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一节提出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的总体战略,并列举了几个企业可能承担的义务。例如,可持续性、可持续未来和可持续发展等许多概念都不希望迎合企业商业上的成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通过这一过程达到了社会的可持续性。

第二章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蒂森道夫

简介

本章的目的是为讨论一些基础问题而提出了一些基础框架:

·什么是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为什么需要可持续发展?

·在通往可持续性或不可持续性未来的道路过程中,企业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之间有何不同?

·大体上,企业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将在接下来的第二节进行总结。然后介绍适用于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四节重点介绍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五节介绍理解并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这一框架清晰地勾画出伦理观念、总体目标、实施过程中的评估目标及行动方法以及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整合。最后一节提出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的总体战略,并列举了几个企业可能承担的义务。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0世纪的人类社会为其取得的技术成就而兴奋不已,比如,摩天大楼、食品产业、个人电脑、心脏移植、大型喷气式客机以及登月计划等。然而,这些成就却使我们看不到自身的局限性。美国的“生态2号”实验表明,尽管花费了几亿美元,我们仍然无法让一个包括一小群人在内的人工生态系统在地球表面的一个密闭屋顶下存活下去,当然也无法脱离外界而自动维持人造地球卫星中一名宇航员的生命。尽管我们取得了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人类仍依靠自然系统持续发挥作用才能生存下去。

很不幸,我们当中的许多人,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那些人,正为我们摆脱自然的束缚而沾沾自喜,我们忘记了正是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免费而又重要的服务。举例来说,植物直接或间接为我们提供呼吸的空气和吃的食物(甚至人类的肉食来源也是靠吃植物生存的动物)。自然的生化循环系统保证了水、碳、氧气以及磷、氮等重要元素的循环。我们在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后,才用人工系统部分代替了自然系统。例如,我们可以继续牺牲地球的表层土壤,而在理论上使用无土栽培法提供食物。而实际上那样做价格昂贵,并且我们也不能仅靠土豆和莴苣来过活。

过去四十年来,许多科学家和学者写了大量与人类对自身的生命支持系统的反面影响有关的著作(例如:卡森,1962;卡门娜,1972;博茨,1975; Ehrlich&Ehrlich,1990;博顿·达沃斯与舍娄,1990;麦克·麦考尔,1993;世界资源协会,1994;布朗等人〈不同年份〉)。另外,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已不断对人类发出警告(例如:科学家协会,1992;科学高峰,1993)。人类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如下:

·大气的组成和地球气候的不可逆性转变。

·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生命组织的损害。

·地球表层土壤的破坏及不断扩展的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对光合作用及养料的破坏。

·水、河流和海洋污染的扩大。

·自流水储备的短缺。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方面,特别是过去20~25年间国际趋势表明,对以下几个领域存在着影响:

·大量证据显示,国与国之间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这种差距在英国、美国、前苏联等大国内也在不断加剧。

·尽管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人权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侵犯人权的事件屡见不鲜,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人权状况仍很严峻。这些侵犯主要集中在对监狱囚犯的种族歧视,司法滥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专治政府的资金支持,忽视难民及非法移民的基本人权。

·债务和经济奴役现象仍然盛行。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最低工作条件和工资状况不断恶化,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现象有所抬头。

·世界当中的部分人口缺乏足够的食物、营养及饮用水。

·世界上大部分儿童生活在赤贫状态。富裕国家的种族团体、土著人口、少数民族普遍面临威胁。

·各种疾病盛行。穷困国家中的传染病仍在广泛传播,而富裕国家却盛行“富贵病”——循环系统疾病、癌症及精神疾病。

·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处于文盲状态。

·战争、政治迫害、环境破坏及经济衰退产生大量难民。

·尽管在整个20世纪中,人们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即使是在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中,妇女地位仍低于男子。

·现行的经济系统导致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上述资料来源于Tabatabai(1993),UNICEF(1994),UNDP(1996),UNHCR (1997),Ellwood(1998)及世界银行(1999)。

显然,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在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领域都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

什么是可持续性及可持续发展

像民主、信誉和公正一样,我们把可持续性及可持续发展看做是可争议的概念(Jacobs,1991)。物理学家可以定义标准米的单位长度,但却无法对可持续性及可持续发展下定义。事实上,对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定义,已成为争论的焦点(Myerson&Rydin,1996),并且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这一概念在多个领域进行讨论是极其必要的。例如,可持续性、可持续未来和可持续发展等许多概念都不希望迎合企业商业上的成功。这种成功是以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为代价,或仅仅是为了保证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

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未来在这里是一个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叫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通过这一过程达到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只需对“可持续发展”下一定义。

布伦特兰报告》(Brundtland Report)(WCED,1987)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在保证子孙后代需求的基础上,保证目前所需的发展。这一定义强调可持续性概念的长期性,并引入了当代与后代的公正性这一道德原则。定义的实质内容固定在包括环境、社会公正和良性经济运行这一需求上,而并未提及对这三种需求有害的风俗习惯、产业与企业组织。

虽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前景,Brundtland Report的定义在某些方面仍显现出局限性。作为政治性文献的一部分(这涉及国际关系框架),这一定义须保持“需”与“求”之间的平衡,并且须考虑到经济增长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它并未明确区分是否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达到经济增长这一目的的经济框架类型,所以这一定义仿佛是支持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达到增长目的的经济类型。定义没有清楚地提及自然环境,而主要集中在人的需求上。但报告在总体上却清楚地表明保护自然环境这一需求。

我们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提高社会公正性在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类型。这一定义清楚地表明了三个主要方面——生态、经济与社会。其中,生态与社会的公正性是主要方面,并且反对拿环境、经济与社会做“交易”。也就是说任何类型的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以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公正为前提的。

这种发展大体涵盖了社会与经济的同等进步,而不仅仅是强调经济增长。生态经济学家黑曼·达利指出“还要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以及为人提供发展前景”。

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意味着“冻结”自然进化和生态进程等生态系统,而是尽力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发生。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遵循以下事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生物圈的完整性及其中发生的生态过程。正如上文所述,大自然用一套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一系统还包括空气、水、食物、适于生存的环境气候以及我们目前经济的基础——物质资源。我们对自然系统存在误解。因此,许多有关可持续发展概念都把生态看做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

在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的前面加上形容词——“生态的”。这样做是暗示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并且提醒我们自己,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不支持发展破坏环境的产业类型。更加准确的措辞应该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公正性发展”。但本章只沿用缩节后的国际通用词“可持续发展”。

这里所指的社会公正性是指“机会平等”。原则上,可持续性的这种解释既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本书接下来的几章内容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方面与“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然而,在这里我们把这几个方面区分开来是为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非经济性及社会方面的重要性。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包含社会公正性以及用经济指标不能表述的人类福利等(详见说明2.1)。

说明2.1 人类福利的组成部分

·洁净的空气和水源

·充足的食物

·宽敞的住所

·肉体和精神上的安全感

·受教育的权利

·结社集会的机会

·精神支持网络

·创造性行为

·适当的体育锻炼

·力求排除、歧视、剥夺疏离、厌烦、孤独、严重挫折等感觉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资料来源: After Boyden&Dovers,1997.

大体上,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用来描述人类的健康状况。但这些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结构类型的影响。

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本章把企业看做是“依法成立的,不以成员的地位和信仰来区分的,由人组成的团体”(马奎尔词典,1981)。企业是经济的一部分,而经济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在整体上要对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可持续性或不可持续性负责。

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员工和社会的进步之间存在利益“碰撞”。这种“碰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碰撞”是由企业对原材料及供应商、土地使用、地理位置、加工过程及由此产生的废物及污染物,组织结构、财物计划、行政管理系统、人员招聘、客户服务、社区活动、信息的利用等的选择过程直接(例如,由办公室或生产厂的所在地带来的影响)或间接(例如,创造出被整个社会效仿的消费模式)产生的。

曾经有人提出企业的生产是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的,因此应该由消费者单独对“碰撞”承担责任。这种观点把企业看做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被动工具。但事实却是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塑造出消费需求市场。例如,他们通过广告和市场营销来鼓励消费。企业攫取并储备那些大众并不了解的知识,然后再有选择地发放出去。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定义了“商品”和“服务”,并开发出新产品。这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么有利,要么不利(详见说明2.2)。

说明2.2 是否应该提供便利能源或能源服务?

本例的目的是阐述商品和服务是怎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能源部门的重点环节仍是能源供应。而我们消耗的能源越多,我们的处境就越糟糕。因此这个“重点环节”就是这种旧模式的典范。我们向消费者提供电力、油料或天然气等形成的便利能源。消费者学会了以每千瓦的电力、每百万焦耳的天然气及每升石油的价格寻求最便宜的能源。但近年来“能源服务公司(ESCO)”的概念涌现出来。能源服务公司以冬季供暖、冰镇食品及饮料、洗衣及热水浴等方式提供价格低廉的服务项目。能源服务通常是能源供应和有效使用的结合,它是用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来提供的。例如,供暖成本最低的住宅可能包括价格低廉的太阳能暖气、干燥隔离间以及使用节水喷头的热水淋浴。这种方式下,不是每单位能源的花费,而是总体的能源消耗更重要。通过减少能源的浪费,也把消费者的花费降了下来。企业和社会中的其他部门也正是通过从提供能源到提供能源服务这种产品概念的转换,可以同时实现提高经济效率和改善自然环境。

企业同时也游说政府制定有利于其业务范围和产品的法律环境和其他条件。例如,它们可以享受投资税收优惠、有限责任、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能源补贴及专利保护。显然,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离不开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参与的变革。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摆在企业面前的任务是在不改变产品的前提下,提高其运营的公正性和效率。例如,汽车制造商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清洁产品加工,包括分拆设计。

·换用“福特制”产品生产工作制。

·使厂房节能。

·在厂区或其附近减少噪音与空气污染。

·在靠近火车站并提供班车服务的生态工业园建立新工厂。

·对供应商提出严格的环保及社会公正性要求。

·在企业的噪声、污染、运输、停车场、工作时间及提供公用设施等方面咨询当地社区。

对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更具挑战的任务是停止生产那些对环保及社会有负面影响的产品。企业是否应该控制汽车生产量,哪怕是清洁型汽车?如果企业真这么做了,那么其他的企业是否会介入?我们如果接受企业通过市场营销来创造产品需求这一观点,那么停止营销工作就会减少这种需求。这样大企业就可以改变市场结构,同时也可以或多或少改变国家经济结构。这样做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遵循菲利普·苏顿在本书(详见第七章)中的建议,那些根据产品的种类和运作模式而成功地将可持续发展整合到其发展战略中的企业,应称之为“可持续发展促进型企业”。当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该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程度。有些企业在促进的同时也破坏着可持续发展。例如,投资新能源的石油公司,同时提供传统旅游服务(主要对生态多样性有负面影响)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服务的旅游公司。

这里取消“持续性公司”这一措辞,因为他的表面意思仅仅是指“长寿企业”。“长寿企业”不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地球及公正的社会。难道我们真的想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童工、生产毁灭性武器、垃圾食品和香烟等基础之上吗?然而有证据显示,那些与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投资和当地社区等——建立良好责任关系的企业更趋向于“长寿型”,并比其他企业更趋向于商业上的长期发展进步(Wheeler&Sillanp--,1997)。

单从这一原因来说,企业就应选择转变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促进型企业。当然也存在着其他商业原因:

·为减少由于糟糕的产品生产模式而受到消费者消费抵制及诉讼的风险。例如,还在进行的针对烟草企业的诉讼;因为计划处理Brent Spar原油加工厂,并应对尼日利亚环保及社会破坏承担主要责任的壳牌在欧洲受到了强烈抵制;因在少数发达国家进行人工牛奶议程研究的雀巢也同样受到抵制。

·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能源及原材料的使用率,把废物转化成有用资源或具市场潜力的产品(但有时事与愿违,这样做会大大增加产品成本)。

·为保证市场利益和符合环保及社会公正要求的产品与服务的差异性。

·为通过采取符合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期望的生产方式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讲述企业怎样转变成可持续发展促进型企业之前,我们先建立旨在理解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

可持续发展框架

如图2.1所示,这种框架或模式(蒂森道夫,1998)有四个逻辑阶段:

图2.1 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性及社会公平发展模式

层次0,制定总体道德原则。

层次1,从这些道德原则出发,制定总体目标。

层次2,制定可衡量的项目和指标。

层次3,为实施生态及社会公正性可持续发展,制定行动计划

层次0

层次0阶段包含三个原则:

·善待自然。

·善待人类。

·充分善待。

最后一条是预警原则。澳大利亚政府间的协议(澳大利亚政府,1992)给出这条原则的关于环境的一个解释是:“受到严重威胁或不可逆转性环境破坏的地区,不能以缺乏足够的科学保障为由,而推迟其旨在阻止环境条件恶化的办法的实施。”

这些大体原则实际上是道德上的需要。在道义上,我们倾向于对与错或好与坏等问题。过去,商业领域并不把价值和道德结合在一起来考虑问题。但有迹象表明,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例如,世界商业学院和它的杂志《商业前景与全球变革》(已由旧金山的Berrett-Koehler出版社出版)。不习惯从道德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人,也许会认为上述道德原则对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这可能对部分人的自我意识有促进作用。当然也可能促进企业制定长远规划。

层次1

层次1阶段旨在保护或提高社会平等性、人类福利、生物多样性等大体目标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内容而受到广泛支持。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在这里已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作为与“生态多样性的保护”相类似的社会问题加了进来。很明显,要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也有多种途径。同时,与后者一样,也可对其用类似的办法进行衡量(蒂森道夫,1997)。为了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1世纪初期的文明也可以向那些迅速消失的工业化以前的文明学习。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这一目标而回到以前刀耕火种的时代。迫于需要,人们逐渐发展了适宜的社会组织、决策特定过程、精神信仰(包括道德)、食物收割过程及其他合适的技术上的演化。

实现代与代之间的公正性这一目标是Brundtland对可持续发展所下定义的中心点。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就得接受人的代与代之间的公正性(即社会公正性)这一要求。这里我们再一次强调,本章所指的“公正性”并不是“平等”而是指“机会平等”。

在这里用“关键资本的保护”这一名词来代替在一些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广泛提及的“自然资本的保护”。这是因为前面这一说法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完整性相重叠,甚至包括大量的并非亟须保护的各种形式的自然资本(例如,沙子)。“关键性”资本这一提法很容易使人们把目光集中在那些受到破坏或分散威胁的自然与人造资本形式(例如,磷、考古挖掘地)。

大气与气候的保护通常不包括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范围内。然而,考虑到目前威胁的严重性及气候变迁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潜在影响这一事实,它也与关键性资本一道被列入其中。

层次2

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的研究进展很快(例如,Daly&cobb,1990;哈米尔顿,1997;哈特,1998;西雅图的可持续发展,1995)。表2.1中列出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和指标进行衡量的具体事例。有些指标实际上只是类别而不是指标本身,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例如,在“原料流失率”一栏中,有必要对原料及流失的种类再进行细分。

大体上指标设定的标准原则应该是满足可衡量性、相关性,容易理解,使用简单,可靠性、可复制性、决策制定的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部分作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制定还应反映社区中几代人的环境、经济、社会或文化、健康等方面的基础内容(哈特,1998)。

表2.1 衡量可持续发展项目或指标的示例

指标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类,也会出现大量指标的重叠现象。例如,从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角度看,人均交通工具行驶里程(VKT)具有生态上的影响:城市经济指标(例如,高VKT意味着城市范围及基础设施花费的扩大)和社会指标(郊区家庭中的不工作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以及按主要街道划分的社区)。与单一生态、社会或经济指标不同,这种重叠对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完善可能会有益处。在设计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过程中,我们也加进了其他控制项目,例如,抵押还款和与地区中介收入相关的租金。

我们必须清楚,可衡量的项目是紧密依附于文化视点的。其中一些可衡量项目适用于整个地球,而其他一些可衡量项目仅适用于特殊地域,如发达国家、生态保护区或自治区。制定这些指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企业的内部运作过程来说,它就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指标来说更是如此。

可持续发展指标在可持续性概念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指标对于监控实施进程及激励这一活动开展是必需的和有益的。然而企业本身不可能主动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制定好的政策。为避免产生不适宜的指标,在制定政策时,先要问这样一个问题:“我要遵循什么样的行为?”然后再围绕服务于政策这一原则来制定指标。

我们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看做是一棵树,那么树的主干就是总体道德原则(阶段0);主要分枝就是总体目标(阶段1);二级分枝才是衡量项目(阶段2)。这种模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所以没必要纠缠于细枝末节,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实施

上述部分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范围是什么以及怎样系统化衡量区分道德原则、总体目标与项目?”这些问题在图2.1中的阶段0~2中已有具体例证。对于可持续发展框架来说,我们还必须把系统的实施过程和评估手段加入其中(阶段3)。

本章所建议采取的办法是完全可以达到渥太华宪章关于健康的促进及一整套贝拉乔原则所规划的目标(IISD,1998)。渥太华宪章是1986年在渥太华举行的世界健康促进大会的直接成果(WHO,1997)。宪章中的大部分内容旨在改善环境状况及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在渥太华宪章和贝拉乔原则中,还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公正性的发展接下来的实施步骤提出了具体建议。下面是一些商业上的事例。

步骤1:提出指导目标、前景及概要

“贝拉乔原则”把这一步骤看做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就无法实施接下来的几个步骤,至少会失去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性发展的指导方向。这一步骤实际上包括研究及促进参与两个过程。这些过程在参与行动研究(Larr&Kemmis,1983; Lunnignham,1993; Toulmin&Gustavsen,1996)中已经提及。

其中一些论述已把达到可持续性未来的目标、前景及概要阐述得非常清晰。例如,基于有效使用新型能源基础上的可持续能源方案。对一部分企业来说,这种前景也许仅包括对现存的操作方法和产品的改进。例如,电器设备制造商可以生产可循环使用并且性能可靠的节能型冰箱。而对另一部分企业来说,则可能包括产品变革。例如,由建造火力发电厂改为建造风力发电厂。

步骤2:针对所有部门,在各种阶段上利用各种手段建立可持续发展政策

政策是为变革协调集体行动的手段,它是由政府、企业、贸易联合会、专业组织及社区团体制定的。由于其在时间、空间范围内存在不确定性、不可逆转性及非线性,可持续发展政策也具有许多特殊的特征(Walker,1994; Dovers,1995)。可持续发展政策必须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服务;它应排除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应具有研究成分在内);同时它将覆盖权力机构乃至普通市民。

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工具应包括:

·经济手段(税收、收费、补贴、退税及目标支出)。

·常规手段(法律、规章制定、产品注册及标准)。

·教育、通讯、信息和培训。

·体制改革(与常规及经济手段结合在一起)。

例如,利用上述手段,企业可通过节约能源及水资源、使用电子邮件通讯方式订购消费品和生产组件以及基于“阶级原则”基础上符合减少、重复及循环使用精神的分级原则使固体废物最少化来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企业也可根据地方社区互动,利润的合乎道德的投资及提高客服质量等方面建立社会政策。

步骤3:创建环境支持系统

这种环境系统应定位在物质上、体制上或心理上。包括:生活及工作环境、技术与公共设施、策划与实施、文化支持(例如,电影、戏剧和歌曲)。例如,企业可把办公地点转移到交通便利的地方,提供自行车停车棚及淋浴、公交车票、集中使用汽车,由此可减少与环境发展之间的“碰撞”。

这一步骤需要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的支持,这些目标和指标最好是在咨询过大量社区成员及专业实施机构之后再具体制定。

步骤4:加强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样可以通过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介入,更方便地绕过既得利益者设置的障碍,加强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权力,提供相关部分相互借鉴的机会,以及为决策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社区活动也有很多任务。例如,建立优先项目,制定决策战略性策划及参与实施过程。为更好地实施这一职能,社区成员需要信息和资金支持(或公司内部,下班以后)。

对于整个公司来说,社区的概念可能包括所有雇员及利益相关者。

步骤5:发展个人及组织技能

这些技能是通过交流、教育、信息和培训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它们将为社会变革加强个人和集体的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家庭、工厂乃至社区组织当中。同时也会得到教育机构、政府、雇员及社区组织的协助。例如,企业可利用外部的咨询服务,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开设培训课程。这项技能的发展被普遍认为是“能力建设”。

步骤6:体制的重新定位

无论组织是商业、工业、政府还是联合国,这一步骤都包括变革组织体制与运作形式两部分内容。这种变革需要可持续发展政策及步骤2中所列出的所有工具方法。为了加强对环境生态及社会公正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把这一新体制制度化(步骤3)。例如,如说明2提及的20世纪80~90年代,为了使能源供应企业转变成能源服务企业,需要政策、立法控制、企业文化变革、新程序和项目及新的财政机制几方面的支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些企业需要对体制和实践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从基于大量单一技术工人基础上的产品生产线转变成少数混合工人来操作。

以上六个步骤构成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它适用于企业内部运作及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所有步骤都须进行充分的论证。这些步骤都不包括直线系统,这是因为每一个步骤都会重复出现于“学习循环”(参见以前引用的研究论文)中,而该“学习循环”中的评估过程提供了各循环间的联系。实际上,步骤6是步骤2和步骤3的广泛意义上的组合。

“贝拉乔”原则提供了实施上述步骤的一些方针,也就是说,提供了一套整体步骤。这些步骤涉及众多领域需要广泛地参与,具有开放性,而且需要对其不断评估和充分支持。

小结

可持续性在这里被看做是“可持续发展”或“生态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公正性发展”的目标或顶峰。可持续发展包括旨在保护并提高环境、社会公正性及人类福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类型。

可持续发展适用于整个地球乃至人类社会。然而,对于企业来说,考虑其促进或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更具实际意义。在商业上存在益处是企业遵循上述的办法的原因。

本章所提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整合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内容。它包含四个逻辑阶段:道德原则、总体目标、可衡量的项目和指标和大体实施策略。它同样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理论框架及六步实施战略,涉及各级政府、企业及社区组织的活动。这一策略的主要部分是社区参与以便建立一个前景概要,及可持续发展政策,并且通过体制变革实施生态和社会公正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我们会看到社会乃至整个地球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Australian Government,1992 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 on the Environment,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Canberra.

Birch,C.1975 Confronting the Future: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The Next Hundred Years,Penguin,Harmondsworth.

Boyden,S.,Dovers,S.and Shirlow,M.1990 Our Biosphere under Threat: Ecological Realities and Australia’s Opportuni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Melbourne.

Boyden,S.and Dovers,S.1997‘Humans in the biosphere’in M.Diesendorf and C.Hamilton(eds),Human Ecology,Human Economy: Ideas for 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Future,Allen&Unwin,Sydney,pp.3-34.

Brown,L.R.et al.(various yeas) State of the World Reports,W.W.Norton,New York,annually from 1984.

Carr,W.and Kemmis,S.1983 Becoming Critical: Knowing through Action Research,Deakin University,Waurn Ponds,Victoria.

Carson,R.1962 Silent Spring,Houghton Mifflin,Boston.

Commoner,B.1972 The Closing Circle,Bantam,Toronto.

Cunningham,J.B.1993 Action Research and Organisational Development,Praeger,Westport,Conn.

Daly,H.E.and Cobb,J.B.1990 For the Common Good,Beacon Press,Boston.

Diesendorf,M.1997‘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in M.Diesendorf and C.Hamilton(eds),Human Ecology,Human Economy: Ideas for 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Future,Allen&Unwin,Sydney,pp.64-97.

——1998‘Models of sustain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eyond Growth: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for Sustainability,Proceedings,5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Santiago,November.

Dovers,S.1995‘A framework for scaling and framing policy problems in sustainability’,Ecological Economics,Vol.12,pp.93-106.

Ehrlich,P.and Ehrlich,A.1990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Hutchinson,London.

Ellwood,W.(ed.) 1998 The A-Z ofWorld Development,New Internationalist Publications,Oxford.

Hamilton,C.1997 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A New Index of Changes in Well-being in Australia,Australia Institute,Canberra.

Hart,M.,1998 Hart Environmental Data Website(accessed 20 May 1998): http://www.subjectmatters.com/indicator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ISD) 1998 website(accessed 6 September 1998): http://iisd1.iisd.ca/measure/bellagio1.htm/

Jacobs,M.1991 The Green Economy,Pluto Press,London.

Macquarie Dictionary 1981 Macquarie Library,Sydney.

McMichael,A.J.1993 Planetary Overloa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Health of the Spec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Myerson,G.and Rydin,Y.1996‘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global debate for land use planning’in S.Buckingham-Hatfield,&P.Evans(eds),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ility,John Wiley&Sons,Chichester,pp.19-34.

Science Summit on World Population 1993 Joint Statement by Fifty-eight of the World’s Scientific Academies,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

Sustainable Seattle,1995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Available from Metrocenter YMCA,909 Fourth Avenue,Seattle WA 98104,USA: E-mail sustsea@halcyon.com

Tabatabai,H.1993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ILO Compendium of Dat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Geneva.

Toulmin,S.and Gustavsen,B.(eds) 1996 Beyond Theory: Changing Organizations through Participation,John Benjamins,Amsterdam&Philadelphia.

UNHCR 1997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Refuge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UNICEF 1994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1992 World’s Scientists’Warning to Humanity,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Washington,DC.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UNDP) 1996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6,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von Weizs-cker,E.,Lovins,A.B.and Lovins,L.H.1997 Factor4: Doubling Wealth,Halving Resource Use,Allen&Unwin,Sydney.

Walker,K.J.199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 Australian Introduction,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Press,Sydney.

Wheeler,D.and Sillanp--,M.1997 The Stakeholder Corporation: A Blueprint for Maximizing Stakeholder Value,Pitman,London.

WHO,1997 Website of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ivision of Health Promotion,Education&Communication(accessed on 2 September 1998): http://www.who.int/hpr/hep/documents/ottawa.html

World Bank 1999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1999,World Bank,Washington,DC.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 1987 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4World Resources1994-95: AGuide to the Global Environment,Report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 Environment Program and the UNDP,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Oxfor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