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推广中的农民问题

农业推广中的农民问题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推广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业推广研究,正确理解和认识农民在农业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推广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推广工作通过行为层面的改变使农民的行为发生改变。

农业推广中的农民问题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毕江涛 赵桂芳 杜 伟

农业推广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已进入追求效益阶段。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向前推进,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者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逐步改变着那种只管种地、不管市场,只求稳定、不思发展,只管生产、不管质量,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他们迫切希望在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咨询服务。因此,加强农业推广研究,正确理解和认识农民在农业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推广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业推广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业推广的主体是农民,是指农业推广必须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和实际需要,尊重农民的价值观、知识、劳动以及他们在推广活动中的权利,以农民为本,为农民服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决策能力,农民是信息和技术的主动吸收者,是参与者,管理者,是决策人。政府和农业推广机构在推广活动中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帮助者,是催化剂。

1.1 农业和农业推广的发展客观上决定了农业推广的主体必须是农民

农业推广是一种社会活动,是把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通过各种手段传播、传授、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表现决策能力,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活动。

农业推广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在传统时期,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扩散,农业推广作为一种外部因素,通过示范、推广等方式促使、诱导农民行为发生变化,采用新技术。但是,在现代农业时期,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农业系统内的因素,还包括系统外的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各种因素,同时,农民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者,而是变成了经营者,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所以,在这一阶段,使农民迅速掌握新技术不仅仅是农业推广的手段,培养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帮助农民增强其决策能力才是农业推广的目的。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农业推广在原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上不断向培养农民方向扩展,向生产的初端和终端延伸,向社区服务延伸,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1.2 推广服务的对象和推广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农民是推广的主体

农业推广是指: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及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教育。

传统农业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产品生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是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尽快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产品供应。为此,国家自上而下建立了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由政府主导,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干预等手段,把先进实用的增产技术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民推广,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为我国摆脱农产品短缺局面,全面实现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农产品供应摆脱了长期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出现了农产品的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农业发展由追求产量向追求效益阶段的转变,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产品竞争力问题。二是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改善等问题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三是农业的经营方式由农户经营转变为产业化经营方式,农业领域由传统的种养业扩展到加工、运销、贮藏等信息服务方面,农民就业领域扩大。四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被打破,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必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五是农村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现代生活方式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对农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农业推广的服务对象和目标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转变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决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的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发展机会、发展空间和发展权利,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与繁荣。

1.3 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保证了农民主体地位的体现

在我国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干预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活动,农民得到了知识、信息、技能,得到了良好的非正式教育,农民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农业推广工作通过行为层面的改变使农民的行为发生改变。农业推广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引导农民学习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推广工作和农民的参与实践,培养、鼓励、激发和增强着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使农民自主、自立与自助。同时,农业推广工作具有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作用,在综合农村发展活动中,通过教育、传播和服务等工作方式,可改变农村农民对生活环境及质量的认识和期望水平,并进而引起人们参与社区改善活动,发展农村文化娱乐事业和各项基础服务设施,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农村环境景观和生活内涵,同时促进社会公平与民主意识的形成。通过农业推广工作,可以改变农业生产者乃至整个农村居民对农业生态的认识,使其了解农业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观念,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农业推广工作具有发展社会意识、领导才能及社会行为的效果。通过不同的工作方式,推广人员可以协助农民形成各种自主性团体与组织,从而凝结农民的资源和力量,发挥农民的组织影响力。

2.建立高效有序的双向沟通机制,充分体现和表达农民的需求和利益,提高推广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就是要适应农民的需要,让农民能够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拥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减少表达的成本,使农民获得更多的表达自己需求和利益的合法渠道。一方面可以让各级政府和推广机构能够广泛了解农民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难题。让农民作为主体参与到推广计划的制定、推广项目的实施,推广项目的评估和监测,让农民作为主体参与利益博弈,使他们有权利和利益表达的渠道和空间,从而极大的提高农业推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我国,大多数农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者,作为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一般的需要。但是,作为个体,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经营条件、文化教育程度、经验、年龄、性别、技能的差异,又有其不同的需要。推广人员必须了解农民的观点、看法,调查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民的需要,通过恰当的推广目标和计划,有的放矢地激励各类农民的行为,才能使农业新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

3.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推广体制的创新,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民发展开辟广阔的平台

从1991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行至今,是中国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深度开发和重新构建农业经营管理体系的时代。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内部存在的两大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千家万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与越来越连通一气的大市场之间如何衔接;二是农业的生产率较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使得农业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要在巩固改革时代成果和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开发农业发展潜力的动力机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控机制。首先要突破单纯生产领域和社区地域的局限性,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推广体制,把农民作为经营和科技成果推广及利用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精神和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和科技推广体制,不断激发农民的发展活力,为农民的全面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农民不仅是中国人口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经营、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是靠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需求出发,关心和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尊重、构建和体现农民在农业推广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推广实践中不能把农民作为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和决策者。农民应当具有与其他个人或群体平等的发展机会,也就是说平等地分享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所有资源,并且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使农民的发展具有可持续的内在属性,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农业、靠什么发展农业、怎样发展农业的问题,明确了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在全社会发展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作为农业推广工作者,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牢牢坚持发展为了广大农民,发展依靠广大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从而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