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活跃的文化课堂

构建活跃的文化课堂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它也为我们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尤其是古代诗词歌赋的教学提供了教学阵地。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教学研究,让学生喜欢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舒适、高效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实质就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生命传递。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它也为我们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尤其是古代诗词歌赋的教学提供了教学阵地。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教学研究,让学生喜欢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舒适、高效的学习环境。

一、 熟读成诵

熟读成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也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古代诗文作品具有对仗工整,音律和谐,气韵流动,凝练精粹的特点,因此,将无声的文字符号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又可以使其博闻强记,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掌握传统文化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朗读背诵、熟读成诵是课堂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让同学们跟随着诗文的韵律,摇头晃脑、闭目遐思。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得熟,不解说自晓其义”,教师为学生提供诵读的时间,让学生沉浸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沉醉在跌宕起伏的情绪中,学生自然会进入诗文意境,与作者心灵沟通,情感交流,有所感悟,利用文本本身,不教自明。如在讲授苏轼的《念如娇·赤壁怀古》时,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可有意地采取以“读”促“讲”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诵读表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活动余地,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进行诵读展示,然后紧扣“该诗表达怎样的情感”这一问题来探讨读法,深入挖掘出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16]在生灵活现的诵读表演中,在不同诵读处理的比较争议中,学生热情高涨,产生了浓厚的学诗兴趣。

二、 品析积淀

乌申斯基指出:“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下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本民族语言的宝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实质就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生命传递。品析是指在诵读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欣赏和评价,是诵读教学过程的深化和提高,是以言语对象作为一种提示而同阅读主体的知识、经验、观念、情感等相融,从而铸造出一个新生命的过程。

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统一的文字,而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心声,是文字语言节奏与音节节奏的统一,只有在诵读品味基础上才能得其中意味。品味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深得读书之乐。是否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是衡量学生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汉语言文学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式的审美标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里选入很多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诗文,读来都是朗朗上口、一唱三叹的精品,学生只有充分“读”好,才能“品”出作品中像醇酒那样甜美浓烈、耐人寻味的语言,才能“品”出作者的心灵、诗词的意境,领悟到诗歌的内涵,达到对诗歌由浅入深的鉴赏,从而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例如《琵琶行(并序) 》中的有关音乐的描述可谓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笔,“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用行云流水般的比喻手法,加之悦耳动听的拟声词,将虚无缥缈的音乐描绘得可观可感,有声有色。学生在反复品读之后,很快可融入诗歌及音乐的“起承转合”的酣畅淋漓之中,于“得意”处“忘形”,积淀于心。

三、 审美中陶冶

从本体论看,人是精神和情感的主体;从发生论看,人有爱美的天性;从心理学看,人有审美的艺术需求。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美,是这个世界最终的拯救者[1]”。海德格尔说:“诗意(美)是人安居的本真和原始形式[2]”。

那些富含传统文化精神的经典作品在语言和内容上所包含的丰富的美学元素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审美形式。因此阅读教学首先要为阅读者开设一条进入这个纯美世界的通道——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情境。根据语文审美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审美教学最主要的是“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着力拨动学生‘美感的琴弦’,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也就是说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一种综合性的、多角度的审美影响,使其获得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熏陶。因此,审美性阅读要真正达到美的感受和体验首要条件是进入这样一种美的境界。如何在阅读中创设这样的情景呢?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元素是极其丰富多元和生动可感的,往往在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得到它所带给我们的审美冲击,因此阅读者不妨通过吟咏或诵读的方式来调动敏锐的思维,使文中最为形象和活跃的审美因素跃然脑海,从而为自己勾勒出一幅属于自我头脑的美的情境,第一时间激发起个人的情感共鸣。例如品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爱情感悟,自己就仿佛回到了自然质朴的《诗经》时代,读“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离骚》又不免怀想起楚辞世界巫风神话的幽怨对唱,此外魏晋士子的生命自觉,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宏,宋元山水的有我无我之境,明清时代的纷繁世俗图景……当我们合上发黄的书页,会惊奇地发现,历史虽早已冷却,美却长留于脑海之中,这就是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美妙世界。

置身于这样一个自我的审美境界之中,还只是审美性阅读的第一步,而要真正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和获取美的启迪,关键还在于形成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该是自我的情感。要使得主体形成个人体验,还需要对这些经典作品产生一种阅读的兴趣和审美的激情,才能进一步调动起作为审美主体的阅读者的审美能力,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读者便可以在脱离世俗的纯自然的审美境界中去获取深刻的审美体验、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四、 感受交流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是有生命力的活动。因此,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不应是冷冰冰知识传授,而应是充满情感、思想、智慧的交流活动。教师应用富于启发性和亲和力的语言,要言不烦、张弛有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快乐,表达出独特的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比如学习李商隐《马嵬(其二) 》时,在总结了全诗讽刺封建统治者沉迷美色、荒废朝政这一主旨后,一位教师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让学生交流讨论对当今时代的启发。有的学生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和逸豫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社稷是很重要的。若要想振兴国家,首先得做出一番事业,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还有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能玩物丧志,要居安思危。在学习上也一样,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此,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或成果,还应为学生提供感受交流的平台,成为学生的发展的起点。

五、 古今互动,古为今用

第一,古今互动,互相参照。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古今相关联的资料,做到古今互动,互相参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可以从古到今、从课内到课外,从教科书到现实生活的思考,既可以大胆尝试把古代拉到现实进行假设,又可以把现实放入古代大胆思考。《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是揭露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的破坏和摧残。我们就此可以收集一些由古到今的文学作品来帮助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妇戒》:“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是尔而非,尤宜从命,务得违戾。”这句话告诉我们古代的女子是没有地位的,从而体现出不管婆婆做得对不对,媳妇都得服从的封建大家长制度。大家耳熟能详的梁祝化蝶、陆游的《钗头凤》都是这种悲剧的延续。在现当代的作品中,徐钦文的《疯妇》,王鲁彦的《黄金》,张爱玲的《金锁记》,曹禺的《雷雨》,郁达夫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等作品都是在封建大家长制度压迫下演绎着不幸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不幸。利用相关材料参照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封建大家长制度的罪恶。联系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父母亲戚的婚姻,或者阅读现代婚姻故事,来和《孔雀东南飞》作比较,感受婚姻自由的可贵。学生不仅了解了封建大家长制度的罪恶,这是文章的原有主题;又明白了婚姻自由的可贵,这是文章之外的合理延伸。这种古今互动的阅读方法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全面形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厚积薄发,古为今用。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已积累和补充的材料,做到古为今用,指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教师要做到对课内古诗文材料和课外相关的古诗文材料的充分积累,为厚积薄发打好基础。如前文所述,中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古诗文材料(包括成语典故、名言佳句、优秀诗词文的篇段),都需要学生博闻强记,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口语、习作、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助于学生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和现代文的写作水平。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一些不同的古诗文材料加以重组、整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比如我们可以把《归园田居》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去来兮辞》中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陈情表》中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一起拿来比较、分析,不同的古诗文材料得出传递着同一个亲情价值观的结论。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材料时用多个角度来思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立意。比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命运来评价不同的人。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蔺相如与廉颇的关系角度,或者从秦王的角度,或者从宦者缪贤的角度等等来切入分析。现在我们来选取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关乎国家尊严而君臣又束手无措的背景下,缪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分忧,举荐人才。在举荐过程中,缪贤不惜公开“隐私”和不惜贬损自身形象,我们可以发现缪贤的心底无私、襟怀坦白、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古诗文多姿多彩的文章表达手法和表现形式,提高自身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六、 学习拓展

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不应囿于“自我”学科本身的狭小视野,传统文化涵盖广泛,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巧妙地将那些看似与语文毫不相关的学科进行沟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1.与音乐沟通

音乐首先是人精神上的愉悦快乐,使人对美产生一种精神体验,能够感染人情、陶冶人性、完善人格。同时,音乐具有“导情”作用,引起人的“躁静”的情绪反应,进而再触发人心,使心志对言词所表达的情能有所感。春秋的孔子、西晋的嵇康、唐代的王维、宋代的柳永和姜夔、清代的曹雪芹,他们不仅是诗文高手,也是精通音律并且造诣颇深的音乐家,这决定了古代诗文的传统文化与音乐的渊源。透过音乐,我们可以领悟那深厚积淀下的博大与深邃,透过音乐,我们可以与历史中的大家对话、交流。而初高中音乐教科书中有不少乐曲的配词和配乐的朗诵出现,比如《诗经五首》与民族交响组歌相结合、《孔雀东南飞》与古筝协奏曲相结合、《琵琶行》与琵琶小协奏曲相结合……我们语文教师将传统文化与音乐适当嫁接,既让学生了解了传统古乐,获得审美体验,又让学生感受了古诗古韵,获得精神陶冶。

2.与美术沟通

“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准确地将自然万物展现给我们的知觉。”古代文人一直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古代许多文章高手也是绘画大家,如谢灵运、王维、张志和、杜牧、李炽、苏轼、徐渭、吴伟业、郑燮、李叔同、丰子恺……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美术教材中某些绘画作品是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再加工,这样便为绘画与语文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结合对古代作品及绘画艺术的欣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可增强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体悟。如学习《离骚》,可以让学生欣赏国画家范曾的同名作品,看他如何运用线条与色彩再现屈原愤世嫉俗的情怀,遗世独立的寂寞,上下求索的无奈,思无所依的彷徨,信念破灭的绝望……

3.与书法沟通

在汉字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和中华五千年文明同生同长。汉字构形中表现出的对称、平衡、流动与形象四种美,书写过程中的动态美、新鲜美,使中国书法成为具有图像性美感的艺术。放眼世界文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像汉字那样可以独立发展成一门享誉世界、博大精深的艺术。西方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人士也指出,只有中国书法艺术才能代表中国艺术,语出绝非偶然。近现代学者、美学家、书法家倡导民族艺术复兴,当直面西方艺术的入侵时,为维护民族尊严,他们推崇的也是本土文化的精华——书法。梁启超认为“吾国楷法,线美之极轨也”。林语堂则认为“中国书法的地位很占重要,它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以基本审美观念,而中国人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的基本意识,也是从书法而来。”足见书法艺术地位之重要。然而,长期的语文教学对书法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现状不容乐观,且不论及美学观感,能够正确书写而无错别字现象的都很少见,而书法更是作为一种消遣性的艺术被束之高阁,少人问津。恐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只能从历史书和博物馆中看到书法的遗迹了。因此,在语文教育中适当渗透书法教育,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的艺术形式,带领学生欣赏书法美感,让他们先从感官的层次去感受书法艺术的美妙,在简单线条的飞舞旋转中去体悟汉民族文化中唯美浪漫的丰韵气质,在方块汉字的惟妙惟肖中去领悟汉民族美学理想的至高境界,使汉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传递和更新。东晋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流丽华美;宋代米芾写的《离骚》跌宕奇绝;明代董其昌书写的《琵琶行》淡雅空灵……这些都是众多书法名家为我们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留下的宝贵财富。在体会文学家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书法特有的东方神韵,学生的思维必然能够得到开拓,精神品位必然得到提升。

4.因材施教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类型选择教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先所学的知识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目标。学生分为先进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种类型,我们必须要正确地培养和了解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先进生的自觉性较强、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教师的关系良好,自尊心、自信心和荣誉感都较强,但是不少先进生也存在一些缺点:骄傲清高、自以为是、抗打击能力弱、虚荣心较强、与同学不合群等等。针对先进生的优缺点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生知识积累比较充分的优势来帮助后进生相互学习,既能巩固先进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协调同学们的关系。教师要鼓励先进生多参加实践活动,走出书本,开阔视野,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中等生由于上得不到老师对先进生的夸奖,下得不到教师对后进生那样“重视”,这类学生一般学生思想基础不错,成绩中等,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最容易被教师忽视。一般教师就是对成绩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学生比较有印象,中间派的学生极少有印象。针对中等生的情况,教师要主动地接近,热情地关心中等生。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加强与中等生的互动,给予中等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比如鼓励中等生大胆地诵读古诗文、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充分表现自己或者是在古诗文改编的课本剧中更好地表现自己,教师对中等生的鼓励、帮助和启发更能中等生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引导中等生向先进生看齐,有利于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脱颖而出。后进生在班级里学习不努力或者是思想素质比较差,他们大多对周围的事物存在认识障碍,认识力和观察力较差、肤浅;还存在智力障碍,这种智力障碍并不是说他们智商和学习能力有问题,而是他们从小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接受了畸形的教育,因着所学知识的欠缺,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学习难度增加,越来越不爱学习,看见书就头痛,甚至是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出现了智力障碍。由于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后进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自信心不够,内心脆弱,受不住来自外界的失败和压力,容易受自身的情绪影响,出现了情感障碍。后进生由于上述的多种障碍还引起了他们的行为障碍,主要表现在后进生不遵守纪律、不用心听讲、不愿意自己独立思考、随便打人、扰人的习惯等等。针对后进生这种状况,教师在语文教学上,要多加强学生的正面教育,用传统文化的营养来滋润他们,在后进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来当作自己的信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消除他们不良的思想情绪,积极上进,迎难而上。教师坚持正面激励,抓住闪光点和抓住教育的契机,帮助后进生一点点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