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于珍同志对中国印刷工业的重大贡献

于珍同志对中国印刷工业的重大贡献

时间:2022-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于珍同志担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期间,做了大量有利于行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开拓创新的工作。为了促进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把印刷优秀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于珍同志积极倡导并组织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与香港印刷业商会、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澳门印刷业商会联合举办了第一、第二届“中华印制大奖”。

于珍同志对中国印刷工业的重大贡献

于珍,男,汉族,1936年11月生,山东海阳人,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8月参加工作,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业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曾先后担任轻工业部部长兼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兼中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机关党校校长;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大列席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高级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

img156

于 珍(1936~ )

几十年来,于珍同志一直身处中国工业和经贸战线的高层领导岗位,经常参与宏观经济决策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制定。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征程的新时期,他长期担任我国工业、交通和经贸战线的部门领导,对深入开展经济体制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身体力行、事必躬亲,作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轻工业、机械工业、农机工业、印刷工业和经贸工作的快速发展,为深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于珍同志担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期间,做了大量有利于行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开拓创新的工作。他十分重视出口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推动出口工作,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广东省东莞市和上海市组织召开出口与展览工作会议,于珍同志每次都亲自作主题报告,对印刷机械、设备、器材方面的出口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全面分析我国印刷工业面临的形势,针对印刷设备、器材出口规模小、出口区域分散、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做好出口工作的主要措施,对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努力做好出口工作提出要求。每次会议都组织企业交流经验,对出口外贸先进企业进行表彰。这些会议,对业内领导提高对出口工作的认识、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行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搞好科研成果推广工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促进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把印刷优秀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于珍同志积极倡导并组织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与香港印刷业商会、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澳门印刷业商会联合举办了第一、第二届“中华印制大奖”。通过中华印制大奖的系列活动,向国际社会展示和推介了中华民族的印制精品,让他们了解中国印刷企业的印制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加强海峡两岸四地印刷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印刷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和“名牌产品战略”,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于珍同志开创性地创办了首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展出面积达8万平方米,参展厂家1047家,海外参展商282家,专业观众达10万人次,有31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了40个代表团参观,内地和港、澳、台地区有50多个参观团组,珠三角地区的专业观众占70%。展览会办得非常成功,在现场发放的350份调查问卷中,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86.9%。从此,在北京国际印刷展的基础上,又在祖国的南端——广东,成功创办了“广印展”,一北一南、南北呼应、相得益彰,促进了我国印刷工业及印刷展览业的发展。

为促进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发展,推动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的发展,于珍同志提议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两个主办方共同出资成立中印协华港展览有限公司,并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广集人才,使展会组织方面更加专业,工作更加规范。实践证明:公司成立后承办的2009第七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非常成功,展会面积达11万平方米,比第六届增加20%,参展企业1284家(其中海外316家),比上届增加30%,提振了印刷工业战胜危机的信心。

他提出并积极组织协会开展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光与电”,迎来了“数字化”。为了总结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发扬自主创新,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以促进我国印刷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在于珍同志的倡导和组织下,协会联合广东省印刷复制业协会、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中国新闻出版报》和《中国包装报》,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编辑出版《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改革开放30年文集》。《文集》共收集论文90余篇,多角度、多侧面记录了全行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深层次地研讨了发展中的问题。文章撰写单位来自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知名企业、国内印刷专业高等院校以及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部门、印刷行业协会等。论文内容翔实丰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指导性。于珍同志亲自作序,他说:“时间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深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团结一致、奋发图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二,举办“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改革开放30年”报告会。会上作了11个专题报告,于珍同志致辞,他在致辞中高度概括地总结了30年来我国印刷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具备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中型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迅速崛起,积极参与世界印刷市场的竞争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屡获各种国际印刷大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印刷品加工出口基地之一,2007年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90倍,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印刷大国。

他注重职工教育工作,领导协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2月下旬至6月底,按照国资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协会全体党员(22名)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学习动员阶段,分析评议阶段和整改提高阶段。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提高了对在新时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每位党员在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协会工作实际与本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自查、自我剖析,主动征求其他党员和群众意见,找出了协会和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了整改意见。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召开了两次民主生活会,找出了协会存在的八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教育活动期间,正值筹备第六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最紧张的时候,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坚持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原则,以学习促工作,保证了展览任务圆满完成。

他领导协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协会的工作实际,制订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方案。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个阶段、11个环节的内容及要求做了具体的安排。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学习讨论了协会制订的《方案》,并按《方案》进度要求进入了实施阶段。此后,坚持每月一天的政治学习制度。在学习中,他要求党员、协会领导积极参与,身先士卒,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他非常重视协会组织建设,根据行业发展和需要,先后成立了喷墨印刷分会、数码和网络印刷分会、标签印刷分会;恢复了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信息工作委员会,文化艺术品印刷复制工作委员会。 5年来,发展新会员557家,加上原来的1106家,现有会员1663家,协会的队伍不断壮大。

他十分关心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博物馆建成初期,经费问题发生了困难,在于珍同志和王选等同志的联名呼吁下,中央和国务院专门研究并解决了“中国印刷博物馆”日常经费问题。

(本文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