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概况

浙江大学概况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浙江大学及其“求是”精神孕育于百年前的世纪之交。

3.3.1 浙江大学概况

1.学校概况

1897年,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 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历经艰辛,崛起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学校已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浙江大学的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以及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源出一脉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较大成就。浙江大学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高校,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四所学校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目前,浙江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2012年学校有113个本科专业,3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2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2011年,浙江大学有教职工829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234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1560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211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819人,博士研究生7038人,本科生22260人;另有攻读专业研究生学位9921人,外国留学生2191人。

2.浙学传统和求是精神

(1)浙学传统

浙学,指的是渊源于古越、兴盛于宋元明清而绵延于当代的浙江学术思想传统与人文精神传统。浙学的主流,是南宋以来的浙东经史之学。在浙学的发展过程中,思想先驱们逐渐积累和提炼出其学术精神——浙学精神。这个“浙学精神”可以概括为“求实、批判、兼容、创新”八个字,而王充的“实事疾妄”、叶适的“崇义养利”、黄宗羲的“经世应务”、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正是浙学精神的典型体现。(30)

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浸润,生活在浙江一域的学人,无不受到浙学传统的影响和熏陶,浙江大学“求是”校训的产生也深受其传统精神的影响。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取自王阳明的“君子之学,唯求其是”,因此,“求是”校训的第一层含义就是继承和发扬自己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另一方面“求是”的英文是Faith of Truth,和哈佛大学的校训(拉丁文Veritas)“不约而同”,要洞察中国的现状,发扬“求是”的精神,才能拯救和发展国家。

(2)求是精神

浙江大学及其“求是”精神孕育于百年前的世纪之交。在清末维新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各地先后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1897年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即为其中之一。

书院创办之初,“勤”“诚”之风渐然蔚成。书院首任总办林启即言:“窃维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求是书院毕业生、教育家钱家治引用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名言,来表明当年之校风。师生们常以此名言激发民族志气,养成民族意识,进而宣传西方的新思想,并发扬了求是精神。

1936年4月7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一年以后,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迁徙,历时三载,途经赣、湘、粤、桂到达贵州,并停留遵义、湄潭办学七年,培养出一代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使浙大崛起成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书写下浙大历史上辉煌的篇章。

竺可桢长校浙大后,竭力打造反映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继承了求是书院优良传统,同时又吸取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1938年11月1日,浙大西迁广西宜山时,竺可桢作了《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讲演,11月19日,校务会通过了竺可桢校长以“求是”为浙大校训的提议。竺可桢对“求是精神”的解释是:“求是就是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不盲从,不附会,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学风是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为了培育“求是”英才,提倡“求是”学风,浙大在天目山时即试行导师制,西迁泰和时又普遍推行,要求导师积极培养学生为有人格、有骨气、有抱负、有见识,可担当重任、不为恶势力同化的人。学校安排了最好的教授担任一年级课程,从而对新生产生学识、人品、治学、处世的影响。在浙大西迁至广西宜山时,学校的“教室”只是在草棚里挂上块黑板,同学们都是站着听课,肩膀上用鸡肠带斜挂上一块木版记笔记。学生寝室也是大草棚,夜间自修没有课桌,常常站在板凳上,在双层床的上层床板上,就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做习题;在遵义,学生们住的宿舍中,自习桌子很小,用桐油灯照明,灯油不多,有的为多一点自习时间,常两人合点一盏灯以节约用油,三更灯火中大家都是一双被烟熏过的黑鼻孔。

竺可桢同时提倡并致力于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并重的“通才”教育,要求学生有自觉求知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既有专门知识,又博学旁通、思想开阔。他认为,大学是“求真理、治学问、育人才”之圣地,大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为社会“养成公忠坚毅,能提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遵义七年,学校在艰苦的条件之下充分保证教学与实验,使之正规进行、保证量与质。

浙江大学百年演变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求是精神,成为一种文化,对于学校学术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协调与运行有深刻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