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币汇率折算规定详解

外币汇率折算规定详解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1 外币报表折算概述9.1.1 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将以外币表示的报表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或者另一种特定的货币表示的财务报表的特定的会计处理程序。9.1.2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问题外币报表折算问题作为财务会计难题之一,其困难源于汇率的变动。

第9章 外币报表折算

[重要概念]

●现行汇率           ●历史汇率

●现行汇率法          ●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

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    ●时态法

[引 言]

外币报表折算问题从它产生之日起就被列为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即使是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全球资本市场更加成熟、会计实务界出现许多新的事物和现象的今日,外币报表折算问题仍是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而且更在于它与合并财务报表、物价变动会计之间相互关联的复杂性。本章主要介绍外币报表折算的意义与外币报表折算的各种方法,重点与难点是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与比较。

9.1 外币报表折算概述

9.1.1 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

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将以外币表示的报表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功能性货币)或者另一种特定的货币表示的财务报表的特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其实质是对报表的重新表述,而不涉及不同货币的实际交换。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外币报表折算不应该影响资产、负债的计量基础,或者影响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间,以及改变计量项目的属性。

外币报表折算都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一般来讲,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为不同信息使用者提供特定的会计报表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吸引外国投资者对本国企业的投资,为了使不同货币观念的报表使用者能便于理解与阅读,必须将以本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财务报表折算成以外币表达的财务报表。

2.向外国证券市场提供会计报表,便于国际市场融资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满足本国对资金的需求,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为了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就必须提供本企业的会计报表,这就需要在文字翻译的同时,再将以本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财务报表折算成以外币表达的财务报表。

3.为了编制跨国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涌现,产生了大量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他们分别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在一般情况下,分别以公司所在国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但是母子公司同时又组成了一个经济实体,为了反映跨国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动情况,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满足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的决策需要。虽然合并会计报表一般是把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相关项目相加并采用调整、抵销内部交易、合并的程序,但是处理这些项目时,必须先按同一货币单位折算,这就需要对子公司用外币表示的报表进行折算。

如果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则应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在折算之前,应当统一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使两者保持一致。若两者不一致时,应当按照母公司本身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或者要求国外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要求编报相同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

第二,母公司应当尽可能统一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使两者保持一致。当两者不一致时,母公司应当按照本身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依据重要性原则,如果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与母公司的要求差异不大,母公司也可直接根据该会计报表进行折算。

9.1.2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问题

外币报表折算问题作为财务会计难题之一,其困难源于汇率的变动。如果汇率固定不变,则外币报表的折算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经常变动,外币报表的折算面临以下两个问题:

1.折算汇率与方法的选择

外币报表各个项目的折算,可供选择的汇率有三种:

(1)现行汇率;

(2)历史汇率;

(3)平均汇率。

对于不同的报表项目是采用不同的汇率来折算还是将所有的报表项目均按照统一的汇率进行折算。若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各项目应该选择何种汇率,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这是外币报表折算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2.折算损益(折算差额)的处理

在报表折算中,各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会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这是一种未实现损益,对于这部分外币报表折算汇兑损益如何处理成为了外币报表折算的第二个难题。

9.2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就是指企业财务报表所列示的资产、负债、收入以及费用

按照何种汇率折算以及产生的外币折算汇兑损益如何处理。国际上常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两类:单一汇率法、多种汇率法。多种汇率法是指以不同的汇率折算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具体又可分为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相关分类可见表9-1所示:

表9-1 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

9.2.1 现行汇率法(current rate method)

1.方法

现行汇率法,又称单一汇率法,在这种方法下:

(1)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按照编报表日的现行汇率(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中除“未分配利润”以外,按照收到时的历史汇率进行折算。

(2)损益表中的收入、费用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简化起见)进行折算。

【例9-1】 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该公司在境外有一家100%控股的子公司乙,乙公司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假定有关资料如下:

期初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期末汇率为1美元=7.2元人民币,本期平均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甲公司采用现行汇率法进行折算,为简化起见,利润表项目根据本期平均汇率进行折算,乙公司折算前后的财务报表如表9-2和表9-3所示:

表9-2 已折算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表9-3 已折算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未分配利润项目23 971万元是根据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列示。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 781 280-(180 000+426 146+1 200 000+23 971)

        =-48 837万元

2.现行汇率法的优缺点

(1)优点:该方法简便易行,折算后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仍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2)缺点:首先,该种方法下被折算的外币报表各项目都承受着相同的汇率风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采用现行汇率折算以历史成本计价的项目,使得折算后的金额既不是母公司所在国货币表示的历史成本,也不是外币的历史成本,既不是现行市价,也不是可变现净值。因此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导致折算报表的某些项目的实际价值被歪曲,影响了报表的真实性。该种方法适用于国外独立经营的经营实体及国内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外币报表折算。

9.2.2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current-noncurrent method)

1.方法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区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将流动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在这种方法下:

(1)对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各项目按编表日现行汇率折算,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之外,均按历史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上的折旧费用、摊销费用项目,按有关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其他收入或费用项目均按编表期的平均汇率折算。

【例9-2】 根据【例9-1】有关资料,假定期初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期末汇率为1美元=7.2元人民币,本期平均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固定资产取得日的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子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的汇率为1美元=7.3元人民币,长期负债发生日的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甲公司采用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折算,乙公司折算前后的财务报表如表9-4和表9-5所示:

表9-4 已折算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表9-5 已折算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续 表

2.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优缺点

(1)优点: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均按照现行汇率法折算,有利于对公司营运资金进行分析。

(2)缺点:在折算汇率的选用标准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对长期应收款、长期应付款、长期银行借款和应付债券等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没有反映这些项目所承受的汇率风险这一事实;对流动资产按照现行汇率进行折算,意味着存货、应收账款等都应该承受汇率变动风险,这对以历史成本计价的存货是不恰当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9.2.3 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monetary-nonmonetary method)

1.方法

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将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将以固定金额或可确定金额收回的资产和付出的负债,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金额固定的长短期债券等;除此之外则属于非货币性项目。这种方法和流动与非流动法的区别在于对存货项目、投资项目的处理上有差异。在这种方法下:

(1)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的现行汇率进行折算,非货币性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历史汇率进行折算。

(2)利润表项目中,折旧及摊销费用按照有关资产的历史汇率折算,销货成本则是在对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当期存货分别进行折算的基础上,按照“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期末存货=当期销货”的公式来确定的。其中期初和期末存货以历史汇率折算,当期购货以当期平均汇率折算。其他收入和费用项目按当期平均汇率折算。

【例9-3】 根据【例9-1】有关资料,假定期初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期末汇率为1美元=7.2元人民币,本期平均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固定资产取得日的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存货取得时的汇率为1美元=7.45元人民币,子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的汇率为1美元=7.3元人民币,长期负债发生日的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利润支付日的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甲公司采用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折算,乙公司折算前后的财务报表如表9-6和表9-7所示:

表9-6 已折算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表9-7 已折算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续 表

2.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优缺点

(1)优点:较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有较大的改进,能够反映汇率变动对不同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影响,体现了货币性项目承受汇率风险这一事实,也避免了历史成本计价的存货在前一种方法中的折算问题。

(2)缺点:在确定各项目的折算汇率时所依据的依然是对报表项目的分类,并没有充分的依据说明这种分类和不同汇率之间的直接联系,例如,有些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按市价进行计价的话,采用历史汇率折算与市价计量基础相矛盾。

9.2.4 时态法(Temporal method)

1.方法

又称时间量度法,是指对现金、应收及应付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对其他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则根据其性质分别按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该方法下的汇率选择只能改变计量单位,不能改变原有的计量属性。采用时态法折算时,分别按照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具体来讲,在这种方法下:

(1)对现金、应收及应付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对其他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则根据其性质分别按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按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采用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汇率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采用现行汇率进行折算;对所有者权益中除未分配利润以外的项目均采用历史汇率,未分配利润为轧算的平衡数。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等的处理与货币—非货币项目法下的处理基本相同。

【例9-4】 仍沿用【例9-1】,假定期初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期末汇率为1美元=7.2元人民币,本期平均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固定资产取得日的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并假设存货和长期股权投资均按照市价计量,甲公司采用时态法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折算,则乙公司折算前后的财务报表如表9-8和表9-9所示:

表9-8 已折算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表9-9 已折算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续 表

2.时态法的优缺点

(1)优点:只改变了外币报表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它是以各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可以说是对货币—非货币项目法的进一步改善。

(2)缺点:该种方法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损益中,一旦汇率发生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变动,甚至可能使得原来报表的利润经折算后变为亏损,或者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另外,对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在汇率波动较大时,会导致折算损益发生重大变化,不利于利润的平稳;另外,这种方法改变了原来报表项目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9.2.5 四种方法的比较

1.不同折算方法的折算汇率比较

在不同折算方法下的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折算汇率比较如表9-10:

表9-10 不同折算方法的折算汇率比较

续 表

C:现行汇率;H:历史汇率;B:轧算平衡数;A:平均汇率。

2.不同折算方法折算结果比较

表9-11 不同折算方法折算结果比较表

9.3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

在报表折算中,各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会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对于该差额的处理,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9.3.1 当期确认法

该方法认为汇率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将折算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才能给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信息。

9.3.2 递延法

该方法认为折算损益只是将外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以母公司货币的重新表述才产生的调整数,不是已经实现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营利能力产生误解。

9.3.3 其他方法

该方法认为将折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折算利得递延。这是一种介于前两种方法之间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稳健性的考虑。

9.4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包括境外子公司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境内子公司采用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不同的外币编报的财务报表折算。

9.4.1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折算方法

在对企业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前,应当调整境外经营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使之与企业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一致,根据调整后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编制相应货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的财务报表,再按照以下方法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2.特殊项目的处理

(1)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2)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母公司含有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编制抵销分录:

①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则应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即,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贷记或借记“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②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则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各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实质上构成对另一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比照上述编制相应的抵销分录。

9.4.2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情况下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1.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定

当一个国家经济环境显示出(但不局限于)以下特征时,应当判断该国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

(1)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2)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物价指数是物价变动趋势和幅度的相对数;

(3)一般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

(4)一般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

(5)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2.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企业在通过合并或权益法核算将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纳入本企业财务报表时,需要先对其财务报表进行重述;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然后,按照重述后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述。在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重述时,由于现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货币性项目已经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表述,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重述;通过协议与物价变动挂钩的资产和负债,应根据协议约定进行调整;非货币性项目中,有些是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列示的,如存货如果已经以可变现净值列示,资产负债表日就不需要进行重述。其他非货币性项目,如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等,应自购买之日起以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

(2)利润表项目的重述。在对利润表项目进行重述时,所有项目金额都需要自其初始确认之日起,以一般物价指数变动进行重述,以使利润表的所有项目都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表述。由于上述重述而产生的差额计入当期净利润。

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进行重述后,在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进行折算。

9.4.3 境外经营的处置

企业可能通过出售、清算、返还股本或放弃全部或部分权益等方式处置其在境外经营中的利益。在包含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中,将已列入所有者权益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与该境外经营相关部分,自所有者权益项目中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如果是部分处置境外经营,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扩展内容

FASB和IASB就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规定

当今世界上关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争论主要在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之间展开,其选择模式分为三种:采用现行汇率法,采用时态法或两者兼用,下面主要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外币报表折算的相关规定。

一、美国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外币折算》与“功能货币”概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外币折算》(SFAS NO.52)规定外币折算应达到以下两项目标:①在合并报表中反映按照每一个被合并的主体从事经营的主要通货(它的功能货币)所计量的财务结果和财务关系;②提供一般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现金流是和业主权益的预期经营影响相一致的信息。

功能货币是指国外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上述两项目标无疑是以功能货币的择定为前提的,它反映被合并的子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所持的货币观念。

(一)功能货币择定中的“母公司货币观点”与“子公司货币观点”

1.母公司货币观点

在该观点下,子公司的经营活动不过是母公司经营活动的延伸,是国内公司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则从编制合并报表的要求来看,母公司的报告货币美元(本国货币)将被认为是该子公司的功能货币。采用时态法对外币报表进行重新计量。

2.子公司货币观点

在该观点下,子公司是生产经营和财务决策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与国外经济环境融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则从编制合并报表的要求来看,母公司的报告货币美元(本国货币)不再是该子公司的功能货币,而是子公司所在国的当地货币或者是第三货币,折算只是货币计量单位的换算,因此采用现行汇率法进行折算。

(二)选择功能货币的标准

在功能货币的选择上,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就现金流量、销售价格、销售市场等方面列举了各项选择标准,具体见表9-12所示:

表9-12 选择功能货币的标准

二、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公告《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国外主体的分类

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公告《汇率变动的影响》与SFAS NO.52的见解十分类似,它从国外经营与报告企业之间的融资和经营关系上的特点出发,把国外经营分为“母公司经营整体组成部分”和“国外实体”两种,并且认为,对它们的外币报表所采用的折算方法,应该适合它们的不同特征。

(一)国外主体的分类

1.国外实体选用现时汇率法

在第一类国外经营单位中,积聚的现金和货币性项目,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实现的收入等主要都是使用其所在国的当地货币。汇率变动时,母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及其当前或者未来的现金流量都很好或者不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汇率变动对母公司的含义,不是以汇率变动时该国外子公司所持有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的特定构成为依据,而应以母公司在该国的投资净额为依据。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把这类国外经营单位称为“国外实体”,对他们以当地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的折算采用现行汇率法。

2.母公司经营整体组成部分选用时态法

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把另一类国外经营单位称为“母公司经营整体组成部分”,在该种情况下,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会直接影响母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这种影响就像母公司本身从事该项经营活动一样。因此汇率变动所涉及的是国外子公司所持有的货币性和以当地现行市价计量的非货币性项目,而不是母公司在该国的投资净额。对该类国外子公司应该选用时态法。

以上的介绍表明,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公告和美国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得出了相同结论。

(二)判断国外主体是国外实体而不是母公司经营整体组成部分

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还列举了判断某一国外经营单位是国外实体而不是母公司经营整体组成部分的六项条件:

1.虽然报告企业(母公司)可以控制国外经营,但其所从事的活动相对于报告企业的活动有极大的自主性;

2.国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经营来提供或者是在当地借款筹措,而不是向报告企业筹措;

3.与报告企业的交易占国外经营业务的比例不高;

4.国外经营的生产要素和其他费用的支付主要以当地货币结算或支付;

5.国外经营的销售以报告货币以外的货币进行;

6.报告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国外经营的日常活动相脱节,不直接受其影响。

【本章小结】

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将以外币表示的报表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功能性货币)或者另一种特定的货币表示的财务报表的特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经常变动,外币报表的折算面临以下两个问题:1)折算汇率与方法的选择;2)折算损益(折算差额)的处理。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就是指企业财务报表所列示的资产、负债、收入以及费用按照何种汇率折算以及产生的外币折算汇兑损益如何处理。国际上常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两类:单一汇率法、多种汇率法。其中单一汇率法又分为现行汇率法和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多种汇率法分为货币—非货币项目法和时态法。

在现行汇率法下,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按照编报表日的现行汇率(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中除“未分配利润”以外,按照收到时的历史汇率进行折算;损益表中的收入、费用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简化起见)进行折算;该种方法适用于国外独立经营的经营实体及国内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外币报表折算。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区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将流动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将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时态法又称时间量度法,是指对现金、应收及应付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对其他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则根据其性质分别按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该方法下的汇率选择只能改变计量单位,不能改变原有的计量属性。采用时态法折算时,分别按照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

以上四种方法在折算汇率的选择和折算结果上都存在着差异。

在报表折算中,各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会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对于该差额的处理,国际上主要有几种种处理方法:1)当期确认法;2)递延法;3)其他方法。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包括境外子公司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境内子公司采用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不同的外币编报的财务报表折算。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采用现行汇率法。

【本章思考题】

1.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是什么?折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试说明时态法的基本内容及与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的关系和区别。

3.试述现行汇率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4.有一个境外子公司,编报货币为美元,该子公司当年报表及有关汇率如下:(1)期初汇率1美元=7.2元人民币;(2)期末汇率1美元=7.6元人民币;(3)对子公司投资时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4)期初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项目形成时的汇率为1美元=7.45元人民币。另外,假定期初未分配利润为300美元,上期利润分配表折算后的未分配利润人民币金额为2 550元。本期提取公积金200美元,应付利润2 000美元,确定利润分配方案时的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损益项目以平均利润折算。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如下表所示。

要求:按现行汇率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对该公司的外币报表折算,并比较两者方法下的差额处理。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单位:美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