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述国民收入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

概述国民收入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明确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明确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为什么允许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认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内容。

学习重点与难点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收入差距扩大及解决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重点难点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规模上   B.国有企业的数量上   C.控制力上   D.国有企业的质量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度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5.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6.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7.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 )。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创新

8.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 )。

A.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B.按对劳动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C.按对资本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D.按对技术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9.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 )的发展阶段。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B.以农促工、以城带乡

C.以工促农、以乡带城   D.以农促工、以乡带城

10.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 )。

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B.坚持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D.高等院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人入股雇工经营的企业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E.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 )。

A.企业行为自主化   B.经济关系市场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济运行法制化   E.保障制度社会化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既有量的优势,又注重质的提高

D.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

E.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4.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实行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式。间接调控的特征有( )。

A.主要运用价格、利率、税率等经济杠杆实施调控

B.国家计划是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指导性的计划

C.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行政手段不再成为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E.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E.缩小贫富差距

7.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E.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

8.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是( )。

A.任何社会人们的富裕程度不可能是一样的   B.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C.按劳分配以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D.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

E.人们希望有一部分人带头致富

9.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就业的措施有( )。

A.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B.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C.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D.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E.帮助农民工充分就业

10.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是( )。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又好又快   D.支撑发展   E.引领未来

三、重点问题解答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重要意义?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四、疑惑问题辨析

1.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发展股份公司。

3.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安全网”。

4.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庄建设”。

5.“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两者提法不同,但在发展要求上是一样的。

五、难点问题剖析

1.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它的历史作用?

2.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生产要素怎样按贡献参与分配?

5.能否说我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为什么?

6.如何理解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7.怎样认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

六、典型案例讨论

【案例呈现1】

材料1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基尼系数。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说明出现了两极分化。据2008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4.96,属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的国家。北京师范大学钟伟教授的研究表明,内地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已经相当于9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

材料2

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比上一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比上一年拉大462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拉大545元。2000年到2005年的5年间,城镇居民中10%最高收入组与1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从4.6倍上升到9.2倍,扩大了一倍。最近,中国劳动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6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尽合理,部分行业及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其中行业工资差距问题尤为突出。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正如人们普遍所感到的那样,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

思考与讨论

如何看待当代社会中的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现象。

【案例呈现2】

材料1

在“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民负担过重,而这两者又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攒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农村人口在中国社会总人口中还会占相当大的比例,“三农”的严峻性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材料2

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的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思考与讨论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

【案例呈现3】

材料1

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是,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年销售额高达120亿美元的耐克公司在全球有1000多个签约工厂,其中在中国就有124家合约工厂。一双在我国生产的耐克鞋,我们只挣一个多美元。可是,一经拥有品牌的耐克公司出售,就值上百美元。用我们廉价的劳动力,用我们的资源,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和水,却让国外的企业家挣了大钱。近年来,大家都有在谈论着“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已成了“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

材料2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韩国和日本对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费用比例是1∶10,我国则是10∶1。就是说,人家拿1块钱引进,10块钱用于自主创新,而我们刚好相反。10∶1导致的不仅仅是多花钱买技术,更关键的是会重复多花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材料3

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中国市场所需芯片与电子元器件85%以上依靠进口,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以上依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40美元的DVD激光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20美元,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神舟六号”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对此,美国进行了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

材料4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十几年,我们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7%。

材料5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思考与讨论

(1)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

(2)结合材料1、2、3分析一下,“世界工厂”赚取的利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归根到底靠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

七、核心概念释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A 5.A 6.A 7.B 8.A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E 6.ABCD 7.ABCDE 8.BCD 9.ABCD 10.ABDE

三、重点问题解答

1.【要点提示】(1)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邓小平于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

①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要点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3.【要点提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问题是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4.【要点提示】(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

(3)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加以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保证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5.【要点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中国劳动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2006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尽合理,部分行业及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其中行业工资差距问题尤为突出。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这些数据反映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

(1)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

(2)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反而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先富”与“共富”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被打破,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劳动力报酬大大低于资本、管理的收入分配比重,我国社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影响百姓生活和社会和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阐明了发展与人民的关系,并且在推动“和谐社会共建共享”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区域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仍需要通过改革发展来解决。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就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对立的地步。

6.【要点提示】(1)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

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通俗说法,“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决定了“快”始终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突出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较好地处理了“快”与“好”的关系,但后来由于受“左”的影响,也有过深刻教训。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了“快”与“好”的关系,始终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又好又快”,简单地说,就是好中求快,坚持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好”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曾经强调“又快又好”,现在又把“好”置于“快”之前,这不是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而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的重要发展,意义重大。那么,为什么强调“又好又快”呢?

一方面,“又好又快”准确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概括地说,就是“又好又快”。“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又好又快”体现了发展主体和目的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反映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

另一方面,强调“又好又快”,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当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以至于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这些问题大都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出现偏差有关,往往“快”字当头,把“快”放在第一位。倡导“又好又快”发展,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树立起科学发展的理念。

因此,提出“又好又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事实上,这种发展理念的变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我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了现实的支撑。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高,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性条件;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正是这些方面的成就和变化,使我们有条件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充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7.【要点提示】(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新进展。经济增长方式内容比较明确,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它除了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一个专门学科。很多经济学家专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也有不少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已经超出了经济增长的范围,涉及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写过《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的经济增长》两部名著。他根据一些国家长期统计资料的分析,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人均产值和人口的高增长率;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高增长率;三是经济结构急剧变动,如农业、工业、服务业比重的变化,企业规模和企业组织的变化、职业状况的变化;四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变化,如城市化、世俗化;五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许多经济学家也早就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包括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能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产的规模化,能否使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及生活环境能否改善。20世纪40年代以前,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之后,经济学开始把两者区别开来,一些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后来,由于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继续将两者割裂开来是不可取的。

增长与发展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而发展较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既包括产出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强调财富“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重在追求经济总量扩张、速度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更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通常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资源环境的改善等,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重在经济“质”的提高,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更强调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协调性是指经济发展各种要素的作用要有机整合,供求总量和结构要平衡合理,产需衔接连贯密切;可持续性是指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共享性是指全体人民能够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文化成果。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在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日益面临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技术、人才和体制等方面的约束,面临“三农”问题和西部发展问题等难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总体上还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是国民经济提质升级的必经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就要求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增加发展的“绿色”成分,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是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课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内涵上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进程中来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使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充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我们也必须为此作出贡献。因此,不管是从可利用的能源资源看,还是从保护环境看,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加快重组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高技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特征。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资源消耗过大,劳动力成本低,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都表明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不转变这种发展方式,我们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就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意义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由原来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更加清晰的发展导向,这既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对国际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新农村。

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铺设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另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并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四、疑惑问题辨析

1.【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①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0多年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公有制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基本要求的,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股份公司只是公司制中的一种。现代企业制度还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使企业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要点提示】观点正确。第一,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给劳动者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竞争中的失败者及其家庭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第二,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也会拉开差距,贫富悬殊会日益明显,低收入者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给社会稳定造成破坏。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自身具有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宏观调控的职能,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着眼、从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做起,从而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弱化改革风险,减轻社会震荡,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起到了“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

4.【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各地纷纷付诸行动。但有些地方在具体实践中,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村容村貌”的整饰上。有的脱离自身实际,或者修华而不实的广场,或者盖“农民式别墅”,或者搞和城市一样的“精品小区”,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凡此种种,反映出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

应该说,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由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当然,“新村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但村容村貌建设能搞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重点放在整治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要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谨防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谨防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5.【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①“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对经济发展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更高要求。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其实质就是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五、难点问题剖析

1.【要点提示】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这种体制的特点是: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②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这种体制的弊端主要有:①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③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④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这些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在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曾经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以强有力的手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促进我国经济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高速发展;②公平分配,使全体人民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迅速地摆脱极端贫困的状态;③同时,对迅速克服恶性通货膨胀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也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2.【要点提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现实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客观的必然趋势。

①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改革。②市场是比计划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及时准确地促进生产和需求的相互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市场经济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在两种体制的比较中作出的正确选择。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世界经济是以市场经济运行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沟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同世界接轨。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打破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搞活了经济,丰富了市场,增强了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

3.【要点提示】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囊括一切领域,因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活跃市场、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十六大报告在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的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

4.【要点提示】(1)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稀缺性与归不同所有者所有,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普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也要求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即各种生产要素根据其在生产中的贡献份额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要获得相应的工资、利润、租金等收益。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决定了生产要素的配置由市场机制、市场调节完成,而市场调节正是通过要素提供者所获得报酬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决定于各要素在生产使用价值中的贡献(在要素市场中,厂商根据要素在产品生产中的贡献决定购买要素的价格,而要素价格则构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迫使生产经营者在投入时要精打细算,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最终能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分配领域中的反映和实现,以承认要素所有权为前提,凭借要素投入参与他人劳动成果的分配。因此,按要素分配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性质。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其作用和结果必然是富国强民;即使对于那些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过高者,国家还可以通过各种调节手段加以控制,以防止收入分配过分悬殊。

5.【要点提示】两极分化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剥削制度的必然产物。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段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两极分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两极分化也应该完全消除。这是社会主义内在要求,是必须达到的一个目标。邓小平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不搞两极分化,这是我们始终要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社会主义社会从制度上消灭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不可能一下子消除贫富差别和富裕程度的差别,这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同步的渐进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经济的发展中避免两极分化,是必须做到而且可以做到的。有人认为,要实行市场经济,社会的两极分化就不可避免,这是不对的,市场经济只有同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相联系,才会产生两极分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剥削现象,也就必然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因素。这些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我们对其管理缺乏经验,引导、限制不够有力,两极分化的因素有所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收入普遍增加,逐渐改变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收入的差距拉大了,生活水平的差别也扩大了。这些变化,有的并不完全合理,需要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逐步调整解决,但就总体来说有其必然性,是一种进步趋势。说我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显然是没有道理的,然而,我国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因素和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一定要避免两极分化,不允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如何避免两极分化,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要始终注意解决的重大问题。

6.【要点提示】效率与公平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稳定,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效率和公平不是对立的,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目的就是既要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以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功能,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而引起社会不稳定。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价格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下,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除了初次分配的规则和秩序要规范,也就是分配过程要公平以外,还要高度重视机会公平,这涉及初次分配公平的基础条件,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一般来讲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收入也高;二是劳动机会的公平,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机制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保障公平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但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所以,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促进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一针对我国分配领域问题的新提法,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对分配制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更反映了党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关注,体现了对低收入群体的政策倾斜和关心。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指导原则,这是解决收入差距逐步拉大问题的政策要点和着力点,也是对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强调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思想,是针对我国目前在初次分配领域存在诸多的不公平现象而言的。虽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原则,但受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过剩和长期以来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因素的影响,初次分配仍然存在着资本所得不断提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趋势。劳动收益的流失,是初次分配不公的最突出表现,也是造成社会矛盾加大的重要因素。

初次分配不公的突出表现有:由于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所造成的劳动力流动受阻和就业不充分而引起的分配不公;由于不合理的行业垄断所形成的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环境失衡所导致的分配不公;由于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条件的差别而产生的分配不公;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地区发展失衡、利益分配格局失衡、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失衡;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现阶段我国迫切需要确立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观,并以此为标准来评估和纠正现实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中的疏漏;迫切需要通过深化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加大履行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使低收入者获得扶助,使高收入者得到调节,以避免因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少数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的现象愈演愈烈;迫切需要强化城乡公民平等参与分配,并调整经济政策与公共资源配置等措施,构建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以给全国人民一个稳定乐观的心理预期。这也正是十七大报告强调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加速缩小收入差距的主旨所在。

7.【要点提示】“三农”问题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1)“三农”问题带来了社会现实问题与矛盾。

一些地方,“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的安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三农”问题还加剧了我国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的现实矛盾。农村无法消化众多的劳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2)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地位与意义。

“三农”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中都将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难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现代化进程顺利与否,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第一,“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二,“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成败的大问题。“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关系到我国改革的路线、方向、速度、难度,决定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从而决定着改革的成败。

第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一是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占大多数;二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东西部农村之间的差距在拉大。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

第四,“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对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继续深化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必须把全党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认识推向一个新高度。要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长期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增加农业投入、农民收入的关键性。

(3)“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应紧紧围绕惠农富农来进行。

由于我国存在着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矛盾,决定了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让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政治权利、经济待遇以及教育、社会保险、医疗等权利的落实,实行农村的税费改革,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发展优势产业和推广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形式等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是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重大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七大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六、典型案例讨论

1.【案例点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是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尽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对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收入差距扩大有着复杂原因。

一是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被打破,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也就自然产生了。特别是允许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于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质和量的差异,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尤其是近几年,劳动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进一步扩大了普通劳动者与投资者、管理者的收入差距。

二是收入分配调控政策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它不可能自发调节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政府在二次分配中进行调控干预,以保证分配公平。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如通过实施“三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多次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积极落实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待遇政策,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等等。但目前这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配套,特别是执行力度不够。比如,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还不是很有效。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2.5%。另一方面,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对某些“灰色”和非法收入缺乏有效约束监管,导致一些行业或个人获得高额收入,扩大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还应注意到,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甚至随意压低、克扣、拖欠工人工资,使部分劳动者收入持续偏低。

三是收入差距的扩大还与发展不平衡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区域发展整体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地域优势差异、政策倾斜等原因,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愈加明显。近年来,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基数低,尽管从长期看发展差距将逐步缩小,但短期内绝对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另外,还要看到,收入差距扩大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收入差距扩大,看起来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实际上它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只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更加显现出来而已。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就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可能感觉收入差距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小,但如果城乡居民之间比较,收入差距是很大的。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经济获得蓬勃发展,但长期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发展起点的不平等,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第二,应该看到,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的扩大,同时还应看到,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城乡、区域发展速度和程度不同,有的快、有的慢,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今非昔比。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目前收入差距的暂时扩大而否认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收入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资源拥有、个人素质、社会贡献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初次分配上的差距。特别是允许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质和量的差异,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对此,我们应该承认和肯定。因为只有让那些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较多的报酬,才能调动社会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发展。强求一律,搞平均主义,非但不会达到真正的公平,还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万事皆有度。尤其是近几年,劳动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进一步扩大了普通劳动者与投资者、管理者的收入差距。如果任由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下去,一旦其超出合理的限度,就会产生消极作用。我们不能任由收入差距长期不断扩大,否则,一方面会使部分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工作和创造的激情,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会使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甚至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包含许多不合理因素,容易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和人生观的庸俗化,甚至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准下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部分低收入者长期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教育、卫生等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将会越来越差,整个社会就可能陷入“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

第三,看待收入差距问题,实际上涉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问题。公平与效率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离。我们既不能因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也不能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只有经济社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社会整体财富才能持续稳定增加,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平奠定物质基础;但如果忽视社会公平,收入差距超过合理的限度,就会挫伤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反过来影响发展的效率,甚至使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当前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建立健全维护社会公平的体制机制,切实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努力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概括地说,就是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还要重视发展慈善事业。通过建立相关法律,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民间自愿捐赠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帮助困难群体,缓解贫困,缩小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在这一问题上,总原则是: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避免两极分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公平机会,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案例点评】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要判断,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一,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一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62%在农村,占大多数。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二是当前农业问题矛盾突出。三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第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根本的是要靠加快发展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解决问题的正确方针。要坚持做到: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要带动农村,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在政策层面上促进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业差距,而不能扩大这种差距;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把农村同市场和城市连接起来;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要依靠亿万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放开农民手脚,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指导农村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今后领导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

3.【案例点评】(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技术落后的状况,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少;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实现2020年宏伟目标就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突破性的、理由充足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环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其他文化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大的力量。美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号经济、军事强国,就是因为它拥有众多的世界级顶尖人才,在多种学科、多种领域有居于世界一流的创新。

(2)“世界工厂”赚取的利润很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技术落后,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在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弱化,而原有的先天不足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大量的加工制造中,以廉价劳动力、出卖不可再生资源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赚取微薄加工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3)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我国当前突出问题与矛盾的迫切需要。

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路是:第一,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第二,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第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第四,科技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七、核心概念释义

1.【要点提示】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具体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它包括生产关系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领域。经济体制选择得是否正确,对经济制度的巩固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

2.【要点提示】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相互交织的社会经济综合体,是该国社会再生产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也是该国社会再生产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

3.【要点提示】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可能性的生产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安排和搭配,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也就是指社会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合理地配置到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中去,以取得最佳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计划和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4.【要点提示】市场机制就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市场机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市场机制是指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市场机制是指各类市场上特定的并起独特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等。

5.【要点提示】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市场交换为直接目的、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实现各自多方面需要的经济形式。

6.【要点提示】计划经济是通过中央计划直接配置资源,在政府或社会管理中心高度集中的行政性管理下运行的经济组织形式。

7.【要点提示】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8.【要点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9.【要点提示】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10.【要点提示】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其典型形式是公司,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指由两人以上集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它根据政府法令组成,具有法人资格,是资本集中的重要形式之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即公司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即公司管理制度。

11.【要点提示】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行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2.【要点提示】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13.【要点提示】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市场,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

14.【要点提示】政企职责不分是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国有企业的经营职能不分,以政代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都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各级行政机构可以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有直接处理权。这样一来,一方面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把精力过多地用于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削弱了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结果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15.【要点提示】条块分割,“条条”指的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管理系统,“块块”指的是按行政区划关系形成的管理系统。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主要是运用行政的办法,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来进行的。而每个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又自成体系,造成条块分割和互相封锁的局面。这样一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割断了,这势必影响专业化协作的发展,阻碍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16.【要点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制约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各项经济活动,人们不是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就是盲目地服从价值规律的统治。

17.【要点提示】所谓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总和。它的基本特征应当是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市场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照商品流通时序,可以把市场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以及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按照商品流通的地域,可以把市场分为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地方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按照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的属性,可以把市场分为一般商品市场和特殊商品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特殊商品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

18.【要点提示】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指激励和制约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必须贯彻企业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原则,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使企业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经营的机制。它可以分解为经营目标和经营约束两个方面。作为企业经营机制构成要素的企业经营目标,不是指企业制订的具体的生产计划指标,而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取向。经营的约束既包括非经济的因素,如舆论约束、法律约束,也包括经济因素,如产权约束、预算约束、市场约束和计划约束。

19.【要点提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整体,既包括作为其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因此,既要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也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竞争与合作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0.【要点提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来的,它是评价和检验我国各方面方针政策的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

21.【要点提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公有制经济主要由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三个部分构成。

22.【要点提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主体,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的产权多元化的法人企业的经营形式。

23.【要点提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所有制(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是在生产资料归属既定的条件下,经营管理生产资料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以及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产品或获取的收益进行分配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其核心问题是生产资料的营运效率及对剩余产品的分配问题。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目的和手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营管理制度的关系。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24.【要点提示】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在集体经济内部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的平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不存在剥削,劳动者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有着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25.【要点提示】国有经济是指由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对所属生产资料进行支配和使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它是适应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建立的。它可以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采用合适的经营管理方式,能够排除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盲目竞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6.【要点提示】租赁制是指在不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的条件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出租方将企业有期限地交给承租方经营,承租方以一定财产作抵押并向出租方交付租金,按照合同对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租赁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个人承租、合伙承租、全员承租。承租经营者是企业租赁期间内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全面负责,必须维护租赁经营企业资产,保证设备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期交付租金。

27.【要点提示】承包制是在不改变企业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所有者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歉收自补。

28.【要点提示】兼并是指通过产权有偿转移而实现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①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行为;②坚持自愿、公平、有偿原则;③被兼并方法人资格因被兼并而消失。兼并的主要形式有:接收式兼并、购买式兼并和控股式兼并。

29.【要点提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在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集股筹措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制度。其基本的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典型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确定的资本分为若干股份,由一定人数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享受股东权益,并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这种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办法筹集资本,股票可以流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人以上一定人数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这种公司是一种非公众性的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股份不能上市流通,也不能随意转让,股东人数有一定的上限和下限限制。股份制有利于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

30.【要点提示】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资本是以股份为主构成,职工股东共同劳动,实现按资按劳分配,权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股份合作制的特点表现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股东大会与职工大会合一,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股份合作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

31.【要点提示】个体经济主要指劳动者个人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小私有制经济。其特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和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者的劳动与自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它存在于历史上几个社会形态,作为一种非主体经济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依附于公有制经济,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活跃的组成部分,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32.【要点提示】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主要依靠雇佣劳动运行的经济。其典型特征是:生产资料归企业主私人所有,主要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因受占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3.【要点提示】中外合资企业是按照中国有关政策法令,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联合投资组建的企业。其主要特征有四个。①共同投资。既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场地所有权、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专用技术、工业产权等作价出资。外资所占比重一般不得低于25%。②共担风险,共负盈亏。③有限责任。其管理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和合营者的经济责任以它的投资为限。④共同经营。其权力机构为董事会,董事长一般由中方担任。

34.【要点提示】按照中国有关政策法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组建的企业叫做中外合作企业。其基本特征如下。①属契约式合作经营,由合同规定合作者的合作条件、期限、经营范围、责任和权益、经济风险等。②出资方式多样,货币、厂房、机器、设备、专有技术、工业产权、资源开发权等都能作为合作经营条件。一般由中方提供场地、劳动力和服务,由外方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等。③在批准的合同范围内,享有经营自主权。④按合作各方商定的合同规定分配利润。⑤组织方式灵活,可以是紧密的经济实体或松散的经济联合体。⑥实行有限责任制,其各方经济责任仅仅以出资的资本为限。⑦外商的投资本金可以在合作期内收回。一旦合同期满,投资者收回资本本金,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偿归中方所有。

35.【要点提示】外国客商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单独投资举办的企业,称为外商独资企业。一般由外商提出申请,经中国政府批准后,发给其营业证明。中方在指定的地点提供土地、劳动力,并收取地租和税金。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令和有关规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其资产、应得利润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36.【要点提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调节和控制的力量程度。为确保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石油加工、冶金、交通运输、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化工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国有经济应占支配地位。在金融、通信、铁路、航空等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中,国有经济应占据控制地位。

37.【要点提示】产权,简而言之就是对财产所拥有的权利。在经济学上,产权所指的权利不仅包括财产的所有权,还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是与财产有关的一系列权利。(从一般意义上看,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财产,比如房屋、机器设备、日用消费品、货币等,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这些有形的财产所拥有的权利,称之为“物权”。除了有形的财产外,还有无形的财产,比如债券、股票、专利权、版权、商标等。对这些无形的财产所拥有的权利,被分别称之为“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都属于产权的范畴。)产权是根据一定目的对财产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从本质上看,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当经济关系还不复杂时,所有制的范围是狭窄的,所有者可以完整地行使其权力并享有收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所有者要直接行使多项所有权变得日益困难,这就必然会把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他人经营,让渡给别人一部分产权。可见,所有制内部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可以全部归一个主体去行使,也可以拆分和组合,同一所有制可能有不同的产权配置格局,有不同的实现形式。这种由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形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组合、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就是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现代产权制度的四个特征,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38.【要点提示】两极分化是马克思在揭示和研究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趋势。两极分化是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小生产者的这种两极分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即在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导致贫富悬殊。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必然导致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极的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极的积累。财富的两极分化是阶级分化的前提,并最终导致阶级分化。现指整个社会中形成了界限分明而又对立的两极——极富有的人口与极贫穷的人口,并由此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明显对立的不同阶层或阶级及其之间的深刻矛盾和冲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消除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即实现共同富裕相违背。在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这并不是要搞两极分化或多极分化,而是要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和带动后发展的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9.【要点提示】按劳分配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社会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一分配原则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40.【要点提示】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企业家才能)等要素,而且这些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41.【要点提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或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大小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索取的回报,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一种实现形式。从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

42.【要点提示】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它和再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

43.【要点提示】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它和初次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

44.【要点提示】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是具有社会性、福利性、强制性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与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它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方面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45.【要点提示】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断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或者收入减少时,给予经济补助,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个方面构成。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46.【要点提示】社会救济是指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的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47.【要点提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高层次。广义上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上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48.【要点提示】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的优待和安置,如军人或军烈属。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49.【要点提示】慈善事业是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和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民以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施舍、救助活动的统称。慈善活动的对象、范围、标准和项目由施善者确定。

50.【要点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在改革中创造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经营管理制度。家庭联产承包也有一个由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的转换过程。包产到户指生产队把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包给农户使用,由承包产量指标决定工分,经集体提留后再按工分分配。这时,生产队仍实行集体经营、统一核算,劳动产品仍然归集体共同所有,根据由承包产量决定的工分进行按劳分配。包干到户以后,集体已不统一经营和统一核算了,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国家税金和集体提留外,直接归农户所有,不再经过工分形式进行统一的分配。农民形象地称它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表明,包干到户之后,集体经济的经营权已经同所有权发生了分离,并且转移到农户手中,使农户开始具有了微观经济活动体的性质。农户作为独立经营主体从集体经营中分离出来后,并没有完全取消集体经营,而是形成了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的分散经营表现在:集体所有的土地分别由各家各户承包使用;耕畜和一般农具分别归农户所有;流动资金也由农户投放;生产经营决策由农户独立做主;主要生产经营过程主要靠农户自己完成;劳动成果在纳税和集体提留后归农户所得。集体的统一经营表现在:管理集体所有的土地、其他农业设施和公共财产;确定公共提留的数量、比例及使用方向;组织农民从事某些农业基本建设,如兴修水利和道路等;为承包户提供各种服务,如植物保护、畜禽防疫、推广农业技术、传递市场信息等。

51.【要点提示】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其基本含义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获得尽可能大的有效产出。效率的提高,从宏观上表现为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从微观上表现为每个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经济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52.【要点提示】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公平包含着自由、公正和平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仅就与效率的关系而言,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即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可以理解为平等,这里的平等表现为机会的均等和收入的平等。公平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公平标准。社会公平,是就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言的,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

53.【要点提示】工业化一般是指由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4.【要点提示】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历史上已经有过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指的是由手工业向机械化生产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是近代式的机械工具大量地代替手工劳动,机械化、工厂化成为普遍形式;另一方面工业生产的比重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农业等传统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由于信息技术在当时还处于研究和起步时期,传统工业化无法与信息化同时进行,或者信息化的含量很低。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在一起进行,它的优势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55.【要点提示】跨越式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跨越行为。快速发展不等于跨越式发展。落后者快速跟进,也不属于跨越。跨越式发展,实际上是与渐进式发展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它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是发挥后发优势的体现,是指后发展的国家或地区超越先发展的国家或地区所经历过的某一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如现在一些国家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在一起完成,等于是跨越了单纯工业化阶段,这样的发展方式就属于跨越式发展。

56.【要点提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它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通常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大体上划分为: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是自然物,主要是农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对象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产品,主要是工业;第三产业是创造无形财富的产业,主要是各种服务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况。

57.【要点提示】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新近兴起的产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宇航、核能、生物工程等。其特点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8.【要点提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有较长发展历史的产业。根据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传统产业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对的,逐步变化的。如在18世纪70年代,钢铁工业是新兴产业,而今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列为“夕阳产业”了。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的基础,新兴产业是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手段和保证。

59.【要点提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占有很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一般用职工人数,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表示。这种类型产业部门的特点是固定资产价值比重低、技术水平程度低。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应的主要有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

60.【要点提示】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技术水平高、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它不仅表现为技术先进、设备良好,而且还表现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比重大,故也称智力密集型产业。它是按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对产业部门进行分类的结果,是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生产要素综合密集型产业而言的。

61.【要点提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能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产业或产品。

62.【要点提示】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一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之间及其内部,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加强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状况。

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①信息的开发和信息量的积聚达到较高的程度;②信息交换的频率高,传递的速度快;③信息产业形成;④信息消费水平较高;⑤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在国内、国际交易中的比重增加;⑥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增长。

63.【要点提示】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它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它的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64.【要点提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实质就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

65.【要点提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实质就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66.【要点提示】小康生活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生活发展状态。在这个阶段,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况。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小康水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

67.【要点提示】通俗地讲,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更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资源环境的改善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仅仅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进步是值得怀疑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更为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又好又快”的要求。

68.【要点提示】中国的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桂、琼;中部地区包括晋、蒙、吉、黑、皖、赣、豫、鄂、湘;西部地区包括川、贵、云、渝、藏、陕、甘、青、宁、新。

69.【要点提示】地区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和结合状况。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况,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

70.【要点提示】“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三农”问题,历来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独立的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等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的问题,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71.【要点提示】20世纪90年代末,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经过努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局面。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国家宏观经济效益,为中国现代化奠定战略基础;第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第三,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

72.【要点提示】经济规律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73.【要点提示】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74.【要点提示】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占用或劳动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与有效产出的对比关系。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是一个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是劳动成果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或者说是有效产出。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另一方面,又要求生产的产品必须要符合社会的需要。

75.【要点提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计算机、医药、飞机;柔性制造时代随之而来,制造业中劳动力成本的作用降低;需求和制造业的模式转向保健、教育、休闲、研究开发、营销等服务活动,尤其是转向知识密集的服务活动;投资流向高科技商品和服务部门,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服务活动全球化,随着低成本宽带通信能力的不断增加,服务活动超越了国界。知识经济正在实质性地改变着国家之间的竞争,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6.【要点提示】知识产权是基于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即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对自己创造性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总称。其范围包括工业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和著作权(版权)两部分。其法律特征有专有性、实践性、地域性等。

77.【要点提示】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据专家分析,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8.【要点提示】这个体系应当包括以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的知识传播系统,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

79.【要点提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前沿孕育着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迅速崛起,为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和变化。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争夺高技术这一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投入人力物力,把发展高技术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1983年美国开始实施“星球大战”计划,随后,欧洲启动“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制定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等,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发展高技术的浪潮。全球新一轮的高技术革命的竞争和挑战形势,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致信党中央,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同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供决策”。他强调:“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国务院迅速组织上百位专家进行全面和严格的科学论证,研究制定我国高技术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即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信息、航天、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七个技术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作为研究发展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其总体目标是:集中少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在所选择的领域积极跟踪国际发展前沿,努力创新,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力争有所突破,并带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家安全创造条件。同年10月,中央批准实施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由于该计划产生于1986年3月,所以又称“863计划”。“863计划”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63计划”决策的指导思想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为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体制、科研和人才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0.【要点提示】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81.【要点提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82.【要点提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指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通过这种良性循环,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动和建立新的社会文明。它所谋求的不仅仅是国民经济一段时期内的快速发展,而是社会全面的持续发展。

83.【要点提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康社会”概念中把它作为重要内容再次提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更科学的内涵,是用新理念指导农村综合变革的一个新起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和谐社会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84.【要点提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85.【要点提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关系。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它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86.【要点提示】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以征服和掠夺自然资源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的超越和扬弃,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指以生态及其保护为主线的一种社会进步的成果,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或状态,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所取得的有关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质量等成果的总和。它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高扬的是人与自然友好型、互馈型、共赢型的理念,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7.【要点提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和无限的发展,循环经济意味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看,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是一种用反馈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带来的损害,以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绿色消费、废弃物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注重污染源头的治理,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以节约的方式利用资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经济的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污染排放),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发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包含着三个层次或三重循环,即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大循环是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这三大系统中构成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技术流、资本流和人才流的大循环;中循环是生产者通过资本和技术把资源和劳动变成产品,由消费者进行消费,在由生产者进行分解后又成为原料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小循环是企业产品设计、投入原料、制造产品、排除废物和废物再利用的企业生产循环。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88.【要点提示】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如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构成。

89.【要点提示】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90.【要点提示】幸福指数就是衡量幸福感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可分三类指标测量居民的幸福感。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曾对全球178个国家及地区做了一次幸福排名,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荣登冠军,中国排名第31位。世界发达国家的幸福指数反而不靠前,非洲国家平均成绩最不理想,包揽了最后10名中的7位,津巴布韦倒数第一。

91.【要点提示】消费者价格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92.【要点提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及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