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商投资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浙商投资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存款能力始终是村镇银行的立行之本,也是其竞争力的根基。消除因村镇银行破产而使小额储蓄存款灭失风险是保障村镇银行核心吸储能力的最直接与最有效的工具。因此,村镇银行要借道主发起人(行),改善结算功能,提供融通便利。此外,股东可以在村镇银行开设账户,办理存款业务,缓解村镇银行的资金不足问题。与此同时,村镇银行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在提高中间业务

第四节 浙商投资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一、提升村镇银行存款组织能力

(一)存款组织对村镇银行的意义

存款能力始终是村镇银行的立行之本,也是其竞争力的根基。有种观点认为村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贷款而不是存款,[19]由此可以推出贷款能力建设而不是存款能力建设成为村镇银行的立行之本。但是,世界上任何一家作为独立法人的商业化银行,不论其是社区性还是跨区化(含国际化)银行,其竞争力难道都不是首先来自其存款能力的吗?如果认为通过其他途径(比如通过控股股东拆入资金)可以解决村镇银行的基本资金缺口,实在过于天真。因为那样村镇银行独立法人本质上就已沦落为主发起行的分支机构抑或其贷款公司,而更为主要的问题是后者的放贷效能总体上处于劣势:主发起行为何要把稀缺存款让你来处置呢?

(二)提升村镇银行存款组织能力的措施

1.开办全国性的小额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它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村镇银行市场化运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引入“新陈代谢”机制,即建立破产清算制度。但如果在丧失政府隐形担保前提下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撑,那么村镇银行在存款市场上就注定处于竞争劣势,结果就是要么新存款组织不进来,要么一有风吹草动就极易引发老存款被挤兑现象,其后果往往很严重:不论是“好的村镇银行”还是“坏的村镇银行”都会在挤提的冲击下,因流动性枯竭或高昂的贴现成本而破产,从而导致新型金融机构系统性经营失败。由此而言,理性存款人除非别无选择,否则不会轻易把钱存入村镇银行。所以在笔者看来,第三方存款担保(安全性)缺失才是真正困扰村镇银行存款乏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存款挤兑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基础上“存款合约”所固有的不稳定性。要想有效避免挤兑的大面积发生,只有想办法消除存款合约所特有的不稳定性。“免费”的政府担保或付费的存款保险都可以用来消除存款合约所特有的那种不稳定性。

目前国际上通常把存款保险分为隐性(implicit)存款保险和显性(explicit)存款保险两种。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指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做出制度安排,但在银行倒闭时,政府会采取某种形式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要素、机构设置以及有问题机构的处置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

(1)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

(2)建立专业化机构,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

(3)事先进行基金积累,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

(4)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

在系统取消对具有政府背景银行(含信用社)提供政府隐形担保政策之前,村镇银行组织发展存款业务的出路只有以下两条:要么重新赋予村镇银行类似于国有银行(含信用社)的隐形政府担保,要么建立起商业性的专门针对小额存款人的存款安全保险制度——两者都可以通过改善存款合约的信息结构来消除占绝大多数的小额存款人的恐慌心理,但前者实际上意味着对市场化改革的“倒退”,后者则是银行业创新发展的权宜之路。这里最理想的前景是对所有银行全部取消免费与隐形的政府担保,代之于收费和显性的商业化有差别的存款保险制度。因为,在一个竞争机制和破产机制充分有效的银行体系中,只有建立一个功能健全的存款保险机制才能保证它的长治久安。

存款保险有以下作用:(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或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却在事前也有体现,当公众知道银行已实行了该制度,即使银行真的出现问题时,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以安全感,从而可有效降低那种极富传染性的恐慌感,进而会减少对银行体系的挤兑。(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由于存款保险机构负有对有问题银行承担保证支付的责任,它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都会稳健经营,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同时由于这一制度对公众心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可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促进了金融体系的稳定。(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和实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而垄断是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的,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务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4)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消除因村镇银行破产而使小额储蓄存款灭失风险是保障村镇银行核心吸储能力的最直接与最有效的工具。由于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产业产权结构日益复杂,国家隐性担保已不能覆盖与支撑包括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金融产业的风险。因此,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应当加快小额存款(含储蓄)保险制度建设,并把它当做村镇银行存款能力的奠基石。

2.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拓展存款吸纳界面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存贷汇兑是银行的基本功能。村镇银行有营业执照,但不具备现代银行结算功能,再加上新手上路,信誉与知名度多有欠缺,吸存困难自然不少。因此,村镇银行要借道主发起人(行),改善结算功能,提供融通便利。同时,做好地方公关工作,尽快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吸引潜在客户上门存储。村镇银行也应该与其他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开展联合贷款或者“财团贷款”服务,有效分散风险,满足贷款金额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股东可以在村镇银行开设账户,办理存款业务,缓解村镇银行的资金不足问题。

与此同时,村镇银行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在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增加存款获取途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取得中间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品牌知名度,还可以发现客户、选准客户、留住客户、开发客户,为村镇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壮大提供条件。

二、调整投资准入门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主发起人的高门槛和民营资本参股的严要求在初始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过于严苛的投资准入条件可能会成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从而作茧自缚。浙江拥有很多资本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先进并且梦想成为“职业银行家”的民营企业(家),只要有良好的政策和监管措施配套,将它们列入村镇银行主创团队将极大缓解主发起人不足及资本结构失衡问题。从不差钱角度看,浙江无需引入国际大银行作为控股股东来开设村镇银行,因此从股东结构看,目前浙江村镇银行尚无外资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入驻。但考虑到经营理念、服务创新与长远竞争力培养等问题,今后可以考虑积极引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资银行以及VC/PE来参与开发浙江村镇银行的建设。监管部门甚至可以考虑赋予其他有特别资质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做主发起人筹建村镇银行。针对平均过低的民营资本参与度,今后应逐步放松对浙商产业资本转型金融资本的限制,有序增加浙商资本在辖区内参股村镇银行的规模和比例,加快浙商产业资本的转型升级。

可以尝试通过组建控股金融公司发展村镇银行,其中的控股金融公司可由境内外各类出资者,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企业和自然人等共同发起组建,进而形成投资多元、主体多样、形式多种的银行格局,更好地为农村小额农户、农村种养殖专业户、农村及县域小企业等不同层面的金融需求者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适度放宽注资门槛不仅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也有利于吸收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和成功的金融创新机制,并对优化村镇银行股东结构,完善公司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优化风险与成本的控制机制

(一)优化风险控制机制

为了解决对弱势群体发放贷款过程中的物质担保不足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重点开发基于软信息的社区关系型贷款来保障村镇银行基本贷款服务的规模与质量。

在银行界,为了减轻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人们开发和创新出了基于不同信息类型的各种贷款技术。如Berger和Udell(2002)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技术概括为4种主要的类型:财务报表型贷款、资产保证型贷款、信用评分(credit scoring)和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前3种贷款技术通常被称为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ns lending),因为贷款的决定是基于贷款发起时就比较容易得到的、可量化和可查证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第四种关系贷款则严重依赖于软信息。软信息是“不能按标准化办法收集和处理的信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

小企业与弱势群体贷款的主要依据是软信息,软信息“不可言传”的固有特征决定了它无法被层级结构严密的大银行低成本地充分利用。因此,软信息决定了村镇银行的相对比较优势在于熟人圈内的关系型贷款。

如何发展起村镇社区内的软信息系统?除了合作经济组织与联户担保,还可以考虑利用地方龙头企业、村长族长作为村镇银行提供软信息的网络节点。村镇银行可以建立“村镇银行—贷款服务中心(信贷员)—农民贷款小组”三级架构的软信息反馈网络。其中,贷款服务中心由村镇银行的信贷员或者客户经理组成。村镇银行要形成以行长为核心和信贷人员为轴心的风险控制团队。村镇银行还可以吸收当地信用较好的农户为准信贷员(信贷代理员),有效解决村镇银行软信息不足问题。

当然,在不断积累软信息的同时,也要积极挖掘与开发成熟客户的硬信息,比如开发农户宅基地、林权、土地承包使用权、保单受益权抵押和其他农村新型担保物的流转机制,发展以其为抵押的一系列抵押贷款创新业务。

针对小企业信贷业务少信息、低透明、高风险等特点,浙江泰隆银行自创的一套被称作“三品三表”风险控制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值得村镇银行学习。“三品三表”的本质是软硬信息一起抓。根据“三品三表”法,银行首先要调查借款人的人品、产品、抵押品,并且事无巨细。例如,企业主是否有赌博等不良嗜好、家庭是否和睦、社交是否正派等等,都成为调查范围。若此人不沾“黄赌毒”、家庭和睦、交友正派,说明责任心较强,贷款违约的可能性也较小。除了根据人品看其还款意愿,泰隆还会通过调查产品销路、市场竞争力看其还款能力,通过了解企业的押品看其还款保障。其中,“押品”不仅仅是抵押物,还包括了客户的房产、私家车等有形物品和存单、票证等无形物品。同时,还会要求追加企业法人、其他股东及其家人作为担保,促进对借款人道德风险的防范。在“三表”上,泰隆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反映真实信用的特点,着重考察水表、电表及外贸企业的海关报表,三者直接反映生产状况和业务量。如果企业一段时间的水电用量突然减少,往往反映生产也相应减少。有时,客户经理还会向员工了解工资是否拖欠等情况,旁敲侧击了解企业经营现状。

(二)提高成本分担与控制能力

除国家给予村镇银行操作成本补贴和风险损失补偿等政策支持外,村镇银行应实施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策略,用足用好市场服务半径。但鉴于村镇银行的政策定位(如社区型规定),改善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密度才是村镇银行每个个体做到财务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长远来看,发展村镇银行需要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产品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一是可以加强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合作,通过对大中型项目的联合贷款,或者为县域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需求主体提供信贷支持,扩大金融供给规模;二是可以参与县(市)、乡(镇)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建设规划,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扩大金融服务对象;三是逐步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中间业务,包括保险、代理、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开源节流是村镇银行竞争取胜的不二选择。例如,为降低运行成本,村镇银行在构建信息系统时,需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一条快速灵活、务实可行、性价比高的创新之路。SAAS模式不失为其IT建设可选方案之一。[20]除了加强现代公司治理与内部成本控制以外,村镇银行也要考虑搭便车机会,如在设立时优先选择本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这样,村镇银行就能充分借助当地主发起人的硬软件设施,减少自身资源占用与实际运营成本开支。同时,借助主发起行的本土信誉与系统,低成本切入银行卡、保险营销等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和赢利能力(参见[阅读延伸3-3])。

[阅读延伸3-3]

汤烫:多种因素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中国地方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于2011年4月22—24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根据会议发布的资料,近4年来,我国正式开业村镇银行将近400家。从运行效益情况来看,80%第一年是亏损的,第二年开始到现在80%是赢利的。到目前为止,运行两年以上的村镇银行全部是赢利的,没有一家亏损。

为什么村镇银行出现这样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率,汤烫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得到政策的全方位支持,财政进行贴息。现在很多村镇银行满一年都能收到政府和财政的补贴,这些钱贷到农业、农民、农村身上,有利差补贴。长兴有一年得了900多万的财政贴息,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第二,主办行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包括主办行制度的支持、管理的支持、结算和金融工具上的支持。

第三是人力、物力的支持。比方一个简单的东西,就像我们的董事长、高管人员派到村镇银行,连工资都是在主发起行给他发。等于很多成本列支是在主发起行,做事都是在村镇银行,这使社会的、政府的、财政的、银行的这几块全部让利,让利于微小的银行这种新型金融机构,使我们的村镇银行得到了全面发展。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由于中央政策的下沉,使我们农业、农村得到了发展,经济状况好转,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资料来源:http://stock.jrj.com.cn2011/04/2314509808359.shtml)

四、完善监管体系,优化外部激励机制

监管部门应树立监管即服务的思想,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建立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加强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对参股个人或企业的合规性也应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接受公众与社会舆论的监督;二是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在资本充足率、损失拨备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三是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村镇银行提供及时、正确、真实与系统的经营信息,以保障存款人与参股股东必要的知情权。[21]

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制度激励和战略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定向定量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利率自由裁量权等,引导村镇银行延伸和发展针对农村和农户的金融服务。如宁夏、四川、浙江等地的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对当地的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以缓解村镇银行可贷资金不足问题。另外,要支持村镇银行抓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良机,积极参与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监管部门要将村镇银行支农业务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结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引导村镇银行优化贷款结构,增加支农信贷投放,大力改善支农服务质量,支持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创业、农户脱贫致富、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五、创新村镇银行商业模式

成功的商业模式应当是一种结构稳定并可持续的赢利模式,其本质是客户发现、服务增值与成本控制的“三位一体”。浙商投资村镇银行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开发社区客户、服务社区客户和有效控制自身费用支出三个方面均有所建树。

在与大银行的激励竞争中,美国社区小银行就依靠大银行难以复制的软服务商业模式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可以从美国社区小银行的战略口号中获得某些启示:

州农场银行像您的一个好邻居。(州农场银行)

由本地人为本地人提供的银行服务。(联合银行)

每一个人都有名字的老式服务。(福乐顿联邦储蓄协会)

您能信赖的本地人所拥有的一家独立银行。(海德里斯州立银行)

在CPB做业务,我能与人接触。在CPB做业务,我面对的是亲切的笑脸,而不是繁琐的官僚程序。(康涅狄格人民银行(CPB))

可见,以上这些银行所强调的均是“软服务”,是不能按标准化办法管理的、真正人性化的服务。[22]

在浙江农村,传统的正规金融有形体系相对发达,结合相对更加繁荣的地下草根金融的无形网络,农村金融供给结构相对完善。如果没有金融创新与软服务,村镇银行这个不属于传统农村社区的“空降兵”或新成员就很难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因此,村镇银行首先要实现本地化。村镇银行要完全投身所属社区,积极寻求各方合作,加强和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农民的联系,主动了解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与金融供求矛盾,并区分不同的客户对象与诉求,开发贴身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其各种需求。[23]其次,基于软信息开发个性化的软服务来实现服务增值(如依靠关系担保提供小额、分散、临时性、应急性贷款,并从中收取较高利率)。再次,村镇银行要开发可以推广复制的利益攸关者之间成本、风险与利益分享机制,实现机构综合成本及风险的可控性,把金融服务收入转化为最终的利润,实现金融资本的自我增值和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参见[阅读延伸3-4])。

[阅读延伸3-4]

张朝晖:村镇银行有效“克隆”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村镇银行是建设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使村镇银行健康发展尚存争议。为此,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行长郭伯成14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民泰银行在发展村镇银行上独创了具有民泰特色的“根据地”发展模式,机构网点能有效复制经营理念,将民泰银行相对成熟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效移植到村镇银行中。

郭伯成说,自银监会在六省(区)试点设立村镇银行以来,包括民泰银行在内的一批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民泰银行按照自身发展战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积极推进村镇银行的设立事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投资一家,就要发展一家,成功一家。

村镇银行大有可为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村镇银行的发展前景?

郭伯成:设立村镇银行是国家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让村镇小企业、农户和城镇中的弱势人群有机会获得金融服务,增加发展机会,提高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从目前已有的数据来看,农村金融整体规模和注册资本均占比偏低,与日益发展的村镇经济不相符,大量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使农村市场依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但同样表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可期,村镇银行大有作为。

中国证券报: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什么民泰银行会将触角伸向村镇银行领域?

郭伯成: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的发展,是由民泰银行的市场定位所决定的。民泰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地方、立足中小、立足居民”的市场定位。

在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过程中,民泰银行将村镇银行作为建立合理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泰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作为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和控股股东,民泰银行将相对成熟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进行有效移植,同时,通过支持涉农经济和小企业发展,能有效扩大民泰银行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

业务模式具有三大特色

中国证券报: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在发展村镇银行业务上如何移植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郭伯成:民泰银行是一个主要做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业务的银行。我们发起设立的两家村镇银行,都成功复制了民泰银行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小额信贷的技术。

首先,在信贷业务上要做好三大特色,就是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实施简洁、高效的业务流程和设立最具特色、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

在担保方式上,抵押、质押、保证都可以。现在一些股份制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主张资产抵押与质押。但是,民泰银行积极推行保证方式,现在所做的业务中90%以上担保方式是保证,而在保证中又可以选择联保或者互保。此外,在风险控制方面,民泰银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内部称之为“风控九字诀”,即“看品行、算实账、同商量”。

第一是“看品行”,民泰银行要求客户经理尽量“本土化”。本土化的客户经理了解当地情况,了解客户的人品、嗜好、饮食习惯,如果客户存在任何不良嗜好,暗示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我们就会停止和他发生信贷关系。

第二是“算实账”,要求做到实地的信贷调查,客户经理要分析客户的财务、现金状况。

第三是“同商量”,这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跟客户商量、研究,根据企业情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另外,有时客户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民泰银行的文化和理念不是釜底抽薪,而是选择与企业共渡难关。

3年内力争达到10家以上

中国证券报:能否谈一下进一步发展村镇银行的思路?

郭伯成:民泰银行将在资本充足、内控到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对农村金融和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至2013年末,投资设立的村镇银行力争达到10家以上。

未来三年,民泰银行将进一步规范资本补充机制,运用新的计量方法及时监测和控制资本情况,合理运用利润留存、增资扩股、发行债券、引进风投、资本市场等多种方式适时补充资本,持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确保全行安全、稳健运行。

目前民泰银行已就多家村镇银行设立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其中,拟在浙江省丽水地区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获得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已经进入实质洽谈阶段。面对企业投资入股村镇银行的积极踊跃,建立严格的股东准入制度,对拟出资的申请人进行详细审查和筛选,防止村镇银行成为不法商人的私人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2010-09-17)

参考文献

[1]Banerjee A V,Besley T W.The Neighbor摧S Keeper:The Design of a Credit Cooperative with Theory and a Tes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225-242

[2]BassettW F,Brady T F.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Small Banks,1985—2000.Fed-eral Reserve Bulletin,2001(11):719-28

[3]Bergdahl J,Ostlund J.Institutions as Determinant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Case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EEC Transport Policy.In: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edited by Magnusson& Ottosson):155-167,1995

[4]Berger A N,Udell G F.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Economic Journal,2002,1(12):32-53

[5]Berger A N,UdeU G 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1995,68:351—382

[6]Berger A,Klapper L,Udell G.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1,25(12):2127-2167

[7]Berger A N,Udell G F.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 th Cyc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13-673

[8]Berger A N,Bonime S,Goldberg G,etal.The Dynamics of Market Entry:The Effect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Entry in the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Businness,2004,77(4):797-834

[9]Berger A N,Miller N H,Petersen M A,et al.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NBER Working Paper,No W 8752,2002

[10]Brickley J A,Linck J S,Smith C W.Boundaries of the Firm: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70:351-383

[11]Campbell J.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Role of Ideas in Political Economy.Unpub-lished manuscript,Department of Sociology,Harvard University,1995

[12]Campbell J.Mechanisms of Evolutionary Change in Economic Governance:Interaction,Interpretation and Bricolage.In: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edited by Magnusson&Ottosson),1995:10-32

[13]Carter D A,McNulty J,Verbrugge J.Deregulation,Technological Change,and the Business Lending Performance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5,29(5):1113-1130

[14]Cole R A,Goldberg L G,White L J.Cookie-Cutter Versus Character:The Micro Structur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y Large and Small Bank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4,39(6):227-51

[15]David P.Why A re Institutions the“Carriers of History”?Path Depend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ventions,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4,5(2)

[16]Degryse H,Cayseele P.Relationship Lending within a Bank-Based System:Evidence From European Small Business Data.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0(9):90-109

[17]Young R,Duffy D.The Challenges Facing Community Banks:In Their Own Words.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4,26

[18]Young R,Hunter W C,Udell G F.The Past,Present,and Probable Future for Community Banks.FRB of Chicago Working Paper,2003,14

[19]Young R,Duffy D.The Challenges Facing Community Banks.Society,2004,(January/February):42-52

[20]Young R,HunterW C,Udell G F.Relationship Fina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Chi-cargo Fed Letter,2002:178

[21]Young R,Hunter W C.Deregulation,the Internet,and the Competitive Viability of Large Banks and Community Banks.In:The Future of Banking(edited by Gup B E),Quorum Books,2003:173-201

[22]Young R,Goldberg L G,White La J.Youth,Adolescence,and Maturity of Banks:Credit Availability to Small Business in an Era of Banking Consolid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0,23(February):463-92

[23]Edwards F,Heggestad A.Uncertainty,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The Galbraith.Caves Hypothesis and Managerial Motives in Bank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87:455-473

[24]Ergungor O.Community Banks as Small Business Lenders:The Tough Road Ahead.Working Paper 02-03,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2002

[25]Field A.The Problem with Neoclassical Institutional Economics:A Critiqu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North/Thomas Model of Pre-1500 Europe.Explan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1981,18(April)

[26]Hamilton,D.Newtonian Classicism and Darwinian Institutionalism.Albuquerque: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53

[27]Harh off D,Korting J.Lending relationships in Germany:Empirical Results from Survey Data.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1317-1354

[28]Hauswald R,Marquez R.Relationship Banking,Loan Speci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Indiana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0

[29]Haynes G W,Ou C,Berney R.Small Business Borrowing from Large and Small Banks.Working Paper,Montana State University,1999

[30]Hodgson G.Darwin,Veblen and the Problem of Causality in Economic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Life Sciences,(unpublished manuscript),2002

[31]Hodgson G.The Hidden Persuaders: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in Economic Theory.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l27:页码?

[32]Hodgson G.Darwinism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2003(3):页码?

[33]Keeton W,Harvey J,Willis P.The Role of Community Banks in the US Economy.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2003

[34]Liebowitz S,Margolis S.Path Dependence,Lock-in,and History.Th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Organization,1995,11(1):页码?

[35]Lindberg L,Campbell J.The Stat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n:Governance of the American Economy(edited by Campbell,Hollingsworth,Lindber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36]Lyth P.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uropean Air Transport,1910—1985.In: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edited by Magnusson,Ottosson),1995

[37]Magnusson L,Ottosson J.Introduction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Cheltenham:Elward Elgar,1997

[38]Meyer A P,Yeager T J.Are Small Rural Banks Vulnerable to Local Economic Down-turns?.Louis Review,2001,83:25-38

[39]Olson M W.Community Bank Perform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 t the Conference on“Whither the Community Bank”,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2003

[40]Ottosson,J.Path Dependence and Institutional Evolution—The Case of the Nationalization of Private Railroads in Interwar Sweden.In: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edited by Magnusson,Ottosson),1995

[41]Peek J,Rosengren E.Bank Consolid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Lending:It摧s Not Just Bank Size That matter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799-820

[42]Petersen M A,Rajan R G.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 S: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ournal of Finance,1994,49:1367-1400

[43]Petersen M A,Rajan R G.Does Distance Still Matter?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Small Business Lending.Journal of Finance,2002,57:2533-2570

[44]Rizzello S.The Endogenous Asymmetrical Information(unpublished manuscript).Department of Economics,Toronto University,1995

[45]Rizzello S.The Microfoundations of Path Dependency.In: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edited by Magnusson,Ottosson),1995

[46]Scott J,Dunkelberg W.Bank Consolid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Lending:A Small Firm Perspective.In:Business Access to Capital and Credit(edited by Blanton J,Williams A,Rhine S),on“A Federal Reserve System Research Conference”,1999

[47]Stein JC.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Capital Allocation:Decentralized versus Hierarchical Firms.Journal of Finance,2002,57(5):1891-1921

[48]Strahan P E,Weston J P.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8):821-845

[49]Baas T,Schrooten M.Relationship Banking and SM Es:A Theoretical Analysis.Discussion Paper,2005

[50]Whalen G.The Impact of the Grow th of Large,Multistate Banking Organizations on Community Bank Profitability.Working Paper,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2001

[51]Whalen G.The Impact of the Grow th of Large,Multistate Banking Organizations on Community Bank Profitability.Working Paper,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2001

[52]Wolfe A.Functional Economics.In:The Trend of Economics(edited by Tugwell R),New York:Alfred Knopf,1924

[53]包爽.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9

[54]胡光,梁才.借鉴亚非拉国家经验,促进我国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思考.区域金融研究,2009(9)

[55]蒋玉敏.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以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为例.浙江金融,2011(5):43-46

[56]李萌.村镇银行四年回顾及展望.银行家,2011(2):45-50

[57]柳松,刘春桃.村镇银行研究文献综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71-79

[58]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59]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0]秦汉锋.村镇银行制度创新、环境约束及其演进.武汉金融,2008(5):38-41

[61]巫建华等.江苏省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成效与问题的调查分析.金融纵横,2008(8):45-48

[62]吴锐.我国农村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8

[63]熊颐舟.中外资村镇银行比较分析[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9

[64]严谷军.竞争环境下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研究[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

[65]舒晓兰.统筹城乡背景下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0

[66]徐瑜青等.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农村经济,2009(4):55-59

[67]赵革.中国社区银行的制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天津财经大学,2008

[68]张明贵.村镇银行为何叫好不叫座.农村金融时报,2011-02-28

[6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4):72-76

[70]中国村镇银行网www.chinavbf.com

【注释】

[1]“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即是基于关系才能获得的难以被量化、被查证和传递的信息。在关系型贷款中,银行通过长期内与企业及其所有者、供货商及客户以及与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在各个维度上的接触来积累关于企业的信息,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在实践过程中收集的软信息,它可产生超过企业财务报表、担保品和信用分数等的显著价值,从而有助于促进关系型贷款的发放者更好地解决借款人的信息不透明问题(Baas和Schrooten,2005;Berger和Udell,2000,2002)。与此同时,为减轻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所引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金融中介开发和创新出了基于不同信息类型的各种贷款技术。Berger和Udell(2002)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技术概括为4种主要的类型:财务报表型贷款、资产保证型贷款、信用评分(credit scoring)和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前3种贷款技术通常被称为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nslending),因为贷款的决定是基于贷款发起时就比较容易得到的、可数量化和可查证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第4种关系贷款则严重依赖于软信息。

[2]DHU提出,美国的银行业将继续以大型全球化银行和小型地方性银行共存为特征。他们以策略图(strategic maps)的方式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论证上述观点。策略图是对银行业的3个基本变量(即银行规模、单位成本及产品差异化程度)的高度形式化的描述。在这一框架下,银行通过高或低的单位成本与高或低的产品差异化程度的不同组合来选择其业务策略。在管制放松和技术变化发生之前,各种规模的银行之间在生产、配送及产品质量上相当接近。此时,银行的规模不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而是由当地市场的经济规模及各州对银行设置分支机构的管制措施所决定。然而,管制的放松、新的金融技术的出现及竞争的强化激发了大银行与小银行之间的分化。大银行日益变大,由此带来规模经济及单位成本的降低,但也逐渐使其零售业务策略改变为提供量大、成本低、非个性化的金融商品。而社区银行继续盘踞在先前的策略位置,因其提供差异性的产品与个性化的服务,仍可以索取较高的价格以同样获得合理的收益水平,尽管规模相对不经济。因此,他们认为在对小企业的关系型贷款这一特定领域,社区银行依然可以保持竞争优势。

[3]该规定指出,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它从政策和概念上界定了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受众人群。

[4]发展村镇银行较之于此前的扶贫输血和财政支农无疑更适合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

[5]《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准入门槛的降低显示了政府支持和鼓励在农村地区发展村镇银行的目的。

[6]截至2011年4月数据。其中,控股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3家)、中国工商银行(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有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湖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杭州银行、绍兴银行、北京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有浙江萧山农村信用合作银行、浙江瓯海农村合作银行、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有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3家)、绍兴瑞丰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浙江南浔农村商业银行等。

[7]由于吸收存款比放贷要难,新开业的村镇银行相对合理的存贷比一般在100%~120%,除了存款之外,主要是用资本金在放贷,所以存贷比超过100%。按照监管层的要求,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比不得突破75%的红线。但出于对“三农”的支持,监管层对村镇银行有所放宽,要求其5年内逐步达标。但显然,如此幅度的存贷比下降绝非易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8]为了解决吸储问题,银监会目前已批准湖南、湘西等10个地区开展地市村镇银行试点,地市村镇银行可以实现“从城市抽水到农村”,即允许村镇银行总行设在地市级城市,但只能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同时在县域设立若干分支行,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

[9]尽管人民银行规定“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按规定申请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但由于这个“条件”迄今尚未明确,加之大多数村镇银行至今不能获得结算行号,村镇银行还无法以直联方式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无法开立汇票,不能与其他银行实现互联互通,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导致其客户无法在银行之间直接划账、全国支票不能结算,企业愿意到村镇银行存款的很少。同时,现有的一些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缺乏差异化安排,比如,银联的入网费用高达300万元,村镇银行往往难以承受,限制了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10]现阶段我国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经济风险大、收益低,基本上还属于靠天吃饭。金融服务“三农”在商业上风险大过机会。因此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和外资银行开办村镇银行最大动力可能源于跨区域经营,服务“三农”很可能是被迫附加的条件。银监会在2011年一季度已经意识到了“村镇银行不村镇”的问题。有媒体消息称,银监会在2011年一季度就已经暂缓了对村镇银行的审批,可能会对村镇银行出台具体的农户贷款比例等细则要求。

[11]本书作者添加。

[12]按照正常规定,与其他商业银行比,村镇银行可以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

[13]据测算,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到2020年,我国至少需要投入15万~20万亿元,这庞大的资金中绝大部分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这就为村镇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14]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与行动之间容易偏差,根源在于:一是村镇银行现行制度安排使然。村镇银行从其资金来源看,包含了国内外的银行资本、国内的产业资本以及民间资金,这些资金所追求的无一不是利润最大化。二是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受制于发起人制度的限制,村镇银行仍然不能脱离现有金融机构而独立存在。商业银行长期“做大”的信贷方式,难以主动去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小额、分散及周转快的特点。

[15]这是村镇银行的“东北方”战略(见图3-12)。面对市场机遇,村镇银行要充分利用政策支点、灵活经营机制与地缘优势,及时提供惠民优质的金融服务,积极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产品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积极参与县市、乡镇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建设规划,形成政府、市场、金融机构和农民多方配合的系统化、良性循环的融资渠道,依托当地政府平台,在成本可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资金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6]如针对存款或吸储困境,加强对信贷专员的业务培训,鼓励其深入社区普及金融知识、宣传理财意识,提高村民对村镇银行经营理念的认同和对金融产品的了解,激发农户存款投资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快支付系统建设,.通支付结算渠道。积极依托主发起行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可采取先间接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征信管理、外汇管理等网络系统,提高服务能力,待时机成熟后再加入大小额支付结算系统。在当前存款增长乏力的环境下,要争取加快外部资本补充入股的步伐(外延扩大再生产),吸引更多民营资本持续有序地加盟村镇银行;同时要规范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7]利用信息和运行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寻找金融市场空间,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错位竞争,创新涉农信贷担保、抵押方式。建立联保制度,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组+中心+银行工作人员”的放贷方式,探索有效的抵押品替代机制,扩大对农民贷款的覆盖面,延伸小额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以小额信贷为主发展多元化的零售业务。发挥“短、平、快”的优点,效仿尤努斯模式,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上。利用联动机制将村镇银行、当地政府和支农服务中介机构联系起来,控制金融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8]在村镇银行回归城市(而不是下乡进村)、贷款集中于大中强势企业(而不是小、散农户与小微型企业)、经营机制模仿大中银行官僚僵化之时,问题性组合就会出现。避免出现以上困境的基本思路是:正确定位并坚持岗位、持续创新并坚持差异化经营之道。

[19]谢振山(2011):“衡量一家银行的好坏,往往会看存款增了多少,这实在太表面了,尤其对村镇银行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相对于原有的银行,村镇银行牌子小,又是新机构,通过拼存款来证明自己没有什么道理……村镇银行的未来,就取决于贷款能力如何,是否‘小额、分散’和‘快捷、灵活’,是否有效地控制了风险。贷款能力提升了,生存发展的问题就解决了。”(转引自http://citybank.zgjrw.comNews2011111/CityBanks/486467734500.shtml。)

[20]村镇银行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面临以下挑战:一是有限的注册资本与业务量快速增长的挑战。村镇银行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快速灵活”,在IT系统建设上一次性投入大笔资金,既不现实,也不必要。但同时村镇银行又要求IT系统能够跟上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为其业务创新和规模扩张提供足够的支持,即“前期投入小,但要可持续增长”。二是基础薄弱与快速启动的挑战。村镇银行是市场的后来者,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来自监管部门的规定和投资方的压力,都要求村镇银行尽可能地缩短筹备周期,尽快开业。如何为从零开始的村镇银行快速构建起一套安全可靠的IT系统,对IT厂商也是一个严峻考验。显然,传统的银行IT建设思路无法满足村镇银行要求。而一种被称为“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或IT外包)的服务模式可担此重任。IT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银行根据业务需求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获得服务,服务费按定购的服务种类、使用量或时间长短等向厂商支付。村镇银行采用SaaS这种IT外包服务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前期无需一次性投入巨资建设IT系统,也不用维护复杂的应用系统,只需找一家信得过的服务商,就可运行国际水平的IT系统,并且还可依据需要灵活地调整和增减业务功能。SaaS服务的优势是“多快好省”。

[21]监管主体要与时俱进,适应农村村镇银行机构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监管力量,合理配置监管资源,适时完善相关监管法规,构建有利于村镇银行组建、运营和发展的监管环境。同时,要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经济合理性与效率。如科学把握准入标准,确保机构组建质量;又如采用属地监管、并表监管、联动监管等相结合的监管方式,以及不同方式、不同频度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手段的有机结合,严格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促进机构合规、稳健发展;还有建立支农服务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引导和推动村镇银行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努力做好“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要力免监管流于形式,更要防止监管过程劳民伤财甚至寻租腐败的发生。

[22]我们可以从大银行的经营口号中得到进一步的启示。富国银行:“以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渠道胜过本地小银行,并以更多更好的服务和营销胜过全国大银行”。汇丰银行:“环球金融、地方智慧”,“我们致力于在本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当然,还要充分发挥我们独特的国际化优势。”富国银行的口号显示,相对于小银行来说,他们的劣势在于“服务和营销”,但其优势在于“产品和渠道”;汇丰银行努力的目标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但其侧重点仍在于“在本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进一步印证了如下结论: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小银行的优势在于软服务。

[23]例如,玉环永兴村镇银行推出“小额助业积数贷款”品种,根据贷前积数或贷后积数的多少,来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与此同时,不断创新各种担保方式,把有限的钱尽量循环起来。永兴银行会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通过房产、通用设备等抵押,仓储质押、龙头企业的订单担保等多种形式,尽量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题。同时,视客户风险情况和还款来源,村镇银行也采取灵活机动的浮动利率,如有房产抵押的,利率在国家基准利率上上浮20%~30%,无抵押的则上浮50%。又如,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产品不断细分。比如农家乐贷款、返乡农民自主创业贷款、退伍军人创业贷款、巾帼创业贷款等。一些其他银行不能做、不愿做、不屑做的特色业务都在这顺利办理。这里不仅产品个性化,而且业务办理时间严格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