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八节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既要对学生的今天发展负责,也要对学生的明天发展负责。培养人性是教育的最低标准。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各个方面。事实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该忘记教育的功用。这些姑且不论,还是回到素质教育的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节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既要对学生的今天发展负责,也要对学生的明天发展负责。培养人性是教育的最低标准。无论是讲究“人之初,性本恶”的中国古圣先贤,还是奉行“知识就是力量”的西方学者哲人,无不把培养高尚的人性作为教育的最低标准。他们认为,只有当人具备了高尚的人性并将其时刻实践于自己真诚的行动之后,知识才能成为人创造而不是毁灭美好世界的力量。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

几十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但另一方面,这些教育的效果怎么样?客观地说,喜忧参半!甚至有学者惊呼,国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已经滑到了一个“崩溃的边缘”,不要以为这只是危言耸听!为什么很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但这种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呢?我们认为,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好:

一是德育“育”什么。长期以来,德育内容有些“假、大、空”,讲起来激情澎湃,听起来热血沸腾,听完后一想根本就做不到,所以三天热情过去,归于平静。要知道,难以付诸行动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年,墨家之学与儒学同为“显学”,但因为它要求太高,可望而不可即,“既刻苦了人生,又没有鼓舞着人生”,很快就失去了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都还没有到位,当一个人站都站不稳的时候,你向他提出跑的要求,是没有用的。

所以,今天看来,德育内容要回归基础,从最基本的品质抓起。中纪委原副书记李昌同志曾说,在现阶段,应该承认,在不损人的前提下的利己行为是合理合法合情的。不损人的利己就是一个基本的品质。此外,还有诚实守信、公平正直、勤奋刻苦、遵纪守法、同情宽容、自律反思、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珍惜生命、关怀他人、学会尊重、勇于负责,等等。

二是德育怎样“育”。我们总以为人是“教”会的,所以日日教、天天灌,其实,人是“教”会的,人又不完全是“教”会的。除了“教”之外,以下几个方面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自我要“悟”。只有当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悟”,将教育者传授的政治思想品德规范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德育才会产生实效。(二)立足要“行”。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去增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在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中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三)形式要“活”。教师要懂得如何与学生交流,形式要开放、互动,单纯的“口耳相传”是少有效果的。(四)方式要“隐”。这里讲的“隐”,是指“隐性”,也就是说,思想道德教育不要生硬地说教,而应采用间接、渗透的方式,将其融入管理之中,融入环境之中,融入教学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德育怎样评价。思想道德教育的评价同一般的学科考核评价不一样,有其特殊性,如果单用卷面考试的办法,就只能造成考试成绩一个个80分、90分,而实际上的品德修养并不同步的现象。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各个方面。

美国学者提出孩子成为“社会人”有标准:

(一)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之久;

(二)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三)当他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但未被人发现的时候,能够主动认错;

(四)别人做了对他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五)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一般来说,在上述5个标准中,6岁以上儿童应至少符合1条;7~12岁的孩子应至少符合2条;13~18岁的孩子至少应符合3条,否则就是社会化不足。社会化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孤家寡人,不善于与人交往。这个标准不仅对未成年人适用,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据报道,武汉市某初中一名教师邀请“尖子生”介绍经验时,遭到家长们的婉拒,理由是“现在的学生竞争这么激烈,不希望别人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法宝’”。

看到这则消息,笔者联想到某大学附中一实验班,班上每周都要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学生们将自己的“学习法宝”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有了这种交流,学生们的关系融洽,学习兴致高涨。每年不到高考,这个班上总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提前迈入名校大门。由此可见,学会分享、善于协作不仅是取得更大进步的好途径,也是在激烈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

那些拒绝让自己的孩子把好经验与别的孩子分享的家长,是否把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忘了呢?这样教导孩子,即使孩子再优秀,也永远学不会融入集体,反而变得自私而狭隘,短视而功利。事实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该忘记教育的功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心智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只认分数的机器。教孩子如何变得心胸豁达、乐于分享、善于协作、具备团队意识、富有责任感,为他们将来学会立足社会、成就事业打下良好基础,这些远比单纯的成绩重要得多。

西方有学者发现,有关行业的成功人士,当年他们上学时,成绩在班上并不是数一数二的,他们的成绩往往是在第10名左右。西方一般是“小班制”,一个班30个左右的学生,“第10名”并不特别冒尖。

美国学者对3000名中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每5年回访1次,共回访了12次,也就是说,这项研究前后历时60年。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在校成绩的好坏与其将来发展成就的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自“素质教育”提出后,我们一直在思考何谓“素质”?有些学校有几个学生会绘画,有几个学生爱好音乐,或者有几个学生会踢踢足球,因此就说“我们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我们是什么什么的特色学校!”每逢上级行政部门来检查评估、兄弟学校来参观考察,总少不了要让这些学生出来露一手。其实,这都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这样的学校充其量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特色”,而不一定是特色学校。况且,这些学生会那两下子,很大程度上是“家教”调教出来的,可我们很多学校总是“贪功”,掠人之美。

这些姑且不论,还是回到素质教育的话题上来。所谓素质,它应该是对人的发展具有普遍适用的能力。比如说,“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一条,就是人的素质,任何时候,遇到困难,它都可以起作用。你爱好足球,是素质吗?总不能说一碰到困难,就拿出足球来踢,踢着踢着困难就解决了。爱因斯坦曾经解释过“素质”,尽管彼素质非此素质,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路的参考。他说,当人们把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东西都忘记了以后,剩下的就是素质。

当前,我们在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时,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昨天的知识与明天的事业的矛盾

课程是人类昨天知识的结晶,教材是人类昨天知识的载体。有哪门课程、哪本教材能够反映明天的知识?没有,也不可能有!

在社会缓慢发展时期,在人类过着悠闲生活的时候,这个矛盾不甚突出,但在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时代,这个矛盾就显得非常明显了。

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无法反映明天的知识,但至少要反映一些“今天”的东西,否则教育如何“面向未来”?一些中小学“早读”,就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有些学校每天给学生一道共同的家庭作业,那就是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做好补充“今天”知识的工作。德国一位教育家说得好:“过去以教材为世界,今天以世界为教材。”这不是绕口令,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教育理念的一个深刻变革。

(二)基础教育的“基础”到底是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理解的“基础”就是“双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今天看来,我们在保持“双基”的同时,还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何谓“能力”?有很多的界定,衡量能力的指标也很多,这里我们提出其中的两个方面:

1.问题意识

美国当代知名的教育专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像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像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多少年来,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教得“全都懂了”,而且是符合标准答案的“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中国人讲了几千年的“做学问”,其实,我们很少做学问,做得最淋漓尽致的倒是“学答”,怎么样回答得跟“标准答案”一样,越是一样,便越是可以拿高分。

一位老师在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圆圈像什么?”两分钟内,小朋友们说出了22个不同的答案。有的说像太阳,有的说像圆圆的月亮,有的说像老师的大眼睛……

同样的实验到大学一年级去做,两分钟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发言。老师没有办法,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班长慢吞吞地站起来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

没有受过教育的小朋友两分钟内说出了22种不同的答案,而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大学之门的学子面对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两分钟过去了却无人回答,被迫回答的班长还“大概是个零吧”。难道大学生们真的全都失去了想象力吗?显然不是!问题就在于,经过多年教育,他们建立了一个信念:老师的任何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揣摩不出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所以就不敢贸然回答,不愿当众出丑。可见“标准答案”对人头脑的束缚有多厉害!

而在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就是教育的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按照现代科学教育观,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发现真理、探求结果的方法才是更重要的。知识本身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建立科学方法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现代教育观更关心的是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可以用以下三点概括其思想:

(1)学会学习比接受知识更重要。

(2)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新,任何创造、创新、发明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要容忍,甚至鼓励学生提出错误的问题。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2.思维方式

人都有“思维定势”,或多或少而已。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放活思维进行的方向。像思维的发散性,善于从多种途径、多种可能、多种手段、多种用途、多个侧面去思考问题,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思维的转向性,即在思维受阻、百思不得其解时,能果断地调换方向,另找思路,而不是死钻牛角尖;思维的求异性,善于在类同中发现差异,善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美国一所学校,很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每当新生进校,都要给学生上一堂课,问学生铅笔有什么用。初听到这个问题,你可能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值得问?铅笔不就是写字用的吗!这么简单的题目能训练学生什么思维?简直太“小儿科”了!

铅笔可以写字,这谁都知道,其实这里要问的是,铅笔除了写字之外,还有其他什么用途?我们能不能说出它10种、20种乃至50种别的用途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简便方法之一,就是随便拿一个东西,让学生说出它尽可能多的用途,哪怕他东拉西扯,哪怕他牵强附会,一东拉一西扯,思维马上就活了。比如说,铅笔可以当作尺子用;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别人表示友好;铅笔的木屑刨下来之后,可以用来作装饰画;铅笔的铅磨成粉可以作润滑剂;演出的时候没有带化妆品,可以拿铅笔画两条眉毛,临时代替化妆品用;一枝铅笔按照相等的等份锯成若干份,可以做一副中国象棋;你觉得太小了不好下,可以把里面的铅芯抽出来,用来做小玩具车的一个个小轮子;野外考察时,没有水喝,只有石缝里滴滴答答的几滴水,你可以把一枝铅笔的铅芯抽出来,把它当作吸管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