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村镇银行试点发展概况

浙江村镇银行试点发展概况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浙江村镇银行试点发展概况自2007年10月浙江列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试点省份以来,全省按照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特色组建、特色经营,积极、稳健、有序地开展村镇银行试点推广工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全辖省所10个地市均已至少建有1家村镇银行。

第二节 浙江村镇银行试点发展概况

自2007年10月浙江列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试点省份以来,全省按照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特色组建、特色经营,积极、稳健、有序地开展村镇银行试点推广工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村镇银行机构组建状况

浙江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和区域农村金融深化要求,稳步推进作为地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村镇银行建设,并在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发起人选择、公司治理、市场运作和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创新

表3-1 浙江省村镇银行组建情况(1)

续表

资料来源:银监局浙江分局(下同)。

截至2011年3月末,全省(不含宁波市,下同)村镇银行已开业20家,注册资本总额29.04亿元。已开业银行注册资本最低5000万,最高21000万,平均14520万;主发起人控股比例平均45%,控股比例分布区间为35%~60%(见表3-1)。除此之外,全省批准筹建待开业村镇银行已达9家(见表3-2)。全辖省所10个地市均已至少建有1家村镇银行。

表3-2 浙江省村镇银行组建情况(2)

浙江省村镇银行试点进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册资本规模适中

考虑浙江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量较大以及民营资本较为发达、参与组建村镇银行积极性较高的实际情况,监管层力主把握注册资本“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分寸。试点中监管层将组建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下限确定为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在欠发达县的注册资本放宽到5000万元;同时规定上限原则上不高于2亿元,以符合村镇银行的小法人性质特点,并体现银监会放宽新型金融机构准入的政策精神(见表3-3、图3-1和图3-2)。

表3-3 浙江省已开业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分布

图3-1 村镇银行按注册资本排序(升序)的机构累积频率分布

表3-3和图3-1反映出已开业村镇银行中有65%的机构注册资本不高于1.6亿元(但1亿元以下也仅一家,占5%);只有30%的机构注册资本大于1.8亿元(其中大于2亿元的也仅一家占5%)。这体现了监管当局稳健试点的管理理念。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年发展计划”期限的临近,浙江村镇银行准入门槛(注册资本)有被降低的迹象(见图3-2)。图3-2是截至2011年4月15日包含开业20家银行和稍后获准进入的待开业9家银行按时间进展展示的注册资本变化曲线图。从中可以看出注册资本重心有下移的迹象。

图3-2 村镇银行按批准时间显示的注册资本规模变化图

2.股权结构民主集中原则

在浙江省村镇银行股份结构安排上,监管层力主既能确保风险可控同时又不能把它办成主发起行分支机构。在已获批筹建的29家村镇银行中主发起人控股率集中在40%~51%之间(见图3-3)。具体来看,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组建,吸收优质民营企业参与,不组建以银行作为唯一股东的独资村镇银行,但适当提高主发起行持股比例,适当倾向法人为主组建并经营村镇银行,避免在治理结构上把村镇银行办成等同于控股行自身分支机构。二是主发起人方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1%,确保主发起方能够充分履行其主导型监管责任。三是主发起行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则主发起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可以吸收符合条件的设立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但二者合计持股比例应在50%以下,以保证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独立性。四是为调动主发起行和地方政府各自的积极性,主发起方企业股东由主发起行负责择优选择,主发起方以外的企业股东由当地政府负责择优推选并经主发起行确认。

浙江村镇银行的特点之一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外资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入驻,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成为最积极的村镇银行主导人(作为主发起人前者占比31.8%,后者占比27.3%,两类合计占约60%)(见表3-4)。这一方面反映浙商不缺资本(含银行与非银行资本),另一方面反映出浙江地方中小银行(含大量民营投资)扩张动力与规模经济欲望非常强烈。

图3-3 全部获批银行主发起人控股频率分布

表3-4 浙江省已开业22家村镇银行主发起人分布情况[6]

3.坚持发起人质量优先原则

这是把握股东质量奠定村镇银行稳健运营的股东基础。浙江经济金融基础扎实,不仅大量民营资本组建和参股村镇银行的热情很高,不少银行机构发起组建村镇银行的热情也很高。为此,浙江银监局提倡“优中选优”原则,力主从股东源头搭建好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选好主发起行。选择时,既考虑主发起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和依法合规意识,又考虑主发起行提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经验和能力;既考虑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又考虑主发起行与试点地区经济金融的衔接性与互补性。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的,还增加了一些审慎性规定,比如要求其最近年度监管评级应为2级(含)以上,要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是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等。二是选好其他发起人。企业股东要以辖区内民营骨干企业为主,行业要适当分散;企业股东的资产负债率要低,而且要符合对外权益性投资的规定要求,以引导民营企业立足主业,在力所能及前提下参与组建村镇银行,防范一些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或民间融资等负债入股。

4.提倡公司治理规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原则

在主发起行主导地位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股东的作用。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董事长人选须由主发起行推荐,以确保主发起行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应兼顾各方利益,吸收当地股东担任董、监事,以发挥当地股东的作用。三是提倡行长、副行长等经营管理层采取社会公开招聘方式,从熟悉本地经济金融情况的人员中择优选用,以保证本土化经营。

5.坚持市场化运作准则实现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试点区域优先定位于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银行业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但有一定金融服务需求量且民间融资活跃的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二是发起人选择上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明确标准,择优选择,双向选择。三是运作机制上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由投资人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四是人员结构上逐步实现属地化,按照市场化原则探索用人机制。五是市场定位上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积极探索“做小”方式,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乡镇,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如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以“创建全国一流村镇银行”为目标,玉环永兴村镇银行则努力打造“小贷款专业银行”等。

6.鼓励地方参与

社区银行一定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村镇银行试点的成功与否,与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程度密不可分。浙江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形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局面。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并充分肯定试点工作,多次专题研究试点工作并指示要求积极扩大试点。有关县(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支持村镇银行组建和发展,有的承诺在经营场所、资金组织等方面给予支持,有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税收减退、开办费用补助等。如长兴县政府一次性补助长兴县村镇银行开办费200万,存入政府性存款9000万等。

7.差异化发展显著

按服务对象(贷款农户加贷款中小企业)分,浙江村镇银行绝大多数的服务规模(从而服务范围)集中分布在1000户以下(见图3-4、图3-5),但机构间差异很大。如平均每家村镇银行服务880家农户加企业,但其标准差达1147户。同样的,按平均贷款资助强度(见图3-6)和按存、贷款余额考察(见图3-7),浙江村镇银行均体现出很大的离散性。例如,按中小企业平均贷款规模分,2011年第一季度末,20家村镇银行平均放款余额为329万,但其标准差有143万;按农户平均贷款规模分,同期20家村镇银行平均放款余额为59万,但其标准差有40万。再从存贷款余额看,村镇银行个体间差别依然巨大(见图3-7):存款余额平均为5.21亿,但标准差有4.34亿;贷款余额平均6.15亿,但标准差有5.23亿。这表明浙江村镇银行至今能按因地制宜原则稳步推进,地区差异化特征显著。

图3-4 不同银行贷款户数分布

图3-5 按服务规模的银行分布

图3-6 按平均贷款资助强度的村镇银行分布

图3-7 按存贷款余额的村镇银行分布

二、村镇银行展业与治理绩效

(一)展业初况

2011年3月前已开业的20家村镇银行合计,各项存款余额104.2亿元,其中储蓄存款40.4亿元,对公存款63.8亿元。2011年3月末村镇银行的各项贷款余额合计为123.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14225户,贷款余额51.9亿元,户均36.5万元;中小企业贷款2023户,贷款余额59.4亿元,户均贷款余额293.6万元。全部20家银行2011年一季度末平均每行在贷款中的中小企业101家,在贷款中的农户为711户。其中典型之一的长兴联合村镇银行,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7.7亿元(含储蓄存款5.4亿元,对公存款1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4亿元;其服务中的贷款农户4076户,贷款余额9.3亿元,户均贷款22.8万;其服务中的中小企业贷款409户,贷款余额12.0亿元,户均贷款293.4万元。20家2011年一季度已开业村镇银行平均利润341万元,按行均1.45亿元注册资本计,其年化收益率约9%。村镇银行全部样本的存贷款的描述性统计见表3-5。

表3-5 已开业村镇银行各行存贷款描述性统计

注:2011年3月底浙江共计20家村镇银行开业。

(二)初步治理绩效

1.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

村镇银行开业以后按照股份制组织形式和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已逐步建立起股东大会为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决策机构、监事会为监督机构、经营管理层作为执行机构的法人治理基本框架。

2.内控管理不断加强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村镇银行作为新成立的法人机构,缺少现成的规章制度可依,因此,各家村镇银行在开业之初都在做好业务拓展的同时积极制订综合业务管理、会计结算、信贷管理、员工管理等方面一系列制度规定。如玉环永兴村镇银行出台了《浙江玉环永兴村镇银行授信授权管理方法》、《小企业贷款操作流程》、《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操作流程》等一整套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了个风险岗位的职责,对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扎实做好信贷管理

村镇银行多策并举,认真扎实做好信贷管理,积极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例如,长兴联合村镇银行通过贷款“三查”,下柜检查,设置代后检查岗,加大专项检查力度等措施积极防范信贷风险。嵊州瑞丰村镇银行通过实行《信贷客户评价报告》制度,开展贷款审批听证制,层层把好贷款准入关,对不符条件的贷款坚决予以否决,从贷款源头上控制风险的产生。

(三)“支农护小”作用逐渐发挥

各村镇银行坚持“支农护小”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做小做散,较好地支持了当地农村和小企业发展。截至2011年3月末,辖区村镇银行户均贷款余额69.97万元,其中单户100万元以下的贷款户数占贷款总户数比例超过80%。村镇银行贷款对象以中小企业和农户为主,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为48.26%,农户贷款余额占比高达42.13%,特别是农户贷款户数占全部贷款户数达80.83%。村镇银行“做小做散”的市场定位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进一步满足了当地农民的资金需求,支持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护小”作用逐步发挥。

同时,村镇银行的出现,打破了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当地农村市场利率明显降低,减轻了农民利息负担。据初步统计,当地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村镇银行社区贷款服务的关键制约因素

比较主发起人控股率、注册资本与存款规模对社区银行的服务能力的制约作用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鉴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短缺性集中在社区贷款、农户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我们用社区贷款、农户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为被解释变量,用注册资本与存款规模做自变量,以目前最大的样本20家村镇银行为总体,得以下回归结果(见表3-6—表3-14)。

表3-6 以全部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汇总**

*预测变量(常量):主发起人控股率,存款余额,注册资本。

**因变量:贷款余额。

表3-7 以全部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Anova**

*预测变量(常量):主发起人控股率,存款余额,注册资本。

**因变量:贷款余额。

表3-8 以全部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回归系数*

*因变量:贷款余额。

表3-9 以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汇总**

*预测变量(常量):主发起人控股率,存款余额,注册资本。

**因变量:中小企业贷款余额。

表3-10 以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Anova**

*预测变量(常量):主发起人控股率,存款余额,注册资本。

**因变量:中小企业贷款余额。

表3-11 以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回归系数*

*因变量:中小企业贷款余额。

表3-12 以农户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汇总**

*预测变量(常量):主发起人控股率,存款余额,注册资本。

**因变量:农户贷款余额。

表3-13 以农户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Anova**

*预测变量(常量):主发起人控股率,存款余额,注册资本。

**因变量:农户贷款余额。

表3-14 以农户贷款余额作应变量的模型回归系数*

*因变量:农户贷款余额。

通过以上三类模型的综合分析,发现村镇银行的贷款规模(余额)、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余额)和农户贷款的规模(余额)主要不是由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决定(注册资本对贷款无任何显著贡献),而是由其存款规模决定(显著性2%以上)。而且,主发起人控股比率或者对贷款规模有显著抑制作用(见表3-8和表3-14),或者无显著作用(见表3-11)。因此,就贷款发放增长进而社区金融服务扩张而言,主发起人控股程度越低越好;与此同时,村镇银行自身存款组织能力对村镇银行的社区贡献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浙商投资村镇银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地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目前我省村镇银行虽然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行独大倾向明显

按现行政策规定,村镇银行采取发起方式设立,且应有1家以上(含1家)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其中,单一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单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单一其他非银行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这与农村信用社的个人和企业入股不能超过股本总额的千分之五相比,村镇银行为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国际资本到农村投资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但在试点中我们发现,浙江村镇银行主发起人股权占比有点偏高,如浙江已开业村镇银行主发起人控股率平均达45%,最高达60%(见表3-15)。这种格局会带来以下两个潜在问题:一方面,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主发起人”的准入门槛,很多民间资本无法发挥主要作用,即使参与其中,往往无法获得经营决策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旦村镇银行偏离支农轨道,它本身很可能会变相成为控股行的分支机构。

表3-15 浙江省村镇银行主发起人控股程度(截至2011年3月已开业银行)

资料来源:银监局浙江分局(下同)

目前浙商资本希望扩大主发起人范围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率的要求十分强烈。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因此在严格监管的保证下,可以考虑选择非银行优质民营企业担任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

虽然有理论与政策方面的支持,但是浙商资本(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能否起到作用还有待观察。

(二)吸储不易与存贷倒挂

村镇银行作为社区银行,本身就已受到固定范围内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规模的客观限制,再加上村镇银行成立时间普遍较短,社区农民对村镇银行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因为村镇银行股东可以为自然人,致使不少群众误认为村镇银行是入股的私营企业老板个人的银行,不敢到村镇银行办理业务,影响到村镇银行发展。同时,村镇银行目前的经营规模偏小,金融供给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一些较大项目的融资需求,使得地方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也较低。此外,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网点分布不均,业务简单,不能异地存取款,存取服务缺乏便利性。因此当地居民不愿轻易把钱存到村镇银行(参见[阅读延伸3-1])。

图3-8所示为2011年一季度末浙江各村镇银行单位注册资本吸收到的存款余额。除了成立最早的浙江第一家村镇银行外,其余村镇银行单位注册资本所能吸收的外部存款并未有表现出随经营时间增长而显著增长。这反映出村镇银行组织存款具有普遍的困难性。

与此同时,在存款不足的情况下,却面临旺盛的地方贷款需求。截至2010年12月,浙江省已开业村镇银行20家,年均存款余额52118.22万元,贷款余额61566.72万元,贷存比达1.18倍,存贷倒挂现象严重(见图3-9)。[7]即使把注册资本押上去,贷款占比(即贷款平均余额与存款平均余额加注册资本之和的比值)已高达92.4%(见图3-10)。与旺盛的贷款需求相比,村镇银行可贷资金明显不足,信贷支农缺乏后劲。由于村镇银行不能进入全国拆借市场,因此,只能向当地金融机构拆借资金。一些村镇银行从业人员反映,“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愿向当地银行拆借,因为成本太高”。[8]

图3-8 村镇银行单位注册资本的存款组织额

(三)征信、支付、结算与财税支持对接不力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贷款信息尚未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贷款信息查询和异议处理等诸多不便。在现有条件下,村镇银行不能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而且没有行号,不能开具票据、银行汇兑、发银行卡,系统内通存通兑、同行拆借也无法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村镇银行存在电子化程度低、网络办公环境差、信贷科目设置不规范、缺乏查询信用报告的积极性、对农户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情况。没有基础体系的支撑,村镇银行的运行难以顺.。[9](参见[阅读延伸3-1])

图3-9 村镇银行的存贷款个案对比(左)与存贷差机构分布(右)

图3-10 浙江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三维图

另外,国家在财政、货币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缺乏长效机制。如在税收方面,村镇银行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率分别为5%和25%,远高于农信社适用的3%和12.5%的水平。国家对原农村金融机构所实行多项优惠政策,如支农再贷款、扶贫贴息等,在村镇银行暂时都没能享受到。目前,各市县虽多少出台了一些针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但多难以落实到位。如一些地方对村镇银行发起人承诺的提供一次性开办费补贴、风险损失补助金和免收注册登记费等承诺久久不予兑现。

(四)风险管控问题多多

首先,政策风险将长期困扰村镇银行的发展。成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是,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村镇银行为了生存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而出现机构驻地城市化、贷款主体脱农化和单笔贷款大额化趋势。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发展已呈现“不村镇”的趋势,例如浙江全省已成立的村镇银行全部注册在各级城市或城关镇,而无一家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村级银行。如此一来其服务重心就天然有回归城市而不是农村的倾向。

浙商投资已开业的村镇银行中有的贷款规模有垒大户的苗头。如有个村镇银行2010年农户每户平均贷款达170万元,还有个村镇银行中小企业每户平均贷款达758万元(见表3-16)。根据图3-11,有三家村镇银行2010年末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0%,其脱农化倾向很重。这有悖于农村金融创新初衷,政策(合规)风险隐现(见图3-11)。

表3-16 20家已开业村镇银行各行平均贷款描述性统计

其次,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集聚。村镇银行的主要信贷对象为农业和农民,两者严重依赖自然条件,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可能性大。农民的经济实力不足、担保和抵押缺乏有效物权,只能倾向于信用贷款,信用风险因素集中。同时,相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能力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不够,操作风险因素集中。例如,管理岗位变动频繁,专门委员会缺损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等都将成为风险隐患(蒋玉敏,2011)。

图3-11 农户贷款与企业贷款各占贷款总量的比例分布

再次,机构监管风险突出。农村金融监管法规滞后,监管利益攸关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严重,“一行三会”的现行金融监管格局对村镇银行并不十分贴切。农村金融多元机构的出现和竞争的加剧,必然促使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重心转移到审慎性监管。但是,随着村镇银行网点的增加,银监会基层监管机构运行的状况却没有同时得到相应改善,工作人员少、工作条件与手段不足,监管滞后性与监管盲点将会增加。此外,即使有足够的监管力量并采用目前通用的银行内部关系人控制的模式来对村镇银行实行严厉的监管,很可能因为管得过多、过严,而使村镇银行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如以目前的退出机制为例,村镇银行一旦陷入经营危机,严格监管下需启动市场退出机制,其负面效应难以预料。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很可能会因个别社区金融机构的出局引发区域性的存款挤兑与金融风波。

(五)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未定型风险

如何在不偏离服务“三农”的同时实现财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一直是村镇银行有待求解的难题。村镇银行属于一级独立法人,管理上具有扁平化特点,因此先天上具有决策链条短、信贷审批和发放贷款快、经营机制灵活等独特优势。但目前绝大部分村镇银行还处于赢利模式的探索之中。部分地区因迄今没有找到合理的赢利模式而导致后续村镇银行开设动力不足。为了生存,不少已展业村镇银行则有偏离“三农”服务宗旨的苗头。[10]

村镇银行的发展需要在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要立足为农村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如向产业链上游的农机具生产厂商提供中期贷款,向产业链中游的农业生产者提供长期基建贷款和短期收成贷款,以及向下游的销售商提供国际结算、账款保理、贸易融资等各种结算和融资服务等。

(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欠完善

和全国其他地区类似,浙江涉及农村金融的法律规范还不健全。村镇银行开展业务的主要法律依据有《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对浙江农村金融实际情况作出对应(细则)规定,使得村镇银行在业务拓展中易遇到合理不合法或者无法可依的窘境;同时有关抵押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抵押担保物权缺乏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对村镇信贷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形成障碍。此外,农村金融中介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缺乏资产评估、征信登记等金融中介机构,局部地区金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客户信用意识还比较薄弱。

[阅读延伸3-1]

金少策:浙江村镇银行“缺血”

从当初各家银行争着抢资格,民企争着入股,到如今严重缺“血”,村镇银行正普遍面临着艰难挣扎的困境。

(2010年)[11]4月9日,由交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当地17家企业法人共同出资的安吉交银村镇银行正式成立。至此,浙江已经开办了14家村镇银行。而从2007年3月开始试点至今,全国也有了100多家村镇银行,其发展势头可谓非常迅猛。各地出现了银行争着抢资格,民企争着入股的热闹景象。

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村镇银行目前经营情况普遍难言乐观,有的甚至陷入困境艰难挣扎。一些村镇银行严重缺“血”,出现了资金“倒挂”现象——资本金都已贷出,备用金几乎为零。

永嘉县恒升村镇银行副行长吴忠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说:“许多村镇银行三年内将难有大作为。”

存款少,贷款成本高

永嘉恒升村镇银行是由浙江温州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发起的,于2009年4月21日开业,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目前存款额为2亿元,贷款额为3亿元。

“我们自成立以来只能说实现了微赢。”3月30日,永嘉县恒升村镇银行副行长吴忠说。

在恒升银行一楼大厅,该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浙商》记者,“你看我们营业大厅冷冷清清,连一个客户都没有,营业情况可想而知了,所有窗口一天存贷款业务加起来还不到30笔。”

《浙商》记者在恒升银行营业大厅逗留了约一个小时,大厅除了该行的几位工作人员及一名保安之外,期间只有一位男性顾客光临,这位顾客来到窗口询问后并没有办理任何业务。这名顾客说,他急需一笔贷款,因没有资产抵押无法从商业银行获贷。他原本指望村镇银行能帮其解燃眉之急,但他失望了,这里同样需要有抵押才能获贷。

放贷难是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相比较而言,村镇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流程上,基本与银行无异,而小额贷款公司则并不需要太多的抵押品。

与恒升村镇银行相似,位于全国百强县——浙江长兴的长兴村镇银行,也被发展的现实所困扰。该家银行行长朱海荣说:“我们的服务属于金融系统的劳动密集型,即便是一笔小小的贷款,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都要派工作人员到实地调查。目前我们涉农贷款达91.77%,这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成本,成本至少增加1倍以上。”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农村信贷困难,但这也让村镇银行在成本上显得更高。长兴村镇银行是杭州联合银行发起的,从2008年5月27日开业至今已吸收存款12亿元,其存款规模在全国村镇银行中也是屈指可数,即便这样,其赢利仍然不理想。

“我们银行又开了两家支行,现在放贷客户不用愁。与旺盛的信贷需求相比,存款却捉襟见肘。前年我们收支持平,去年赢利700多万元。”朱海荣透露,“听说外省市一些村镇银行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从浙江省银监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浙江村镇银行中只有长兴村镇银行规模最大,约有14亿元存款;有些村镇银行半年只吸收3000多万元存款,稍微好些的有2亿~3亿元存款。不管业绩好的还是差的,都存在困难。现在几乎所有村镇银行资本金都贷出去了,有的存贷比甚至超过150%~200%。

“孤岛”现象

赢利能力偏弱,直接的原因是村镇银行的利率偏低。由于村镇银行利率参照人民银行同期利率,其单项贷款赢利本身就无法同小额贷款公司相比。尽管村镇银行理论上占有能“吸储”的优势,但吸储却并不是件易事。

朱海荣说:“目前我们最需解决的是再贷款资金,不仅我们存贷比超过了150%,很多村镇银行早已出现倒挂,资本金都已贷出,备用金几乎为零,可持续发展已面临考验。”

“有些客户不了解村镇银行特点,以为是个人钱庄或担保公司,对存款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有些汇款业务以及同城业务不能直接办理,本票没法开,无法转账,没有银行号,又不能电汇,要通过主发行或其他银行间接代理。客户不理解,又要跟他们解释原因,在这里真的好费劲,好累好辛苦。”上述恒升银行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浙商》记者发现,同样位于双塔路,与恒升村镇银行相隔只有几十米之遥的工行、建行营业大厅,每天客户排着长队等待办理业务,一片繁忙。

“存、贷、汇”是银行的基本功能,由于村镇银行网点单一,没有银行号与入网通行证,许多业务不能展开,钱进不来,出不去,只能在自己体内循环,因而成了孤岛。

苍南建信村镇银行董事长叶建勇对村镇银行现阶段存在困难作了这样的描述:“存贷汇是银行基本功能,村镇银行有营业执照,但不具备现代银行结算功能;不能发行个人银联卡,吸存外来的款项困难。温州人的钱从外地汇来很多,但进不来。健全的外部环境还不具备,没有网络平台,没有储蓄网点,如何开展更好的业务?起先存款都是靠面子,大家给存一次两次是可以的,如果仍是现在这种状况,存款成为死钱,客户终究会跑掉。”

“我有一笔外地款打入村镇银行,周转了好几个地方,几天时间才汇到,真急死人。”在永嘉做阀门业务的一位吴老板告诉《浙商》记者,“如果没有方便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在村镇银行办理业务?”

(资料来:http://co.zgjrw.comNews201063/ruraleconomics/267886756400.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