”、“于勒叔叔在美洲”,等等,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思考,以求对文学形象的个性化把握和对情节的独到理解。况且,文学作品,往往不只具有唯一的意义,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应当允许,各种各样的理解只要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应该给予肯定。作品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和答案(但问题和答案在作品中都应该“有案可稽”),问题应该由自己提出并由自己去求得解答。

同时,要尽量摆脱千篇一律的公式和套话,要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不要指望解读有标准答案,不要指望解读有固定的模式,不要指望通过“捷径”来求得文本解读的“正解”。一切都产生于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传统的“通过什么,说明什么,反映什么,歌颂(批判、反对等)什么”的套路应该摒弃。要学会用自己的脑袋去读作品,要学会自己对作品问“为什么”。解读文本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再创造的基础一是文本本身,一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和生活理念。现在的学生离过去的年代远了,对过去的年代缺乏自己的经验,等等。这里就还应该做到“知人论世”。曾经有报道说学生不爱读“鲁迅”,说不喜欢《阿Q正传》,不喜欢《故乡》,等等,这是缺乏对鲁迅的了解的缘故。还有说不喜欢朱自清先生《背影》的。这些现代文学的精品,作为每一个中学生都必须熟知和掌握。解读的途径就是要了解他们的那个时代,反观他们那个时代人的经验,再注入自己的体验。

要拓宽生活空间,丰富人生体验,培养个性才华,提高审美情趣。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因此,要走出封闭的禁锢,走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中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提供了文本解读的无限空间。如,《生活告诉我——》,该有多少生动活泼的答案?在新的高中课程方案里,强调了“研究性学习”的开设,特别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上,这一门旨在改变学习方式的新课程,正是培养个性才华、展现个性才华的最好平台,而透过“研究性学习”,也正是解读文本的最好方式。再比如通过组建文学社团、开展文学研究以及咏诗作赋、排练戏剧等活动,涵养情趣、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对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解读能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媒体运用考量

21世纪的学习,是终生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景与虚拟情景融会贯通的学习。因此,学习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个人、机构、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今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而这场革命将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这一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所诉求的是信息、教学背景、教学资源的同步与交互的进行状态。比如,教学《斑羚飞渡》,在CAI上模拟斑羚飞渡的场面,增强飞渡的直观、刺激学生的感受、唤醒学生的体验,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再如,教学中使用网上图书馆,很便捷地查阅作家的相关作品与相关资料,丰富文本内容、加大教学容量。又如,将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即时传输到教师的电脑,通过投影,投上屏幕,以实现真正的协作、分享与共进,而不是如目前尚处于信息技术运用“初级阶段”呈现样式的教学课件那样,“教学课件”只是预设的教学资料的集合、教学过程的定式以及教学板书的替代,使本来灵动的“信息技术”流于板滞,尤其是呈现样式的不可更改与无法替换,泯灭了教学中新的“生成”。

特别是多媒体的误用与滥用,更给母语学习带来干扰与污染:

如背景音乐、背景画面的强刺激,这是一种强加给阅读的音乐与图画。整个课堂教学都处在音乐和画面的干扰之中,文本(文字)的阅读反成为附庸。把语文课混同于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从根本上背离了语文的学科性质与学科特点,背离了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与根本原则。

还有影音与文本的背离:

影音与文本疏离,造成文本解读的误导。如《边城》,在老师给定的笛子与古筝奏响的音乐声中,屏幕上映出了“美丽的湘西”和美丽的湘西姑娘。不过,无论怎么看,都不是沈从文的、或者说翠翠的“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的“温柔、美丽和平静”的湘西。在音乐中多媒体映出的,只是“现在的湘西”、“旅游的湘西”;而“美丽的湘西姑娘”也只是现在的导游小姐而已。课文里温柔、美丽、平静,还有点幽幽、野野、自在、可望而不可即的沈从文的湘西、翠翠的湘西在哪里呢?阅读文本的韵味,在媒体的干扰下,荡然无存。单纯为追求媒体运用、单纯为造成感官刺激的“多媒体”,似乎并没有给文本的理解带来多少帮助。又如《琵琶行》,老师在媒体中孤零零地一一地播出几句琵琶弹出的乐句,让学生一一琢磨出哪是“大弦嘈嘈”,哪是“小弦切切”,哪是“大珠小珠”,哪是“间关莺语”,哪是“幽咽泉流”,哪是“冰泉冷涩”,犹如高考中的填空题一样,在每一个乐句的后面,填上一个相关的摹写音乐的词汇……真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这里有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的三点思考:

不可不用:我们期待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便捷地获取信息、便捷地交互信息、便捷地共享信息。因此,一种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创新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是加强信息技术融合语文教学的理由。方帆先生《我在美国教中国语文》,已经是一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自在状态。方帆先生强调了运用这种方式的几个因素:学生必须具有非常坚实的基础和技能;教师必须具备这种教学法的专门训练;学术自由必须得到尊重;研究资料必须齐全而且容易获得。这四个“必须”,是我们不可不用的它山之石。

不可多用:毋庸讳言,目前状态下的“多媒体”,是理想状态的“初级阶段”,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中,存在太多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对语文教学尤其是文本解读的戕害!在这种情势下,“不可多用”的策略,是应当遵循的。教师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时,必须有专门的训练、专门的素养,其中理念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还有装备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时间和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不可滥用:方帆先生在文中有一句话,“假如让中国的高中生像我们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自然是自欺欺人”。可能是言重了,但也可能是真话!我们当然会走过“初级阶段”,我们当然也要实践、摸索、创新,但教育容不得失误!低俗的、浅层次的、应付的、应景的、为媒体而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缓行!

四、“生态”课堂构建

“生态”课堂,是移用“仿生”的原理,喻指一种理想状态的课堂。它强调语文教学的自在、自为状态,是对语文教学良性“生态”的憧憬。这样的一种“生态”课堂,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它更是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这样的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这几者之间关系的互惠促进,是这几者之间生长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是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内容选择、环境契合的充分体现。

施瓦布(J.J.Schwab,1909—1988年),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施瓦布在《实践3:转化成课程》一文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实践的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的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实践的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的。但是,教材只有在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时,只有在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才具有课程意义。因此,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需要而进行选择和取舍,和教材相比,“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具有优先性”。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所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的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请看下面《药》的教学: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的往下滴……”黑衣人撮着的是什么?往下滴的又是什么?教师没有读《药》第一部分的全文,只是拎出了文中的与“药”相关的话语,在投影中,作讲课的导入。

这就营造了一种氛围,烘托了一种背景,凸现了文章线索,明晰了文章主旨,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师生对话:是什么?药!/是由什么构成的?馒头、人血。/心里有什么感受?不是药,是强迫着吃的恶心的东西!纯粹封建迷信,没有科学!有点恐怖……

这是同学们当下的感受。

教师接着发问:那么,当时的人们对“药”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通过当下学生与当时人们感受的对比,由自我感受联系到文中人物的心态,这是学生与自我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逐渐地进入文本的过程。

学生一一列举出康大叔、华老栓、华小栓以及花白胡子,等等,对人血馒头的态度——并从中看出了他们的愚昧,一下子就切近了文本。

众多的人物、众多的面孔,但所有的面孔上无例外地都刻着一个同样的关键词——愚昧。那么,教师说到这里,接着发出一问:《药》仅仅只是揭示了国民的“愚昧”这一层吗?

这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将学生引导到了对文本更深层面问题的思考。

“如果只是为了揭示愚昧,后面的茶馆说‘药’以及夏瑜母亲哭坟就都没有意义了!”学生们表述了这样的看法。这就引出了对国民警醒、国民启蒙、国民教育重要性的探讨。我们如果只引导学生谈革命者夏瑜的孤独、寂寞、悲哀,并以此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入文本,再进一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看到,警醒国民、启蒙国民、教育国民的重大问题,而且它同样是《药》的最为根本的文本价值。《药》现在读起来仍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就是它揭示的对国民的警醒、启蒙和教育,是一个没有穷期的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真正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它直接导引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文本,并引发、实现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对话。

对话的前提是平等,以实现一种无等级、无障碍的交流、沟通。而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善于倾听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讲教师两个倾听的例子:

夏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可以获得一些有关夏瑜的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认真地讨论了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一个学生说:夏瑜是一个“民主派人士”、是一个革命者。“民主派人士”,这是当下一个很带有点蛊惑性的概念,西方、港澳以及内地的一些人喜欢用,或作自我标榜。学生显然并不明确这个概念在现今的内涵,他可能是从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一点上,读出了夏瑜的“民主”。而夏瑜的民主与所谓“民主派人士”,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绝不可混谈!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发言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教师指出,“啊,你是想说,夏瑜是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革命者”。很巧妙地纠正了学生发言中的问题。“你是想说”,即是说,你说出来的(表达出来的)与你想说的(想要表达的)并不一致。这既是对学生“民主派人士”一说的委婉否定,同时隐含着对学生错误的纠正。这是高超的点拨艺术。一味地为学生的讲话、发言叫好,并多溢美之词,是当今课堂上常见的。

还是在讨论文中人物对夏瑜态度的时候,一个学生谈到另一位在《药》里没有出场的人物,学生称之为“义哥”。教师笑着问,这里我们该叫他“义哥”吗?文中的这位“义哥”,有几个“名字”:红眼睛阿义、红眼睛、义哥、阿义等,都是一个人。但我们的学生应该怎么叫他,是有讲究的。几个名字,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义哥”、“阿义”,是敬称、昵称;“红眼睛阿义”、“红眼睛”,是相貌特征、外号。因此,学生只可呼之为“红眼睛阿义”或“红眼睛”,而断不可叫他为“义哥”或“阿义”。教师这种在对话中倾听,在倾听中纠正,在纠正中引导,体现出了教育的智慧与机智。

这堂课的教学,诵读也是一大特色,集中表现在对《药》第三部分的研读上。

第三部分是《药》的一场重头戏,文中各色人物在茶馆纷纷登场、亮相,解读这些人物,是解读文本、领悟文本价值的关键;进入文本、走进文本中的人物,揣摩人物的语言又是关键。

教师首先布置了学生的“自由朗读”,把握基调。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这一部分做了分角色朗读的处理。“分角色”,是让学生进入到文中的角色里,与文中人物对话;并让自己成为文中的一个角色。这是一个揣摩、体验、感悟、分享的过程。

在这段实录中,我们读出来了教学推进的流畅,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精彩;读出来了学生对“药”的真切认识与感悟,对国民的愚昧性、对国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与思考;读出来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平等参与;读出来了对话各方对文本的解读与领悟……特别是在师生的对话中,鲁迅的解剖国民、警醒国民的价值观,尤其是学生对愚昧、对民主、对辛亥革命的探讨,不露声色地彰显于课堂。这一切,并非教师的完全“预设”,更不是教师喋喋不休地讲授,它是在“多重对话”的课堂推进的过程中,灵动地“长”出来的。随着这一生长的过程,鲁迅及其《药》,也必将灵动地“长”在学生的心坎上。

教师的引领

教师是“生态”课堂构建的引领者,《药》的教学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引领的作用。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用提问来引领,就是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少教师认为,提问的最大功能,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两种不同的提问观,反映了新旧课程背景下提问价值的分野。

《药》教学片断中教师的精彩提问:“当时的人们对‘药’是一种什么心态呢?”这种由“当下”到“当时”的过渡,切合作家与文本,切合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合课堂教学推进过程的实际,发散着同时又聚合着学生的思维。教师没有用提问给学生障碍、束缚,没有“预设”标准答案,而是由师生对话中,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读出自己的体验。

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讲话的倾听,反映出教师平等、民主的教育价值观,反映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机智。教师的引领,同时也是对教师人文素质、教学素养的挑战。如果教师没有对鲁迅的了解,对国民愚昧劣根性的探究,就丧失了引领的价值。

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课堂推进过程的主体,是“多重对话”平等的参与方。学生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学生发展、对学生主体、对学生个性化的真正“确认”。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是教师“独白”的听众,是教师灌输的受体,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效地打破这种被动的、不民主的、不平等的状态,使课堂有了主人公参与的互动与灵性。

《药》的教学片断,学生当下对“药”的感受,学生对当时人们对“药”的态度的认识,都是他们自己主动地进入文本后获得的。但它又不同于学生自己单独地对《药》的“个人”研读。它有教师引导,有同伴(即同学)解读的推进,有互动产生的思想火花、独到见解的碰撞,这样形成的一个生机盎然的、动态生长的解读文本的生动局面。

当然,这里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提问权”还在老师手中,学生是被引领着去“主动”地诠释老师的提问。如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动置疑、互动解读,则是教学及“多重对话”的最佳状态。

内容的选择

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教育部新颁发的高中《课程方案》,强调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实际上,就是课程内容的甄别与内容的整合。

《药》的教学片断,是对《药》整个教学资源的整合,它具有“多重对话”、多种资源整合的解读背景。它没有对通常的所谓“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批判,没有对国民愚昧性的着力“挖掘”,而是重点探究警醒国民、教育国民的重要性。

这是极具张力的“生态”课堂的教学。它具有教学主体内部进行的、内隐的、互动问答的特征:问题、对答、文本,教师、学生、作者,都处在一种圆润的“对接”状态中。从提问,到解读,从解读,到文本,隐含的内容得以充分彰显。师生的对话,并非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而是紧扣文本、紧扣文本中的人物,尤其切合学生的自我体验,这样才读出了真谛,读出了精髓,读出了精彩。

环境的契合

“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里所说的环境,有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等等,包括:师生对话的平等、民主、无障碍;多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教学背景、教学资源的同步与交互进行状态,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真正的协作、分享与共进。

从《药》的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到,教师总是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从不打断他们的话题,而始终是“顺势”引领,师生之间有了一种信赖与亲近,有了一种对等的民主,有了一种无障碍的沟通。如学生随口而出的“义哥”,反映了学生领悟的偏颇。教师没有简单地给予否定,而是顺势点拨,“这是我们叫义哥的吗”予以纠正。还有对“民主派人士”提法的引导,都反映了一种良性的课堂对话背景。对学生来说,这就营造了解读文本的“软环境”。

综上所述,“生态课堂”赋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以新的内涵。

就教师而言,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课程理论进行修改、折中和结合,以适应特殊情境中的学生、教材和环境的特点和需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自己的经验与现有的理论观点相结合,创造一种新的教学生活的实践理论。只有这种理论才最有可能适应由教师本人、学生、教材和环境所构成的这个特殊的课程的“生态系统”。

就学生而言,其自身的兴趣而非教材是“生态课堂”的中心。当学生接触到大量学科知识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这些知识对成长的意义。但是,在这个“由心理向逻辑转向”(杜威语)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意识到:他们在对知识进行修改、结合以适应其自身的需要、兴趣和问题的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总之,在“生态课堂”的范式中,学生视其自身为知识的创造者。知识不只是来自外部的专家,教师和学生也是专家,是他们自己的情境中的知识的专家,因为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人生活于这种特殊的情境之中。学生也要像教师一样,善于运用整合的艺术,以创造新的知识、解释意义、判断行为的结果。总之,教师和学生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而担负起探求课程的基本问题的责任。

教材,包括课程指南和课程政策,只是教师和学生考虑接受的可能性。教材依然是必要的,但其价值体现在适应和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问题方面。因此,教材不仅不是强制执行的,而且还必须根据每一实践情境的特点进行修改和变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在教材的开发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这同时也是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挑战。

环境(主要包括心理氛围和物质环境)像教材一样,也是教师和学生所折中的对象。环境必须被持续地接受监督。当环境限制了教师或学生的成长,限制了教材的改进,则必须及时得到挑战和更新。良好设计的学习环境会创造性地激发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有助于实践情境问题的解决。

【案例】

语文“生态”课堂构建断想[1]

——从一个教学案例谈起

我一直致力于一种语文“生态”课堂的建构,这一概念应该不属于杜撰,它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自在、自为的状态,或者说对一种语文

教学良性“生态”的憧憬。在“多重对话”的背景下,我也在同时探讨一种文本解读的新的策略。“生态”课堂构建与文本解读策略并不冲突,而是一种理想的榫接。这里写下的,是我近年思考、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我想以案例“叙述”的形式,谈谈我的想法。

新课程“多重对话”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发生;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呈“生态”样式的课堂: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它更是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这几者之间关系的互惠促进,是这几者之间生长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

请看下面实录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片断[2]:

师:故事前半部分中,三个主人公都死了。提到死亡,这可是个沉重的话题。那么,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剧中的三个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生1:罗密欧觉得能跟心爱的人死在一起是一种幸福。爱情是一棵开花的树,很美丽,吸引着罗密欧向前去。

师:课文中有表达罗密欧此刻心情的句子吗?

生1:他在喝毒药之前说:“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通常干杯都是用在表示祝福的场合的,这说明他在选择死亡的时候是怀着一种向往之情的,心中充满了幸福,起码,他不畏惧死亡。

师:说得真好。

生2:朱丽叶跟罗密欧一样,她说:“好刀子,你插了进去,让我死了吧。”临死之前,朱丽叶非常果敢,毫不犹豫。

师:这位同学用了“果敢”一词,非常准确。

生3:还有帕里斯,他在临死之前说:“你倘有几分仁慈,就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这让我们感觉到帕里斯对朱丽叶的爱也是真诚的,很火热的。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义无反顾的。

师:死亡本是可怕的事情,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

生1:因为他们心中有爱,这种爱情纯洁而又美好,他们很向往,也在努力地追求。

师:我们能从课文中读出这种爱情的美好吗?

生1:可以。罗密欧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个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还说:“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毁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

生2:帕里斯也有一段话,很炽热:“这些鲜花替你铺盖新床;惨啊,一朵娇红永萎沙尘!我要用沉痛的热泪淋浪,和着香水浇灌你的芳坟;夜夜到你墓前散花哀泣,这一段相思啊永无消歇!”

师:从这两位同学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一起体悟到了爱情的美好,感受到了他们心中那种爱情之火的炽烈!追求美好的爱情本没有错,可是,三个年轻人却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连追求爱情都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生:因为他们所属的家族世代结怨、互相敌视,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他们跨越这种仇恨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他们没有这个自由。

师: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找准了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很好。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原因也导致了悲剧的加速进行?比如说跟我们主人公自身有没有什么关系?

生1:我觉得帕里斯很暴躁。见到罗密欧的时候,他不由分说就跟罗密欧打了起来,因为他认为罗密欧是害死朱丽叶的凶手,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他听一听罗密欧的解释可能就不会死了。

生2:罗密欧也蛮蠢的。(众生笑)他那么着急地就把毒药给喝下去了。如果他再等几分钟,朱丽叶就醒过来了,他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再说了,即使朱丽叶真的死了,他也不应该服毒自尽,因为朱丽叶在天堂如果看见他这样,会很难过的,他应该好好地活下去。

师:看来我们这位同学不太赞同罗密欧的爱情观。表达爱情不只是殉情一种方式,好好活下去又何尝不是对爱人的忠诚?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帕里斯和罗密欧的急躁加快了悲剧到来的步伐。这就是造成悲剧的第二个原因——主人公自身的性格弱点。我想问问同学们:除了急躁之外,人性还有哪些弱点?

生抢答并不断补充:贪婪、自私、自卑、懒惰、自高自大……

师:同学们所指出来的都对!我这里要提出来让大家思考的是:人性的这些弱点又可能造成哪些悲剧呢?不管是在历史故事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实例,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

在这段实录中,我们读出来了教学推进的流畅,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精彩;读出来了学生对“死亡”、对“爱情”的感悟与体验,对人性、对人性弱点的认识与思考;读出来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平等参与;读出来了对话各方对文本的解读与领悟……特别是师生的对话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尤其是学生对死亡、对爱情、对人性弱点的探讨,不露声色地彰显于课堂。这一切,并非教师的完全“预设”,尤其教师的循循善诱的讲授,它是在“多重对话”的课堂推进的过程中,灵动地“长”出来的。随着这一生长的过程,莎士比亚及其《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必将灵动地“长”在学生的心坎上。

教师引领

教师是“生态”课堂构建的引领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引领的作用。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用提问来引领,就是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少教师认为,提问的最大功能,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两种不同的提问观,反映了新旧课程背景下提问价值的分野。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片断中教师的三个精彩提问:“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剧中的三个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连追求爱情都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三个提问,切合作家与文本,切合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合课堂教学推进过程的实际,提要钩弦,环环相扣,聚合着、发散着学生的思维。教师没有用提问给学生障碍、束缚,没有“预设”标准答案,而是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出审美体验。

可以看到,在教师的提问、师生的探究、过程的推进中,教师引领的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如,对三个年轻人“走向死亡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心态的探讨:教师有“1+1”的提问,第一个提问总领,提起“心态探讨”话题,第二个提问(“课文中有表达罗密欧此刻心情的句子吗?”)逸出,指向文本的诗化的“语言”论据(这一点尤其重要,即引导学生对文本诗化语言的品读),从而引导学生“探讨”时,务须做到与文本切合的有理有据。而对学生的“探究”的评价,“说得真好”、“非常准确”、“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无不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学智慧,了无“预设”痕迹。

教师的引领,是对教师人文素质、教学素养的挑战!如果教师没有对莎士比亚的了解,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反对封建、高扬人文、倡言个性的探究,就丧失了引领的价值。

学生参与

学生是课堂推进过程的主体,是“多重对话”平等的参与方。学生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学生发展、对学生主体、对学生个性化的真正“确认”!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是教师“独白”的听众,是教师灌输的受体,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效地打破这种被动的、不民主的、不平等的状态,使课堂有了主人公参与的互动与灵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学生对罗密欧、对朱丽叶、对帕里斯的生死观、爱情观的解读,对他们自身人性弱点的解剖,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地进入文本后获得的。但它又不同于学生自己单独地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个人”研读。它有教师引导、有同伴(即同学)解读的推进,有互动产生的思想火花、独到见解的碰撞,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动态生长的解读文本的生动局面。

我们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诗意地解读着文本。如,他们解读令人恐惧的死亡,学生谈到,罗密欧“向往”、朱丽叶“果敢”、帕里斯“义无反顾”;解读爱情的美好,说,“爱情是一棵开花的树,很美丽”,“纯洁而又美好”,“很炽热”;解读人性弱点,说,帕里斯“很暴躁”,罗密欧也“蛮蠢”……无不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剧中人物之中,与剧中人物一同喜怒哀乐。这一种体悟,是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里,主动参与“多重对话”,获得的关于生死观念、爱情观念的新的“生成”。

当然,这里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提问权”还在老师手中,学生是被引领着去“主动”地诠释教师的提问。如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动置疑、互动解读,则是教学及“多重对话”的最佳状态。

内容选择

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教育部新颁发的高中《课程方案》,强调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实际上,就是课程内容的甄别与内容的整合。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几乎整合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的创作

价值。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焰的反对封建氏族、张扬人文主义、批判人性弱点的主张,都得以在一个不长的教学片段中得到诠释(前已论及,这一诠释,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与“独白”)。这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学智慧、教学素养,在整合莎士比亚教学资源中的充分展示。它具有多元文化、“多重对话”、多种资源整合的解读背景。而且,是在“一个”教学文本对象上的新的内容的“生成”。

这是极具张力的“生态”课堂的教学!它具有教学主体内部进行的、内隐的、互动问答的特征:问题、对答、文本,教师、学生、作者,都处在一种圆润的“对接”状态。从提问到解读,从解读到文本,从文本到“知人论世”,隐含的内容得以充分彰显。师生的对话,并非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而是紧扣文本、紧扣文本中的人物、紧扣莎士比亚,尤其切合学生的自我体验,这样才读出了真谛、读出了精髓、读出了精彩!

内容的选择还包括内容的甄别,即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给学生?或学生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在后面对“人性弱点”的探讨中,有了一些枝逸旁出,有了一些“学了就要用”的功利,有了一些“立竿见影”的浮躁,这里不作专门探讨。

环境契合

“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这里所说的环境,有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等等,包括:师生对话的平等、民主、无障碍;多媒体的所提供的信息、教学背景、教学资源的同步与交互进行状态,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真正的协作、分享与共进。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可以看到,教师总是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从不打断他们的话题,而始终是“顺势”引领,师生之间有了一种信赖与亲近、有了一种对等的民主、有了一种无障碍的沟通。如,学生谈到,帕里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义无反顾的”。“义无反顾”,是学生的领悟,这一解读,是十分“到位”的,是“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的生动体现。教师没有简单地给出“很好”之类的赞语,而是顺势发出一问,“死亡本是可怕的事情,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义无反顾”,机智地包容其中,既隐含着对学生解读的肯定,又明白地道出了对另外话题探讨的起始。对学生来说,这就营造了解读文本的“软环境”。

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阅读实践良好环境的创设,无疑具有价值。问题是我们的媒体运用还往往处在预设的教学资料集合、教学过程定式、教学板书替代的状态,“同步与交互”的状态还可望而难求。当然会有一个过程,我们期待着这一进程的加速。

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人的自由与民主、尊严与平等;说到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就是民主与平等的教育,这是一切“创新”教学的前提。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诉诸多重对话的价值,凸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以及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是对“一元”与“独白”的否定,对解读“多元”与“多重对话”的张扬。整合新课程背景及其文本解读,更多地融入对新课程标准的解析,融入对接受美学与后现代解释学的思考,强调构建多向、互动、共生、共进的多重对话系统。对多重对话的泛化及多重对话“工具”——多媒体运用的反思,则是理念与实施实际结合下的检讨。

我们力图建设一种“案例叙述”体例,创新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即,在行动与思考中,做质的研究。这是一个不断的思考、反思、质疑、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价值,就在于它是调动自己日常经验和创造力的新型的“研究”。

这一过程远没有终结。比如,对后现代关于“误读”文本的思考。其实,对于文本的解读,原本没有误读与正读之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读者在文本面前的权利。每个读者皆可使用任何一条归属于自己的价值参照系数去衡量作品。正是因为作品本身赋予了读者这样的权利,同时也就赋予了读者以“误读”文本的权利。而文本有了各种被解读的可能,才愈加意味深远,这也可能是作者所能获取的意外附加值。关于这一方面,将另做阐释。

【注释】

[1]史绍典.语文‘生态’课堂构建断想.中学语文,2004(12).

[2]系孝感高中金雅萍老师在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语文个性化学习”首届年会上的教学实录。时间:2004年8月5日,地点:珠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